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呼和浩特地区暗娼人群艾滋病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分析,评价此人群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为今后制定暗娼人群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和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UNGASS)指标:联合国艾滋病特别会议构建的核心指标]、安全套使用率及求医行为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结果 2008年呼和浩特地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37.7%)、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86.3%)、正确求医率(60.0%)明显高于2006年基线调查结果。结论通过2年的综合干预,呼和浩特市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正确求医率得到明显提高,可有效控制艾滋病在此人群中的传播速度,综合干预措施值得在暗娼人群艾滋病干预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街头暗娼艾滋病干预模式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重庆市街头暗娼艾滋病干预措施实施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街头暗娼艾滋病干预措施,评估干预效果。方法整群随机抽取重庆市渝中区街头暗娼,实施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安全性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获得100份和112份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从干预前的28%提高到70.5%;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从干预前的59%提高到75%,最近一个月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从4%提高到26%;在目标人群中建立了一支同伴教育队伍。结论对街头暗娼实施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对控制艾滋病流行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青云谱区低层次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综合干预效果,为制定低层次暗娼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干预前后采用同一问卷进行匿名调查。结果研究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应加强艾滋病非预防方法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娱乐场所暗娼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杭州市在娱乐场所暗娼人群(FSW)中开展艾滋病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社区干预、外展服务、同伴教育、短信干预以及转介服务等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干预效果评估。结果 FSW的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14.01%提高到干预后的36.26%(P0.05);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比例从干预前的70.47%提高到干预后的88.93%(P0.05);过去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每次使用比例从干预前的25.81%增加到干预后的63.42%(P0.05)。艾滋病病毒、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以及丙型病毒性肝炎检出率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是控制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有效手段,但长效工作机制的建立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娱乐场所艾滋病传播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浩岩  潘玲 《疾病监测》2008,23(3):150-152
目的 了解在项目执行前后娱乐场所老板和暗娼2类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变化,分析研究项目执行期间对这2类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项目执行地区的娱乐场所老板及暗娼人群在项目实施前(老板505人,暗娼503人)和实施后(老板506人,暗娼730人)分别进行艾滋病KAP问卷调查,选择其中的重要指标,对比分析2次调查的结果.结果 艾滋病预防知识掌握分析结果显示,娱乐场所老板得分从基线的57.9上升到86.1,暗娼得分从58.3上升到83.0;娱乐场所老板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态度在干预后有明显改善;暗娼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的使用比例从79.6%上升到91.4%;到公立医院就诊的比例从51.6%上升到65.1%.结论 通过近2年的宣传和干预,干预对象与艾滋病预防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都发生明显转变,但暗娼的这些转变能否降低该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和传播HIV的脆弱性,还需要开展长期的干预工作并观察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1995-2009年国家级艾滋病哨点暗娼人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中国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变化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利用同样的调查方法对暗娼人群进行连续15年的问卷调查并采血。利用1995-2009年10个国家级暗娼监测哨点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监测点中暗娼的HIV感染率最低为0.02%(1995年),最高为0.48%(2001年)。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最低为10.00%(1996年),最高为63.70%(2006年),均数为37.35%。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中从未使用安全套比例最低为2.05%(2009年),最高为71.70%(1996年),均数为27.10%。结论 15年来,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比例有一定的提高,HIV感染率有所下降。整体来看,商业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仍然较低,暗娼人群HIV感染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局部地区感染率较高,需进一步加强暗娼人群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状况,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类实验性设计,对某三级综合性医院82名临床护士进行艾滋病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并进行为期3个月的艾滋病职业防护干预,干预方式包括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通过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82名护士的艾滋病防护知识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护士的态度总体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艾滋病态度问卷的一些具体项目的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措施提高了护士艾滋病防护知识水平,合适的干预措施以及持之以恒的干预有助于护士对艾滋病病人态度的转变,有助于提高护士的艾滋病职业防护意识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云南省弥勒市暗娼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评估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及制定暗娼人群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0-2012年6 7月,对弥勒市所有娱乐场所的暗娼开展问卷调查,现场收集监测对象的相关行为信息,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抗体检测。 结果 在调查的600人中,宾馆/酒店/夜总会暗娼(A类)占33.7%,卡拉OK厅/美容美发厅(B类)占51.7%,出租房/街头(C类)占14.7%。A、B和C三类暗娼最近1周的嫖客平均数分别为12.01、14.67和28.88个,最近1个月与嫖客总是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依次为87.62%、84.19%和56.82%。另外,A、B和C三类暗娼中HIV和梅毒的感染率也均呈现依次升高的趋势, HIV感染率分别为1.49、2.26%和9.09%,梅毒感染率分别为0.50%、0.32%和6.82%,最近1年性病感染率依次为6.93%、4.52%和19.32%。 结论 弥勒市低档暗娼的嫖客数多,安全套使用率较低, HIV/STD感染率较高,存在疫情上升风险,需不断开展干预和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丽江古城区第四轮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项目实施效果。方法收集丽江古城区吸毒人群综合行为监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目标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由2007年的91.0%、2008年97.9%,提高到2009年的99.4%;性交易安全套使用比率由2007年的66.7%、2008年的54.2%,提高到了2009年的91.4%;最近一个月共用针具比率由2007年的5.4%、2008年的12.8%,降到了2009年的3.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3年分别为9.0%、6.1%、9.1%,梅毒感染率3年分别为0.5%、2.7%、0.6%。