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体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及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肺癌患者在化疗前、化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l和Th2类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正常对照及良性肺部疾病组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呈阴性或基本不表达;肺癌组IL4、IL.6、IL-10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IFN-γ无阳性表达(0/52),IL-2则仅有2例阳性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肺部疾病组明显减少(P值分别为0.006,0.007;0.004,0.003);且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的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值分别为0.925,0.752,0.868,0.780,0.949)。化疗后IL-4、IL-6、IL-10的阳性表达较化疗前显著减少(P值分别为0.003,0.001,0.002)。而IFN-γ、IL-2阳性表达较化疗前有显著增加(P值均〈0.001)。结论 肺癌患者Th1类细胞因子表达受抑,Th2类因子呈强势表达;化疗可使肺癌患者Th2类细胞因子的强势表达向Th1类逆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mRNA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102例胃癌组织化疗前后、60例胃良性疾病组织和50例正常对照组织PBMC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正常时照及胃良性疾病组PBMC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基因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PBMC中IL-4、IL-6和IL-10 mRNA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和胃良性疾病组(P<0.05),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IFN-γ仅3例阳性表达(3/102),IL-2有7例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和胃良性疾病组;胃癌组化疗有效者PBMC中Th1类细胞因子阳性率增加,Th2类细胞因子的阳性率则减低,P<0.05;化疗无效者PBMC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mRNA阳性率较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Th1和Th2类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对评价胃癌患者的免疫状况和疾病进展及指导临床对患者进行免疫调节治疗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化疗对结肠癌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结肠癌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及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5例正常人、30例结肠息肉和67例结肠癌患者及结肠癌组化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rhl和Th2类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及结肠息肉组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呈阴性或基本不表达。结肠癌组IL-4、IL-6、IL-10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结肠息肉组(P〈0.05);IFN-γ无阳性表达(0/67).IL-2则仅有3例阳性表达。化疗后Th1类细胞因子表达增强,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则减弱(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呈Th2类细胞因子强势表达,细胞免疫受抑,化疗可纠正Th1/Th2的失衡状态,甚至使Th2类向Th1类漂移。  相似文献   

4.
刘海荣  李岩  赵跃然  许晓群 《中国肿瘤》2008,17(12):1061-1063
[目的]探讨化疗对乳腺癌患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和Th2类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乳腺癌组IL-2mRNA(4)、IL-12mRNA(5)阳性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10,14)及良性乳腺肿瘤组(11,16)明显减少(P〈0.05);IL-6mRNA(19)、IL-10mRNA(16)较正常对照组及良性乳腺肿瘤组(8,5)显著增加(P〈0.05);正常对照组及良性乳腺肿瘤组Th1和Th2类细胞因子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fP〉0.051。乳腺癌化疗3个周期后,IL-6mRNA(8/36)和IL-10mRNA(6/38)阳性表达均较化疗前(19/25,16,28)显著降低(P〈0.05);IL-2mRNA(14/30)和IL-12mRNA(15/29)阳性表达均较化疗前(4,40,5/39)显著升高(P〈0.05)。[结论]化疗可使早期乳腺癌患者Th2类细胞因子的强势表达向Th1类逆转,改善患者的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5.
伊立替康对结肠癌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伊立替康联合5-FU/LV与单用5-FU/LV对结肠癌患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结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l和Th2类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比较伊立替康联合5-FU/LV与单用5-FU/LV化疗对结肠癌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结肠癌化疗3周期后,IL-6和IL-10阳性表达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IL-2和IL-12阳性表达均较化疗前显著升高(P<0.05)。伊立替康联合5-FU/LV组较单用5-FU/LV组能更好的降低结肠癌患者的IL-6、IL-10表达,提高IL-2、IL-12的表达(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受抑,Thl和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失衡,化疗可使结肠癌患者Th2类细胞因子的强势表达向Thl类逆转。伊立替康合并5-FU/LV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免疫状况,有助于机体的预后和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化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和Th1/Th2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胃癌患者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化疗前后患者外周血特异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化疗后,全组胃癌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分泌的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为11.4%±5.0%,较化疗前升高(P<0.05);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为3.6%±1.2%,较化疗前降低(P<0.05);Th1/Th2(IFN-γ/IL-4)的值为3.4±1.0,与化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15例化疗后疗效为部分缓解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4.8%±8.0%和5.9%±2.0%,均较化疗前升高(均P<0.05);Th1/Th2(IFN-γ/IL-4)的值为4.0±1.5,明显高于化疗前水平(P<0.01).结论 有效的化疗可减轻患者机体的肿瘤负荷,降低Th1类细胞因子向Th2类细胞因子漂移的程度;但胃癌化疗的有效率较低,因此对胃癌化疗者,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仍是很重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后和化疗6个周期后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而Th2型细胞因子IL-6和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化疗3个周期后血IL-2、IFN-γ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6个周期后血IL-2、IFN-γ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化疗3个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6个周期后血IL-6和IL-10水平稍低于化疗3个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免疫相关因子紊乱,3个周期的化疗对改善机体的免疫平衡有效;6个周期的化疗未能进一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甚至出现免疫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8.
