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术前GCS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式选择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患者手术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30例HBGH患者术前GCS和手术方式,其中钻孔血肿引流66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40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24例。结果存活115例,死亡15例;存活者3-6个月后随访,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7例,Ⅱ级39例,Ⅲ级36例,Ⅳ级22例,Ⅴ级9例,新增死亡2例。结论术前GCS可以指导HBGH手术方式的选择。GCS〉8分者,钻孔抽吸+尿激酶液化引流即可,7-8分没有脑疝者,可以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6分者和合并脑疝者,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5分者虽然预后差,但还有存活和恢复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术式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14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病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出血部位、出血量选择不同的手术术式,传统开颅46例,选择额颞大骨瓣颞中回入路;选择直切口小骨窗微创开颅96例,一般根据头颅CT定位血肿量最大径处的皮层入路。结果本组有36例小骨窗微创开颅患者术后因再出血、或难以度过脑水肿期,而出现病情加重。选择额颞大骨瓣的患者中,术后仅有5例因为再出血、或难以度过脑水肿期,出现病情恶化(P〈0.05)。结论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血肿部位、血肿量、脑组织受损范围等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侵袭治疗与保守治疗高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8例高龄(70岁以上)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在60ml至100m1)患者的临床资料,微侵袭治疗18例,保守治疗20例,对治疗结果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微侵袭治疗组住院期间死亡率22%(4/18),14例随访3月,GOS预后评分:5分(恢复良好)5例,4分(轻度残疾)4例,3分(重度残疾)2例,2分(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保守治疗组住院期间死亡率45%(9/20),11例随访3月,COS预后评分:5分2例,4分2例,3分3例,2分1例,死亡3例。结论微侵袭治疗高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能明显改善高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超早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式选择与预后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式选择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高血压脑出血66例,根据其入院时出血部位、血肿量、大脑中线移位情况、GCS计分等选择不同术式进行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死亡13例,存活53例。微创术治疗组死亡率最低,与常规骨瓣开颅术、锁孔术组相比相差显著(P<0.05)。结论正确选择术式以及熟练操作技巧是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超早期微创手术能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式选择与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时出血部位、血肿量、GCS评分等选择不同术式,对高血压脑出血162例进行治疗,并分析不同术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62例脑出血中,死亡36例,存活126例。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锁孔开颅血肿清除术组相比,微创组生活完全自理率最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率最低。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术式治疗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方法及其适应证的选择和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1月-2003年7月采用定向引流、小骨窗开颅及骨瓣开颅三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58例,按照GCS评分和血肿量各分为3个亚组,并对各不同术式的手术适应症和疗效作一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对高血压脑出血GCS评分较高(11~14分)、血肿量较小(20~50mL)的病人选用定向引流可降低致残率,中等量血肿(51~80mL)的病人采用小骨窗开颅能明显减少致残率,巨大血肿(〉80mL)的病人采用骨瓣开颅能明显降低死亡率。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三种术式各有其优缺点,但小骨窗开颅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并能及时有效地解除脑受压的特点,现不失为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预后不良,致残率、死亡率高[1]。在HICH中,以基底节脑出血发生率最高,致残致死率也最高。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外科治疗HICH的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我科自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118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时机。方法对11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8例患者,发病后60日存活93例,其中ADLⅠ级20例,Ⅱ级40例,Ⅲ级21例,Ⅳ级11例,Ⅴ级1例;死亡25例,死亡率21.2%。结论适当控制血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时机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结果术后24h复查头部CT示血肿残余量〈10ml87例,10-30ml21例,〉30ml 11例。本组死亡12例(10.0%),其中术后再出血、严重脑水肿、家属放弃积极治疗而死亡6例,因呼吸衰竭死亡4例,因肾功能衰竭死亡2例。108例患者出院后随访3-6个月,按照日常生活能力分级:I级15例(12.5%);II级34例(28.33%);III级41例(34.17%);IV级15例(12.5%);V级3例(2.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创伤小、操作简捷、手术时间短、术中直视下彻底止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肿位置CT分型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适应证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02—2012-02我院行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血肿CT分型开颅脑造瘘点选定组(观察组,n=120)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组(对照组,n=120),比较2组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随访半年评价其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112/120,93.33%)与对照组(91/120,75.83%)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后再出血量观察组为(42.72±18.96)mL,对照组为(98.43±19.67)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周GC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远期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血肿位置分型超早期或早期选择合适手术治疗方案,术后血肿清除明显、再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快,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策略的选择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经手术治疗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120例。