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首诊发现的1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除1例超声诊断为DeBaKey Ⅰ型的患者在未做其他检查前死亡外,另外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经血管造影证实并行外科手术治疗,2例经增强CT扫描证实.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的急诊诊断和内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脉夹层起病急,属危急重症,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首次明确诊断不易,现将近几年我科收治的26例患者的诊治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0~62岁,平均51岁,26例经增强CT扫描确诊(其中1例在住院后确诊),24例病前有高血压史,2例无高血压史。分类方法为De-Bakey法:Ⅰ型23例,占88.5%;Ⅲ型3例,占11.5%。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述16层螺旋CT(MSCT)在主动脉壁内血肿中的诊断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市中心医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共收集22例怀疑主动脉夹层病例,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 8例为主动脉壁内血肿,其中2例为Ⅰ型,2例为Ⅱ型,同时合并主动脉壁有穿透溃疡,4例为Ⅲ型其中3例伴有内膜钙化内移,其中2例随诊中发展为主动脉夹层,14例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主要影像特征为:①主动脉管壁呈同心圆形或新月型增厚,增强扫描无强化;②内膜钙化内移,与主动脉外壁距离增宽;③主动脉内壁有穿透溃疡。结论 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及对临床的价值。方法 对11例病人进行CT平扫,其中9例进行CT增强扫描,原始图像在工作站进行MPR图像重建。结果 CT平扫可显示主动脉增宽,主动脉壁的钙化,CT增强扫描及重建可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瓣的撕裂的形态,动脉瘤的真假腔的形态及大小,内膜瓣的钙化和移位,部分可见破裂口的位置及大小。结论螺旋CT的平扫和增强扫描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首选和可靠的检查手段。并且能为外科手术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检查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收集经临床及CT或MRI或超声确诊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2月-2010年12月间经临床及CT或MRI或超声确诊的主动脉夹层50例,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部分患者前期曾行CT平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确诊的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各异,以胸痛居多,部分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通过及时行心脏彩超及胸部增强CT检查,9例患者均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正确诊断。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诊治过程中只要提高对此病的警惕,早期应用心脏彩超及胸部增强CT检查,有助于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沃方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076-1077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双排螺旋cT检查26例AD患者,行胸主动脉至双侧髂动脉增强扫描。14例行DSA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CT平扫可显示主动脉壁的钙化,主动脉增宽,CT增强扫描及重建可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瓣的撕裂的形态,动脉瘤的真假腔的形态及大小,内膜瓣的钙化和移位,部分可见破裂口的位里及大小。根据Debakey分型,本组夹层动脉瘤Ⅰ型8例,Ⅱ型6例,Ⅲ型12例。DSA检查发现动脉瘤破口15个,也可见真、假腔及内膜瓣影。结论螺旋CT的平扫和增强扫描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首选和可靠的检查手段。DSA在夹层动脉瘤破口的检测上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普通X线平片、CT检查、MRI检查在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夹层动脉瘤13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X线平片示主动脉增宽、迂曲、扩张10例,主动脉壁钙化层移位7例,CT查及DeBakey Ⅰ型3例,Ⅱ型1例,Ⅲ型4例;MRI探及DeBakey 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1例.结论 CT和MRI是夹层动脉瘤诊断的重要手段,X线平片是影像检查的基础,对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1年以来用多层螺旋CT (MSCT)增强扫描和CTVE技术诊断夹层动脉瘤(ADA)5例,现将5例ADA MSCT增强扫描操作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在39-68岁。4例有多年的高血压。诉背痛3例,胸闷心悸3例,双下肢浮肿1例,伴左胸腔积液1例,心包积液1例,咯血2例。X线胸片诊断纵隔肿瘤1例。左肺癌1例,彩色Doppler提示ADA2例,主动脉瘤1例。  相似文献   

10.
