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外翻患者的临床病理变化特点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选择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采用小切口、跖骨颈梯形截骨致嵌插骨折、辅以软性外固定治疗外翻106例(182足),均为女性;年龄18~50岁,平均42岁。术前负重位X线检查外翻角为20°~40°,平均28.6°;第1、2跖骨间(intermetatarsal angle,IM)角为9°~15°,平均11°。均合并有囊炎。结果本组外翻的病理改变主要为以下几种类型:即第1跖骨内收、IM角增大;第1跖内翻、囊炎及第1跖趾关节半脱位;第2、3跖骨头处胼胝;第2趾呈锤状趾;第1跖趾关节骨关节炎。术后随访6~36个月,其中外翻复发1足,内翻1足,转移性跖骨痛2足。结论根据外翻患者的临床病理改变特点,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可明显提高矫形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背景:Akin截骨术能够纠正拇外翻手术中残留拇趾畸形但也存在并发症,总结探讨在拇外翻手术时联合应用Akin截骨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使用指征。 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拇外翻手术时联合应用Akin截骨术48足,软组织手术加Akin截骨术6足,chevon截骨术加Akin截骨术29足,跖骨基底截骨加Akin截骨术8足,第一跖楔关节融合加Akin截骨术5足。 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平均30.3个月,未见拇外翻复发病例。术前拇外翻角为37.2°±8.9°,IMA为16.5°±6.7°;术后拇外翻角为13±6.8°,IMA为8.9°.±4.5°。术前AOFAS评分为(43±10.5)分,术后为(84±7.8)分,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拇外翻手术时,根据趾骨畸形情况联合应用Akin截骨术可以降低拇外翻手术复发率,临床效果确切,但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Austin手术治疗外翻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1998年10月~2006年4月采用改良Austin手术治疗外翻患者34例62足,男13例22足,女21例40足;年龄32~67岁,平均43岁。术前、术后2周、随访时分别摄负重位X线片,测量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近端关节固定角(PASA)、远端关节固定角(DASA),并观察其变化和测量角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手术方法根据患者术前症状和测量角度个体化选择Austin手术改良式即chevron-gerbert或chevron-youngswick截骨术。[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年,平均3.6年;患者外翻角(HVA)术前为33.50°±1.02°,术后为13.6°±0.826°;第1、2跖骨间角(IMA)术前为16.0°±0.837°,术后为8.6°±1.078°;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制定的足趾功能评分标准评价。AOFAS评分术前为(44.8±5.7)分,术后为(87.6±4.2)分。优46足,良10足,可5足,差1足,优良率90.3%。[结论]改良Austin手术是治疗外翻畸形的一种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尤其更适合矫正PA-SA增大的重度外翻。对年龄较轻的轻、中度外翻患者手术应尽量不必干扰内收肌和籽骨也可达到矫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田秀全  樊秋云  王鹏飞 《骨科》2016,7(6):417-419,424
目的 探讨McBride联合Akin截骨治疗合并痛风的轻度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足显微外科于2011年2月至2015年1月采用McBride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合并痛风轻度外翻患者疗效.共17例患者(23足),男4例(6足),女13例(17足).对患者采用McBride联合Akin截骨进行治疗.术前第一、二跖骨间角(intemetatarsal angle,IMA)平均为8.0°±1.5°,术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平均为23.5°±5.5°,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趾-跖趾-趾间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前评分,平均为(38.4±7.2)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48个月,平均为26.8个月,截骨处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均一期愈合.患者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消失,未出现术后转移性跖骨痛.术后IMA平均为5.5°±1.5°,术后HAV平均为12.5°±1.5°,术后AOFAS趾-跖趾-趾间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86.2±3.6)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AOFAS趾-跖趾-趾间关节功能评分:15足为优、7足为良、1足为差,优良率为95.7%(22/23).结论 对于合并痛风的轻度外翻患者,采用McBride联合Akin截骨术,能有效地减小HVA,并较好地解除患者的疼痛,改善足部外形,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研究第1跖骨基底长斜行闭合截骨治疗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2月~2008年11月间行第1`跖骨基底长斜形截骨结合远端软组织松解内侧关节囊重叠缝合治疗外翻共21例24足,均属中重度外翻,第1、2跖间角均大于15°,行第1跖骨基底斜行闭合截骨螺钉内固定术。[结果]平均随访7.6个月,术前平均HVA、IM1-2角分别为31.30°±6.68°和16.62°±2.65°,术后平均HVA、IM1-2角分别为12.96°±7.15°和9.80°±2.43°,平均矫正HAV角19.6°、IM角8.2°,术前、术后平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第1跖骨长度与第2跖骨长度比术前、术后分别为(89±6.7)%、(84±5.6)%,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第1跖骨基底长斜形闭合截骨手术方法治疗中重度外翻畸形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矫正结果。  相似文献   

6.
