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评价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不同类型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群健康水平和卫生状况,掌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疾病死亡谱,死因构成及顺位,人群期望寿命及主要死因疾病对人群期望寿命的影响等,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呼伦贝尔市2000 年和2011年两个时期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死因编码采用ICD-10进行编码、分类。标化死亡率采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标化。 结果 全市总人群期望寿命2011年比2000年提高了3.91岁,男性提高了3.55岁,女性提高了4.33岁。13个旗(市、区)死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各地标化死亡率波动在492.03/10万~841.11/10万之间,预期寿命波动在72.05~76.67岁之间。通过对5个民族的平均死亡年龄分析,各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6,P0.05)。全人群平均死亡年龄为64.39岁,汉族平均死亡年龄为65.08岁,蒙古族平均死亡年龄为59.62岁,达斡尔族平均死亡年龄为54.72岁,鄂温克族平均死亡年龄52.12岁,鄂伦春族平均死亡年龄50.47岁。2011年呼伦贝尔市居民脑血管病位居第1位,占总死亡例数的26.30%,缺血性心脏病居于第2位,占23.89%,肿瘤第3位,占22.85%,损伤和中毒居第4位,占7.93%,呼吸系统疾病居第5位,占6.47%,消化系统疾病居6位,占3.36%。前6位死因占全部死因构成的90.80%。 结论 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道疾病、损伤和中毒, 消化系统疾病为居民主要死因,应该重点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2.
3.
2010年浙江省温州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合笑 《疾病监测》2011,26(9):727-731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按照ICD-10编码对温州市居民2010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用2000年标准人口构成进行率的标化。 结果 温州市居民2010年死亡率为559.1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6.86/10万。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和中毒,占总死亡的83.06%。 结论 慢性病和伤害为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降低慢性病与伤害的发生率,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居民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疾病监测点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因,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3年广西居民死亡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进行死因归类,进行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和平均期望寿命等分析。根据全国死因监测漏报调查资料计算死亡率。 结果 2013年广西粗死亡率和调整死亡率分别为634.22/10万和736.16/10万,性别和城乡之间均有差异;人群期望寿命为75.11岁。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唇口腔和咽恶性肿瘤、食道癌。 结论 慢性病及伤害是广西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针对不同年龄段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加强慢性病与伤害的防控是当前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1—2020年浙江省居民期望寿命、死亡谱变化情况,分析影响期望寿命增长的主要疾病因素,为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死亡个案登记信息。采用粗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期望寿命年龄分解法分析2011—2020年浙江省居民死亡谱变化情况及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采用SAS 9.4和Excel 20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20年浙江省期望寿命年均增长0.36岁;婴儿组死亡率的降低对期望寿命增长的影响占整个年龄组的15.37%,老年组占53.08%,且婴儿组死亡率对期望寿命的贡献逐渐降低,老年组死亡率对期望寿命的贡献明显增加。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始终位于浙江省第1、第2位死因,是造成浙江省居民期望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呼吸系统疾病则是过去10年浙江省居民期望寿命增长的最主要原因。2020年前5位死因减寿损失顺位依次是脑血管病、心脏病、肺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意外跌落。结论 慢性病已成为浙江省居民的主要死因,要进一步提高人群期望寿命,需要建立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对60岁以上人群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自贡市居民1985~2009年死亡原因,为政府卫生决策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1985~2009年自贡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对全死因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疾病别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期望寿命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自贡市全死因年死亡率波动在6‰左右,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8059.769,P=0.000)。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等外部原因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自贡市居民死亡的六大主要影响因素。全市不同地区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3.926,P=0.000),经标化富顺县最高。性别、年龄组死亡率呈"U"型变化,从≥15岁组开始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50岁以后上升趋势明显加剧。婴儿死亡率持续稳定下降并得到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降低。全市平均期望寿命为74.72岁,呈上升趋势。结论慢性疾病是自贡市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应持之以恒地做好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努力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自贡市社会逐步步入老龄化,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兰州市2015年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情况,为制定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兰州市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点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期望寿命。结果 2015年兰州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9.43岁,男性77.68岁,女性81.36岁;报告粗死亡率为480.4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1.9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因前5位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以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为主,恶性肿瘤死因前3位依次为肺癌、胃癌和肝癌,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支气管炎为主;分别去除顺位前5类疾病死因后,不同人群期望寿命增加0.43~7.01岁,循环系统疾病对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结论 目前,危害兰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病,应对其加强开展常见慢性病的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各类死因对浙江省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10年死因监测数据,采用Excel编制蒋氏简略寿命表及去死因简略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寿命损失年数和损失率。 结果 2010年浙江省居民的期望寿命77.29岁,城市居民78.71岁,农村居民76.52岁。对城乡居民期望寿命的损失以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最严重,去除上述2种死因,城市居民期望寿命可增加3.53岁、3.06岁,农村居民可增加3.35岁、2.71岁。恶性肿瘤对男女居民寿命的损失以肺癌影响最大,男性居民因肺癌损失寿命1.02岁,女性居民损失0.47岁。 结论 期望寿命的提高,关键在于肺癌等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海南省居民主要非故意伤害死因及对居民人均期望寿命的影响,了解海南居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非故意伤害主要死因,为政府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海南省2018年死亡人口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非故意伤害死亡居民个案,计算不同性别、年龄的各类非故意伤害的死因构成比、死亡率以及期望寿命损失.结果 2018年海南省居民...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照云  杨雨强  李汝昌 《疾病监测》2011,26(7):560-561,585
