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缺血再灌注时血脑屏障损伤的炎性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脑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表达和促发炎症的级联反应。白细胞粘附、聚集和迁移并产生大量的蛋白水解酶、氧自由基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破坏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血脑屏障损害导致血管源性水肿和出血,加重继发性脑损伤。文章就脑缺血再灌注时血脑屏障损伤的炎性机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缺血再灌注时血脑屏障损伤的炎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表达和促发炎症的级联反应。白细胞粘附、聚集和迁移并产生大量的蛋白水解酶、氧自由基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破坏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 ,血脑屏障损害导致血管源性水肿和出血 ,加重继发性脑损伤。文章就脑缺血再灌注时血脑屏障损伤的炎性机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4.
5.
脑缺血再灌注后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是造成血管源性脑水肿和炎症反应等病理学变化的主要环节。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有多种介质参与了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破坏。 相似文献
6.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7)
目的观察人参和三七配伍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小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制备CIRI模型。用红四氮唑(TTC)染色测定CIRI小鼠脑梗死比和脑组织含水量,通过测定渗出脑血管外的伊文思蓝含量,分析人参三七配伍对CIRI小鼠BBB通透性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CIRI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人参和三七配伍的提取物可明显减少CIRI小鼠脑梗死比及脑组织含水量、降低小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改善BBB通透性和脑组织病理状态、降低脑组织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增加脑组织IL-10的表达水平。结论人参和三七配伍提取物对CIRI小鼠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CIRI小鼠BBB通透性及脑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免疫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反应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阐明炎症免疫反应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对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干预治疗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72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丁苯酞80mg/kg),每组24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和伊文思蓝(EB)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血脑屏障病理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多[(79.14±1.65)%vs(73.06±0.68)%,P<0.01],EB含量明显增加[(9.45±0.94)μg/g vs(3.45±0.45)μg/g,P<0.01],MMP-9mRNA表达上调,TIMP-1mRNA表达少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轻,EB含量显著减少,血脑屏障损伤减轻,MMP-9mRNA表达下调,TIMP-1mRNA表达上调(P<0.01)。结论丁苯酞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程度,可能与调整MMP-9/TIM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7)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的Zea Longa栓线法构建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20):假手术组、模型组、TMP治疗组。假手术组大鼠不插入线栓,其余操作均同模型组;TMP治疗组大鼠在被拔出线栓再灌注时,腹腔注射TMP 20 mg/kg。再灌注24 h后,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麻醉处死,取材检测。干湿称重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2,3,5-三苯基氮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梗死侧脑皮层中miR-199a-5p、Bax、Bc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介质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梗死侧脑皮质核转录因子(NF)-κB p65及磷酸化NF-κB p65(NF-κB p-p65)的表达。结果 TMP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缺陷评分(P<0.05),降低脑组织含水量(P<0.05),减少梗死体积(P<0.01),减轻脑组织破坏。模型组miR-199a-5p、Bax、TNF-α、IL-1β和IL-6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TMP治疗可显著降低miR-199a-5p、Bax、TNF-α、IL-1β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P<0.05),增加Bcl-2 mRNA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TMP治疗组大鼠脑皮质和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炎症因子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IHC结果显示,TMP治疗组中NF-κB p-p65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TMP可减轻CIRI,其机制可能为抑制miR-199a-5p的表达,减少凋亡,降低炎症反应,且可降低NF-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10.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假手术组(n=16);②对照组(n=16);③补阳还五汤组(n=16)。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48h后干湿重法测定缺血脑组织含水量,经股静脉注射伊文思蓝观察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取缺血脑组织提取总RNA和蛋白质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杂交技术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转录及表达情况,同时电镜观察血脑屏障的变化。