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面神经肌电图监测在听神经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和评估术后面神经功能的重要性。方法25例听神经瘤手术全程中行面神经肌电图监测,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术毕刺激面神经的脑干近端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25例患者肿瘤全切除23例(92%),面神经解剖保留22例(88%),面神经功能良好保留21例(84%)。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与肿瘤的直径大小有相关性,肿瘤越大,面神经保留越难。刺激强度的大小与术后面神经功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刺激强度越小,术后面神经功能越好。术末刺激强度在0.05~1.5mA之间,术后12个月面神经功能为Ⅰ、Ⅱ级者达19例(90.5%)。术末刺激强度大于7.0mA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比较差。结论听神经瘤术中行面神经肌电图监测有助于提高面神经的解剖和功能保留率,并可评估术后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大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功能的监护和保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面肌肌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护在面神经保留部的作用。方法:对16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经枕下入路行显微手术全切除肿瘤,术中同时监测面肌EMG,BAEP。结果;肿瘤全切率100%,无手术死亡,面神经解剖保留率94%,功能保留良好率81%。术末刺激强度≤0.4mA者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52例听神经瘤患者实施均经枕下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术中进行颅神经肌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监测,并在术末行面神经电刺激判断面神经的保留情况。结果52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全切,肿瘤全切除率100%,面神经解剖保留率92.3%(48/52),功能保留率为88.5%(46/52)。术末刺激强度≤4mA即引起肌电反应者提示预后良好。结论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提高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同时,术末电刺激可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进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大、中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保护及其功能评价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大、中型听神经瘤术中保护面神经的技术,并对解剖保留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168例听神经瘤患者手术时均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全部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肿瘤全切除156例(93%);次全切除(大于90%)12例(7%)。面神经解剖保留154例(92%),保留未成功14例(8%)。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89例(53%),Ⅲ、Ⅳ级57例(34%),Ⅴ、Ⅵ级22例(13%)。术末刺激强度与面神经功能呈明显相关性,刺激强度越小,术后面神经功能越好;术末刺激强度在1~3V,面神经功能可达Ⅰ~Ⅱ级;刺激强度大于15V,术后面神经功能难以恢复。结论 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的关键。术中面神经监测可显著提高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并可评价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功能监测12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3,他引:20  
目的 了解面神经监测的方法学、准确性、实用性以及术中监测和面神经预后的关系,实现解剖保留面神经,提高肿瘤全切率的目的。方法 术中使用美国Viking—IV型多导术中监测仪监测自发和诱发面肌肌电图。120例听神经瘤中包括小型听神经瘤3例;中型听神经瘤9例;大型听神经瘤108例,均进行术中面神经监测。结果 通过术中监测自发EMG结合单极恒压电刺激诱发EMG可以精确判断面神经的位置,损伤较机械刺激小。本组结果提示术毕在面神经出脑干端刺激时,若刺激量在1V,0.1ms,术后2周面肌功能在H—B分级的I级,长期随访效果理想。结论 刺激量由大到小,距离由远及近,定位准确、及时,并可判断面神经预后。全切肿瘤后电刺激强度与面神经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提高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并对解剖保留的面神经进行功能评价.方法 25例听神经瘤患者手术时均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全部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肿瘤全切除25例(100%),无手术死亡;面神经解剖保留23例,占92%.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19例,Ⅲ、Ⅳ级5例,Ⅴ级1例.术末刺激强度越小,术后面神经功能越好;低于0.5 mA同时面肌肌电波幅大于100 μV,面神经功能可达Ⅰ~Ⅱ级;术末刺激强度大于2 mA波幅反应不明显时,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不理想.结论 术中自发或诱发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灵活应用可明显提高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对其定量分析有助于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听神经瘤切除术中使用神经监测护理对面神经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 2013-01—2015-06确诊为听神经瘤Ⅳ期18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行彻底手术切除,术中采用神经生理监测护理;使用House-Brackman(HB)评分系统进行面神经的功能评价,其中HBⅠ/Ⅱ级患者归为面神经功能良好组,Ⅲ~Ⅳ级归为功能不佳组,随访时间为1a。