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pH值变化规律,并将其与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是否伴有幽门螺杆菌分为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阴性组)53例和观察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组)53例,后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将治疗前后的胃液pH值水平进行检测及统计,并加以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对照组治疗前后胃液pH值差异不大,而观察组治疗前后胃液pH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pH值变化明显较阴性患者大,可将其作为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1,2 ) ,萎缩性胃炎是Hp相关胃炎很常见的发展结果( 2 ) 。Hp感染对胃酸分泌的损害可能存在 ,但其感染后引起胃酸分泌的改变至今没有形成共识( 3) 。本研究观察了Hp感染萎缩性胃炎病人在Hp根除前后胃液酸碱度的变化 ,并依此来估价Hp感染对胃酸分泌的影响。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以 1 997~ 2 0 0 0年间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并完成下述各项测试的病人为研究对象。病人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快速尿素酶实验阳性定为Hp感染( 4) 。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内镜诊断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106例内镜诊断的CAG患者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内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的诊断符合率,同时应用尿素酶法检测Hp.结果:(1)106例CAG胃镜下表现为A型24例(22.6%),B型 36例(34.0%),C型46例(43.4%).106例内镜诊断CAG患者中病理诊断CAG 89例,符合率为84.0%(89/106).(2)C型患者中重黏膜萎缩率最高为60.9%,B型为8.3%,A型为12.5%,C型与B型、A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Hp感染率C型>B型>A型,三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镜检查是诊断CAG的最佳手段,CAG的Hp感染率较高,且随着萎缩程度的加重,Hp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最近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诱囚之一。本文就幽门螺杆菌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最新诊断方法和中西医治疗现状,以及饮食保健康复措施作一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pH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常规治疗的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常规治疗加叶酸进行治疗的5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液pH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周及12周pH〉7.07及pH3.5-7.0者比例均低手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12周后不同严重程度者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pH值的影响较大,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有积极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及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党参、大枣、枳壳、香附等)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的69.2%(P<0.01);治疗组Hp清除率76.9%,高于对照组的53.8%(P<0.05);治疗组清除Hp总有效率94.9%,高于对照组的69.2%(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Hp相关性CAG,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应用自拟中药健胃汤合并得乐冲剂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36例(A组),并以单纯中药健胃汤32例(B组)、得乐冲剂30例(C组)对照组。结果表明,A组的临床疗效和HP疗效均优于B组和C组(P<0.05),B、C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三组的胃镜和病理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炎症的程度、部位、活动性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胃炎抗Hp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胃镜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165例患者行活检病理诊断及Hp检测,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165例慢性非萎缩性胃患者Hp感染率为41.82%,与性别、胃黏膜炎症的程度、活动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年龄、炎症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程度、活动性有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必要作抗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9.
血清学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萎缩性胃炎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建国 《当代医学》2009,15(33):49-50
目的探讨血清学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萎缩性胃炎中的价值。方法16例幽门螺杆菌抗体滴度升高的萎缩性胃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但患者碳呼气试验和组织学结果均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为阴性。治疗组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照组不采取治疗。结果治疗组7例患者抗体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1例患者抗体滴度显著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萎缩性胃炎患者即使碳呼气试验和组织学结果均为阴性,只要血清学显示阳性结果,即表示仍然存在持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应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12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以治疗方法 为依据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通过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借助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实施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1.7%,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对照组Hp总根除率为70.0%,低于观察组的98.3%(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结论 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检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的患者200例,按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观察组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来定量测定空腹血清PGⅠ、PGⅡ和G-17的数值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即PGR)。采取14C-呼气试验判定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G-Ⅰ的值(129.44±62.43)、G-17的值(9.78±15.4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1.62±76.32)、(18.92±18.88),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观察组PGR的值(10.11±5.23)低于对照组的(10.96±7.22),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显著性。HP阳性的PG-Ⅰ值(124.41±65.88)、PGR的值(8.97±7.74)均明显低于HP阴性的(154.20±65.15)、(11.65±5.78),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显著性。