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状态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在重症脑出血患者意识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外界刺激对CSI的影响。方法 连续纳入21例因脑出血收住于重症加强医疗病房的患者。患者入院24 h后建立CSI监测。按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中的语言或疼痛刺激体动反应(motor responses to verbal or painful stimuli in Glasgow Coma Scale,GCS-M)对患者进行评价。记录并比较外界刺激前后10 min的CSI最高值。进行CSI与GCS-M间的相关分析。评估CSI监测值在判断有意识动作时的预测概率(prediction probability,PK)。结果 给予患者外界刺激后CSI监测值明显升高(54±18 vs 68±20,P <0.01)。CSI与GCS-M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刺激前后的CSI监测值与GCS-M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63和0.84(P均<0.01)。外界刺激前后的CSI监测值在判断遵嘱运动时的PK值分别为0.86和0.98。结论 对于重症脑出血患者,CSI监测值尤其是外界刺激后的监测值,能够较为准确地区分患者的意识状态,可靠地判断患者的有意识动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分在早期评估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昏迷程度以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东莞市企石医院ICU收治的52例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入院后第24、72 h进行BIS值监测,同时对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进行检测; 按照患者预后(3个月时)的情况分为清醒组、意识障碍组和脑死亡组,对同组间不同时间点的各个监测值进行比较,对3组间同一监测值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BIS值、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关联性进行判断; 计算BIS的曲线下面积,评估BIS能否作为早期评估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昏迷程度及预后的指标。结果 清醒组、意识障碍组和脑死亡组入院后第24 h BIS值分别为67.5±14.2,53.9±16.5,35.2±23.6,入院后第72 h BIS值分别为68.3±12.3,52.2±19.7,32.0±17.5; 不同时间点比较意识清醒组入院后第24 h BIS值低于入院后第72 h,意识障碍组及脑死亡组入院后第24 h高于入院后第72 h; 同一时间点比较无论是入院后第24 h还是入院后第72 h,脑死亡组BIS值都低于意识障碍组,意识障碍组低于清醒组(P<0.05)。3组入院后第24 h 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0.49±7.29)、(23.26±6.67)、(27.35±5.86)分; 3组入院后第72 h 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9.23±6.23)、(25.12±5.23)、(29.67±4.25)分; 不同时间点比较意识清醒组入院后第24 h APACHEⅡ评分高于入院后第72 h,意识障碍组及脑死亡组入院后第24 h低于入院后第72 h; 同一时间点比较不论是入院后第24 h还是入院后第72 h,脑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高于意识障碍组,意识障碍组高于清醒组(P<0.05)。入院后第24 h 3组GCS评分分别为(8.15±1.89)、(5.69±1.63)、(3.56±0.89)分; 入院后第72 h 3组GCS评分分别为(8.24±1.16)、(5.58±1.71)、(3.42±1.02)分; 不同时间点比较意识清醒组入院后第24 h GCS评分低于入院后第72 h,意识障碍组及脑死亡组入院后第24 h高于入院后第72 h; 同一时间点比较不论是入院后第24 h还是入院后第72 h,脑死亡组GCS 评分低于意识障碍组,意识障碍组低于清醒组(P<0.05)。BIS值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分析显示,BIS值和GCS评分之间呈线性正相关(r=0.355,P=0.006),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373,P=0.016)。3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不管是入院后第24 h还是入院后第72 h,脑死亡组与意识障碍组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 意识障碍组与清醒组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BIS值的ROC曲线下面积都是最大的。结论 急性脑损伤患者的BIS值和患者昏迷程度呈正相关,BIS值可以作为早期评估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昏迷程度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患者脑出血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01—2016-06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5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12h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其中0~15分249例为轻型组,16~30分201例为中型组,31~45分110例为重型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24h内采集外周血,采用西门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平均升高率,比较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外周白细胞水平,比较不同意识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结果重型组入院时外周白细胞计数水平最高,其次是中型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组白细胞计数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重型组及中型组在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白细胞计数仍显著高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障碍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意识清醒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白细胞计数平均升高率及中性细胞升高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与患者病情以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以根据白细胞计数判断患者病情,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乳酸动态监测对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依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和不良组28例;回顾性分析入院即刻、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5天血乳酸值,比较组间的差异。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入院即刻、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及第3天血乳酸值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1.97±1.42、1.24±0.86、1.36±0.90、1.14±0.50 vs.3.20±1.54、1.98±1.11、2.28±1.58、1.73±1.23,P0.05);Hunt-Hess分级Ⅳ~Ⅴ级组入院即刻、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血乳酸值均显著高于Ⅰ~Ⅲ级组(P0.05);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第3天血乳酸值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84,95%CI:1.065~9.507,p=0.038)。