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后血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外伤患者,分为高压氧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测定两组病人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浓度,并进行比较判定。结果:高压氧治疗后CRP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CRP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两组CRP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压氧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效果明显,可显著降低脑损伤患者应激情况下的血CRP含量。反过来,C-反应蛋白可作为病情及高压氧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HBO辅助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HBO辅助治疗,压力为0.2MPa,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疗效和CRP的测定结果。结果(1)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5.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组CRP测定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RP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BO是治疗变异性心绞痛有效的辅助手段,可显著降低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CRP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急性冠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是否能降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方法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纽50例,常规治疗组50例,另外随机选择5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血CRP、ET、NO浓度。观察两组治疗8周后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NO浓度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CRP、ET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血NO浓度升高,血CRP和ET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曲美他嗪组比常规治疗组血NO浓度升高、血CRP和ET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8周后,曲美他嗪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MACE的发生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抗炎、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增强,并能减少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血清中ks—CRP和IL-6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将2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112例HBO治疗组、100例常规治疗组,并以4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ks—CRP和IL-6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hs—CRP和IL-6水平开始时与高压氧治疗组开始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规治疗组hs—CRP和IL-6水平开始时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第10d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20d恢复正常,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压氧治疗组正常开始时比正常对照组也高(P〈0.001);第10d、第20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O治疗能降低缺血灶炎症反应的程度,减轻缺血半暗区神经细胞的坏死。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内皮素-1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内皮素-1(ET-1)间的关系。方法:检测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各35例的血清C-反应蛋白、内皮素-1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及内皮素-1均高于对照组(P〈0.05);CRP与ET-1浓度间呈直线正相关(γ=0.75,P〈0.01)。结论:C-反应蛋白、内皮素-1在冠心病形成与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炎症反应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牟莹心  陈志俊  王萍 《齐鲁医学杂志》2007,22(3):194-195,198
目的 探讨头颈肿瘤病人术前血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以177例头颈肿瘤外科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于手术前日常规行血CRP、清蛋白(ALB)以及白细胞计数(WBC)检查,并对术后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77例病人术后发生感染21例(11.9%),其术前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病人,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5,P〈0.01)。术前CRP水平升高病人术后感染率为57.14%,明显高于术前CRP水平正常组(3.36%)(χ^2=6.18,P〈0.01);术前CRP水平升高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术前CRP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t=2.215,P〈0.05)。结论 头颈肿瘤病人术前血清CRP水平升高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的浓度及中药通心络对其影响。方法:59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9例,通心络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周)30例。另选正常对照组(无任何治疗)20例。测定59例UA惠者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浓度。结果:UA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通心络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且通心络组下降水平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可降低UA惠者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浓度,减轻免疫炎症反应,治疗UA,并改善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清CRP(C-反应蛋白),GMP-140(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的浓度及氯吡格雷对其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59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9例,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首次顿服300mg,次日起75mg/d,连服2周)30例,另选正常时照组(无任何治疗)20例。测定59例UA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RP,GMP,140浓度。结果:氯吡格雷组临床总有效率(93.3%)优于常规治疗组(72.4%)(P〈0.05)。UA患者血清CRP,GMP-140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氯吡格雷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CRP,GMP-140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且氯吡格雷组下降水平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氯吡格雷可降低uA患者血清CRP,GMP-140浓度,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前清蛋白(PA)和C-反应蛋白(CRP)在区分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病原体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A、CRP水平。结果 ①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正常对照组比较,PA明显降低,CRP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均p〈0.01;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A、CRP差异无显著性p〈0.05(t=1.929,1.786);②细菌性感染组患者治疗前P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而CR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t=3.632,6.993);③细菌性感染组血清PA、CRP阳性率均高于白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PA和CRP定量检测可用于急性呼吸系统病原体的鉴别及疗效的观察,其价值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是反应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的敏感且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稳定心绞病(UA)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ey)和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 30例不稳定心绞病并发糖尿病患者(DM组)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小并发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0例为非DM组,另选择稳定性心绞痛30例为对照组,入院后检测血Hcy和超敏CRP浓度,均于正规治疗,随访6个月,以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为观察终点,分组比较标志物浓度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DM组、非DM组血Hcy、超敏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DM组卫又高于非DM组(P〈0.05)。DM组、非DM组Hcy、超敏CRP呈正相关(P〈0.01)。随访6个月DM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DM组、对照组(P〈0.01)。结论 血Hcy和超敏CRP是评价不稳定性心绞痛并发糖尿病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其浓度变化与病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CRP、WBC和ESR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应用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血沉(ESR)的检测对儿童早期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为细菌感染组35例、病毒感染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CRP快速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及ESR测定仪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ES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CRP、WBC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砌.01),但ESR无显著差异(P〉0.05);病毒感染纽CRP、WBC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ESR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儿急性感染时,CRP、WBC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鉴别诊断,对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而ESR阳性率低,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早期鉴别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变化的意义及血脂康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心肌梗死26例,不稳定心绞痛34例)4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将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随机分成治疗组(血脂康组)及常规组,观察分析比较两周后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变化。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一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0、01),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P〈0.01),甘油三脂水平变化不明显,常规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相比血清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炎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血脂康具有良好调脂作用及抗炎作用,可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13.