对于血肿量在30-60ml或者血肿量较大已形成脑疝者87例患者行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术,其中未脑疝并且一般身体情况较好的56例行微创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另31例血肿量较大已形成脑疝者行大骨瓣颅血肿清除术,12例由于术后脑压仍高加行去骨瓣减压术。对于合并有心,脑,肾严重疾病,以及年龄大于70岁的33例病人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3天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清情况,术后半年按照COS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术33例患者术后3天,再出血4例,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5分0例,4分16例,3分100例,2分4例,1分3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87例患者,其中56例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术后3天再出血4例,术后6个月COS预后评分5分0例,4分38例,3分14例,2分2例,1分2例;而行大骨瓣颅内清除31例患者,术后3天再出血8例,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5分0例,4分11例,3分9例,2分6例,1分5例。结论对于血肿量在30-60ml,未脑疝并且一般身体情况较好的患者,行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手术效果好,恢复快;对血肿量大于60ml或者脑疝的病人,建议行大骨瓣颅血肿清除术,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合并有心,脑,肾严重疾病,以及年龄大于70岁的病人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早期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积极处理并发症有助于降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经颅神经内镜额部入路在基底节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18年2月-2019年5月用经颅神经内镜额部入路治疗基底节出血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平均血肿排出率为91.56%,手术后GCS评分逐渐提高,出院前增加GCS评分为5.8分。围手术期病死率为0,术后并发2例肺部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后恢复,无再出血病例,无颅内感染病例。结论 经颅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出血安全有效,额部入路对纤维束干扰较少,相对颞部入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两种手术策略(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并探讨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32例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年龄、血肿量、中线移位程度、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前GCS评分,及术后24小时GCS评分,并对存活患者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了随访,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统计分析显示血肿量、血肿破入脑室、中线移位大于10mm、术前GCS评分和手术时机5个变量均与预后相关,而与年龄、术后24 h的GCS评分以及手术方式无显著关系。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均是治疗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患者预后与血肿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中线移位程度、术前GCS评分和手术时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血管畸形出血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2例基底节区血管畸形出血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手术所见及病理结果。结果 10例行小骨窗开颅术,2例行大骨瓣开颅术,术中见血肿壁异常血管组织,无明显粗大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术后病检结果动静脉畸形8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结论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应警惕血管畸形出血的可能,术前应注意鉴别,该部位血管畸形多较小,无明显粗大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术中应注意在血管畸形周边切除畸形血管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内镜下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血肿清除率〉90%以上59例,血肿清除率达80%~90%8例。无再次出血病例。随访6个月,以GOS分级进行评定:恢复良好37例,轻度残疾23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例。结论内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具有视野开阔、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外科手术是治疗脑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200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伴脑疝患者36例,均采用扩大翼点入路,镜下经颞中回、经岛叶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三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GCS在6~12分,原发出血部位均为基底节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分为三组,分别采取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神经内镜组)、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小骨窗开颅组)、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立体定向组)三种手术方式;比较三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2 d内复查CT,计算残余血肿量和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按GOS预后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以小骨窗开颅组最长,达(175.7±55.7)min(P<0.05);术中失血量以小骨窗开颅组较其他两组显著增多(P<0.05),达(296.5±158.6)mL;血肿清除率以神经内镜组最高,达84.5%±8.2%(P<0.05);GOS预后比较中神经内镜组的疗效显著高于立体定向组和小骨窗开颅组(P<0.05).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既有创伤小,又有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的优点,疗效确切,对不需行去大骨瓣减压的脑出血患者是一种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侧裂入路镜下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术后复查CT,血肿清除〉90%23例,清除70%~89%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GOS5分4例,4分9例,3分11例,2分1例。结论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具有微侵袭优点,是基底核区脑出血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