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报道11例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90~98年)11例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的疗效。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2例,短期内多能恢复。结论 采用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道11例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90~98年)11例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的疗效。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2例,短期内多能恢复。结论 采用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中颅底硬膜间入路切除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适应症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11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中颅底硬膜间入路切除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7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7例患者中Mp型5例、MP型2例。7例患者术后第1d复查MRI显示肿瘤均全切,无手术死亡者;术后脑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4例,无明显变化3例,无加重和出现新的脑神经麻痹;1例患者出现皮下积液和颅内感染,经腰穿置管脑脊液引流和抗生素治疗痊愈;1例出现颞肌萎缩。术后7例患者均长期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无1例患者复发。结论中颅底硬膜间入路手术是切除Mp型和部分MP型三叉神经鞘瘤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主要在硬膜间进行手术操作,有利于脑组织、脑神经及血管的保护,手术损伤小、反应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利用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对中颅窝型、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12例进行了显微手术治疗,对术中解剖、手术技巧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能充分暴露肿瘤,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经病理学检查均为神经鞘瘤。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结论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能安全切除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叉神经鞘瘤临床表现多为三叉神经损害症体和体征,主要依靠CT及MRI诊断,本组中颅窝型9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切除,后颅窝型6例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除,哑铃型6例分别采用颞下入路、枕下乳突后入路、或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本组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是最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肿瘤全切除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三叉神经鞘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叉神经鞘瘤临床表现多为三叉神经损害症体和体征,主要依靠CT及MRI诊断,本组中颅窝型9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切除,后颅窝型6例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除,哑铃型6例分别采用颞下入路,枕下乳突后入路,或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本组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是最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肿瘤全切除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三叉神经鞘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华山医院(1978~1995)收治75例三叉神经鞘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叉神经鞘瘤病人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CT及MR,本组病例中34例(45%)肿瘤在位于中颅窝,20例(27%)位于后颅窝,21例(28%)呈哑铃型生长。在1984年以前,手术多采用硬膜下入路,1985年以后逐渐发展了硬膜外入路和硬膜外-经硬膜经小脑幕入路。早期全切率为58%(20/35),近全切42%,晚期为80%(32/40)近全切20%。在早期病例的长期随访中有1例死亡,3例复发,颅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在两组中分别为63%和28%。结论: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法,中颅窝型和哑铃型肿瘤可采用硬膜外入路,后颅窝型仍需硬膜下入路。  相似文献   

