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力松弛接骨板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先龙  戴克戎  汤亭亭 《上海医学》2000,23(12):734-737
目的 探讨应力松驰接骨板体内应力遮挡率变化及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作兔两侧胫骨干截骨,分别以应力松弛接骨板(实验组)和坚硬接骨板(对照组)固定,术后2~48周采用X线、光镜(含偏光)、及力学测试,对两组骨折愈合过程进行研究。结果 两组固定后,应力遮挡率均在70%左右,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应力遮挡率逐渐下降,至术后8周,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6~48周稳定在27%左右。2~4周时,实验组外  相似文献   

2.
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应力遮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下颌骨功能状态下及坚固内固定时的应力分布 ,探讨可能发生的应力遮挡作用 ,为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下颌骨体部骨折在骨愈合的不同时期及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固定时的应力分布进行有限元法分析 ,计算各种工况下的应力遮挡率。结果 :骨折愈合的早期 ,单、双钢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98.90 %、99.63 % ,钛板为98.65%、99.58 % ;骨折愈合的中期 ,单、双钢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6.8%、22.96 % ,钛板为5.12 %、20.99 % ;骨折愈合的后期 ,单、双钢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5.73 %、14.14 % ,钛板为4.47 %、13.71 %。结论 :小型接骨板用于下颌骨体部骨折坚固内固定时 ,在骨折愈合的各个时期均存在明显的应力遮挡作用 ;钢板的应力遮挡作用大于钛板 ;接骨板固定位置的选择对骨断层的应力分布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保护骨外膜、降低钢板对骨板的压迫导致的骨板吸收及骨结构紊乱 ,发生骨质疏松 ,影响骨愈合 ,设计一种柱桥式限制接触钢板 ,使其与骨间留一间隙 ,临床由胫腓骨扩大到其他四肢管状骨。方法 采用本钢板用于四肢管状骨折 ,有闭合骨折、开放骨折 ,临床应用 30例 ,进行术后 3个月、6个月、12个月、2 4个月X线随访观察。结果  30例全部Ⅰ期愈合 ,无 1例感染、骨不连及骨髓炎发生 ,骨痂长势好。结论 柱桥式限制钢板保护骨外膜 ,减少对骨板的压迫 ,降低对骨的应力效应 ,点接触能保持骨的生理弹性 ,减少骨质疏松 ,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吉赵勇  李鹏  曾志超  欧治平 《海南医学》2006,17(8):96-96,143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讨论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治疗上肢管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7例上肢管状骨(锁骨、尺桡骨、肱骨以及掌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单独使用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术后进行随访调查分析.结果57例患者术后经过随访6个月至18个月,平均12个月,经过X线片检查显示骨折均愈合. 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是治疗上肢管状骨骨折的有效方法,而且创伤小,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有利于骨折愈合,术后能早期活动,是上肢管状骨骨折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力遮挡效应与骨折愈合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动物实验、电测试验及临床观察对应力遮挡效应对骨愈合的影响及其防治原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板刚度不是导致骨表面及内部应力重分配和应力遮挡的唯一因素。早期主要与血运破坏和骨内部结构重建有关,与应力减少并不相关,中期与钠板的异物反应有关,中后期如能进行正常的负重功能练习,那么钢板应力遮挡效应及多方面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对骨折愈合及骨机械性能的影响都是很小的。肢体废用才是导致后期骨理化性质和机械性能降低及再骨折的主要原因。加强肢体负重功能练习及消除异物反应、感染等因素是防治应力遮挡效应及骨关节固定综合征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彭文学  李雪红 《吉林医学》2012,33(35):7719-772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4例,按Vancouver分型,其中,B1型3例,B2型1例。1例B1型采用钢丝环扎固定;2例B1型骨折采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自体髂骨混合植骨;1例B2型保留假体行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钢丝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术。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4例患者骨折达骨性愈合,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和术后感染。随访Harris评分比术前明显提高,平均82分,所有患者均可下床行走。结论:假体选择不当、术中追求假体与股骨皮质紧密配合强行击入假体柄、外伤等是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原因。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自体髂骨混合植骨不但能提供良好的固定支撑作用,而且长条异体皮质骨作为生物接骨板恢复假体周围骨折骨量并且没有应力遮挡效果,可促进骨折愈合,是一种有效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镍钛记忆合金在管状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乔  余世明  徐栋梁 《广东医学》2004,25(4):445-446
目的 分析镍钛记忆合金在治疗各种骨折的机制和疗效。方法 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管状骨骨折。结果 其中 96例获得随防 ,随防时间 1~ 30个月 ,平均 8 4个月 ,所有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复查 ,4~ 12周内多可观察骨折端有骨痂生成 ,环抱器周围骨痂包绕 ,骨痂并能较好地塑形 ,5 2例已拆除内固定接骨板。结论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管状骨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基本可靠、术后愈合时间短 ,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是治疗管状骨骨折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用BP神经网络建立应力刺激与愈合骨强度之间的关系模型,为临床上准确预测骨折愈合程度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兔双侧胫骨干横形截骨后,分别以应力松弛接骨板和传统坚硬接骨板固定,观察术后2~48周应力遮挡率和愈合骨弯曲强度变化。构造BP神经网络模型,用应力松弛接骨板组的实验数据进行训练,然后用训练好的网络对两组实验进行仿真,根据骨折部位的应力预测愈合骨强度。结果 当输入已学习过的样本时,该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出愈合骨强度随应力的变化曲线,但对未学习过的样本,模型的预测误差较大。结论 BP神经网络可用来定量地研究各种因素对骨折愈合的影响,预测骨愈合程度,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其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接骨板内固定术后再骨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四肢骨折接骨板内固定术后再骨折的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例再次手术,5例保守治疗。结果:19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18个月。结论:内固定接骨板断裂的原因,有接骨板选择不当、操作不规范、骨缺损未植骨、术后感染等。治疗视患者情况决定再次手术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骨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8例老年骨端骨折的患者(其中男26例,女42例),应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进行切开内固定,通过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个月,68例病人骨折均愈合,关节功能活动良好,评分优良率达82.4%。结论:应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骨端的粉碎性骨折,可以有效维持骨折复位,减少断端血运破坏,促进骨折愈合,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但应注意严格掌握锁定板的适应证和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1.
应力松驰接骨板对骨几何形态和力学性能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采用粘弹性材料制成垫圈置于接骨板螺孔与螺丝钉之间,构成应力松驰接骨板系统。实验证实,有垫与无垫接骨板在固定早期对模拟骨的应力遮挡作用相同,固定8周后垫圈出现明显变形和破坏,使有垫骨板的应力遮档率从第10周起明显低于无垫接骨板。  相似文献   

