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7-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建萍 《疾病监测》2010,25(8):611-613
目的了解山西省太原市2007-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太原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09年太原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5.84/10万、41.51/10万和45.96/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年都有发病,呈现冬季和春季两个高峰;发病年龄均以3~10岁儿童为主,共报告3744例,占总病例数的87.46%;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发病为主,分别占3年总病例数的57.44%、24.48%和12.59%;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5∶1;全市10个区(县)都有病例发生,3年合计发病率居前4位的依次是杏花岭区(24.29%)、小店区(17.36%)、万柏林区(16.37%)和迎泽区(15.84%)。发病以散发为主;腮腺炎疫苗接种率为21.66%。结论太原市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较高,有较明显的地区差别,应加大防控力度,广泛宣传和开展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接种,切实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2004-2008年河南省商丘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商丘市2004-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情况。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商丘市2004-2008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Excel软件及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商丘市共报告流腮324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11/10万,病例集中在2~15岁,占94.83%。结论流腮发病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已经成为影响商丘市青少年儿童健康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李倩  蒋征刚 《疾病监测》2009,24(10):777-778
目的了解浙江省2004-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浙江省腮腺炎病例数分别为22 461、27 143、22 992和19 637例,年平均发病率在47/10万左右;发病高峰呈现春、冬季双峰;80%左右的病例年龄集中在4-15岁。结论浙江省需进一步加强腮腺炎疫情的监测和暴发疫情控制管理,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杨铁链  韩发维  李华 《疾病监测》2012,27(4):274-276
目的 了解山西省古交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对古交市2005-2011年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数据统计,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5-2011年古交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20例,年均发病率48.30/10万。2006-2007年和2010-2011年出现两个流行高峰。季节性高峰出现在每年的4-6月和12月至次年1月。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街道和矿区街道、乡镇高于农村乡镇。2~14岁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3.06%,男女病例性别比1.70∶1。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9.31%、26.94%和10.00%。 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古交市发病率较高的前10位传染病之一,必须采取以2~14岁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为主的控制措施,同时做好小学、托幼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孙卫敏  王雷  张迟 《疾病监测》2016,31(8):654-658
目的 分析湖北省2004-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腮提供参考。方法 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检索湖北省2004-2015年的流腮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性方法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湖北省2004-2015年流腮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4.64/10万,每年4-7月,11月至次年的1月为两个发病高峰,高发年龄为5~9岁,男女性别发病率比为1.71∶1,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3-6月,主要发生在学校,尤其是小学。结论 针对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完善含流腮成分疫苗的免疫策略,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余杭州市杭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余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档案资料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0年流腮疫情及暴发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杭州市余杭区2004-2010年共发生流腮病例2582例,平均年发病率为43.86/10万,其中男性发病数为1612例,女性发病数970例,性别比为1.66:1,两者年平均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5.23,P0.05)。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主要为15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 结论 杭州市余杭区流腮的发病率仍然较高,建议借鉴国内外经验,除18~24月龄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外,应在6岁组即学龄前儿童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以加强免疫效果,有效控制流腮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福建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1年福建省流腮疫情及暴发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2006-2011年福建省共报告流腮发病42 272例,平均年发病率为19.53%,无死亡病例;暴发45起,发病率趋于逐年上升。宁德市发病率持续在较高水平(年均39.38/10万)、莆田市持续在较低水平(年均9.27/10万)。季节分布呈双峰特点。男女性别比为1.92:1;发病集中在20岁以下人群,发病人群主要是学生、幼托儿童及散居儿童。暴发主要发生在学校。 结论 流腮的防控工作应密切结合其流行病学特征,重点应做好学校暴发事件的及时预测、预警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流行特征,搞好预防控制。方法:对本院收集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的临床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4例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年龄主要为3~17岁,3~5月份较为集中,多以散发为主,占本院统计的丙类传染病发病之首。结论;早期进行预防接种或将腮腺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是减少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吕秀芝  董晓静 《疾病监测》2011,26(3):226-227
目的 了解天津市汉沽区2000-2009年近10年的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0-2009年汉沽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的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汉沽区2000-2009年共报告流腮病例107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1.79/10万,2003年为发病流行年.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  相似文献   

10.
现将我院2005-01-2006-06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72例临床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梅  张勇  靳妍 《疾病监测》2011,26(11):873-875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2004-2011年8月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腮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4-2011年8月流腮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8月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流腮报告病例数267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4/10万;男女性别比为1.4∶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病例主要集中在1~10岁的学生、幼托和散居儿童。结论加强流腮的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疫情监测,做好流腮疫苗的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特征,掌握流行规律,制定控制策略。 方法 采用平均增长速度、动态数列、样本率比较的2检验、相对危险度、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4-2011年阳朔县共发生流腮659例,平均发病率为29.26/10万,2004-2008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至 2008年达高峰,发病率为92.25/10万。该病的发病特征为流行有周期性;季节分布全年均有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夏季和冬季为发病高峰,夏季发病高峰日6月24日,流行高峰期4月3日至9月14日,冬季发病高峰日11月12日,流行高峰期9月11日至次年1月11日;人群分布4~14岁儿童为高危人群;农村发病高于城区,农村小学时有多发、暴发疫情;随着疫苗使用量的上升,流腮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结论 按照目前的国家免疫策略不能达到控制或大幅度降低流腮发病的目标,应调整流腮免疫程序,同时通过严格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以提高儿童疫苗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宁波市近年来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为指导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对宁波市2004-2011年细菌性痢疾疫情和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4-2011年宁波市细菌性痢疾年发病率在8.35/10万~42.59/10万,平均为24.25/10万。2007年至今疫情一直表现为散发状态。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尤其是8-9月为高峰。发病率以0~4岁儿童最高,其次为85岁及以上年龄组。 20岁以下和75岁及以上年龄段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与周边县(区)相比,市区居民的发病率更高。不同职业发病数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散居儿童、农民、工人和学生。菌株分型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为主,分别占59.76%和39.02%。 结论 宁波市细菌性痢疾发病逐年下降,已维持在低发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04-2008年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2004-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2004-2008年浙江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00起,其中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占85.5%,其次为食物中毒事件,占7.0%;3-6月是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学校是突发事件的易发场所,发生数量占总数的74.4%。结论为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应建立健全预测预警机制,加强应急保障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