8.
扩大中颅窝硬膜外手术入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介绍扩大中颅窝硬膜外手术入路的解剖基础与治疗三叉神经瘤的疗效与体会。方法 在50 侧尸体头标本上进行中颅底显微解剖研究, 设计硬膜外手术方案, 并对我科经硬膜内入路和硬膜外入路治疗的98 例(1978 ~1997) 三叉神经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使硬膜外入路趋于完善。本组病例中56 例(57 % ) 肿瘤位于中颅底, 42 例(43 % )呈哑铃型生长。在1984 年以前, 手术采用硬膜内入路, 肿瘤全切率68 % (19/28) , 近全切9 例。硬膜外入路应用早期(1985 ~1992) , 肿瘤全切率71 % (27/38) , 近全切29 例, 晚期分别为91 % (29/32) 和3 例, 长期随访中, 硬膜内入路组6 例死亡, 8 例复发, 早期硬膜外入路组1 例死亡, 3 例复发。三组中颅神经损伤率依次为70 % , 34 % 和19 % 。结论 扩大中颅窝硬膜外入路是 切除中颅底、海绵窦及中、后颅底哑铃型三叉神经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中后颅窝型三叉神经鞘瘤的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方法 :对收治 2 5例这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手术行颞底 经天幕入路 ,余 10例行枕下乙状窦后等其他入路。肿瘤全切 2 2例 ,次全切除 2例 ,大部切除 1例。结论 :中后颅窝型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全切是其最佳方法 ,颞底 经天幕入路是一良好手术途径 ,其术野显露充分 ,易于达到肿瘤全切 ,微创 ,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病例资料。最常见症状为面部麻木或感觉减退。按肿瘤位置分为5型:颅中窝型3例,颅后窝型8例,颅中后窝哑铃型26例,颅中窝颅外型2例,颅中后窝颅外型2例。采用额颞硬膜外入路13例,颞底经天幕入路14例,乙状窦后入路11例,乙状窦前入路3例。结果肿瘤全切35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1例。随访13例,时间3~84个月,复发2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三叉神经鞘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个体化手术入路可获得满意的切除程度和较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29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表现最常见为患侧三叉神经麻痹.肿瘤可位于中颅窝、后颅窝或骑跨中后颅窝呈哑铃形.本组中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20例,无明显变化4例,加重5例,主要表现为面部麻木和眼球外展受限.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起源部位和生长方向复杂.MRI对临床诊断及选择手术入路有重要意义.合适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相结合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Kawase入路切除上斜坡区肿瘤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评价经Kawase入路切除上斜坡区肿瘤的适用性。方法 应用Kawase入路对 2 1例上斜坡区肿瘤患者进行了显微外科手术。结果  2 1例中有 6例脑膜瘤和 8例三叉神经鞘瘤获得全切 ,4例脑膜瘤和 3例三叉神经鞘瘤获得次全切。术后 2例患者出现永久性动眼神经瘫 ,12例出现暂时性颅神经损害。结论 Kawase入路适用于处理上斜坡区肿瘤。该入路具有如下优点 :(1)可直接进入桥前池及其上方 ,无需牵拉小脑 ;(2 )可同时处理中、后颅凹的病变 ,路径较短 ;(3)在切除肿瘤之前即可分离出小脑幕动脉 ,阻断肿瘤部分血运 ;(4)保留听力 ;(5 )Labb啨静脉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3.
Two patients with giant dumbbell foramen magnum neurinomas are reported. The intradural component was located anterior to the cervicomedullary junction while the extradural and extraspinal portion of the tumor had grown large enough to present as a neck swelling. In both patients total surgical removal was achieved by a single-stage posterior midline approach. Both patients had complete neurological recover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良常规颢下人路,以减少手术创伤达到微创的目的。方法采用耳前1cm颧弓向上向后弧形切口,绕行耳廓上方约1cm到达乳突,铣开4cm×2cm大小骨窗,平中颅底,经颞下行中颅底部位病灶的手术治疗15例。结果9例三叉神经鞘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1例。4例岩尖区天幕下脑膜瘤和2例颞底胶质瘤均全切除。结论颞下小骨窗人路可以达到常规颞下入路的效果,可以满足中颅窝后部、颞叶底面及天幕区的肿瘤切除术的要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手术人路。  相似文献   

15.
Complete removal of three-compartment trigeminal schwannomas is a challenge to neurosurgeons. To expand exposure of each compartment, the combin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skull base approaches are necessary. The 61-year-old woman was admitted with chronic headache. Pre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howed 47×50×40 mm-sized tumor originating primarily in the middle cranial fossa extended to the posterior and the infratemporal fossa. We performed operation in five stage; 1. Zygomatic osteotomy, 2. Inferior temporal fossa plate removal and foramen ovale opening, 3. Cavernous sinus opening, 4. Tailored anterior petrosectomy, 5. Meckel''s cave opening. Combination of skull base surgery should be concerned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 In this study, extradural basal extension with zygomatic osteotomy, interdural posterior extension with tailored anterior petrosectomy, and intracavernous exploration are reasonable options for remodeling three-compartment lesion into a single compartment. Tailoring of bone resection and exploring through natural pathway between meningeal layers accomplish single-stage operation for complete removal of tumors.  相似文献   

16.
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获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2例和大部切除1例。出院时好转27例,加重1例。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可分成为:(1)颅中窝型;(2)颅后窝型;(3)颅中后窝型;(4)颅外型;(5)颅中窝颅内外沟通型;(6)颅中后窝颅内外沟通型。颅中窝型肿瘤宜取翼点或改良翼点入路;颅后窝型肿瘤宜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颅中后窝型肿瘤宜取颞底经天幕入路。颅中窝颅内外沟通瘤宜取颞下硬脑膜外入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成人尸头标本15例,在显微镜下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进行解剖学研究.并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切除14例颈交界区肿瘤,其中肿瘤经颈静脉孔完全向颅内发展4例,跨枕骨大孔进入颈椎上部7例,呈哑铃型生长至颈静脉孔外口处2例,累及颈动脉鞘1例.结果 枕下远外侧入路可充分暴露枕下三角、椎动脉区和后组脑神经区.本组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病侧外展神经麻痹1例.面神经不全损害1例,死亡1例,余11例无新增脑神经损害表现;术后均无脑脊液漏发生.13例随访4~70个月,除1例头痛外,余术前脑神经损害均逐渐恢复或代偿;肿瘤复发2例.结论 枕下远外侧入路可增加术野,减少对脑干及重要血管神经的牵拉,是切除脑干和高位颈髓腹侧、腹外侧及颈静脉孔区病变的理想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