陈国栋  杨光磊  王岩  吴杰  葛雨华 《中国医药》2012,7(10):1333-133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急性期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报道较多[1-2],早期由于大部分患者血压较高等原因不宜进行增强扫描,此时CT平扫检查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误诊原因,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乔英艳  张玖  雷成功  芦芳 《中国医药》2011,6(12):1491-1492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0年3月2011年7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的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采用经胸超声查,观察主动脉管腔内有无膜样回声及管腔内血流情况.结果 超声能够敏感显示剥离的内膜、剥离的范及血漉的改变,并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分型.9例患者中DeBakey Ⅰ型者2例,Ⅱ型者3例,Ⅲa型1例,Ⅲb型者3例,均经血管造影或MRI扫描证实.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成为主动脉夹层动瘤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对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诊断的影像学特点及AD破裂或慢性渗漏时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27例患者24例有高血压史.全部患者均作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作表面阴影显示(SSD)及二维多平面重建(2DMPR).结果 按DeBakey分型:Ⅰ型3例,Ⅱ型8例,Ⅲ型16例.平扫显示点片状钙化内膜片内移11例,增强扫描后查见真、假2腔27例,其中2例真腔外侧血管壁又有撕裂呈3个腔2个内膜片.AD撕裂内膜呈螺旋形上下伸展.不强化之附壁血栓位于假腔8例,真、假腔均有5例.5例急性或慢性AD破裂渗漏均有主动脉周积液或轮廓不规则,2例胸主动脉夹层伴有纵隔、心包和双侧胸腔积液,3例腹主动脉夹层有弥漫性腹膜后纤维化,双腰肌、肾周间隙有网束影,形态不规则,双侧肾旁筋膜增厚.结论 CT扫描对AD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以及其病理特征的显示具有重要价值.AD慢性渗漏所致腹膜后纤维化有其独特表现与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9例,其中颅内血管6例,颈部血管6例,胸腹部血管23例,肾动脉3例,上肢血管1例。造影剂用量按1.5~2ml/kg,一般用量为100~130ml,速率3-4ml/s,扫描延迟时间根据动脉循环时间来确定,数据重建为aw4.2图像处理工作站容积重建。结果 39例患者诊断为胸主动脉弓部真性动脉瘤2例,马方氏综合征1例,夹层动脉瘤10例(Ⅲ型8例,Ⅱ型1例,Ⅰ型1例),夹层动脉瘤Ⅲ型支架置入术后1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1例,腹主动脉瘤7例(肾上型2例,肾下型5例)。左锁骨下动脉瘤样扩张1例,左颈总动脉起始部狭窄1例,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分枝正常2例,左颈总动脉分叉狭窄2例;肾动脉狭窄1例,肾动脉正常2例;颅内3DCTA中,正常2例,基底动脉迂曲延长1例,烟雾病1例,左颈内动脉及左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小脑后下动脉瘤并AVM1例,右上肢AvM并动脉瘤1例,左侧髂总动脉闭塞1例,原始轴面图像和三维图像诊断一致的36例,不相符3例。结论 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动脉血管及周围结构,原始轴位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结合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李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4,(24):127-12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15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记录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在经过血管造影证实后,进行外科手术治疗,3例患者经过CT扫描证实患病,2例患者因为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8例患者超声诊断为DeBaKeyⅠ型。结论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早期诊断该病,并且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黑色素瘤CT、MR影像特征及其诊断.材料和方法7例颅内黑色素瘤患者中男4例,女3例,年龄10-59岁.5例皮肤有黑色素瘤,2例有颅内黑色素瘤切除史.2例行CT加MRI,4例单行MR,1例仅行CT检查.结果3例CT平扫均为高密度影,形态不规则.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增强.6例MRIT1WI肿瘤均表现为高信号,其中5例T2WI低信号,1例低高信号.T1WI增强扫描6例不规则增强.结论颅内黑色素性黑色素瘤MRI具有特征性表现,而非黑色素性黑色素瘤不具特征性,MRI显示黑色素瘤累及脑实质及浸润脑膜的范围和定性诊断优于CT.  相似文献   

16.
陈云银 《河北医药》2012,34(5):686-687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T表现.结果 横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主动脉壁钙化,真假腔及内膜片、破口位置和受累主动脉范围;按DeBakey分型,21例患者中Ⅰ型8例,Ⅱ型4例,Ⅲ型9例.结论 CT扫描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具有准确、快速、无创伤的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宏  尚彦国  刘暌  尹龙  范一木  王实  只达石  焦德让 《天津医药》2003,31(9):604-605,F002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非常少见 ,仅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0 15 %~0 40 % ,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与囊性动脉瘤明显不同。笔者自1997年—2003年治疗6例患者 ,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本组6例中男4例 ,女2例 ,年龄15~48岁 ,平均34 3岁。车祸伤4例 ,坠落伤1例 ,钝器伤1例。临床表现迟发性颅内出血3例 ,反复大量鼻出血2例。从外伤到出血时间为15~30d ,平均24d。1例表现为CT扫描颅内局部高密度影。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及头颅X线检查 ,发现颅底骨折3例。5例经脑血管造影诊断 ,1例于手术中发现。4例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 ,2例位于大脑前动脉分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6例胰岛细胞瘤的螺旋CT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结果胰岛素瘤4例,大小为1.5~2.5cm。平扫3例呈等密度,1例呈等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呈高密度,3例门静脉期均呈稍高密度,1例门静脉期呈相对低密度。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大小为2.6~5.0cm,平扫呈不均匀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胰岛细胞瘤具有一定的CT转征。螺旋CT三期扫描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位置及其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的脑动脉瘤病例128例.所有病例均在64排螺旋CT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128例脑动脉瘤中单发109例,多发19例;其中颈内动脉系116例,椎基底动脉12例.平扫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部见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结节影;增强扫描显示脑动脉局限性膨大,边缘光滑,呈粟粒、囊袋状及梭形,多数病例直径大小在1~5 mm,最小1 mm,最大1例横径为35 mm左右.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时间短,图像显示清晰,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供选用,对脑动脉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例夹层动脉瘤均进行了多层螺旋CT胸腹联合平扫及增强并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阴影表面显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处理等后处理。结果6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真腔、假腔、内膜片及夹层动脉瘤的部位、范围得到满意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诊断夹层动脉瘤准确、快捷、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