结果术后1a随访显示,面神经功能良好者8例,而功能预后不佳患者10例;预后较差与预后良好相比,延迟时间显著增加(P=0.041),并且近端的振幅显著降低(P=0.038),近端与远端的振幅比率偏低(P=0.039);振幅比评估预后较差的截止值为0.45、0.21,其灵敏度为72%、45%,特异性为81%、100%。结论听神经瘤切除术后面神经远期功能较差的预测因子包括较低的近端振幅及近远端的振幅比,对于体积较大的Ⅳ期肿瘤特异性更强;术中高效、规范的护理对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准确、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面神经监测在桥小脑角(CPA)肿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和评估术后面神经功能。方法 32例CPA肿瘤手术全程中行面肌肌电图监测,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术毕刺激面神经的脑干近端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 32例患者肿瘤全切除30例(93.75%),面神经解剖保留29例(90.63%),面神经功能良好保留26例(81.25%)。刺激强度的大小与术后面神经功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刺激强度越小,术后面神经功能越好。术末刺激强度在0.05~1.5mA之间, 术后12个月面神经功能为Ⅰ、Ⅱ级者达88.46% 。结论 CPA肿瘤术中行面神经监测有助于提高面神经的解剖和功能保留率,并可评估术后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面肌肌电图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监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听神经瘤术中应用面肌肌电图(EMG)监护在面神经保留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听神经瘤术中采用NIM-Pulse型神经监护仪行面肌EMG记录监测,术中常用电流为O.1-0.6 mA。应用单极的刺激器进行面神经定位。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19例,次全切2例,无手术死亡,面神经全部解剖保留。本组术后1周内面神经功能观察,H-B评分Ⅰ-Ⅱ级病人中12例术中面神经刺激强度为O.1-O.2 mA,2例为0.3-0.4 mA。结论 听神经瘤术中应用面肌EMG监护,可显著提高面神经功能保留率,并提供客观指标提示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操作技术及预后。方法对26例大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中及术后评估面神经、听神经的功能。结果本组大型听神经瘤26例,其中21例(80.8%)全切除,5例(19.2%)次全切除。面神经的解剖学保留率为73.1%(19/26)。对23例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评估,面神经功能获得满意恢复者为18例(78.3%)。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对面神经、听神经可获得解剖学与功能的保护,明显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入路和方法。方法 经枕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26例,其中锁孔手术9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93例,次全切除33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出现肿瘤部位血肿4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205例。177例出院后随访2月~13年,面神经House-Brachmann分级Ⅰ~Ⅲ级143例,Ⅲ级以上34例。结论 枕下入路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有效入路,并能较好地保留面神经功能;强调术中监测,仔细、耐心操作以便保留面神经的功能;当肿瘤与面神经或脑干粘连紧时勿强求肿瘤全切;锁孔手术完全可以达到切除大型听神经瘤要求,损伤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切除的大型听神经瘤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侧卧位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162例(89.0%),次全切除12例,大部切除8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2.3%(168/182),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69.8%(127/182)。术后死亡4例。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48例中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89.5%(43/48),较同期未监测患者面神经保留率(70.0%,14/20)明显提高(P〈0.05)。146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面神经功能保留121例(82.9%)。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手效果确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有效提高面神经的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的116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增强MRI分为中小型听神经瘤组(最大径≤3 cm;83例)和大型听神经瘤组(最大径>3 cm;33例)。结果 中小型听神经瘤组肿瘤全切除率为97.6%(81/83),面神经解剖保留80例(96.4%)。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良好(H-B分级Ⅰ~Ⅱ级)59例(71.1%)。大型听神经瘤组肿瘤全切除率87.9%(29/33),面神经解剖保留28例(84.8%),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良好18例(54.5%)。结论 对于中小型听神经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可实现肿瘤完全切除和良好的面神经功能保护。对于大型听神经瘤,在良好体位、充分释放脑脊液、电生理监测等辅助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也可实现肿瘤安全满意切除和面神经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听神经瘤术中监测面部肌肉自发与诱发肌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经验,分析术中面、听神经解剖功能保留的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Viking—Ⅳ型和Axon公司的Epoch XP型多导术中监测仪,对收治的400例听神经瘤患者进行了术中监测面部肌肉自发与诱发肌电图和BAEP。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对患者进行面、听神经功能评估。