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MSCT在新生儿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48例食管闭锁患者MSCT图像,采用MPR、MinIP、VR等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重建,对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情况进行观察。对MSCT与术中判断Gross分型、Ⅲ型病例瘘口位置的符合程度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对MSCT所测Ⅲ型食管闭锁两盲端间距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对MSCT诊断与术中所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8例食管闭锁患者中,MSCT判断Gross分型准确率为89.6%(43/48),MSCT与术中分型存在较强一致性(Kappa=0.774,P<0.001)。46例Ⅲ型食管闭锁患者中,MSCT判断瘘口位置的准确率为82.6%(38/46),MSCT与术中对瘘口位置的判断存在中等一致性(Kappa=0.480,P<0.001)。MSCT所测Ⅲ型食管闭锁两盲端间距与术中所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闭锁MSCT分型与术中分型存在较高正相关(r=0.786,P<0.001),MSCT对Ⅲ型病例瘘口位置判断与术中所见存在中度正相关(r=0.558,P<0.001),MSCT所测Ⅲ型食管闭锁两盲端间距与术中所见存在较高正相关(r=0.739,P<0.001)。结论MSCT在食管闭锁的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为临床制订治疗计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20排CT及其后处理图像对食管闭锁合并气管一食管瘘(CEA-TE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怀疑CEA-TEF的9例患儿行320排动态容积CT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重组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和仿真内窥镜(VE)。由一位有经验的影像操作技师和一位诊断医师同时观察图像并根据疾病诊断需要进行图像后处理及相关测量。结果:9例中CEA—TEF-ll型8例(Ⅲa型7例,Ⅲ型b1例),I型1例。伴有心血管发育畸形及肛门闭锁各1例。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及其后处理图像可以准确、无创的对EATEF进行诊断、分型,对寻找瘘口位置、评价肺部情况及观察有无伴随畸形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森  何长江 《放射学实践》2013,28(1):113-113
先天性气管食管瘘多伴有食管闭锁,诊断较容易,而单纯的先天性气管食管瘘非常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使患儿不能获得及时诊断和治疗。笔者诊断1例,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患儿,女,50天。主因呛奶49天,鼻堵伴喉中痰鸣3天入院。患儿孕34周早破水3天,因臀位行剖宫产术分娩,否认宫内窘迫史。患儿于入院前49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原发性乳腺癌的准确分期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全身MRI机能在一次检查中完成局部和远处分期。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准确的检查方案并前瞻性的评价其诊断准确性。方法:连续65例乳腺癌患者行术前MRI检查(1.5T)。使用双侧乳腺成像技术(横轴面:动态增强扫描GRE T1WI;TSE T2WI;扫描时间10min)无需重新定位、一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SCT对食管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5例食管瘘的CT征象,8例行CT多层重建(MPR)、3例行CT仿真内窥镜(VE)、6例行口服碘水后CT扫描.结果 15例中,MSCT轴位像直接显示瘘者10例,而15例经MPR或/和口服碘水后CT均显示了瘘,3例VE显示瘘口与内镜对照相仿.发现多种瘘并发症:食管周围炎13例、纵隔炎14例、纵隔脓肿3例、吸入性肺炎9例、脓胸8例等.结论 MSCT能成功显示食管瘘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的X线、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先天性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的影像学表现,7例均行X线平片和食管造影,其中3例进行了CT检查.结果 7例中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4例(Ⅲa型1例,Ⅲb型3例).X线胸腹平片显示胃肠积气4例、吸入性肺炎6例及右上肺不张2例;食管造影显示近端呈盲端6例、近端食管气管瘘1例;CT检查显示远端食管气管瘘3例.结论 综合应用X线、CT检查对先天性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的确诊及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19例(20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行MSCT检查,将所得原始数据传到工作站进行三维重组.结果 外耳道骨性闭锁18耳(90%),膜性闭锁2耳(10%);乳突气房气化良好14耳(70%),气化较差6耳(30%);鼓室发育异常5耳(25%);听小骨畸形11耳(55%);面神经管异常8耳(40%);卵圆窗闭锁5耳(25%);圆窗狭窄1耳(5%);伴内耳畸形3耳(15%).