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4例(949%)表现为慢-快型折返,3例为快-慢型折返,1例为慢-慢型折返;68例(872%)诱发房室传导不连续曲线,10例(128%)未诱发出不连续曲线;慢-快型AVNRT平均VA间期为(19±31)ms,6例(81%)合并2∶1房室阻滞。提示AVNRT多为慢-快型折返,短VA间期和2∶1房室阻滞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
报道2例特殊类型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例为慢-慢型AVNRT伴起始部多径路逆传;1例为两种不同电生理特性的慢径交替前传、快径逆传构成的AVNRT。电生理检查均提示房室结三径路。2例病人均于冠状静脉窦口上方消融慢径改良房室结成功,心动过速不再被诱发。随访2个月心动过速均无复发。提示房室结多径路形成的特殊类型AVNRT,需详细的电生理检查并仔细鉴别方能予以诊断。射频导管消融方法同典型AVN-RT,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临床电生理及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电生理学者们对房室交接区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房室结双径路(DAVNP)被认为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基础,消融其中的任何一条径路都可以根治AVNRT。国内外众多的文献表明,由于消融慢径安全易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终点与临床疗效关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2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接受慢径消融治疗,评价A型终点(阻断慢径且不再诱发AVNRT)、B型终点(保留慢径前传但不再诱发AVNRT和心房回波)和C型终点(保贸慢径且能诱发1~3个心房回波)对房室传导功能的影响及与AVNRT复发的关系。结果:(1)消融后77.4%(48例);17.7%(11例)和4.8%(3例)的病人分别达A、B和C型终点;(2)消融后A型终点病人的房室  相似文献   

5.
分析13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快径消融产生的问题:发生III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15.4%);术后出现促心律失常的不良后果2例(15.4%),其中1例因仅阻断快径前传,逆传仍保留而使AVNRT较术前更易发作,另1例快径前传、逆传部被阻断,因合并隐匿性旁道而使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更易发生。4例成功而留有I度AVB者,因心电图不正常而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6.
报道8例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其中3例为慢-快型AVN-RT射频消融改良慢径后出现的快-慢型AVNRT。8例均经消融慢径而成功终止心动过速。平均放电次数3±1.1次、平均放电时间120±30.4s、平均放电功率30±11W。随访6~24个月,无复发。快-慢型AVNRT具有以下临床电生理特征:①快径不应期短、慢径不应期长。②心内电刺激无房室结双径路现象。③心动过速能由心房刺激诱发。④心动过速时AH间期<HA间期,冠状窦近端A波最提前。熟悉快-慢型AVNRT的电生理特征,对于鉴别房性心动过速及右后间隔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十分重要,也是指导快-慢型AVNRT射频消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房室结功能曲线连续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中房室结功能曲线呈连续性者的电生理特点。将AVNRT分为房室结功能曲线连续组(Ⅰ组)及房室结功能曲线不连续组(Ⅱ组),行慢径消融,进行消融前后和组间的电生理比较,分析房室结功能曲线呈连续性者的特点。结果:Ⅰ组心房程序刺激对AVNRT的诱发率仅42%(5/12),低于Ⅱ组的66%(23/35)。Ⅰ组房室结前传有效不应期(ERP-AVN)消融前后无显著变化(218  相似文献   

8.
消融慢径改良房室结出现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一例袁文娟1*侯应龙2杜日映2患者男性,54岁,有阵发性心悸5年。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双径路(DAVNP)引发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频率为180~220bpm。采用消融慢径的...  相似文献   

9.
报告12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行慢径改良的疗效,其中10例为射频消融、2例为手术切割,均获成功。手术切割房室结周慢径传导与选择冠状窦口到希氏束之间的中下1/2 ̄1/3部位消融疗效相同,但手术创伤大、恢复期长、术后水肿造成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机会高于射频消融,因此只适合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疾患需手术治疗和射频消融无效的难治性AVNRT患者。  相似文献   

10.
76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接受房室结慢径消融术。65例慢径阻断、9例双径存在但AVNRT不能诱发、2例快径阻断。慢径阻断后,除快径的前传有效不应期(ERP)缩短(287.0±79.0msvs344.0±87.0ms,P<0.01)外,房室传导的文氏点、21阻滞点、室房传导的11点、快径逆传ERP、前传和逆传功能不应期均无明显改变。共放电841次,其中无交界区心律的317次放电,无一次消融成功。65例慢径阻断者,交界区心律减少或消失。以上结果提示快径和慢径可能是两条各具电生理特性的传导纤维。  相似文献   