结论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丽江市古城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特别是通过多部门参与对目标人群的干预效果显著,目标人群中艾滋病快速蔓延的势头得到遏制,并有效地控制了梅毒在目标人群中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暗娼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前后安全套的使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5期)、VIP、Wan 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暗娼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安全套使用效果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截至2014年6月1日。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最近一次是否使用安全套"[RR=0.76,95%CI(0.72,0.82),P<0.05]和"最近一个月是否每次使用安全套"[RR=0.61,95%CI(0.53,0.70),P<0.05]这两个行为点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行为干预可促进暗娼人群的安全套使用,是行之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感染情况及其相关行为动态变化特征。方法 自1995年起采用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每年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对妇教所女性性工作者的HIV感染及其相关行为进行连续监测。结果 共监测女性性工作者3630人,检出HIV抗体阳性者8例,阳性率在0~0.80%之间,梅毒确认阳性45例,阳性率在0~4.91%之间。1995-2007年间女性性工作者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sup2/sup=863.96, P<0.0001)。结论 女性性工作者中HIV流行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性乱人群中深入持久开展健康宣传、推广100%使用安全套等行为干预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和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宁波市海曙区某监管场所收押的女性性工作者中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10年4-6月对宁波市海曙区某监管场所收押的439名女性性工作者开展问卷调查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梅毒和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丙肝)血清学监测。 结果 该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0.62%;吸毒率为5.01%;最近1年性病患病率为19.39%;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83.17%;最近1个月内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占53.29%。HIV抗体阳性率为0%,梅毒检测阳性率为21.87%、丙肝检测阳性率为1.37%。 结论 该监管场所在押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疫情处于较低水平,梅毒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亟需进一步普及性病和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女性性服务人员(暗娼)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信息。方法 2009年4-7月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收集瑞金市哨点监测对象的相关行为信息,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IV、梅毒及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抗体检测。结果 261名暗娼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90.42%,最近一次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90.80%,过去1个月非婚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占65.52%,性病抗体检测阳性率为0.38%,最近1年患过性病者占5.36%;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大年龄组明显低于小年龄组,与文化水平成正比。结论瑞金市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尚处于低流行态势,但存在疫情快速上升的风险,必须采取多元化预防干预控制。  相似文献   

14.
郝晓刚  王炜 《疾病监测》2012,27(4):300-303
目的 分析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暗娼人群基本情况、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艾滋病相关行为学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流行趋势, 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信息和依据。 方法 利用国家级暗娼监测哨点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识正确率均在95.0%以上,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不足,正确率为60.0%;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81.0%,最近1 个月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为79.3%;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是居住时间与文化程度;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档次、居住时间、文化程度、年龄段;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最近1个月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与知晓率相关系数为0.350,0.344;暗娼人群 HIV 感染率为0。 结论 暗娼人群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识的正确率较低,安全套使用比例有一定的提高,商业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仍然较低, 暗娼人群 HIV 感染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但是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需进一步加强暗娼人群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暗娼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操作手册》(2011年版),对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样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血清学检测。 结果 2011年湖州市共监测暗娼人群400人,监测对象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25%和7.75%,未检出丙肝抗体阳性。监测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3%,暗娼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覆盖率、HIV抗体检测知晓率分别为37.8%、91.3%和60.0%。 结论 湖州市暗娼人群的艾滋病和梅毒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暗娼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推广100%使用安全套,以有效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浙江省景宁县暗娼(FSW)性病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情况和艾滋病相关的行为状况,为在社区开展FSW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提供经验。方法2005年11月对景宁县城区娱乐场所的FSW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02名FSW,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59.92%,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4.88%,性行为过去3个月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43.10%。结论对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高危行为仍较普遍,应加强对此人群的AIDS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推广安全套使用,防止艾滋病病毒通过性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17.
杨作凯  卢巧玲  单杏仁 《疾病监测》2014,29(12):977-980
目的了解浙江省绍兴市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艾滋病病毒、梅毒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感染状况,为制定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调查对象为2013年4 6月在各类高危场所从事商业性性服务的女性,于绍兴市下辖6个区、县(市)开展暗娼人群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本次监测共调查2423人,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4%、1.9%,未发现丙肝抗体阳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7%,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知晓率最低,为7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暗娼年龄、工作场所档次、文化程度和本地工作时间有关。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宣传、同伴教育和艾滋病检测比例在不同档次暗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6,P=0.009;χ2=59.513,P0.001;χ2=8.032,P=0.018)。结论年龄大、工作场所档次和文化程度低、本地工作时间短的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低档次暗娼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和检测率较低,提示对于不同特征、特别是低档次暗娼要持续开展干预和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