蒋正顺 《肿瘤学杂志》2012,18(6):438-440
[目的]评价胃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82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和5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外周血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和Yh2类细胞因子( IL-4、5、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胃癌患者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2类细胞因子(IL-4、5、10)高于对照组,且IL-4、IL-10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胃癌Th1类细胞因子IFN-γ较术前有所升高(18.65±6.74 vs23.07±4.15,P<0.01);Th2类细胞因子(IL-10)较术前有所下降(6.56±3.46 vs 4.67±2.75,P<0.01).[结论]胃癌患者Th1细胞向Th2细胞漂移,手术治疗能逆转其漂移状态. Th1/Th2细胞因子检测可为胃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IFN-γ、IL-4、Th1/Th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82例肺癌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进行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IFN-γ较正常显著降低,肺癌患者Ⅰ期与Ⅱ、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2型细胞因子IL-4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分期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肺癌患者Th1/Th2较正常组显著降低,Ⅰ期与Ⅱ、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患者体内存在Th1/Th2的漂移,同其他肿瘤一样,同样存在着肿瘤细胞发生的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观察大肠癌患者Th1/Th2漂移的幅度,探讨Th1、Th2细胞因子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取实验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用Th1、Th2细胞因子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1类细胞因子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4,计算Th1/Th2(IFNγ/IL-4),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肠癌患者IFN-γ的表达率为(11.7±1.86)%,健康对照组IFN-γ的表达率为(16.4±6.07)%,大肠癌组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患者IL-4的表达率为(2.8±0.32)%,健康对照组IL-4的表达率为(1.8±0.19)%,大肠癌组比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患者外周血IFN-γ/IL-4为4.2±0.94,健康对照组外周血IFN-γ/IL-4为9.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表达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Th1/Th2平衡失调,向Th2方向漂移,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大肠癌复发或转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IL 2、IL 4水平 ,进而反映患者Th1和Th2细胞功能。[方法]运用细胞因子诱生及ELISA技术 ,测定48例肺癌术前患者和24例术后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生的IL 2、IL 4水平。以IL 2水平反映Th1细胞功能 ,以IL 4水平代表Th2细胞功能。[结果]肺癌患者血清及PBMC诱生产生IL 2水平减低 ,而IL 4水平升高。PBMC诱生及血清IL 2、IL 4水平在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病人间比较无差别 ,行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血清及PBMC诱生IL 2水平高于未手术肺癌患者水平。[结论]肺癌患者体内Th1/Th2细胞亚群功能失调 ,这可能是肺癌组织在患者体内进行性生长及免疫逃避的机制之一 ;肺癌患者Th1/Th2亚群失调在肺癌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类型患者间无差别 ,而手术可改善肺癌病人Th1/Th2亚群功能失调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同步放化疗(CRT)在NSCLC外科治疗的地位.方法回顾性总结1987~1996年外科手术的30例累及胸顶部的NSCLC,单纯手术组10例,手术+放疗组(RT)9例,含铂方案化疗+放疗组(CRT)11例.结果单纯手术组2、4年生存率分别为30%和20%, RT组为22% 和11%,CRT组为73% 和53%.单因素分析根治性(是与否比较,P=0.027)和诱导性治疗(单纯手术和RT与CRT比较,P=0.0173)是有意义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仅诱导性治疗,P=0.023 8,是有意义的预后因素.结论与诱导性放疗和单纯手术相比,CRT可提高累及胸顶部的NSCLC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放射治疗在多发性转移性肺癌中的价值。方法 :对 2 3例多发性转移性肺癌运用镂空式挡块放疗。每野每次Dm 3Gy ,每天 1次 ,每周 5次 ,每野总DT5 0~ 6 5Gy。以近期疗效、远期疗效评价放疗效果 ,以肺功能评价副作用。结果 :多发性转移性肺癌运用镂空式挡块放疗后 ,CR 13% (3/2 3)、PR 6 5 % (15 /2 3)、NR PD 2 2 % (5 /2 3)、未作放疗组CR 5 % (1/2 1)、PR 2 1% (2 4 /2 1)、NR PD 71%(15 /2 1)、放疗组CR PR显著优于未作放疗组 (P <0 0 1)。远期疗效 :放疗组中位生存期 18个月 ,未放疗组中位生存期 9个月。 1年生存率放疗组 6 7% (16 /2 4 ) ,未放疗组 38% (8/2 1)。 18个月生存率放疗组 16 % (6 /2 4 ) ,未放疗组 4 % (1/2 1)。放疗后 1年生存率放疗组显著优于未放疗组 (P <0 0 1)。放射治疗前后 ,肺功能未发现明显改变。结论 :镂空式铅模治疗多发性肺转移有效 ,副作用轻 ,在改善生存质量同时 ,部分提高了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征象及预后与Cyclin D1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及螺旋CT扫描,回顾分析92例经病理确诊的周围型肺癌Cyclin D1基因表达与CT征象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深分叶、棘突征、短细毛刺征、纵隔淋巴结转移与Cyclin D1表达有关,X^2值分别为6.139、4.727、4.756和5.220,P值均〈0.05;肿瘤大小、空洞、胸膜凹陷、组织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年龄、性别与Cyclin D1表达无关,X^2值分别为0.244、0.004、0.411、1.523、0.391、0.040、1.104、1.896,P值均〉0.05。