结论 MSCT可明确外耳道闭锁类型、乳突气化情况和鼓室、听小骨、面神经管、卵圆窗、圆窗及内耳结构发育情况,能为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临床分型、手术适应证的确定及术式选择提供必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并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27例经手术(20例)和临床确诊为冠状动脉瘘的患者,均行超声及MSCT检查,1例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分析每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并与术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7例共栓出右冠状动脉瘘14例,左冠状动脉瘘10例,左右冠状动脉瘘3例.本组中超声检出21例,CT检出26例,1例经CAG检查确诊。MSCT可以清楚显示冠状动脉瘘的起源、管腔形态,瘘口的大小、数量以及汇入心腔的准确解剖位置。CT诊断7例患者合并其它心内外畸形,1例合并肺动脉栓塞。结论:MSCT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对诊断并发动脉瘤和心内外畸形的冠状动脉瘘更有价值,是无创性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气管憩室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气管憩室92例CT表现。结果憩室大小0.3~3.5cm,平均约1.2cm,其中2.0cm以上19例。憩室形态不规则53例,类圆形17例,椭圆形14例,小泡状8例;憩室囊腔内呈分房样或蜂窝状改变并见嵴状、皱襞样结构或分隔线改变28例,憩室并发感染并见液平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气管憩室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建(CPR)技术研究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中面神经管的异常。方法对15例(17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进行多层螺旋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图像后处理在Philips Mx8000工作站进行。结果17耳中,外耳道狭窄2耳,外耳道膜性闭锁2耳,骨性闭锁13耳。外耳道先天性胆脂瘤及耳后瘘管1耳。鼓室畸形3耳。听小骨先天畸形7耳。内耳畸形1耳。面神经管异常17耳。其中面神经管总长度变短11耳,面神经管走行异常5耳,面神经管位置异常9耳,面神经管管径变细1耳,面神经管分叉1耳。结论MSCT高分辨率扫描加CPR技术能清晰显示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中面神经管的异常,有利于临床医生术前详尽了解面神经管的行程,减少不必要的面神经意外损伤。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临床疑为先天性食管闭锁与气管食管瘘的新生儿手术前行胸部正侧位片、插胃管及双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和仿真内镜,所获得的结果与手术对照研究。结果按照Gross的分类,5例为Ⅲ型,1例为Ⅰ型,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所测两盲端的距离与手术结果基本相符,5例仿真内镜显示瘘管的开口。结论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和仿真内镜在显示和评价闭锁食管两盲端情况及气管食管瘘的位置是可靠的,螺旋CT对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外科术前估计与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MSCT和食管造影对纵隔气肿患者食管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同期(7天内)行MSCT和食管造影检查的68例纵隔气肿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包括食管破裂患者19例,无食管破裂患者49例.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医师1和医师2)分别独立分析MSCT和食管造影图像特征,并对诊断信心予以评分.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名医师诊断食管破裂的一致性,利用相关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评分的差异.以胃镜和随访结果为金标准,采用ROC评价MSCT和食管造影的诊断效能.结果:两名医师采用MSCT、食管造影诊断食管破裂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13、0.816,P值均<0.05.两名医师采用MSCT诊断食管破裂的信心均超过食管造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317、-4.627,P值均<0.05).医师1和医师2采用MSCT图像诊断食管破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符合率、ROC下面积(Az)分别为100%、91.8%、82.6%、100%、94.1%、0.959和100%、95.9%、90.5%、100%、97.1%、0.980;采用食管造影分别为78.9%、100%、100%、92.5%、94.1%、0.895和84.2%、100%、100%、94.2%、95.6%、0.921.结论:联合应用MSCT和食管造影图像可全面诊断食管破裂及其并发症,明显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CEA)与食管气管瘘(TEF)的不同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 CEA 与 TEF的影像检查表现,34例均行 X 线平片和食管造影,其中17例进行了 CT 检查。结果按照 Gross 分型:34例中 I 型2例;Ⅲ型32例,其中Ⅲa 型9例,Ⅲb 型23例。10例合并其他畸形。X 线胸腹平片显示胃肠积气32例,不同程度肺炎25例及右上肺不张3例;食管造影显示近端呈盲端34例,远端食管气管瘘1例;CT 检查显示远端 TEF 及瘘口14例。结论X 线、CT 检查与临床症状相结合能早期发现和诊断 CEA 及其分型,能够指导手术治疗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瘘管造影在肛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瘘管造影在肛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8例肛旁脓肿及肛瘘患者,通过MSCT进行瘘管造影检查,并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28例患者中8例为肛旁脓肿,20例患有肛瘘。