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48h,对照组缺血侧脑含水量明显升高,伊文思蓝含量也明显增加,电镜观察发现血脑屏障破坏严重,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转录与表达也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而应用补阳还五汤处理的大鼠其缺血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缺血侧伊文思蓝含量较对照组也明显降低(P〈0.05),同时电镜观察到血脑屏障的破坏减轻,而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转录和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脑缺血再灌注微血管损伤及其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脑内微血管的特点与功能出发,从炎症反应、氧自由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纤溶酶原激活系与明胶酶系等方面,综述了脑缺血再灌注微血管损伤及机制,并指出从不同环节干预此病理过程,可为防治缺血灌注性脑损伤开拓新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胸腺素β4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胸腺素β4组各24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后,采用干湿重法测定缺血脑组织含水量,通过检测伊文蓝渗透到缺血侧脑组织的含量观察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应用RT-PCR法检测缺血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5( Claudin-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mRNA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 h后,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缺血侧脑含水量、伊文蓝含量、MMP-9 mRNA表达明显增加,Claudin-5 mRNA表达显著减少( 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胸腺素β4组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缺血侧伊文蓝含量、MMP-9 mRNA明显降低,Claudin-5 mRNA表达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胸腺素β4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Claudin-5 mRNA表达和抑制MMP-9 mRNA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中性白细胞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兴奋毒性、梗死区周围去极化、炎症和程序性细胞死构成了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的4个阶段。近年来,随着对脑缺血损伤炎症机制研究的日益深入,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性白细胞的黏附和浸润是炎症反应的核心,抗炎症治疗脑缺血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性白细胞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奋毒性、梗死区周围去极化、炎症和程序性细胞死亡构成了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的4个阶段,近年来,随着对脑缺血损伤炎症机制研究的日益深入,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性白细胞的黏附和浸润是炎症反应的核心,抗炎症治疗脑缺血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及人口老龄化加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上升,其高瘫痪率、高病死率特点给患者及家属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大大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60%~80%[1]。目前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关键是:脑缺血、 相似文献
16.
脑缺血再灌流模型大鼠血脑屏障对bFGF通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脑屏障是否对高分子量的多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通透.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腔内阻塞模型,股静脉滴注125Ⅰ-bFGF,对大脑冠状冰冻切片进行放射自显影,图象分析测定光密度.结果正常对照大鼠脑冠状切片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脑轮廓影,且为全脑均匀分布;模型鼠除了显示脑轮廓影外,可见缺血病灶侧影像较健侧及正常鼠浓集.光密度测定结果显示模型鼠病灶侧与其健侧及正常鼠同侧的光密度值差异显著(t=3.54,P<0.05;F=39.6,P<0.05).结论125Ⅰ-bFGF经股静脉滴注后,能通过脑缺血再灌流模型大鼠血脑屏障并浓集于缺血脑区. 相似文献
17.
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炎症机制与治疗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溶栓治疗血循环重建后中性白细胞聚集至缺血区涉及多种蛋白,包括内皮细胞和白细胞上上调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整合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和血小板活化因子与参与了白细胞聚集和活化。干预这些因子的功能有望减轻再灌注损伤,减小梗死范围,成为溶栓疗法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18.
19.
20.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血管单元的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血管单元的病理改变及水通道蛋白4(AQP4)、内皮细胞屏障抗原(EBA)、成熟神经细胞核抗原(Neun)、层黏连蛋白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和实验组(42只),实验组根据缺血2 h再灌注时间分为30 min,3、6、12、24、48、72 h,每个时间点6只,HE染色观察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胶质细胞酸性蛋白、Neun、EBA、AQP4、laminin的变化。结果早期神经元皱缩、肿胀,后期嗜酸性变和坏死;星形胶质细胞早期肿胀、断裂、坏死,后期增生;血管早期水肿、管壁破坏,后期血管结构重建和增生。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Neun在6 h明显减少,之后进行性减少;laminin在6 h减少,72 h重新增加;AQP4在30 min减少,12 h最低,24 h重新增加;EBA在3 h减少,48 h最少,72 h后恢复。结论Neun、AQP4、laminin、EBA在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