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尿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的意义.方法 用增强型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75例AOPP患者尿Cys C、mAlb、β2-MG含量,终点比色法检测75例AOPP患者尿NAG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51名比较.结果 75例AOPP患者在中毒后12 h尿CysC、mAlb、β2-MG、NAG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142、3.19、0.056 mg/mmolCr及1.84 U/mmolCr,中毒后72 h尿CysC、mAlb、β2-MG、NAG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359、5.48、0.155 mg/mmolCr、3.27 U/mmolCr,均高于正常对照(分别为0.075、1.20、0.024 mg/mmolCr及1.03 U/mmoi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且中毒愈重,增高愈明显(P<0.01);上述四个项目尿液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6.0%、37.3%、44.0%、46.7%,明显高于出现尿蛋白阳性者(25.3%).结论 观察AOPP患者尿液CysC、mAIb、β2.MG、NAG变化有助于了解有机磷农药对肾脏的损害,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指标。方法对 5 0例正常对照组和 5 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终点法测定尿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ELISA方法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微量白蛋白 (mALB)和尿转铁蛋白 (TRF) ,比色法测尿肌酐。结果正常对照组尿NAG/Cr为 (0 .5 2± 0 .4 6 )U/mmol,RBP/Cr为 (7.4 6± 5 .0 2 ) μg/mmol,mALB为(3.6 1± 2 .4 6 )mg/L ,TRF/Cr为(0 .0 5± 0 .0 3)mg/mmol;糖尿病患者尿NAG/Cr、RBP/Cr、mALB及TRF/Cr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P <0 .0 1) ;两项指标联合检测 ,其阳性率分别为 :NAG +mALB 86 % ,NAG +TRF 88% ,NAG +RBP 90 %。结论联合检测尿NAG与RBP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最灵敏与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伤。方法按照尿酸(SUA)水平,将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均进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指标检测,计算尿清蛋白肌酐比(ACR)、肌酐清除率(Ccr)和体质量指数(BMI),并进行比较。结果高SUA患者的尿NAG、ACR、Ccr、Cr、BUN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HbAlc、FBG水平与正常尿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在2型糖尿病中早期肾损伤中发挥一定作用,不容忽视,应及早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王秀珍  李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122-6123
目的 探讨早期诊断服用抗精神失常药后对肾脏的损伤,以便更早调药,减少抗精神失常药物对患者肾脏进一步的损伤.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酶动力学方法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甘酶(NAG),Jalle速率法测尿肌酐.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mAlB/Cr为(1.61±0.81) mg/mmol,尿NAG/Cr为(5.73±2.51) U/gmmol.服用药物前尿mAlB/Cr为(1.58±0.84) mg/mmol,NAG/Cr为(5.68±2.57) U/gmmol(P>0.01)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用药8周后尿mAlB/Cr为(4.34±2.89) mg/mmol,尿NAG/Cr为(9.05±5.12) U/gmmol较用药前有增高(P<0.01).用药6个月后尿mAlB/Cr为(8.14±6.81) mg/mmol,尿NAG/Cr(12.17±6.93) U/gmmol值较用药前有显著增高(P<0.01).结论 尿mAlB与NAG联合检测更能很好地反映抗精神病药物对肾脏损伤的诊断,还可作为检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温贤忠  李森华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5):2751-2753
目的:探讨职业镉接触者肾脏功能早期损害指标的变化,为寻找职业镉接触工人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指标以及镉中毒患者的疗效观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电池厂接触镉的283名生产工人为接触组,另选60名在本院门诊部进行体检无职业性接触镉及其他毒物的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方法测定尿镉;全定量酶联免疫(ELISA)方法测定尿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谷氨酰转肽酶(γ-GT)、肌酐(Cr),对两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接触组工人尿镉(11.80±4.06)μmol/molCr、β2-MG(2.51±1.05)μmol/molCr、mALB(4.92±1.80)μmol/molCr、NAG(2.07±1.01)IU/mmolCr,γ-GT(19.75±8.95)IU/mmol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不同尿镉含量接触组的β2-MG、γ-GT、mALB、NAG四项肾功能指标有不同程度变化,进行尿镉结果与肾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γ-GT、mALB、NAG与尿镉结果有显著相关。结论:联合检测β2-MG、γ-GT、mALB、NAG,可应用于职业镉接触者肾脏功能早期损害指标变化及镉中毒病人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脓毒症患者并发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24例,住院后即刻测定尿NAG、血清肌酐(SCr)、尿素氮、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住院第3天复查上述指标,根据第3天SCr和(或)尿素氮分为肾功能损害组(n=44)和肾功能正常组(n=80).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尿N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尿素氮和血、尿β2-M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两组患者尿NAG、SCr、尿素氮和血、尿β2-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肾功能损害组和肾功能正常组尿NAG、SCr、尿素氮和血、尿β2-MG,分别为(20.41±11.57) U/L vs (12.90±6.33) U/L、(142.14±26.32) μmol/L vs (103.00±11.53) μmol/L、(6.37±3.41) mmol/L vs (5.21±1.68) mmol/L、(6.11±2.59) μg/L vs (5.02±1.87) μg/L、(263.74±142.87)μg/L vs (182.42±91.27) μg/L;尿NAG水平与SCr水平呈正相关(r=0.201,P<0.05).