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06-2014年浙江省衢州市水痘疫情流行特征及疫苗使用效果, 为制定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所有报告病例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2005年之后出生儿童的水痘发病及水痘疫苗接种情况, 计算水痘疫苗保护效果。结果 衢州市2006-2014年水痘年报告发病率为24.12/10万, 其中, 柯城区发病率最高, 为87.25/10万, 江山市发病率最低, 为2.17/10万。每年5-6月以及11月至次年1月发病数较多, 5~9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为183.56/10万, 10~14岁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之后出生儿童水痘突破病例的构成比为30.46%, 2岁内水痘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 平均接种率为69.93%, 水痘疫苗的接种有效延迟了水痘发病。水痘疫苗1年保护效果为100%, 然后逐年下降, 6年后保护效果明显下降。结论 小学校是水痘疫情的高发场所。现有免疫策略使发病年龄高峰后移, 但不能阻止集体单位疫情暴发, 调整水痘疫苗免疫程序为2剂次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3.
林雄司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5):50-,83
正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是同时出现的全身性丘疹、水疱及结痂,成年人感染则表现为带状疱疹。病毒存在于病人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发病前1~2d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水痘预后一般良好,重症或并发脑炎者预后差,甚至可导致死亡[1]。水痘有较强的传染性,在幼儿园、中小学等儿童青少年较多的集体单位极易导致传染病疫情暴发。2015年石楼镇发生多起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现将疫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3年浙江省奉化市水痘发病和疫苗接种情况,分析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为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有报告病例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通过1~13岁病例免疫史和人群接种率调查,分年龄计算水痘疫苗保护效力。结果奉化市2013年水痘报告发病率为59.52/10万,城区高于农村,发病专率最高为9~11岁(1067.05%),其次为6~8岁(503.21/10万)。报告小学暴发疫情1起,接种组和对照组发病率分别为19.10%(17/89)和30.00%(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3岁病例中有疫苗接种史占61.51%,1~13岁人群接种率为72.84%,疫苗保护效力31.52%;1~7岁组疫苗保护效力74.17%,8~13岁合计-0.64%。结论 2013年奉化水痘发病以冬季为主,9岁前后为发病高峰年龄,水痘疫苗接种6年后保护力明显下降,现有免疫策略使发病年龄高峰后移,但不能阻止集体单位疫情暴发,建议调整水痘疫苗免疫程序为2剂次。 相似文献
5.
《疾病监测》2014,29(12):961-963
目的分析浙江省舟山市新城地区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舟山市新城地区2010 2013年连续4年的水痘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三间分布分析。结果 2010 2013年,舟山市新城地区共报告水痘病例127例,男性发病率为83.00/10万,女性发病率为52.00/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6,P=0.009)。总体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8~11岁,男女性发病略有差异,男性发病集中在低年龄组,女性各年龄组分布较为均衡。水痘患者就诊时间多在24 h以后。结论舟山市新城地区水痘流行趋势表现为男童高于女童,高发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该地区在水痘发生24 h内最佳诊疗时间正确做出诊断率偏低。强化高危人群的水痘疫情防控和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缩短就诊时间,能有效防控水痘疫情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宁波市猩红热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宁波市2004-2011年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猩红热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4-2011年宁波市共报告猩红热95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7/10万,2011年报告发病率比2010年升高425%,84.61% (44/52)的周次报告病例数达到或超过目标阈值;宁波市猩红热发病季节性明显,冬春季节高发,其中4-5月为发病高峰,2006年和2011年发病高峰延迟;男女发病率比为1.80:1,发病人群以0~15岁为主,其中3~9岁幼托儿童和小学生发病数较高, 6~岁组最高,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2.40/10万;部分地区存在高发,历年发病数均较高。 结论 2006年以后,宁波市猩红热发病的整体趋势缓慢下降,但是部分地区仍存在高发;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高发场所,应加强落实晨检等措施,避免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7.