1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特殊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26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射频消融中出现11例特殊病例。其中男3例、女8例。5例属电生理现象复杂,其中1例快-慢型者S1S1500ms心室刺激时,连续3个刺激便出现室房文氏现象,随之出现心动过速,AVNRT时心室率182bpm,His束电极A波最先激动,呈A-H-V传导,VA间期220ms,VA>AV;另1例快-慢型者心内电生理诱发出典型AVNRT,其频率162bpm,对其慢径改良后,诱发出另一种频率的快-慢型AVNRT。3例慢-慢型者心动过速较易诱发,AVNRT时均以冠状静脉窦口(CSO)A波最提前,His束电极示H-V-A传导。3例永存左上腔静脉,CSO异常扩张,窦口上缘几乎接近His束水平。3例放电过程特殊者,其中1例在较大范围内消融,均出现慢交界区心律,另1例在消融中出现一个交界区心律后,便诱发AVNRT,再有1例为消融时难以出现慢交界律。所有病例均消融成功(100%)。结果提示对特殊病例除应进行详细电生理检查之外,应采取不同的消融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房室结双径路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研究进展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罗瑞萍综述于世龙审校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房室结双径路(AVNDP)被认为是发生AVNRT的基础。近年,随着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  相似文献   

13.
报告12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行慢径改良的疗效,其中10例为射频消融、2例为手术切割,均获成功。手术切割房室结周慢径传导与选择冠状窦口到希氏束之间的中下1/2~1/3部位消融疗效相同,但手术创伤大、恢复期长、术后水肿造成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机会高于射频消融,因此只适合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疾患需手术治疗和射频消融无效的难治性AVNRT患者。  相似文献   

14.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房室结双径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术证实的房室帝道(AP)合并房室结双径(DAVNP),以了解其电生理特点。方法 以食管心房调博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室上速合并房室结双径12例,并行射频消融枚。结果 AP合并DAVNP占AP的16.4%(12/73),多为陷匿性AP(10/12),其折返途径多为AP逆传(10/12),房室结单一径路前传,房室结快径道不应期及心动过速时RP’(VA)与RP意期,在食道电生理与心内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对诱发Ⅰ型房扑(AFL)的影响,分析这2种心和人常之间的关系和探讨房室结慢径的本质。方法 2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分别于射频消融前后行心房程序电刺激恨AFL。结果 慢径消融前AFL恨率为90.48%,慢径消融后 诱发率为38.10%,较消融前明显降低。结论右心房后下部组织是AVNRT和AFL折返环路的共同部分,慢径是右心房后下部缓慢传导组织向房室结  相似文献   

16.
射频消融过程中出现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阻滞施广飞徐伟吉文庆余洪松张永林常见型(慢-快折返)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简称AVNRT)是一种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但AVNRT伴21房室阻滞却十分少见。我们遇见6例病人在射频消融过程中出现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房室结双径路(DAVNP)合并房室旁路(AP)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要求。方法对2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进行电生理检查,观察PSVT的前传和逆传途径,然后对AP或房室结慢径(SP)进行消融治疗。结果218例PSVT中检出DAVNP+AP10例,检出率为4.6%。其中SP前传、AP逆传(SP-AP折返)4例,快径(FP)前传、AP逆传(FP-AP折返)1例,SP-AP折返并FP-AP折返或SP/FP交替前传折返4例,SP前传、FP逆传(AP旁观)1例。10例患者均作AP消融,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3例加作SP消融,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DAVNP合并AP者AP均作为逆传途径,阻断AP是消融关键;AP旁观者也应作AP消融;仅有AH跳跃延长者不必接受房室结改良;AP消融者应作DAVNP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对消融房室结慢径的7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病人进行观察分析,以了解异丙肾上腺素在AVNRT射频消融中的临床价值。消融前电生理检查时有27.8%(20/72)的病人未能诱发AVNRT,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85.0%(17/20)则能诱发;消融后47.9%(34/72)用异丙肾上腺素评价,其中8例既有房室结跳跃现象又有心房回波的病人50.0%(4/8)诱发出AVNRT而重新消融。随访8.5±4.3个月,成功消融的71例中,34例经异丙肾上腺素评价者无一例复发,37例未用异丙肾上腺素评价者2例复发。提示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可提高AVNRT的诱发率;消融后房室结慢径前传功能存在时,无论有无心房回波均应用异丙肾上腺素评价,以确定消融终点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植物神经阻滞对房室结双径道的影响齐书英,李洁,宁佩萸(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房室结双径道(DAVNP)是一种常见的电生理现象,它是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AVNRT)的结构基础[1]有的作者认为,DAVNP是受植物神经影响[2,3]。本...  相似文献   

20.
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8例快-慢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其中3例为慢-快型AVNRT射频消融改良慢径后出现的快-慢型AVNRT。8例均经消融慢径而成功终止心动过速。平均放电次数3±1.1次,平均放电时间120±30.4s,平均放电功率30±11W。随访6-24个月,无复发。快-慢型AVNRT具有以下临床电生理特征:1.快径不应期短,慢径不应期长。2.心内电刺激无房室结双径路现象。3.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