结论 尿NAG水平对诊断脓毒症患者并发早期肾功能损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的意义.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尿MA,用对硝基酚比色法测定尿NAG.结果 45例AOPP患者中毒后尿MA和尿NAG开始增高,随着病情的进展尿蛋白阳性12例.33例尿蛋白阴性AOPP患者尿MA在中毒后第1、3、5天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尿NAG在中毒后第3、5、7天均高于正常对照(P<0.01),且中毒愈重,尿MA和尿NAG增高愈明显.结论尿MA和尿NAG检测对AOPP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β2-MG、NAG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对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和预防的意义。方法对180例高血压病患者尿液进行MA、β2-MG、NAG测定并分3组比较。结果高血压病患者40~49岁组尿MA(12.2±7.2)mg/L、β2-MG(4.5±2.1)mg/L、NAG(1.9±0.81)U/mmol;50~59岁组MA(19.5±12.2)mg/L、β2-MG(9.8±4.8)mg/L、NAG(2.6±1.1)U/mmol;60~70岁组MA(25.5±15.5)mg/L、β2-MG(15.4±10.5)mg/L、NAG(3.8±2.4)U/mmo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阳性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尿MA、β2-MG、NAG可作为高血压病患者肾损伤早期诊断指标,建议这些项目应该列为高血压病患者常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损伤。  相似文献   

9.
尿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老年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诊断老年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5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27名正常老年人的尿TGF-β1、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正常白蛋白尿DM组尿TGF-β1为(21.2±7.32)ng/mmolCr,微量白蛋白尿DM组尿TGF-β1为(58.79±25.93) ng/mmolCr,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均明显高于正常老年对照组的(7.79±3.58) ng/mmolCr(均P<0.01).相关分析表明,尿TGF-β1与尿微量白蛋白(r=0.5415)、尿α1-微球蛋白(r=0.6282)、尿β2-微球蛋白(r=0.3248)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糖化血红蛋白无相关性(r=0.2304,P>0.05).结论尿TGF-β1测定似可作为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一项敏感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测定尿微量蛋白及尿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以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伤。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尿微量白蛋白 (A1b)、α1 微球蛋白 (α1 MG) ,终点法测定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酐。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A1b/cr为 (1.4 1± 0 .87)mg/mmol,α1 MG/cr为 (0 .94±0 .4 3)mg/mmol,MAG/cr为 (4.86± 5 .91)mg/mmol,α1 MG/cr为 (7.5 2± 3.17)mg/mmol,NAG/cr(2 2 .75± 14 .92 )U/g ,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P <0 .0 1)。单项及双项检测尿A1b ,α1 MG或NAG这三项指标阳性率偏低 ,将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 91% ,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结论 :联合检测尿A1b、α1 MG及NAG是诊断 2型糖尿病病人肾脏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13.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 ,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 :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 :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 :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 ,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 ,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测四肢瘫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方法由1位评定者应用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对20例四肢瘫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后1周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另1位评定者在第1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2 d内对该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第1位评定者两次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P<0.01);第1位评定者与第2位评定者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1(P<0.01)。结论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性护理实施现状,探讨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性护理方法及发展方向。[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14例心力衰竭病人的一般资料、自我护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性别、职业、婚姻状态的病人生活质量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以家人照顾为主,自我护理状况不理想。[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我国尚属初步实施阶段,临床医护工作者应积极倡导实施,鼓励家属参与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