结果肿瘤全切388例(97.70%),次全切9例,死亡3例。本组病人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5.97%,功能保留率为91.94%。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完全性永久性面瘫11例,面部麻木23例,角膜溃疡18例,耳呜29例,后经颅神经瘫痪28例,轻偏瘫3例,听力完全丧失139例。结论通过面部肌肉肌电图及BAEP的监测,可以准确判断颅神经的位置,最大程度避免颅神经的损伤。术中面部肌肉自发与诱发肌电图和BAEP监测,对听神经瘤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减少了手术的风险,使用得当可降低手术的致残率,应该成为听神经瘤手术的常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听神经瘤涉及的面神经段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涉及的面神经段的显微解剖,为听神经瘤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利用福尔马林充分同定的15例成人尸头标本,对面神经的脑干端、桥小脑角段、内耳道段及其毗邻结构进行测量和拍照。结果面神经脑干端与周围解剖结构有恒定距离。桥小脑角段由面神经运动根、中间神经两个根组成,与前庭蜗神经走行关系恒定。内耳道段处面神经运动根在前庭蜗神经前上方,中间神经和面神经运动根在内耳道中部合成一干,近内耳道底处面神经在内耳道底的横嵴上.垂直嵴前走行。结论研究听神经瘤涉及的面神经段显微解剖,有助于听神经瘤的切除.保护面神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保留面神经的技术。 方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8月至2010年12月经枕下乙状窦后(骨瓣成型、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患者168例,术中在面肌肌电图监测下采取囊内切除与囊壁切除交替进行、双向会合、锐性分离面神经等技术切除肿瘤,并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的技巧和疗效。 结果 肿瘤全切149例(88.69%),部分切除19例(11.31%);面神经解剖学保留146例(86.9%);死亡2例(1.19%)。术后6个月按House Blackmann标准评估面神经功能:Ⅰ、Ⅱ级91例(54.16%),Ⅲ、Ⅳ级52例(30.95%),Ⅴ、Ⅵ级25例(14.89%)。 结论 经枕下乙状窦后(骨瓣成型、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安全有效;利用术中面肌肌电图监测可以提高面神经解剖保留率;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是全切肿瘤、解剖保留面神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S: To evaluate an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 (neurosurgery/ear, nose, and throat (ENT)) of treating acoustic neuromas with extrameatal extension via the retromastoidal approach. To analyse whether monitoring both facial nerve EMG and BAEP improved the functional outcome in acoustic neuroma surgery. METHODS: In a series of 508 patients consecutively operated on over a period of 7 years, functional outcome of the facial nerve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House/Brackmann scale and hearing preservation was classified using the Gardner/Robertson system. RESULTS: Facial monitoring (396 of 508 operations) and continuous BAEP recording (229 of 399 cases with preserved hearing preoperatively) were performed routinely. With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the rate of excellent/good facial nerve function (House/Brackmann I-II) was 88.7%. Good functional hearing (Gardner/Robertson 1-3) was preserved in 39.8%. CONCLUSION: Acoustic neuroma surgery via a retrosigmoidal approach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tumours with extrameatal extension. Functional results can be substantially improved by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 of surgery performed by ENT and neurosurgeons was particularly convincing as each pathoanatomical phase of the operation is performed by a surgeon best acquainted with the regional specialties.  相似文献   

18.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中应用IFNM技术可视化面神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中面神经监测(IFNM)技术在显微切除大型听神经瘤过程中保留面神经的效果。方法对86例单侧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病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肿瘤。切开肿瘤背侧包膜前,根据电刺激肿瘤表面及边缘产生的激发性肌电图来探查并确认面神经的行走路径;术中采用自发性肌电图监测面神经,使其免受牵拉、挤压或损伤,交替采用激发性肌电图实时探查、确认面神经,从而在虚拟状态下达到面神经"可视化"。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79例,占91.9%;次全切除5例,占5.8%;大部分切除2例,占2.3%。面神经解剖保留74例,保留率达86.0%;实用听力保留28例,占32.6%。术后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分级:Ⅰ~Ⅱ级64例,占74.4%;Ⅲ~Ⅳ级15例,占17.4%;Ⅴ~Ⅵ级7例,占8.2%。结论采用IFNM技术术中"可视化"面神经是大型听神经瘤切除术后面神经得以保留的关键,而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扎实的桥小脑角局部解剖知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