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远期效果定群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接种乙肝疫苗的长期免疫效果,对广西肝癌高发区隆安县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进行免后8年定群随访观察,结果显示,新生儿乙肝疫苗免后1 ̄8年,抗-HBs阳性率由73.3%下降至35.9%,HBsAg阳性率第1年为1.4%,第8年为1.9%,波动于1.1% ̄2.9%之间,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保护率仍为87.1%,说明免疫后8年保护率仍持久不衰,抗-HBs下降并不导致HBsAg阳性率上升,似乎可以从机体的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HBVM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随机选取福田区中小学校各一所,对在校的6~18岁学生2704名进行了HBVM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9.43%、49.56%和18.79%;HBVM总阳性率为61.91%,单项抗-HBs阳性者高达41.72%,HBsAg或/和抗-HBc阳性率为12.35%,该人群所呈现出的高保护性、低感染率特征主要由于乙肝疫苗接种造成,说明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管理已改变了人群乙肝自然感染模式。研究还发现,该年龄组人群中HBV易感者为38%,表明乙肝疫苗接种率尚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为探讨我国乙型肝炎(乙肝)和肝癌高发区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在广西隆安县对儿童和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大规模免疫。免疫后10年,于1995年对1~39岁人群进行了调查,并用RIA法检测了乙肝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表明,1~39岁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为42.4%;HBsAg阳性率为9.5%,其中7~9岁的HBsAg年龄高峰已消失,尤其在1~8岁人群下降了100.0%~83.0%,人群的抗-HBs阳性率1~2岁组婴幼儿最高,为85.5%,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下降,在1~19岁人群中,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1985年的相同年龄组。表明儿童大规模免疫后,紧接着实行新生儿逐年进行计划免疫,是加速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356例18—45岁的青壮年“乙肝易感者”进行国产血源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于接种第一剂后的第7个月(T7)采血检测抗-HBs,其免疫应答率为63.36%。4年后(T48)再次采血检测HBsAg、抗-HBs及抗-HBc,结果发现,356例乙肝疫苗接种者中,未发现HBsAg阳性者,而抗-HBs的保持率为37.92%,发现3例单项抗-HBc阳性者,但无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异常,显示了国产血源乙肝疫苗对青壮年“乙肝易感者”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作者建议,在目前乙肝疫苗供应日渐丰富、价格相对降低的现实条件下,青壮年“乙肝易感者”也应列为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对象。  相似文献   

5.
106名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用10μg×3剂和以0、1、6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于接种后1年检测时,对其中抗-HBsS/N值>2.1的87人,及免疫接种失败者HBsAg阳性19人和未接种乙肝疫苗而HBsAg阳性婴儿28人作了为期9年随访研究.在抗-HBS阳转者抗-HBS水平的动态变化观察中未发现HBsAg阳转者.至9年时仍有29人(44.6%)抗-HBS水平>2.1,说明疫苗的免疫源性和9年的免疫效果是好的.HBsAg阳性19人与未接种疫苗而HBsAg阳性28名婴儿同时追踪结果,仍持续HBsAg阳性,提示这些婴儿系宫内或围产期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6.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了1018名1~7岁新生儿期接种3针10μg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的儿童,检测HBsAg、抗BHs和抗HBc,以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施低剂量免疫策略7年后的效果。