改良McBride手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轻度拇外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改良McBride手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轻度拇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共治疗轻度拇外翻36例(拇外翻角≤30°,跖间角≤13°)。采用内侧纵切口,切除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松解拇内收肌腱斜头、外侧关节囊和跖籽骨间韧带,于近节趾骨基底行闭式外翻截骨,以克氏针固定截骨处。术后即可负重行走。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8~41个月,平均25.3个月,未见拇囊炎复发病例。所有患者在术后3~8周(平均4.1周)恢复原工作。术前拇外翻角为28.4°±4.2°,术后为8.6°±1.8°,最后1次随访时,拇外翻角的矫正较术后有所丢失(10.6°±2.1°),但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显著性(t=22.7,P〈0.01)。术前IMA 11.4°±1.8°,术后9.0°±1.7°,最后1次随访时,IMA增大(10.4°±1.9°),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01〈P〈0.05)。术前AOFAS评分为(38.4±7.2)分,最后1次随访时为(89.1±5.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t=32.9,P〈0.01)。结论 Akin截骨术可以降低软组织手术的复发率,同时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可以取得优良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单一内侧切口Austin跖骨截骨联合收肌、跖横韧带切断治疗轻中度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1月,收治41例45足轻中度外翻。男9例10足,女32例35足;年龄23~71岁,平均45.3岁。左足22例,右足15例,双足4例。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为(33.1±1.4)°,第1、2跖间角为(20.4±1.1)°。患足功能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分为(47.2±3.7)分。于第1趾跖关节内侧作纵形切口,同时完成Austin跖骨截骨及收肌、跖横韧带等外侧软组织松解术。结果术中1足腓浅神经足背支损伤,行显微缝合修复。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4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36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3 d 2足出现前足内侧麻木,6周内自行缓解。X线片检查示截骨处均于8周内达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HVA为(10.7±1.7)°,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2,P=0.00);第1、2跖间角为(12.1±1.7)°,与术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1.17,P=0.03)。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84.9±4.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5,P=0.01)。随访期间无内翻、外翻及跖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单一内侧切口Austin跖骨截骨联合收肌、跖横韧带等外侧软组织松解能有效矫正轻中度外翻,手术创伤小,避免了外侧切口瘢痕及腓深神经分支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微创截骨治疗小趾囊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微创截骨治疗小趾囊炎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7年8月采用微创截骨方法治疗小趾囊炎,其中37例69足资料完整并获得随访。患足均于手术前、后拍摄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并测量相关解剖角度。应用AOFAS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系统对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评估。[结果]第4、5跖骨间角术前为14.36°±7.32°,术后为9.36°±2.92°;小趾内翻角术前为20.44°±7.36°,术后为4.36°±1.35°;改良第4、5跖骨间角术前为10.36°±2.81°,术后为7.83°±2.37°;第5跖骨外翻角术前为5.46°±1.70°,术后为2.13°±0.38°。术前AOFAS评分为(45.7±5.6)分,术后为(85.3±5.1)分,两者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截骨治疗小趾囊炎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Weil截骨治疗(足母)外翻转移性跖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回顾分析Weil截骨治疗(踇)外翻转移性跖痛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至200:5年联合应用第1跖骨基截骨及Weil截骨治疗伴有外侧跖骨头转移性跖痛的中重度外翻17例25足.患足手术前后常规拍摄足正侧位片,测量足母外翻角(HVA),I-Il跖骨间角(IMA),使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踇)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系统(AOF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手术方法根据患者术前症状选择第1跖骨基底截骨联合外侧跖骨头Weil截骨.[结果]患者(踇)外翻角(HVA)术前为32°±5.7°,术后为12.8°±3.5°;Ⅰ-Ⅱ跖骨间角(IMA)术前为23.2°±3.7°,术后为10.5°±0.7°;AOFAS评分术前45.6±6.9分,术后86.9±4.6分;Weil截骨术后的跖骨短缩3-8 mm,平均4.5 mm;术后18足跖痛症状完全缓解,7例好转,所有患者日常生活正常,无需进一步治疗.[结论] (踇)母外翻术前应综合分析足部的生物力学变化,对伴有外侧转移性跖痛的严重(踇)外翻患者,联合使用第1跖骨基截骨和外侧跖骨头Weil截骨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背景: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老年性外翻越来越多见。老年性外翻一般畸形严重,很难依靠单一截骨术矫正足部的全部畸形。目的:观察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结合趾骨Akin截骨术治疗老年性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采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结合趾骨Akin截骨术治疗老年性外翻患者138例(253足),男31例(45足),女107例(208足);年龄65~92岁,平均(77.8±2.3)岁。分别于术前1 d、术后7 d、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AOFAS的Maryland第1跖趾关节百分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定。术前、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拍摄足负重位X线片,测量和记录HVA角、IMA角、DMAA角变化情况,并进行影像学评定。