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选择估价肾细胞癌预后的指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4例肾细胞癌中bc1-2、P53蛋白及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bc1-2阳性38例(70.4%),Ⅰ、Ⅱ级肿瘤阳性33例,Ⅲ、Ⅳ级肿瘤阳性5例(P<0.05);P53蛋白阳性10例(18.3%),对照组无一例阳性(P<0.05);ER、PR阳性分别为29例(57.7%)、39例(73.7%)。bc1-2蛋白表达与ER、PR呈正相关(P<0.01,r=0.452),与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r=-0.421)。结果提示:bc1-2蛋白的表达有助于肾细胞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甲状腺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81例甲状腺癌中EGFR的表达,并与甲状腺腺瘤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较。结果:甲状腺癌中45例EGFR表达阳性,而甲状腺腺瘤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均未见EGFR表达。EGFR表达阳性率在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诸因素间接羞匀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讨胰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及与其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观察24例胰腺癌切除标本的ER表达(S-P免疫组化染色法)与肿瘤大小、有无血管浸润、淋巴转移关系,并以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结果24例胰腺癌病人ER阳性14例(58.3%),12例正常胰腺中仅有1例为ER阳性(83%)。胰腺癌的ER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其中肿瘤越大其阳性表达越低,>5cm者ER阳性率明显低于≤5cm者(P<0.05)。高分化胰腺癌中ER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者,两者之比为83.33%:33.3%,P<0.05。ER阳性者的血管侵犯率明显低于ER阴性者(P<0.05)。ER阳性的胰腺癌转移率低于ER阴性者,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组织中ER有较高的表达率(53.3%)。ER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细胞分化程度、血管浸润等生物学特性相关,ER阳性者多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6例甲状腺癌、20例甲状腺腺瘤和25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的蛋白表达。结果:NM^23在三者中阳性率分别为73.3%、40.0%16.0%(P〈0.005);NM^23基因表达率与甲状腺癌是否伴有颈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癌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包膜完整性和肿瘤临床病理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此外,NM^23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阴性组(P〉  相似文献   

5.
骨肉瘤雌、孕激素受体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u J  Le X  Li Y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4):245-246,I045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骨肉瘤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改良SP法)对65例崩肉瘤蜡块组织进行了ER、PR检测。骨肉瘤的病理分型及分级按刘子君法划分。结果 (1)阳性率:ER40%(26例),PR32.3%(21例);(2)阳性颗粒分布于胞浆和胞核;(3)高分化组ER、PR阳性率高分子低分化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病理分型与ER、PR  相似文献   

6.
采用抗人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单克隆抗体,对30例不孕妇女分为黄体功能不足(LIS组)14例和对照组16例,进行ER、PR免疫组化测定,放射免疫法(RIA)测定黄体中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LIS组黄体中期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孕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ER、PR染色的阳性位于细胞核内,胞浆中无阳性染色;LIS组分泌晚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P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布不均。提示:黄体功能不足不孕子宫内膜分泌不良是由子宫内膜PR含量下降所致,而卵巢雌激素分泌不足导致PR合成减少。  相似文献   

7.
胃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学军  王荣 《医师进修杂志》1998,21(11):576-577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0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对94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EGFR的表达进行半定量检测,观察其同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EGFR在正常胃膜中无表达,而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40.4%,癌旁组织及新生血管中EGFR有阳性表达;(2)EGFR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浆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的(PSA)在前列腺外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 55例睾丸肿瘤(TT)、46例肾细胞癌(RCC0和51例肾上腺肿瘤组织中PSA和类固醇激素受体(AR、PR、ER)进行监测。结果 PSA在TT、RCC、AdT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41%、41%和44%。其表达均与AR和PR的存在有关。PSA在功能性AdT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非功能性乾。PSA阳性TT及RCC患者5年生存  相似文献   

