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安徽省煤炭企业职业卫牛状况及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提出控制对策.方法 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准北、淮南矿业集团25个国有煤矿和全省34家小煤窑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尘肺病是煤炭企业的主要职业病,粉尘、噪声、振动是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 提示安徽省煤炭企业职业病危害仍很严重,必须加强对煤炭企业粉尘、噪声、振动等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及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建没,降低煤炭企业职业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五金不锈钢餐具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提出防护对策与措施。 方法 对某五金不锈钢餐具生产企业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接触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 结果 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符合率:噪声13.9%,振动83.3%,粉尘100%,丙酮100%;职业禁忌证检出率4.4%、疑似职业病检出率2.2%,主要分布在噪声、振动和粉尘作业岗位。 结论 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重点是噪声、振动与粉尘,企业需进一步更新生产工艺,加强防毒降噪减震措施及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做好工业噪声振动职业病防治工作,华东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物理损伤专业组委托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举办一次噪声振动学术讲座交流会,于1985.7。23~8.5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举行,为期15天。报名参加这次学术交流会的由浙江、江苏、安徽、山东、上海以及沈阳等省、市有关专业单位选派了具有这方面多年工作的医生、卫生工程人员近五十人。交流会内容有噪声、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噪声振动作业工人听力防护、职业噪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电解铝厂职业病危害及职业病患病情况,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对2010—2012年东北某电解铝厂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职业病发病登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无机氟化物、氧化铝粉尘、高温、噪声、振动、高频电磁场和二氧化硫等。主要职业病是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铝尘肺、接触性皮炎(沥青)等。3年监测合格率依次为二氧化硫100.0%,高频电磁场85.2%,高温79.0%,无机氟化物65.4%,噪声57.3%,氧化铝粉尘38.7%;职业病患病率0.1%(9/7 013),分别为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3例,噪声聋、手臂振动病和接触性皮炎(沥青)各2例。结论该厂职业危害因素种类较多,职业病危害因素合格率有不同程度超标,应加强监测,注意个人防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谭文柱 《职业与健康》2014,(17):2375-2377
目的了解广元市某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存在噪声、手传振动、不良作业条件、煤尘、矽尘、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噪声、手传振动、煤尘、矽尘存在超标,其余各种有毒物质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可行、有效,超标岗位应加强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6.
局部振动病是由于接触振动而引发的职业病,手的微循环障碍及手指发白是该病的主要特征,故也称为振动性白指,它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职业病。冷水激发试验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以往由于缺乏快速、动态、定量的微循环检测方法,因此只能以皮肤温度的变化作为反映微循环变化的间接指标。本文为国内首次利用激光多普勒方法对接触振动人群冷水激发试验的甲襞微循环进行动态、定量的观测,并就此进行了分析探讨。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某厂铸工共48人,接触振动时间9~30年,年龄为  相似文献   

7.
中药防护医疗手套对局部振动病甲皱微循环的影响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济南市经十路,250062)沈祖期韩高波王金娥戴平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沈蓉局部振动病是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物理损伤性职业病[1]。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在铜采选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存在噪声、手传振动、铜尘、矽尘、CO、H2S、CO2、NO2等。其中28.6%的噪声、全部手传振动、60.0%的矽尘超限,其余各种有毒物质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总合格率为66.7%。结论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和噪声,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可行、有效,超限岗位应加强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9.
