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抗体,作为最早发现的免疫物质,一直是免疫学研究的中心课题,虽然对于抗体本身,在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上,都已有了较充分的了解,但是,对于抗体产生的细胞水平即 B 细胞(BC)如何被刺激物激活而成为抗体产生细胞这一基本过程,却仍未完全认识。按照克隆选择学说,抗原与 B 细胞膜免疫球蛋白(mlg)受体的反应导致了BC 的增殖、成熟并分泌抗体。但是。以后的事实证明,问题远非如此简单。第一,  相似文献   

2.
一千多年前我国采用人工方法预防天花,早已认识到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自五十年代以来,一些新技术应用于免疫学的研究,并总结许多临床实践经验,认识到免疫还有两种功能:一是稳定功能、其作用是扫除可能出现的突变禁忌细胞株,对自身组织不发生免疫反应。另一是监视功能,识别和消灭那些由于体细胞突变而出现的含有新抗原结构的变异细胞,以防止发生肿瘤。机体在抗原刺激后引起一系列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来实现这些功能。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系统性结缔组织病,是自身免疫病的原型.以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过度激化、炎性细胞因子失衡及多种自身抗体大量产生为主要免疫学特征.其典型的特征是B细胞多克隆活化和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甚清楚.  相似文献   

4.
<正>自身抗体是指机体自身耐受受到破坏,无法识别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导致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相应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自身抗体一般分为冷自身抗体和温自身抗体2类。根据自身抗体对输血前实验的影响情况分为冷自身抗体型、温自身抗体型和温冷自身抗体混合型3型。自身抗体一般无特异性,可凝集自身红细胞以及所有  相似文献   

5.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6(2):F0003-F0003
近年来,免疫学作为一门研究机体对外来和自身“异物”进行识别和清除以维持内环境稳定性规律的学科,其发展日新月异,在树突状细胞和NK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新的T细胞亚类及其生物学功能、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加工处理的分子机制、T/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及其分子机制、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6.
董红宇  刘峰 《吉林医学》2006,27(3):309-3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全身免疫异常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而致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表现为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其免疫异常的核心是多克隆B细胞的激活、自身抗体产生,B细胞异常被认为是SLE发病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7.
随着免疫学的进展,目前认为淋巴细胞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T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B淋巴细胞是体液免疫的主要细胞。因此,根据T、B淋巴细胞数量可以间接反应机体的免疫水平。苯的慢性毒作用主要损害造血系统。自六十年代初,有人在苯中毒病人血中发现自身抗自细胞抗体以来,国内外有许多  相似文献   

8.
无论动物或人体,肿瘤体内淋巴细胞对其自身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已证实无疑,并由此奠定了肿瘤免疫学基础。根据免疫学研究,认为免疫活性细胞从形态和功能上可分为T、B两类淋巴细胞,并证实T淋巴细胞具有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B淋巴细胞为  相似文献   

9.
能识别自己与非己的高等动物的免疫应答具特异性并能被调节。骨髓制造的B细胞能针对外来抗原产生抗体。T细胞由胸腺细胞产生,其功能之一是帮助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Shinohara等在Nature杂志(336卷11月1日出版)481页上发表的文章中报道了他们对参与免疫系统调节的T细胞性质及其作用方式的研究结果。作者认为细胞毒性T细胞能杀伤感染的细胞或非己T淋巴细胞,也能杀伤抗原特异性B细胞,因而介导着抑制特异B细胞的免疫应答。识别自己与非己的能力是T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时被选择而介导的:那些与自身抗原产生高度亲和性反应的T细胞则被清除。在进入血  相似文献   

10.
全身性红斑狼疮与人类白细胞抗原位点A、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产生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学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医学,特别是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对SLE病因的研究已有了较大的进展。认为它是遗传因素和慢性病毒感染及其它诱因相互作用下使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抑制性T细胞功能减弱,B细胞功能增强,在补体作用下引起  相似文献   