Cyelin D1过度表达与预后有关。Cyclin D1为一负性预后因子,其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结论:Cyclin D1表达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CT征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该基因并结合CT征象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肺癌流行病学和早期诊断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并已成为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2 0 0 0年美国新发病例达 16 94万人 ,近年来通过采用控制吸烟及大气污染等措施 ,发达国家的肺癌发病率有所下降 ,但我国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占据首位。原发性肺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临床诊疗技术和先进仪器的使用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就低剂量螺旋CT、荧光支气管镜、CT PET等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肺类癌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与预后的影响因素,对12例肺类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12例惠者中2例伴有类癌综合征,2例术前经纤支镜确诊。术式包括肺叶切除9例,开胸探查1例,全肺切除2例,无手术期死亡和并发症。全组5年生存率为72.65%.类癌5年生存率为84.23%,不典型类癌为66.6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肺类癌属低度恶性肿瘤;影像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光镜HE染色常可诊断,但嗜银染色及电镜确定特征性嗜银性神经内分泌颗粒是确诊的可靠标准;治疗应以保守性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尽量保留肺功能为手术原则;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肺癌。  相似文献   

17.
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对肺癌诊断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水平对肺癌诊断的意义及其与TNM分期、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促反应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LDH的水平。结果 :62例肺癌患者血清LDH水平明显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血清中LDH值患者晚期高于早期 ,P <0 0 5 ,各病理类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血清中LDH水平对肺癌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7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肺硬化性血管瘤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病理特点和预后等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示肺硬化性血管瘤占同期肺切除术的1.05%(27/2560)。全部27例均有随访资料,随访时间3个月~7年。复查X线胸片,均未见复发。初步研究结果提示,PSH是一种可能以上皮细胞为主要来源的真性肿瘤,可以出现复发和转移,女性多见,临床上多无典型的症状体征,X线及CT等检查多无明显特征,主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且应连同周围肿大的淋巴结一并切除,预后良好,极少见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用于常见胸部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评价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对原发性肺癌、食管癌手术切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分析 ,并以相应的良性病变作为对照。结果 :3 2例肺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 84 4%( 2 7/3 2 ) ,癌旁组织为 9 4% ( 3 /3 2 ) ,良性组织中未检出端粒酶阳性。端粒酶活性随肺癌临床分期有升高趋势 ,伴淋巴结转移标本组阳性率 94 7% ( 18/19)明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69 2 % ( 9/13 ) ,P <0 0 5 ;但与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3 7例食管癌端粒酶阳性率为 86 5 % ( 3 2 /3 7) ,癌旁组织为 18 9% ( 7/3 7) ,正常食管组织未检出端粒酶阳性。当癌侵及肌层及外侵后 ,其阳性表达率 10 0 % ( 2 3 /2 3 )高于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者 71 4% ( 10 /14 ) ,P <0 0 1。伴淋巴结转移标本阳性率 10 0 % ( 2 1/2 1)高于非淋巴结转移者 75 % ( 12 /16) ,P <0 0 5。结论 :端粒酶有可能成为肺癌、食管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多学科治疗已逐渐成为肺癌的治疗原则 ,随着各种治疗方法疗效提高而不断改进 ,多学科治疗方案有了新进展 ,改善了肺癌的预后。对于Ⅰ~Ⅲ期适于手术治疗的NSCLC和SCLC患者适合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治疗。据围手术时间又可分为 :1)诱导化疗 (新辅助治疗 ) :用于估计不可手术的Ⅱ、Ⅲ期SCLC和Ⅲ期NSCLC ,但目前仍属临床研究阶段 ,有待积累更多病例来说明 ;2 )辅助化疗 :术后用 3~ 4个周期含铂方案可望提高生存率 ;3 )术前后放疗未见有益于生存率 ,术后放疗只能减少局部复发 ;4)放化疗后手术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但死于非癌率高于单放化疗。非手术多学科治疗主要为不适手术的晚期肺癌 ,1)化放疗对象为局部广泛期 (Ⅲ期 )肺癌 ,倾向于同期应用为好 ;2 )Ⅳ期肺癌以含铂化疗方案为主 ,可延长 2个月生存期 ,二药联合优于三药和单药。新生物靶点治疗药物 ,以抑EGFR药物为主 ,如IRESSA现已上市 ,是NSCLC二线 ,三线药物 ,40 %有症状改善 ,也可延长生存期 ,对女性 ,不吸烟 ,腺型 ,细支气管肺泡癌 ,肺弥漫性粟粒样转移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