2004年3月怀化市区内某民办学校发生了一起水痘暴发疫情,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浙江省宁波市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宁波市2010—2012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数据,并收集2010—2012年接种率调查资料,利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估算方法进行接种率估算。结果 2010—2012年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类疫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的单苗报告接种率为99.16%~99.92%,调查接种率为93.23%~100%,估算接种率为99.16%~99.92%。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的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以及估算接种率分别为95.56%~98.92%、84.75%~97.79%、84.75%~98.92%,"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的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以及估算接种率分别为96.77%~99.76%、69.63%~98.30%、69.63%~99.76%。各年度本地儿童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和"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均高于流动儿童。结论宁波市常规免疫监测系统日趋稳定,监测质量较好。进一步做好流动儿童接种管理工作是提高宁波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某高校水痘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某高校水痘流行的因素,为控制疫情所实施的措施及今后应加强防治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2007某高校水痘发病情况。[结果]该校共17个学院,有8个学院共26人发病,波及人数2361人,其中较多为电信学院占发病总数34.6%,化工学院占发病总数15.4%,管理学院占发病总数15.4%,环境学院占发病总数11.5%。[结论]免疫空白、隔离期限短、未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为该校水痘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浙江省龙游县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游县2007-2011年钩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显微镜凝集实验,对临床确诊病例和宿主动物血清进行抗体测定;采集鼠、蛙、鸭、猪肾和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采集鼠、蛙肾进行钩体聚合酶链反应(PCR)监测。 结果 龙游县2007-2011年钩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0.40/10万,患者以中年农民人群为主,女性高于男性,病例血清抗体对应菌群以黄疸出血群为主;农忙夏收季节是钩体病的高发期,全县多个乡(镇)有发病,以庙下乡发病最多;病原学监测检出钩体菌12株,以秋季热群为主,占83.33%;宿主动物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1%,以黄疸出血群及秋季热群为主,分别占51.22%和39.02%;宿主动物PCR监测阳性率为28.07%。 结论 农忙夏收季节为钩体病高发季节,中年农民为重点人群;宿主动物携带钩体菌群与所检出的患者血清抗体菌群不完全一致,应继续加强对宿主动物和人群的监测,注意菌群变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宁波市近年来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为指导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对宁波市2004-2011年细菌性痢疾疫情和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4-2011年宁波市细菌性痢疾年发病率在8.35/10万~42.59/10万,平均为24.25/10万。2007年至今疫情一直表现为散发状态。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尤其是8-9月为高峰。发病率以0~4岁儿童最高,其次为85岁及以上年龄组。 20岁以下和75岁及以上年龄段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与周边县(区)相比,市区居民的发病率更高。不同职业发病数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散居儿童、农民、工人和学生。菌株分型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为主,分别占59.76%和39.02%。 结论 宁波市细菌性痢疾发病逐年下降,已维持在低发水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分析2005-2010年广东省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订广东省水痘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05-2010年广东省水痘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5-2010年全省共报告病例132 442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3.54/10万,病例主要发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等市报告病例较多,报告发病率较高,粤东地区报告发病较少,发病率较低。每年4-5月以及12月至次年1月发病较多,发病以14岁儿童为主,不同地区年龄分布存在差异。职业分布以学生构成最大。2006-2010年全省报告水痘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13起,罹患率在0.44%~75.41%之间,主要发生在广州、深圳和佛山等地,发生单位主要是乡小学,16.61%的事件持续时间超过42 d。 结论 广东省水痘疫情较为严重,有必要加强相关科研,明确当前疾病负担以及探索相应防控策略等,以更进一步做好广东省水痘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按照浙江省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方案,对全市免疫接种的人群进行监测。结果全市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25/10万人次,发生率前5位依次为:全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白破)联合疫苗(DTwP)320.03/10万、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184.34/10万、白破联合疫苗(DT)178.32/10万、23价肺炎球菌疫苗(PneV23)170.88/10万和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C)72.36/10万。结论应设置专人负责预检,提高接种技术,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应重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浙江省金华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发病情况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从事牛、羊养殖、挤乳、屠宰、交易及兽医等布病重点职业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 结果 2011年全市共检测重点人群1387人,阳性49例,阳性率3.53%(49/1387),阳性者中患者8例,感染者41例,患者发现数为历年之最。 结论 金华市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建议畜牧兽医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严防病畜输入,对畜群进行整体免疫,卫生部门应加强布病监测、医务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等工作以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浙江省金华市2011年狂犬病监测资料,评价预防处置效果,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浙江省狂犬病监测方案》要求,收集全市狂犬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1年金华市报告狂犬病4例,死亡4例,4例病例唾液标本经检测均为狂犬病毒核酸阳性。报告狂犬病暴露病例60 866例,暴露率为1474.61/10万。病例时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呈夏季高发特点。以青壮年为主,20~59岁病例占总数的57.88%;暴露率以0~9岁年龄段最高,为2322.58/10万。病例以农民最多,占总数的66.34%。伤人动物最多的为犬,占92.40%。Ⅲ级暴露者比例为18.18%,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21.67%,且各县(市、区)差异较大。报告一犬伤多人事件6起,采集5只犬脑组织经检测均为狂犬病毒核酸阳性。 结论 金华市狂犬病防控形势严峻,狂犬病防制工作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浙江省金华市2004-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金华市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Excel及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4-2011年金华市共报告流腮17 93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5.07/10万,病例集中在4~14岁,占79.32%。在此期间共发生暴发疫情10起,病例398例, 占总病例数的2.22%。所有暴发疫情均发生在中小学及幼托机构。 结论 流腮发病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已经成为影响金华市青少年儿童健康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