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期内血乳酸的动态监测对于评估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价值;术后第三天血乳酸水平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动态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降血压治疗的利弊和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监测对脑出血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动态监测 6 8例 12h内入院的脑出血患者的血压 ,其中 4 0例入院 2 4h内接受血肿碎吸引流术 ,2 0例内科对症支持治疗 ,并于入院时和第 1、3、7及 14天监测TCD ;8例未手术者 (降压组 )在接受降血压治疗前、后监测TCD ,并与 2 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 (对照组 )降血压治疗前后的TCD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降血压前后TCD参数差值无显著性 ,而降压组降压后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流速降低 ,脉动指数 (PI)值升高。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逐渐下降 ,双侧MCA流速呈先降后升 ,双侧PI值呈先升后降 ;保守治疗组MCA流速发病 1周内下降 ,第 2周开始升高 ,PI值改变与其相反 ;手术组第 7天MCA流速即开始升高 ,PI值降低 ,且在第 14天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手术组血压下降幅度较保守组大 ,第 14天收缩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前者为 - 12 6± 6 8、后者为- 7 5± 4 8)。结论 微创血肿引流术可显著性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脑灌注 ,而急性期的降血压治疗不利于脑灌注 ,动态TCD监测可评估患者脑灌注状态 ,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脑损害昏迷患者意识/昏迷深度的无创监测及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通过脑状态监测仪(cerebral state monitor,CSM)获取患者数字化处理的脑电(EEG)信号:脑电指数(脑状态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肌电指数(eleetromyographic,EMG)、爆发抑制指数(bunt suppression,BS),量化昏迷深度及脑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对50例临床脑损害昏迷患者进行CSM监测,分析这些指标与患者的体征反射、听觉诱发电位(AEP)、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改变的关系。结果CSl0—100是从清醒到深昏迷、脑死亡的一个连续不断的刻度范围,与患者昏迷深度确切相关,与GCS昏迷评分、体征反射相应消涨;特别在恒定刺激作用下的CSI变化,结合BS、EMG能够准确判断患者预后,量化脑功能的改变并赋予其相应的临床意义。结论通过CSM无创实时监测获得量化的、数字化的脑功能损害程度,可以建立起量化的、数字化的脑功能损害临床标准,客观地指导临床救治和把握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改良Kronlein定位神经内镜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12—2022-08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神经内镜术治疗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2例采取改良Kronlein定位神经内镜术治疗,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神经内镜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残余血肿量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术后第1天及第7天复查颅脑CT残余血肿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及第7天GCS评分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Kronlein定位神经内镜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利于降低手术损伤,减少术后残余血肿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脑出血组42例,为发病24h内住院的脑出血患者;对照组28例,为本院同期的健康体检者。观察指标:入院时和第7天血浆NT-proBNP水平,患者一般情况,出血部位,出血量,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NIHSS评分,随访6个月时的预后。结果脑出血组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第7天的NT-proBNP水平较入院时的低(P<0.05)。大量出血或GCS评分≤8分者,NT-proBNP水平分别高于中、小量出血及GCS>8分者(P<0.05)。随访6个月时,血浆NT-proBNP水平高的脑出血者,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较差。结论脑出血后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出血量越大,病情越重,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预后越差。因此,血浆NT-proBNP水平有可能成为监测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和预测预后的重要及快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44例,其中合并OSAHS患者78例.不合并OSAHS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6例,作为空白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脱水降颅压、降压、保护脑细胞治疗.在入院时行头CT检查并于24h内行夜间多导睡眠图(polymonography,PSG)监测.入院后24 h及第4天均复查CT,测量脑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动态观察脑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变化.结果 伴或不伴OSAHS两组在年龄、性别组成、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相对水肿体积指数(relative edema index,REI)在入院时和24 h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4天,OSAHS组水肿体积变化指数为0.96±1.35,明显高于对照组(0.40±0.45,t=4.149,P=0.000).不同程度OSAHS患者的水肿体积及水肿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不同程度OSAHS的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OSAHS组和轻、中、重组分别为1.05士0.65、0.84±0.48、1.20±0.54、1.10±0.40,F=1.061,P=0.374);入院24h和第4天时,随着OSAHS严重程度的增加,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增加.水肿体积变化差异性分析显示,重度OSAHS合并症的患者,水肿体积增加更明显.水肿变化指数与OSAHS程度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明显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652(P =0.000).结论 OSAHS可加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水肿恶化程度,且恶化程度与OSAH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血肿、脑水肿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尼莫地平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测量脑血肿和脑水肿带的体积,同时在入院时、发病后30天和90天随访进行ESS评分,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租患者脑血肿、脑水肿体积明显减小,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可以使用尼莫地平,达到减轻脑水肿、促进脑血肿的吸收和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浆NSE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动态观察患的血浆NSE水平、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总的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患的血浆NSE水平存各个时间点上无明显差异,尼莫地平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评分在病程第14d时无显性差异,在第30、90d时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急性期静脉应用尼莫地平有可能改善患的预后。