结果显示HBsAg阳性率为2.0%,与1985年该免疫计划实施前儿童HBsAg阳性率12.7%比较,疫苗保护率为85.0%,保护率从免疫后1~2年的82.0%逐年上升为免疫后7年的96.4%;抗HBs阳性率为79.7%,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54.2%;两者从免疫后1~2年的91.8%和75.0%明显下降为免疫后第7年的73.7%和48.2%;抗HBc阳性率为3.0%,显著低于免疫前的18.4%。结果说明低剂量免疫策略控制乙肝是成功的,实施7年后是否需加强免疫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城镇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及免疫效果,1995年4月,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法(LQAS)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检的22个城镇中,乙肝疫苗接种率≥85%的14个,80%的4个,70%的1个,65%的3个;及时接种率偏低,仅赤峰市的2个区达到85%。633名儿童乙肝疫苗全程3针免疫1个月后采血,放射免疫法测定,HBsAg阳性率为190%,抗-HBs阳性率8926%,抗-HBc阳性率806%。说明抗-HBs显著上升,HBsAg和抗-HBc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农村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10年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持久性及远期保护效果,从1986年开始,结合农村计划免疫给新生儿接种3针10μg/ml血源乙肝疫苗,对免疫后首次检测HBsAg阴性的762名免疫儿童进行了最长10年的追踪观察。结果(1)母亲HBsAg阴性儿和阳性儿的抗-HBs阳性率以S/N值≥2.1标准计算,分别从免疫后第1年94.44%和84.21%降至第10年50.24%和34.78%,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抗-HBsS/N值的GMT由第2年的31.62和23.99降至第10年的3.09和2.51,下降更为明显,且GMT以免疫后3~5年下降最快,而抗-HBs阳性率则以9~10年下降最快。(2)母亲HBsAg阴性儿688名,共观察了3559.0人年,出现5例HBsAg阳转者,HBsAg年阳转率0.14%;母亲HBsAg阳性儿74名,共观察了456.5人年,出现1例HBsAg阳转者,HBsAg年阳转率0.22%,出现的6例HBsAg阳转者均未形成慢性携带状态。与乙肝疫苗免疫前同龄HBV易感儿童HBsAg年阳转率4.27%相比,乙肝疫苗对母亲HBsAg阴性儿和阳性儿的HBsAg阳转保护率分别为96.72%和94.85%。  相似文献   

9.
基因乙肝疫苗免疫效果随访2年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明良 《现代预防医学》1999,26(1):95-95,97
1995年9月对本校新生中的“乙肝易感者”(本文指经检测HBsAg、抗-HBs及抗-HBc均为阴性者)450例采用基因乙肝疫苗接种,于接种第1剂后的第6个月(T6)采血检测抗-HBs,有370例抗-HBs为阳性,其阳转率为82.80%(79.69%~85.75%),2年(T24)后再次采血检测HBsAg,抗-HBs及抗-HBc,未发现HBsAg阳性者。而抗-HBs的阳性保持率为73%(69.01%~77.21%),说明本文采用基因乙肝疫苗对青年“乙肝易感者”接种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作者建议,对大学生群体中的“乙肝易感者”应将基因乙肝疫苗接种列有常规预防接种对象。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自然人群乙肝疫苗的应用和预防效果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省内10个疾病监测点内调查1~59岁人群3274人,其中农村1855人,城市1419人。问卷收集流行病学数据,采血并用RIA法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显示,我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7%,城市高于农村,分别为15.2%和5.6%,并且年龄越小接种率越高。城市5岁以下高达67.0%,而20岁以上成人仅2.7%。接种组的HBsAg,抗-HBs、抗-HBc和HBV感染率分别为4.7%、51.4%、24.5%和25.7%;而未接种组分别为10.3%、26.1%、46.4%和53.3%。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而且这种差别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11.
婚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6年追踪随访婚前接种乙肝疫苗和对照组母亲的新生儿42人,结果免疫成功母亲的婴儿6个月血清抗-HBs阳性率为90.00%(9/10),且无1人感染HBV,而两组婚前和婚后HBsAg、HBsAg/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依次为20.00%(2/10)及18.18%(4/22),显著低于前者(P<0.01),但HBsAg阳性率各为70.00%(7/10)、68.18%(15/22)。表明婚前乙肝疫苗免疫的“双阻断”作用可部分打破HBV“夫妇-母婴-人群”的传播链。  相似文献   

12.