王金合  杨金龙  刘涛 《职业与健康》2011,27(17):2011-2013
目的识别、分析某煤矿矿井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对策,为卫生行政部门竣工验收和企业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职业卫生标准、规范,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煤尘、矽尘、噪声、手传振动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煤工等10个工种接触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11 011采面等13个作业岗位的粉尘浓度不符合超限倍数的要求,采煤工6个工种接触噪声等效声级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岩巷、煤巷掘进工接触手传振动强度均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措施基本可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能够控制,但需要加强部分工作场所煤尘和噪声的控制措施,并做好手传振动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某船舶重工改造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粉尘、二氧化锰、苯和二甲苯、噪声、手传振动、紫外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二氧化锰CTWA分别为20.000、0.205 mg/m3,苯和二甲苯最大浓度分别为15.3和474.0 mg/m3,噪声强度最高96.4 dB(A),手传振动强度43.3~68.7 m/s2,紫外辐射最高2.40μW/cm2,其他岗位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结论该项目在建设阶段基本上执行了国家有关规定,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检查表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综合评价某车床铸造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高温、振动是车床铸造生产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表明,13个接尘工种中3个工种作业环境中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粉尘CTWA0.3~11.8 mg/m3;苯、甲苯、二甲苯、甲醛、一氧化碳浓度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17个接触噪声的工种中有4个工种工人接触8 h等效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接触高温工种作业工人WBGT指数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接触手传振动的4 h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a_(hw(4))]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但需加强对粉尘及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修订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家标准“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486985)发布、实施以来,推动和规范了我国局部振动职业危害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该标准也迫切需要进行修订,目前也具备了修订条件。受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委托,由济宁医学院负责,山西医科大学、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辽宁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和河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参加,对GB486985进行了修订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化的工业企业中,累及神经系统引起神经症状的职业病相当多见。以芬兰为例,约居职业病中的第三位,仅次于职业性皮肤病及噪声性耳聋。早期的神经症状可以通过细致的神经系统检查进行观察,但有些神经生理方法,对早期病损可提供灵敏的客观指标。本文讨论用神经生理方法对一些由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神经症状的职业病进行观察研究的结果。神经生理检查方法包括脑电图及神经肌电图(即肌电图与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其具体方法从略。一、振动振动工具引起的振动症候群包括小动脉病及神经病。患病的工人主诉局部接触振动的肢体出现发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识别、分析、评价某铜矿企业新建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与措施,防治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方法采用检查表分析法、类比法和经验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矽尘、噪声、手传振动、硫化氢、氟化物。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评价某水泥用露天石灰岩矿山的职业病危害现状,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对该矿山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石灰石粉尘、噪声、高温、局部振动、电焊烟尘、氮氧化合物及一氧化碳,其中最主要是石灰石粉尘、噪声。检测结果显示,噪声等效声级合格率为100.0%,粉尘超限倍数合格率为100.0%,所有检测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应加强对噪声、粉尘危害的管理,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某高尔夫球厂研磨车间员工健康损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高尔夫球厂研磨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高尔夫球厂研磨车间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生产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包括纯音测听、高千伏胸片、冷水复温试验、肌电图。结果①该车间存在振动、噪声、粉尘3种职业病危害因素;②该工种的49名作业工人中,冷水复温试验异常41人,其中有3人诊断为职业性中度手臂振动病,22人被诊断为职业性轻度手臂振动病,14人被诊断为观察对象;③纯音测听:语频听阈提高10人;④高千伏胸片:双肺见散在小阴影2人。结论该厂存在粉尘、噪声、振动3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尤以振动最为严重,作业工人可患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职业性噪声聋、尘肺。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某洗煤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确定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查阅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等,对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某洗煤厂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毒物、噪声、全身振动、高温、紫外线、工频电场、电离辐射.煤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8-2013年广州市工伤参保职工职业病发生规律及工伤保险直接费用支出情况。方法收集广州市劳动社会保障与能力鉴定系统工伤登记数据库职业病病例资料,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年间广州市参保职工中有145例职业病,男性占93.10%,女性占6.90%;以2013年职业病发病率最高,达151.81‰;2010年最低,为8.00‰;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3,P0.05)。居前3位的职业病是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尘肺和职业性肿瘤,分别占56.03%(65/145)、39.66%(46/145)和7.76%(9/145);地区分布以萝岗区、增城区和黄浦区为多,共92例,占63.4%。2008—2010年工伤保险费用支出占总费用的11.54%,2011—2013年的费用占88.46%。结论 2008—2013年广州市职业病发病率和费用支出逐年上升,以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肿瘤和尘肺病为主,是重点防治病种。  相似文献   

19.
对2001—2017年中山市职业危害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001—2017年中山市报告职业病599例,主要为尘肺病220例(36.7%)、职业中毒128例(21.4%)、噪声聋123例(20.5%)、手臂振动病87例(14.5%)等;体育用品制造业(121例,20.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83例,13.9%)等为高发行业。尘肺病以矽肺为主,急性中毒以三氯乙烯中毒、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和有机锡中毒为主,慢性中毒以苯中毒和铅中毒为主,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以手臂振动病为主。提示中山市职业病以噪声聋、尘肺病、化学中毒和手臂振动病为主,应加强重点行业和岗位的监督管理,落实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20.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某玻璃钢救生艇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化学有害物质(苯乙烯、苯、甲苯、二甲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丁酮)、噪声、手传振动等进行检测,其中粉尘合格率为58.3%,个体噪声合格率为75.0%,手传振动合格率66.7%,苯超标率为100%;且体检发现与职业危害相关的健康损害。提示企业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超标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尘、防毒、防噪、防振动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