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应用小切口显微手术对36例基底节区、皮层下、小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治疗,并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比较。结果术后存活34例,死亡2例。按GOS评分良好27例,重残、意识清晰但生活不能自理4例,植物生存3例。结论基层医院运用微创手术理念,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称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60~ 80/10万人/年[1],已成为基层医院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对于出血量大的患者往往需采取手术治疗,虽然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及治疗手段的逐渐增多,致死、致残率有所下降,但术后仍可因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其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就是脑出血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2].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bral hemorrhage,HICH)是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三大特点.微创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降低死亡率(8.6% ~24.3%)[1].因此相当部分高血压脑出血采取了手术治疗[2].但对手术时机的选择及预后的影响仍有争议.该文回顾分析自2008~2011年间16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对不同手术时机下进行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以期得出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属于常见多发危重病,病死率高达35%~52%[1].持续高血压状态造成的动脉硬化,使血管顺应性下降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2].2004-2012我科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8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超早期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超早期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17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结果 本组172例,按GOS预后评分法评价:恢复良好98例,中残32例,重残1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9例.结论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相似文献   

6.
吴戈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5):112-112,F000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而CT扫描、磁共振的广泛应用,对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更及时准确,我院从2001—02—2005—02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36例,均在6h内行超早期手术,术后经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血压性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化,外科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也由经验累积上升到理论研究.关于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文献报道不尽相同,一则认为超早(<6h)手术清除血肿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和降低病死率[1],另则显示超早手术再出血风险加大[2],导致术后死亡或严重致残.本研究对不同时间窗手术治疗的结果做一比较,旨在寻找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于术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法以及防治手术后并发症.因此,对具有适应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早期或超早期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缓解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防止一系列继发性改变引起的恶性循环[1,2],此为当前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趋势,并已经大最临床研究所、证实.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01~2007-12我科手术治疗21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ADL分级:Ⅰ级26例,Ⅱ级42例,Ⅲ级56例,Ⅳ级40例,Ⅴ级10例.死亡42例.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基底节-丘脑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快捷有效的手术方式来试图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基底节脑出血占脑出血的60%,丘脑区脑出血占10%[1],同时由于两者位置深在,手术创伤大预后不良,故基底节-丘脑区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现代神经外科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不仅满足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如何减少手术操作所致继发性损伤、提高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质量更值得探讨[1].我科自2003 年8 月~2009 年5 月采用超早期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58 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5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 及相关性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治愈51例,死亡5例,占8.9%.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效果良好,明确诊断,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尤其超早期手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是人类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为满足病人生理心理需要,使病人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早日康复,深入细致地整体护理、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可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本院于2007-06~2008-12,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死亡8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6例,轻残9例,痊愈2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之一[1-3],高龄脑出血脑疝患者是否需要手术及手术方式一直存在争议[4].但保守治疗往往使患者失去生存机会.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龄脑出血脑疝患者逐年增加.我科2006-05-2012-05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龄脑出血脑疝患者4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超早期微侵袭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对76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早期微侵袭组手术良好率优于非超早期微侵袭组;手术死亡率与术前GCS评分、有无并发症有关,但与年龄无关.结论超早期微侵袭手术能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CT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腔穿刺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分组治疗:微创组(CT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腔穿刺术)51例,开颅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远期疗效及死亡率。结果与开颅组比较,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0%)较少,死亡率(4.0%)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O.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疗效肯定,能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手术操作简单,值得基层医院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微创治疗脑出血与传统手术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2年10月~2005年10月收集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患者96例,资料来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四医院和其它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8.
小骨窗选择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证选择.方法 通过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手术过程的回顾性总结,以日常生活能力作为疗效的评价标准.结果 本文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小骨窗手术达到生活自理能力以上的占82.2%.结论 在严格的适应证下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超早期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17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结果 本组172例,按GOS预后评分法评价:恢复良好98例,中残32例,重残1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9例。结论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脑出血是原发性脑出血最为常见的类型,约75%患者有高血压病病史[1],出血部位以基底节区多见.目前,对中量(30~40ml)出血且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法仍存争议.天津市环湖医院自2006年1月-2008年5月分别采用保守治疗、锥颅血肿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42例中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探讨更为适宜的治疗方法,笔者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