结果:138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6±0.5)年。无一例出现截骨处迟延愈合和不愈合,无跖骨头坏死。所有患者术后7 d、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足部疼痛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末次随访时更显著(P<0.01)。AOFAS的Maryland第1跖趾关节百分评分法功能评定,总优良率为96.8%。HVA角、IMA角、DMAA角均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末次随访时发现各角度均较术后6周有一定程度的丢失,但无统计学差异,患者亦无临床症状。结论:运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结合趾骨Akin截骨术治疗老年性外翻的临床疗效明显。手术在单一切口下即可完成,操作相对简单,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Akin截骨联合第1跖骨截骨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 采用Akin截骨联合第1跖骨截骨治疗27例拇外翻患者(27足):Akin截骨联合Chevron截骨19例,Akin截骨联合Scarf截骨6例,Akin截骨联合Juvara截骨2例.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第1、2跖骨间夹角(IMA)与拇外翻角(HVA)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患者68例(92足),比较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及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MAA)的变化。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2个月。末次随访时,HVA、IMA、DMAA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1),AOFAS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疗效优、良、可分别为82、5、5足,治疗优良率为94.6%。结论改良Scarf截骨术是矫正拇外翻畸形的可靠技术,纠正畸形效果满意,能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第1跖列三平面截骨联合其余跖骨基底截骨治疗中重度跖内收型[足母]外翻的早期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6年9月,收治10例(12足)中重度跖内收型[足母]外翻患者。男1例(2足),女9例(10足);年龄21~55岁,平均34.5岁。病程3~10年,平均5.8年。根据改良Sgarlato测量法对跖内收分度:中度4足、重度8足。术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为(46.4±9.3)分;跖内收角(metatarsus adductus angle,MAA)为(25.41±3.66)°,[足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为(41.42±9.67)°,第1-2跖骨间角(first-second intermetatarsal angle,1-2IMA)为(10.72±2.26)°。采用第1跖列三平面截骨联合其余跖骨基底截骨以及外侧软组织松解术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1.4个月。1例(1足)术后出现转移性跖痛,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X线片复查示截骨部位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4~3.2个月,平均2.8个月。末次随访时,MAA为(8.42±0.71)°、HVA为(13.29±1.03)°、1-2IMA为(4.41±0.48)°,AOFAS评分为(89.8±5.9)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第1跖列三平面截骨联合其余跖骨基底截骨治疗中重度跖内收型[足母]外翻,可获得较好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跖骨近端闭合楔形截骨术(proximal closing wedge osteotomy,PCWO)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重度 外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重度 外翻患者45例(50足),其中男14例,女31例;年龄(40.1±13.0)岁(...  相似文献   

15.
《Foot and Ankle Surgery》2007,13(4):177-181
Scarf osteotomy has gained popularity as one of the recommended procedures for moderate to severe hallux valgus. An Akin osteotomy may also allow additional correction but carries its own complication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need for Akin osteotomy with a scarf procedure.We reviewed our results of scarf osteotomy with and without Akin in 69 patients with 99 procedures. Sixteen patients (25 feet) had an Akin osteotomy with a scarf procedure. Radiological results were analysed by measuring the hallux valgus angle (HVA), intermetatarsal angle (IMA), 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 (DMAA)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tibial sesamoid. AOFAS scores were collected prospectively.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determined by whether or not they would have the operation again for a similar condition.The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48.3 years (range 12–76) with a mean follow-up of 21 months. The mean improvement for the whole group in the IMA was from 15.8 to 7.9, HVA from 37.9 to 16.4 and DMAA from 19 to 9.9 was noted. The position of sesamoids improved from a mean of 5.8 to 2.3. The results were similar in both the groups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ed. AOFAS score improved from a mean of 53.6 preoperatively to 92.5 postoperatively. Three patients in the scarf group needed an Akin osteotomy as a revision procedure.Scarf osteotomy alone may be an effective procedure for moderate to severe hallux valgus. An Akin osteotomy may be indicated if residual hallux valgus is noted during surgery.  相似文献   

16.