20例肛瘘中,复杂性肛瘘16例,单纯性肛瘘4例;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准确显示18例瘘管内口。结论MSCT瘘管造影检查在肛瘘检查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MPR对内口的显示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肠系膜缺血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怀疑肠系膜缺血患者行MSCT检查,包括平扫、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采用容积成像(VR)、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动脉和门脉成像,评价并分析异常的MSCT征象。结果:肠系膜上动脉栓塞7例,管腔内血栓影,肠管扩张积气、积液;肠壁无强化,5例肠壁变薄,2例肠壁水肿增厚。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36例,肠管扩张积气、积液33例;肠壁水肿增厚伴密度改变(面包圈征)25例;肠系膜血管增粗,脂肪渗出(缆绳征)17例;肠系膜血管走行异常(漩涡征)9例;肠系膜静脉管腔内充盈缺损36例,管壁强化(靶征)27例。结论:MSCT扫描与三维重组技术相结合能准确诊断肠系膜缺血并明确其缺血程度、范围,是一种有效的、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技术及诊断价值,指导临床综合治疗。方法:总结5例经临床及DSA证实的CCF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及CTA检查,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MPR/CPR、MIP、VR等重建。结果:CCF多层螺旋CT直接征象为患侧海绵窦扩大5例,眼上静脉扩张5例;间接征象为突眼5例,眼外肌增粗3例,颅底骨折4例,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3例等。结论:多层螺旋CT及CTA对CCF,特别是外伤性CCF的诊断及栓塞介入治疗后的随访复查具有其他影像学检查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可疑冠状动脉狭窄的23例患者进行了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SCA)检查,男14例,女9例,年龄35-76岁。以管腔狭窄≥50%为诊断标准,将MSCTA与SCA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评价MS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3例患者中,用于评价的92个血管分支中2种检查方法均为阳性的血管节段为30支,均为阴性者8支,SCA阳性而MSCrA阴性1支,SCA阴性而MSCTA阳性5支,MSCTA敏感度96.8%,特异度61.5%,阳性预测值85.7%,阴性预测值88.9%;MSC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和SCA有很好的一致性(P〉0.005);21例冠状动脉狭窄阳性患者中有17例发现冠状动脉壁存在钙化。结论:MSCTA对冠状动脉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索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3D-MSCTA的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本文收集MSCTA血管成像44例,其中脑动脉血管MSCTA成像11例,肺动脉血管MSCTA成像21例,主动脉血管MSCTA成像6例,肝动脉血管MSCTA成像5例,髂动脉血管MSCTA成像1例。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100ml,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3.5ml/s。扫描延迟时间按照经验值,脑动脉15~20s,肺动脉10~15s,主动脉、肝动脉、及髂动脉等20~25s。扫描后原始图像数据送工作站做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部份病例做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结果:11例脑血管MSCTA正常6例,肺动脉MSCTA(CTPA)21例,正常15例,5例肝动脉MSCTA,正常2例;脑血管动脉瘤4例,脑动静脉畸形(AVM)1例;肺动脉栓塞6例;胸主动脉夹层3例:升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2例;肝动脉瘤1例,肝癌1例,肝血管瘤1例;1例右髂总动脉瘤。结论:多层螺旋CT 3D血管成像(3D-MSCTA)可清晰显示各部位的三维血管形态,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旋转图像,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病灶的整体形态,对指导临床手术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Radiography was traditionally used in the preoperative treatment of neonates with tracheoesophageal atresia and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CT in the evaluation of this complex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CONCLUSION: Three-dimensional CT coupled with reformations in the three orthogonal planes may have a complementary diagnostic role in 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