HP阳性的G-17的值(10.84±15.53)低于HP阴性的值(10.69±19.13),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结论:血清PG和G-17水平的降低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应行胃镜以及活检检查明确诊断,且Hp感染与PG水平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 (CGA)胃粘膜的损伤程度与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CagA)的关系。方法 将 13 0例HP阳性CGA患者分为CagA+ HP胃炎组 (92例 )、CagA-HP胃炎组 (3 8例 )两组 ,观察评定两组患者胃粘膜炎症的损害程度、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情况。结果 CagA+ HP组的胃粘膜炎症损害程度明显高于CagA-HP组(χ2 =16.765 ,P <0 .0 5 ) ;但两组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感染CagA+ HP患者 ,其胃粘膜炎症损害程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内镜下表现、诊断价值及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关系。方法对我院同时期内镜诊断为CAG的90例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对比内镜描述与病理结果。结果内镜诊断与病理结果相比较,两者符合率为72.2%(65/90)。结论临床上应以病理学诊断作为CAG诊断的确诊依据,对内镜判断与病理活检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病例,应逐一分析原因,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不同程度慢性胃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细菌密度与不同程度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选择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行微量胶囊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用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检测同位素标记CO2的量;选择Hp阳性患者118例进行胃镜检查,镜下考虑胃炎者详细记录病史,采图做出胃镜诊断,同时送病理活检、改良Giemsa染色,按慢性炎症程度分度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p感染的细菌量与不同程度慢性胃炎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χ=27.621,P=0.001).Hp感染的细菌量与慢性胃炎的程度呈正相关(r=0.457 669,P=0.001).结论:Hp感染的细菌密度与慢性胃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阮洪军  吴伟权  柯进晶  徐启顺  郑卫华  赵仲生 《浙江医学》2010,32(10):1443-1446,1584
目的 应用定标活检技术评价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再予服用替普瑞酮和叶酸序贯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对42例CAG伴Hp感染患者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治疗1周,继续口服替普瑞酮和叶酸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均行胃镜检查并在胃窦和胃角处应用定标活检技术(marking targeting biopsy,MTB)作定标活检,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下表现和病理组织学积分.结果 Hp感染根除率为88.10%;42例患者治疗后上腹痛、上腹胀、反酸和嗳气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均P〈0.05);胃镜下疗效评估总有效率为40.48%;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变化为黏膜炎症、活动性和萎缩积分明显降低(均P〈0.05),肠化积分略有降低(P〉0.05).14例患者轻度异型增生病变消失.结论 应用MTB可以保证治疗前后胃黏膜活检标本的可比性,疗效评估可靠,可广泛应用于胃癌前病变的随访监测;CAG根除Hp治疗可使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好转,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雷尼替丁、枸橼酸铋、克拉霉素及呋喃唑酮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甲硝唑两根除方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符合条件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62例使用雷尼替丁、枸橼酸铋、克拉霉素及呋喃唑酮,即口服雷尼替丁150mg,2次/d,连服8wk;枸橼酸铋110mg、克拉霉素500mg及呋喃唑酮100mg,均为2次/d,连服1wk。另一组为B组,54例使用奥美拉唑20mg,2次/d,连服8wk;阿莫西林1000mg及甲硝唑400mg,均为2次/d,连服1wk,疗程结束后1mo复查胃镜。结果 112例病人(A组62例,B组50例)完成治疗及随访,A组与B组Hp根除率分别为86.7%、86,5%(P〉0.05),糜烂愈合率分别为91.7%、88.5%(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p根除组糜烂愈合率(99.0%)明显高于Hp未根除组(53.3%),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9%、14.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组均有较理想的Hp根除率及糜烂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当。Hp根除有利于糜烂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2 月在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CAG 的200 例患者作为萎缩组,经胃镜诊断为慢性非 萎缩性胃炎的200 例患者作为非萎缩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胆汁反流、嗜 烟、饮酒、药物史及家族史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萎缩组平均年龄、男性、Hp 阳 性、嗜烟、嗜酒、有药物史、有家族史及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比例高于非萎缩组(P <0.05)。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有家族史是CAG 的独立危险因素[Ol ^ R=7.181(95% CI :1.584,32.554)]。CAG 不 同病理阶段在性别、Hp 感染、嗜烟、嗜酒、药物史及家族史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p 阳性是CAG 病理阶段的独立危险因素[Ol ^ R=2.538(95% CI :1.459,4.417)]。 结论 CAG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家族史及Hp 感染为CAG 的危险因素;Hp 感染更是CAG 病理阶段的 独立危险因素。CAG 患者根除Hp 可获得较多收益。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有助于降低CAG 风险。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腺体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及癌变的相关性。方法456例患者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采用13/14C尿素呼气试验,病理组织学Giemsa染色法找寻Hp呈阳性。患者分为两组:Hp阳性组112例,Hp阴性组195例。分别观察胃腺体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及癌变率。结果456例患者中,Hp阳性者222例,阳性率48.68%。其中萎缩:轻度214例(49.77%);中重度8例(34.78%)。肠化:轻度131例(45.64%);中重度7例(29.17%)。异型增生:轻度46例(43.40%);中重度3例(23.08%)。癌变:6例(1.32%)。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胃腺体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程度及癌变的差异行χ2检验,结果显示:萎缩(χ2=1.992,P=0.158);肠化(χ2=2.436,P=0.119);异型增生(χ2=1.974,P=0.160),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唯一病因,应关注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氨及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3例,按组织学分型分为轻、中、重度胃炎,按有无中性粒细胞的出现分为活动性和非活动性胃炎;胃液氨的测定采用氨试剂盒,sIgA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HP检出采用尿素酶试验及Warthin-Starry染色。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49.21%。HP阳性胃炎患者中胃液氨浓度及sIgA浓度明显高于HP阴性一者,差异极显著(P<0.001)。HP阳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液氨与HP阳性非活动性胃炎患者胃液氨无差异(P>0.05)。而P阳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液sIgA明显低于中、重度者,差异极显著(P<0.001)。结论 HP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之一,其致病机制与HP产生的氨的损伤作用以及sIgA保护作用降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