对母亲是HBsAg阳性、1986年出生、注射过10μg×3乙肝疫苗的幼儿进行追踪观察。采微量血检测HBsAg和抗-HBs,并加强一针10μg乙肝疫苗,4个月后再检测抗-HBs。检测结果和1986年检测情况进行比较。5年后HBsAg阳性率为4.24%,抗-HBs阳性率为43.64%,加强一针乙肝疫苗后4个月,抗-Hk阳性率90.28%。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免疫回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上海市南市区自1986年起对新生儿全面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并追踪观察和管理9年。免疫人群HBsAg阳性率0.39%,抗-HBs阳性率47.3%,接种率95%以上,孕妇筛检率90%以上,提前达到WHO第45届大会建议将乙肝疫苗纳入EPI要求。9年免疫实施采取了综合管理措施,并按EPI的要求对免疫实施全程进行质量管理,各项接种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保证了乙肝疫苗免疫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用国产重组酵母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对75名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进行免疫。结果在免疫后2年,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的抗-HBs阳性率仍保持较高水平,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期的抗-HBs阳性率(100.0%)则显著高于重组CHO乙肝疫苗组(91.4%)和血源性乙肝疫苗+HBIG组(80.0%),各组的抗-HBs滴度(S/N值)在免疫后9个月时形成高峰,12个月时开始下降,在24个月时,5μ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3年后抗体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酶联免疫法(ElectroimmunoassayEIA)对我县1000名学龄前儿童HBsAg及相应抗(HBsAb)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出生后立即接种的儿童产生抗体率为98.4%,出生6个月-1年后接种的儿童立生的抗体率为88.9%,3年以内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无一例产生抗体,而且HBsAg携带率为39.5%,现将调查结果报告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人群HAV和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德州市农村.对186名健康人群间隔1年取双份血清.检测HAV和HBV感染标示。结果,首次检测抗-HAV、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76.88%、15.05%、43.55%和2527%、HBV感染率为61.29%。各标志无性别分布差异.年龄别阳性率除抗-HAV外.其他标志均无明显区别.1年后检测,在易感人群中.抗-HAVIgM阳性率和抗-HAV阳转率分别为13.95%和16.28%,HAV新感染率为30.23%;HBsAg抗-HBs和抗-HBc阳转率分别为3.16%.20.00/和13.04%.HBV新感染率为29.17%。提示该农村是HAV和HBV高感染地区.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后七年效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解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对344例小学生追踪随访,并采集血标本,以AbbotRIA法检测HBsAg、抗-HBc和抗-HBs。第七年时,抗-HBs≥10IU/L者为55.4%~75.0%,GMT为20.9~65.3IU/L;抗-HBs滴度越高,下降至10IU/L以下的时间越长;免疫后7年时,对66例抗-HBs不同滴度者给予第4针(10μg)疫苗后1月,抗-HBs升高6.3~57.7倍。说明儿童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后7年内可不必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18.
单项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5名单项抗-HBc阳性者按0、1、6方案接种3针10μg血源性乙肝疫苗,15.4%出现回忆反应,提示这部分人为过去感染已获得免疫;26.7%产生原发性反应,这部分人可能是血清学假阳性结果;60.0%对疫苗无、弱应答,可能代表“低水平”HBsAg携带者。对经ELISA和RIA两种方法确定的70例单项抗-HBc阳性者用PCR方法检测HBVDNA,阳性率为12.9%,说明单项抗-HBc阳性是与HBV携带有关的指标,单项抗-HBc阳性者中有一部分人为HBV携带者  相似文献   

19.
用国产重组酵母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对75名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进行免疫。结果在免疫后2年,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的抗-HBs阳性率仍保持较高水平,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组的抗-HBs阳性率(100.0%)则显著高于重组CHO乙肝疫苗组(91.4%)和血源性乙肝疫苗+HBIG组(80.0%)。各组的抗-HBs滴度(S/N值)在免疫后9个月时形成高峰,12个月时开始下降,在24个月时,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组、20μg重组CHO乙肝疫苗组的仍有较高抗体滴度(分别为84.7和70.9),其下降的速度(分别为16.7%,22.2%)低于30μg血源性乙肝疫苗+HBIG组(34.2%)。说明国产基因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高度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诱导抗体阴转者对HBsAg的免疫记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观察乙型肝炎(乙肝)血源疫苗新生儿期接种9~10年后,疫苗诱导抗体转阴者是否仍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保持免疫记忆。采用RIA方法测定并比较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加名)前后受试对象的抗-HBs水平。结果48名受试儿童加免后1个月,抗-HBs阳性率与滴度均明显高于免前(p〈0.01),70.9A%(34/48)的加免儿童保持免疫记忆,持续时间至少已3年,提示3针10ug乙肝血源疫苗新生儿期接种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