血浆NSE不宜做为临床评价脑出血药物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分级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件脑出血的环池、脑干的形态学改变,研究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6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头颅CT资料,以环池、脑于的形态学改变分为4级,记录入院时GCS和发病后6月GOS评分.对数据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等级资料的Spearman相关性检验,提示GCS评分与CT分级、CT分级与GOS转归均显著相关(r=0.753,P<0.01;r=0.675,P<0.01).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分级足早期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动态变化,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免疫抑制情况.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根据入院时GCS评分纳入轻型(GCS 12~15分)、中型(GCS 9~11分)和重型(GCS 3~8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各30例.另外纳入无脑出血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为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发...  相似文献   

14.
Sixty-five patients who remained in coma for more than 24 hours after resuscitation from cardiac arrest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EEGs. Thirteen patients were found to have rhythm of alpha frequency while 52 had the usual EEG findings after cerebral anoxia. Three patients from the group with alpha frequency EEG rhythms regained full consciousness but showed severe sequela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ognosis of comatose patients with EEG rhythm of alpha frequency is no poorer than that of other individuals who are comatose after cardiac arres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7-01—2018-06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颅脑穿刺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再出血分为出血组18例,未出血组70例,对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原发出血量、GCS评分及糖尿病人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机、术后血压、首次抽吸量及肝脏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时机、术后血压、首次抽吸量以及肝脏疾病情况均为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对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术后血压、首次抽吸量以及肝脏疾病情况进行监测并处理,对预防术后再出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祛瘀开窍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03-2014-09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祛瘀开窍法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综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脑水肿程度、格拉斯哥(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后24h、第3天脑水肿程度和G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第14天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组间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开窍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患者,可缓解脑水肿的程度,改善血流状态,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神经内镜微创术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66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术结合LCFD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LCF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血肿继续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出现血肿持续扩大,将其与未出现血肿扩大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程、长期饮酒、糖尿病史、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体重指数高、发病至第一次CT时间短(<2h)、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入院时血压值高、高血糖和早期大量使用甘露醇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饮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发病至第一次CT时间短(<2h)、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入院时血压值高和早期大量使用甘露醇是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长期饮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入院时血压值高以及出血后大量使用甘露醇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高度警惕血肿继续扩大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与病情和早期转归的关系。方法设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检测同期入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患者及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入院和第4周血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评定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组患者hs-CRP均增高(P<0.01),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与未破入脑室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破入脑室患者未好转组与好转组间hs-CRP差异显著。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情相关,对其早期转归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胃粘膜内pH值的监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胃粘膜内pH值(pHi)的变化及其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关系.方法利用胃张力管检测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不同时间pHi,同时测定不同时段胃液pHi值,比较发生与未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差异.结果78例患者中21例发生了应激性溃疡出血,其入院时的pHi均值与未出血组无显著差异;入院后第24 h、第3、5、7 d 2组间均有显著差异;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第1、2 d胃液pH值无显著差异,以后每天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监测pHi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具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