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型糖尿病(T2DM)代谢紊乱的主要特点是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及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使患者的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孕妇血糖控制不佳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加,妊娠合并糖尿病管理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妊娠合并糖尿病管理的新近研究进展,了解妊娠期间血糖控制改善的临床获益、当前以胰岛素为"金标准"的治疗策略及地特胰岛素在妊娠合并糖尿病管理中的潜在优势,解读了地特胰岛素在妊娠中使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确证了地特胰岛素在妊娠期间血糖控制方面的疗效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地特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在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老年T2DM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中,对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的影响. 方法 1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A)组与诺和锐30治疗(B)组,每组各80例.治疗前后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72 h血糖监测,观察平均血糖(MGB)、日内血糖最高值及最低值、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血糖4.1~11.1 mmol/L时间占日内时间百分比(GTT%). 结果 (1)2组治疗3个月后,FPG、2hPG和HbA1c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2组间FPG、2 hPG和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MI低于B组(P<0.05);(2) CGMS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日内血糖最高值、LAGE低于B组[(9.8±2.0) vs (12.5±2.4) mmol/L;(5.2±1.2) vs (8.7±1.8)mmol/L,P<0.01],日内血糖最低值高于B组[(4.4±0.5)vs(4.0±0.7) mmol/L,P<0.05].A组GTT%高于B组[(86.6±5.4)%vs(75.1±7.3)%,P<0.01];(3)A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7.80%vs21.79%,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对于预混胰岛素,地特胰岛素作为起始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T2DM患者更安全、有效,血糖波动更小,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更低,且无明显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由于2型糖尿病进行性发展的特点,患者或早或晚都将进入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每天一次是常用的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之一.传统的中效人胰岛素由于其血药浓度波动的特点可能有更多的低血糖风险,且作用时间不足24 h,目前已逐渐被作用更平缓、时间更长的胰岛素类似物所取代.地特胰岛素是常用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之一.该胰岛素低血糖风险小、减少体重增加,且适用人群广,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胰岛素治疗.本文就地特胰岛素的上述特点在临床研究中的证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地特胰岛素,Det)对于T1DM患儿和青少年,使用灵活、夜间低血糖风险小,餐后低血糖风险小,提高了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妊娠期糖尿病(GDM)优化血糖管理有助于改善孕妇和新生儿的预后,Det能提供良好的血糖控制,且在孕妇中耐受良好.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与心肌梗死、死亡风险、痴呆及骨折等不良事件相关,其可提供有效的血糖控制且对老年患者低血糖风险小.Det由于其作用特点,满足了特殊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收治的6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胰岛素治疗方案为单纯门冬胰岛素,研究组胰岛素治疗方案为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率、不良妊娠结局、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促使血糖达标,改善妊娠结局,且不易引起低血糖问题,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糖尿病治疗方面,除了经典的药物不断地改进,新的降糖药物也开始出现,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胰岛素绝对缺乏的1型糖尿病患者及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仍是治疗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新诊断T2DM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和对照组(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12周。结果 治疗FBG、2h BG、Hb 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FC-P及2h C-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降低血糖,逆转受损的β细胞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选取70例口服药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在原口服降糖药不变的基础上随机加用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每组35例,治疗期为12周。结果两组的HbA1c、FBG和2h-BG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体重增加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11.43%)低于对照组(14.28%),但(P〉0.05))。结论口服药治疗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1天1次地特胰岛素治疗同甘精胰岛素相比,有效性、安全性相似,但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体重增加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口服降糖药控制欠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体重变化。方法将56例口服降糖药控制欠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28例。两组均保持原有的口服降糖药方案不变,A组给予睡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治疗,B组给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3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治疗后体重增加较A组多(P<0.05);两组之间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控制欠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加用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均较低;相比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减少体重增加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疾病的进展。多数T2DM患者最终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目前,得到广泛公认的药物治疗途径是由口服降糖药经过单一胰岛素逐渐过渡至多次、多种胰岛素注射治疗。无论是在胰岛素起始治疗中,还是在强化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方案)中,地特胰岛素的疗效都得到了证实,且相对于其他基础胰岛素而言,具有低血糖风险小、增重少、个体血糖更加稳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治疗的简单性对于儿童病人的治疗特别重要。可溶性人胰岛素由于吸收缓慢需在饭前 30 6 0min注射 ,这是它的一个缺点。不幸的是 ,与成人相比 ,儿童和青少年通常更难遵守餐时胰岛素应用计划。因此 ,一种可以在餐前立即注射的胰岛素类似物在儿童 1型糖尿病的治疗中特别有利。可溶性胰岛素Aspart是一种起效迅速的胰岛素类似物 ,它的B链中 2 8位的脯氨酸被天冬氨酸所取代。这种替代使高浓度下的六聚体的胰岛素复合物更易解聚 ,从而改善了胰岛素吸收特性。在成人中 ,胰岛素Aspart的吸收速度是可溶性人胰岛素的 2倍 ,使得其峰浓度亦为可溶…  相似文献   

13.