11.
张青青  顾愹  杨涛 《广东医学》2012,33(18):2703-2705
1型糖尿病(T1DM)是由致病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以胰岛β细胞进行性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破坏胰岛β细胞,使得存在于胰岛细胞内的自身抗原释放,被B淋巴细胞识别,从而产生抗体.自1974年胰岛细胞胞浆抗体(islet-cel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ICA)被首次发现,胰岛自身抗体与T1DM的关系便引起了广泛关注.胰岛自身抗体通常出现于T1DM发病初期,也可出现在T1DM发病前数月至数年,因此,胰岛自身抗体检测对T1DM的诊断和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重点阐述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单克隆抗体已成为免疫学最重要的技术,在目前和不久的将来会有很多单克隆抗体应用于移植,既可用于诊断,也可用于治疗。这项新技术是从1979年开始的。所有淋巴细胞原始是由骨髓产生,有一些淋巴细胞到胸腺而变成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有三种亚型,即辅助T淋巴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和杀伤T淋巴细胞。另外免疫系统还有B淋巴细胞系统,也由骨髓产生,但不到胸腺,这些B淋巴细胞转化成能产生各种抗体的浆细胞。辅助细胞可引起B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而抑制细胞使B细胞产生的抗体减少,所以辅助细胞和抑制细胞成为调节系统,在B细胞产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典型的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显著特征是自身反应B细胞的活化,多种针对自身核抗原的抗体产生。Toll样受体(TLRs)作为天然免疫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识别核抗原的TLRs,可激活B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免疫网络的失衡,其中TLR7和9在SLE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4.
B细胞因子     
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IgM作为抗原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在辅助性T(T_H)细胞参与下,启动B细胞发生一系列活化、增殖和分化过程,最后成为抗体分泌细胞。这些过程构成了体液免疫应答的基础,涉及到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淋巴因子的调节等许多问题。B细胞的激活、增殖和分化及其调节,这是现代免疫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免疫学研究进展,免疫荧光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常规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荧光抗体只能测定一种抗原。要测定两种以上抗原必须连续切片,有时抗原较小,连续切片无法准确定位。本文介绍FUTC和若丹明B(RB)分别标记抗体,同时测定胃粘膜中两种抗体产生细胞,并与单纯FITC荧光染色加以比较,讨论RB荧光抗体标记和染色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对产生两种抗体的细胞也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16.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侵入的异物、处理废弃和变性的自身细胞的能力。现代免疫学认为,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17.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人体免疫功能紊乱,使得人体对自己的组织和细胞产生了免疫反应,从而破坏或损伤了自己的组织或细胞,其重要标志之一是形成了自身抗体。所以,自身抗体的检查是辅助诊断自身免疫病的重要手段。本来,人体免疫系统有很精确的识别功能,可以分辨“自己”和“非己”,它对自己的组织和细胞不会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出现“自己人不认自己人”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原因是人体免疫识别功能和自身稳定功能发生紊乱;或是自身的组织和细胞因感染而发生结构或组分的改变,使免疫系统误认为“非己”而加以攻击;或是原来隐蔽的或被包围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免疫学认为(1),机体的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在抗原的作用下可产生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体液免疫的效应物——抗体由 B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合成,B 细胞在鸟类是由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衍生,而在人类相当于法氏囊的结构尚未清楚,一般认为 B 细胞衍生于骨髓。细胞免疫主要由 T 淋巴细胞负担,T 细胞在鸟类及人类都是由胸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关肿瘤自身免疫反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肿瘤,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如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等。临床上不能因自身抗体阳性就简单地诊断为结缔组织病,应警惕机体免疫学异常和自身抗体的高表达有可能是肿瘤的一种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液中会出现高滴度的自身免疫性抗体并且体内会形成能够引起全身多器官、系统破坏的免疫复合物.B细胞可以产生自身抗体并促进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在SLE患者体内,B细胞可产生狼疮的标志性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该抗体可以导致患者发病以及引起病情波动.患者持续的蛋白尿、疾病的活动性及血清中高滴度的抗dsDNA抗体与患者血中抗ds-DNA抗体分泌型B细胞的出现有关.本文就抗ds-DNA抗体、抗ds-DNA抗体分泌型B细胞对于SLE的致病机制、检测方法及两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