苏白海  李孜  冀玲  樊均明  米绪华  刘先蓉 《西部医学》2006,18(2):150-151,154
目的分析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光光度法及免疫比浊法测定尿毒症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E(VitE)、维生素C(VitC)、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结果与非尿毒症相比,尿毒症患者SOD、VitE、VitC水平较低(P〈0.01),CRP和MDA浓度较高(P〈0.01)。腹膜透析患者SOD、VitC、VitE水平高于血仿膜透析组(P〈0.05)。与聚砜膜透析组无差异;MDA水平低于两血液透析组(P〈0.05);CRP水平与血液透析组无差异。聚砜膜组VitC、VitE水平高于血仿膜组,SOD、MDA及CRP水平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处于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尿毒症炎症和氧化应激互为因果,相互作用。血液净化方式的选择对尿毒症炎症、氧化应激及羰基应激的影响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14.
梁德贤  李庆军 《吉林医学》2008,29(11):910-912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抗高血压、抗心衰(β-受体阻滞剂、ACEI、利尿剂及地高辛),治疗组再用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脂水平、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前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P〈0.05),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功能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前后比较无改变。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示他汀类药物可用于治疗非缺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给予传统药物治疗和经高压氧治疗的不同疗效,探讨高压氧对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价值。方法将30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患者志愿14例分为高压氧组(HBO),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1h/d,共2周。另16例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下肢血流峰值的变化,并且判断2组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下肢血流速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2个月后,HBO组患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下肢动脉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11/16);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为85.71%(1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组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高敏血清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50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根据格拉斯哥(GCS)评分,分析CRP与轻、中、重型颅脑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CRP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显著高于中型组(P〈0.01);中型组也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血清CRP是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细胞损伤敏感而特异的血清蛋白指标,对判断病情、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后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浊度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硝酸还原化学比色法测定41例已接受洛丁新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及50例正常人循环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等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CRP、IL-6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O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CRP、IL-6浓度低于治疗前浓度伙0.05),NO浓度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经洛丁新控制血压后,高血压患者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川崎病患儿,于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前后测定血常规、CRP、血沉、彩色超声心动图。结果:62例川崎病患儿在IVIG治疗前CRP值为(53.88±26.55)mg/L,对照组(3.03±1.2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14例,其CRP值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应用IVIG后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CRP值下降不明显,其中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中5例对IVIG无反应,在治疗后CRP仍持续增高。结论:CRP可作为诊断川崎病的指标之一,CRP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子,动态观察CRP水平有助于对IVIG无反应的早期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一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关系。方法:测定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9例的血清CRP浓度,同时以彩色多普勒检测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D和左室后壁收缩期增厚率(△T%)。结果:AMI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中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心功能Killip分级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血清CR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负相关(r=0.38,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采用经阴道和腹腔镜不同手术方式切除卵巢良性肿瘤时患者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12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经阴道手术组60例和经腹腔镜手术组60例行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小时取周围静脉自凝血2ml,用免疫比浊方法测定IgG、IgA、IgM和CRP。结果①经阴道手术组术后IgG、IgA和IgM无明显变化(P〉0.05);腹腔镜组术后IgG、IgA和IgM明显降低(P〈0.01);两组阃术后IgG、IgA和Ig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两组术后周围血CRP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阴道手术对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几乎没有影响,而腹腔镜手术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这两种方式手术后机体血清CRP均明显升高,其中腹腔镜术后血清CRP升高幅度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