将6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功能、体重变化、低血糖发生情况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地特胰岛素能快速、稳定地降低血糖、血脂、胰岛功能得到改善、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变化小。结论:地特胰岛素具有保护胰岛功能、稳定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基础胰岛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或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联合诺和龙治疗对新诊断T2DM患者血糖水平及其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新诊断T2DM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即地特胰岛素联合诺和龙治疗(A)组与NPH联合诺和龙治疗(B)组。治疗3个月后,采用动态血糖监测(CGMS)系统进行连续72h的血糖监测,监测数值864个。观察平均血糖水平、一日内血糖最高值及最低值、血糖漂移最大幅度、血糖3.6~8.0mmol/L所占一日内时间百分比。结果 (1)治疗3个月后,两组FBG、2hBG和HbA1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FBG、2hBG和HbA1c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GMS结果显示,两组间平均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1.4)vs(7.3±1.6)mmol/L,P>0.05],但A组一日内血糖最高值、一日内血糖漂移最大幅度均低于B组[(9.2±2.0)vs(12.5±1.8)mmol/L,(5.8±1.6)vs(9.8±1.3)mmol/L],A组血糖3.6~8.0mmol/L所占一日内时间百分比高于B组[(82.4±6.5)%vs(73.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组(12%vs 34%,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在改善T2DM患者血糖变异性方面优于NPH。  相似文献   

15.
选取82例经2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足量治疗而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6个月(24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较治疗前相比,FPG、2hPG及HbA1c均有明显降低(P<0.05),BMI无明显改变,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方案是有效的,安全的,简便易行的,是适于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选择60例初诊T2DM患者经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同时观察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及体重指数(BMI),低血糖的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FBG、PBG、HbA1c均降低(P<0.05),TC、TG、LDL-C,血常规、肝、肾功能、BMI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低血糖反应3例次。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T2DM患者,能使血糖下降明显,且副作用轻微、安全。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治疗是近年来转化医学领域的热点。地特胰岛素(Det)是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临床转化型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从实验室研究发现,到临床试验结果,再到临床观察数据,1次/d Det治疗均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有避免体重增加的优势。Det是转化医学在T2DM治疗领域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在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地特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予以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糖和治疗总有效率、血糖达标所用时间、发生低血糖的情况。结果在治疗前,对照组的血糖和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以后,对照组的血糖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观察组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花费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血糖概率更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疗效明显,有效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OAD)对OAD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入选30例1:3服降糖药效果欠佳的T2DM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测定HbA1c、FBG、体重、BMI。结果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24周后HbA1c、FBG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后血脂、体重、BMI、腰围、臀围无明显变化。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较低,且无夜间低血糖事件。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OAD治疗可以改善OAD疗效差的T2DM病情,体重增加不明显,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比较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控糖后T2DM患者全天血糖波动情况。方法 60例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入院后先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控糖治疗,患者血糖达到目标值后(FPG<7.0mmol/L,2hPG<10.0mmol/L)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三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Asp+Gla组),另一组用三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地特胰岛素(Asp+Det组)继续强化控制血糖,在患者FPG达标后(5.6mmol/L)行72hCGMS,获取患者第3个24h内平均血糖(M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一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患者达标时的治疗天数,比较达标时Gla及Det使用剂量以及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FPG达标后,两组在血糖达标的时间、达标时基础胰岛素用量、总胰岛素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MS记录的第3个24h内MBG、LAGE及MAGE,两组血糖波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Asp+Gla组为3.0%,Asp+Det组为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方案均可较好地控制血糖,FPG达标后,两组全天血糖波动情况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