12.
沈峰 《中外医疗》2012,31(25):80+82-80,82
目的探讨使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外固定架治疗,实验组给予锁定接骨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固定松动等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具有较好的效果,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使骨折愈合更好。  相似文献   

13.
关于骨折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有许多种,有:AO传统加压接骨板有限接触钢板(LC-DCP)、点接触钢板(PC-FIX)、锁定加压钢板(LCP)及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加压接骨板对骨面的压迫会干扰骨皮质的血运,引起接骨板下方骨的结构性改变。因后面几种钢板与骨面的有限接触或无接触,减小甚至消除了对骨面的压迫,目前已成为治疗四肢骨干骨折的主要方法。这种内固定器的概念可以用外固定支架来理解,本文将对四肢骨干骨折内固定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夫军  文学芬 《重庆医学》1997,26(5):267-268
自1987年6月-1995年6月,我院共对687例股骨干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有82便骨折处延迟愈合,占总体的11.9%,本文通过对82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作者认识到,由于内固定材料质量较差,内固定过程中血运破坏以及合适的压力难以控制,骨缺损而未植骨,导致内固定不确切与断端分离,未获得解剖复发。内固定术后由于庆务遮挡效应而出现骨萎缩、骨质疏松、异物反应等,是骨折延  相似文献   

15.
应力松弛接骨板对骨几何形态和力学性能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采用粘弹性材料制成垫圈置于接骨板螺孔与螺丝钉之间,构成应力松弛接骨板系统。实验证实,有垫与无垫接骨板在固定早期对模拟骨的应力遮挡作用相同,固定8周后垫圈出现明显变形和破坏,使有垫接骨板的应力遮挡率从第10周起明显低于无垫接骨板。有垫接骨板固定的胫骨骨质疏松明显轻于无垫组,固定20周后,有垫组的胫骨髓腔径明显小于无垫组,骨皮质厚度和胫骨抗弯强度均明显大于无垫组(P<0.05~0.01)。说明应力松弛接骨板系统早期具有与坚强接骨板相同的固定作用,后期其应力遮挡效应可逐渐减小,避免严重的骨质疏松和骨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6.
现代西医骨折治疗理论,从AO理论发展到BO(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理论,充分重视局部软组织及骨的血运,固定而无加压,骨折愈合并非象既往AO那样追求一期愈合,而是二期愈合,这表明骨的愈合方式并不重要,最短的愈合时间和最好的功能恢复才是目的。以BO理论为基础,带来了一系列手术原理,技术以及器械的改进。微创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unthesis,MIPPO)是BO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采用间接或闭合复位,经皮插入技术完成接骨板内固定.其技术支持是“内固定支架理论”。目前采用MIPPO技术可以治疗肱骨干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干远端髁上骨折,胫骨干骨折,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远端骨折等。作者就MIPPO技术的理论要点、手术操作技术、接骨板类型及其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跟骨骨折手术切口一期愈合的临床经验。方法2010年4月至2013年2月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6例(38足)跟骨骨折患者。术后患肢抬高制动消肿。手术过程不使用止血带,手术入路采用足外侧L形切口,全厚皮瓣剥离软组织,显露跟骨骨折,恢复正常的跟骨结节关节角,跟骨交叉角,恢复跟骨关节面平整,再用接骨板螺丝钉内固定。结果术后2周全部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切口坏死感染破溃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获2~24(13.04±9.15)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者。结论合适的手术时机,重视软组织血供保护,是跟骨骨折手术切口一期愈合十分重要的因素。手术时间>2 h或止血带时间>90 min,放弃止血带使用是切口一期愈合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接骨板内固定对骨折愈合重建阶段应力遮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有限元理论,分析胫骨接骨板固定系统在骨折愈合重建阶段的应力遮挡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分析应用锁定接骨板结合异体骨植骨治疗外翻嵌插型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3例外翻嵌插型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观察组应用锁定接骨板结合异体骨植骨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较之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应用锁定接骨板结合异体骨植骨治疗外翻嵌插型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具有疗效确切、固定可靠、术后愈合时间短以及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势,不失为临床治疗外翻嵌插型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骨不连的手术方法和应用体会,对24例骨折患者采用扩髓、静力固定、自体髂骨植骨。结果,临床治疗24例,20例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膝关节僵直发生,并发症少,可早下地活动。提示,下肢骨、骨不连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应力遮挡小,愈合率高,创伤小,不影响骨折端血运,是目前治疗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