9.
小儿血管瘤与血管畸形组织中性激素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Liu W  Zhang S  Hu T  Jiang X  Hu X  Feng J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5):295-297
目的 了解小儿血管瘤与血管畸形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雄激素受体(AR)水平,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对31例血管瘤和36例血管畸形患儿病变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和酶联组化法复染。光镜下检测ER,PR和AR。结果 血管瘤与血管畸形组织中均含有上述3种受体,但血管瘤中ER,PR和AR水平明显高于血管畸形组(P〈0.01),而且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ER,PR和AR高于消退期血管瘤组织(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图像分析研究58例膀胱肿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膀胱肿瘤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EGFR阳性率为34.5%,其阳性显色分别定位于细胞膜(占55%)和胞浆内(占45%)。其阳性率在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提示EGFR的异常表达可作为判定膀胱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50例乳腺癌和1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met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met蛋白及TGF-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6.0%和42.0%,乳腺良性病组织中两者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和25.0%,组织学分级为Ⅰ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癌胚抗原为阴性的病全名,c-met蛋白及TGF-α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Ⅲ级,ER,PR及CEA为阳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抗人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单克隆抗体,对30例不孕妇女为黄体功能不足(LIS组)14例和对照组16例,进行ER、PR免疫组化测定,放射免疫法(RIA)测定黄体中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LIS组黄体中期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孕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ER、PR染色的阳性位于细胞核内,胸浆中无阳性染色;LIS组分泌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50例乳腺癌和1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met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met蛋白及TGF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6.0%和42.0%,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两者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和25.0%;组织学分级为Ⅰ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癌胚抗原(CEA)为阴性的病例中,cmet蛋白及TGFα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Ⅲ级,ER、PR及CEA为阳性者(cmet及PRP<0.01;TGFα、PR和CEAP<0.05;余P>0.05)。本实验结果提示:cmet蛋白及TGFα表达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体机内分泌状态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肿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 ,对 10 0例甲状腺癌及 2 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中ER、PR进行检测。结果 甲状腺癌中ER、PR阳性表达分别为 6 7.0 %和 6 2 .0 % ,均与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有关 ,但其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ER、PR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甲状腺癌中阳性率为 75 .4%和 70 .5 % ,显著高于有转移组的 5 3 .8%和 48.7% (P <0 .0 5 )。结论 ER、PR可作为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雌,孕,雄激素受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荧光组织化学法测定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6例前列腺癌(PC组)和12例正常前列腺(N组)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雄激素受体(AR)。结果显示BPH组和PC组ER阳性率高于N组(P<0.05)。BPH组AR阳性率高于PC组(P<0.05)。提示前列腺组织中性激素受体(SHR)的改变与BPH和PC有密切关系,PC和BPH中SHR阳性者适用于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前列腺带性结构中的分布,应用单饱和剂量测定法,分别测定了前列腺移行带、外周带组织中AR、ER、PR和EGFR的含量。结果表明,在11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22份标本中,移行带和周围带AR全部阳性;尽管AR浓度个体差异很大,但是两带之间仍有密切相关性(P〈0.001);周围带AR浓度高于移行带,两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胆管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并探讨EGFR表达与血型A抗原的关系,通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检测30例肝外胆管癌。结果发现15例(50%)为EGFR阳性,PCNA阳性7例(23.33%),对照组5例为非肿瘤胆总管,EGFR、PCNA均为阴性。胆管癌与非肿瘤胆总管组EGFR及PCNA表达率有显著差异,细胞分化差、有胆管外转移的胆管癌EGFR的表达率高于细胞分化好、无胆管外转移病例。胆管癌各组间PCNA表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EGFR表达与血型A抗原无关。结果提示:检测EGFR表达是判断胆管癌增生活性的有效手段,而PCNA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前列腺带性结构中的分布,应用单饱和剂量测定法,分别测定了前列腺移行带、外周带组织中AR、ER、PR和EGFR的含量。结果表明,在11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22份标本中,移行带和周围带AR全部阳性;尽管AR浓度个体差异很大,但是两带之间仍有密切相关性(P<0001);周围带AR浓度高于移行带,两带AR浓度均高于PR、ER;PR和ER在前列腺带性结构上没有明显差异。EGFR在移行带明显高于周围带。研究证实了AR、ER、PR,EGFR在前列腺移行带和周围带上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受体β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人乳腺癌新鲜标本中ERβ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Western blot法检测86例乳腺癌手术标本中ERβ蛋白含量,分析它和临床病理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 86例乳腺癌中,ERβ蛋白低表达53例,占61.6%;高表达33例,占38.4%。表达水平和患者的绝经状态、病理分级、PR水平以及PS2水平相关(P<0.05);和肿瘤直径、腋淋巴结状态、ERα水平无关(P>0.05)。根据ERα和PR分组后,ERα /PR 组的ERβ蛋白高表达比例低于ERα-/PR-组(P<0.05)。其余各亚组间ERβ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Rβ蛋白表达可能是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和内分泌治疗耐药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腋淋巴结无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检测的预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状况对腋淋巴结阴性(以下简称NL)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985年4月至1992年8月手术治疗的128例NL乳腺癌患者和26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标本的ER状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28例NL乳腺癌ER检测阳性率711%,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226例的ER阳性率为455%,二者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发生转移及复发19例,ER阳性和阴性组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21%和216%;5年生存率为945%和838%(P<005);10年生存率为682%和600%(P>005)。128例NL乳腺癌患者中随访126例,占984%,随访时间60~144个月,平均809个月。结论NL乳腺癌的ER状况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ER阴性组发生复发转移多于阳性组,且易转移至内脏,其5年生存率也明显低于ER阳性组。故对NL乳腺癌,当ER阴性时,应积极施行化学药物治疗在内的辅助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