目的 了解云南省祥云县当地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分析祥云县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导出的2010年数据信息,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祥云县2010年共报告死亡2759例,报告年平均死亡率为6.02,男性1648例,年死亡率为7.05,女性1111例,年死亡率为4.94。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死亡2001例,占总死亡例数的72.53%;前4位死因顺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恶性肿瘤,共死亡2384例,占总死亡例数86.41%。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嘉定区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亚清 《疾病监测》2009,24(3):218-220
目的为掌握上海市嘉定区居民死亡模式与变动规律以及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现对1973-2005年户籍人口、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方法运用死因录入数据库、Excel办公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嘉定区户籍人口逐年增长,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居民死亡以慢性疾病为主,前3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嘉定区居民男、女平均期望寿命2005年比1973年分别提高了9.00、8.63岁,2005年平均期望寿命为80.62岁,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80岁以上)。结论 随着经济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嘉定区32年间居民疾病死亡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应根据人口变化特点及居民的健康状况,制定及时合理的卫生政策,采取科学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太原市居民死因顺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2004年太原市居民死因,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太原市死因监测系统共收到9017例死亡报告。应用MicroAccess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库清洗及死因分析。结果太原市前五位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道疾病。5 ̄44岁组,损伤和中毒为第一死因;45 ̄79岁年龄组,第一位死因为恶性肿瘤;80 ̄84岁年龄组,第一位死因为脑血管病;85岁以上年龄组第一位死因为自然死亡。分性别死因顺位结果有差异,并且不同疾病死亡高峰季节不同。结论2004年太原市人群首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并且随年龄、性别、季节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王心祥  张勇 《疾病监测》2013,28(6):487-491
目的 了解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居民死亡水平和死亡原因,为政府制定有效预防控制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烟台市芝罘区2007-2012年居民死亡资料,按照ICD-10 进行死因归类,用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和期望寿命进行分析。 结果 2007-2012年烟台市芝罘区总死亡率为467.26/10 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7-2012 年烟台市芝罘区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是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构成占总死亡的89.04%。性别、年龄组死亡率呈U形变化,从15岁开始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50岁以后上升趋势明显加剧。平均期望寿命为 80.97岁,呈上升趋势。 结论 肿瘤、心脑血管病和伤害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烟台市芝罘区居民的主要死因。芝罘区社会逐步步入老龄化,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  相似文献   

14.
2005 - 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居民死因顺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太原市居民死亡谱特征,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做出估计,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方法 数据来源于全市10县(区)死亡病例报告,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死亡病例数从大到小进行顺位分析,死因统计依据根本死因进行。 结果 2005 - 2009年死因数据监测中前10位死因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脑出血、脑梗死、肺恶性肿瘤、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胃恶性肿瘤、糖尿病、肝恶性肿瘤、交通事故、肺心病,太原市居民前10位死因占总死亡的58.78%。死因顺位在不同的年龄、性别和地区中有差异。 结论 太原市人群疾病死因顺位随年龄、性别、地区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应引起高度重视。应依据不同人群的死因分布特点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各类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胡国忠  何存弘  邱凤梅 《疾病监测》2011,26(12):993-996,1003
目的 为掌握浙江省岱山县海岛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岱山县1986 -1988年和2009-2010年两个时期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 岱山县两个...  相似文献   

16.
许欣  李秋成  陶庆和  黄成  冯红 《疾病监测》2011,26(2):148-150,164
目的 探讨湖南省浏阳市居民死因状况及规律。 方法 采用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浏阳市年平均死亡率为638.67/10万,死因构成居前5位的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及消化系统疾病,占全死因构成的92.54%。 结论 心脑血管病、慢性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必要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峰  朱妮  邱琳  郁会莲 《疾病监测》2016,31(11):957-961
目的 了解陕西省居民死亡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2014年陕西省居民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居民死亡情况相关指标。结果 2014年陕西省居民总死亡率为579.10/10万,经死因回顾调查数据校正后死亡率为668.64/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2=193.02,P0.05),不同年龄段的死因各有特点。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是造成2014年陕西省居民死亡前5位的原因。期望寿命男性为74.20岁,女性为79.26岁。而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则是导致2014年陕西省居民潜在寿命损失前5位的疾病。结论 影响陕西省居民健康和寿命的主要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提示慢性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重点关注并且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