背景:拇外翻为足踝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以各种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效果及复发率有较大差异。目的:探讨Scarf截骨联合其他手术方式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短期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采用Scarf截骨治疗中、重度坶外翻患者33例(41足),男4例(4足),女29例(37足);年龄24-69岁,平均51.7岁。在Scarf截骨的基础上部分患者联合第一跖趾关节骨赘切除、软组织松解及拇趾近节趾骨Akin截骨等手术方式。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andAnkle Society,AOFAS)Maryland拇跖趾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随访时摄足负重位X线片并测量拇外翻角(halluxvalgusangle,HVA)和第一、二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angle.IMA)。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4个月。HVA由术前32.78。矫正至10.18°,IMA由术前11.57。矫正至6.26。。Maryland拇跖趾关节评分:90-100分28足(68.3%),80-89分11足(26.8%),70-79分2足(4.9%),优良率为95.1%(39/41)。结论:Scarf截骨术具有较好的自身稳定性,纠正畸形能力强,愈合快,坚固的内固定可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并发症相对较少,联合其他手术方式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双平面截骨术治疗合并跖骨远端关节面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增大的重度[足母]外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并获完整随访的64例(94足)合并DMAA增大的重度[足母]外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双平面截骨术(跖骨远端Reverdin截骨术+跖骨近端开放楔形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及软组织手术。男10例(15足),女54例(79足);年龄26~66岁,平均44.5岁。单侧34例,双侧30例。参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Maryland跖趾关节评分系统评分为(54.3±7.4)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0±2.0)分。比较手术前后AOFAS Maryland跖趾关节评分系统评分及VAS评分,以及[足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first-second intermetatarsal angle,1-2IMA)、DMAA、第1跖骨长度(first metatarsal length,FML)。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2个月。4足发生并发症,其中[足母]僵硬、内侧切口边缘皮肤感觉麻木、转移性跖痛、第1跖骨头坏死各1足。术后1年AOFAS Maryland跖趾关节评分为(89.2±7.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27,P=0.000);其中优78足、良12足、中3足、差1足,优良率为95.7%。VAS评分为(1.5±2.0)分,较术前明显改善(t=10.238,P=0.000)。X线片复查显示术后3个月截骨均达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及1年HVA、1-2IMA、DMAA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FM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6,P=0.863)。结论双平面截骨术可以显著改善合并DMAA增大的重度[足母]外翻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参数,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Chen ZJ  Wang ZY  Wang QP  Zhu GY  Jiang J  Qi YZ  Zeng YF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1):1633-1636
目的 探讨第1跖骨基底截骨结合Chevron-Gerbert手术治疗严重(足母)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至2008年8月利用第1跖骨基底截骨结合Chevron-Gerbert手术治疗重度(足母)外翻患者37例(66足),男性5例(10足),女性21例(38足);年龄21~76岁,平均58岁.术前、术后、随访时均拍摄足部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测量(足母)外翻角、第1、2跖骨间角、近侧关节固定角.比较术前、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足母)外翻相关各角度的X线测量值,并结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Maryland评分法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26例(48足)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3年.末次随访时(足母)外翻角较术前纠正25.6°±3.8°,第1、2跖骨间角较术前纠正8.6°±2.4°,近侧关节固定角较术前纠正4.7°±4.2°.根据AOFAS百分评分法评定,优15例(28足)、良8例(16足)、可3例(4足),优良率为91.7%.结论 利用第1跖骨基底截骨结合Chevron-Gerbert手术治疗严重(足母)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良好,但有手术相对复杂、需行多段截骨及内固定等缺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单一内侧切口撑开器辅助下行外侧软组织松解联合第1跖骨Scarf截骨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11-12—2012-12诊治22例(25足)中重度足拇外翻,于第1跖骨内侧作单一切口,远端延长至第1跖趾关节,撑开器辅助下行外侧软组织松解及Scarf截骨矫正。结果 20例(23足)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4个月。截骨愈合时间10-13周,平均11.5周。术前拇外翻角(HVA)30.3°-51.5°(40.0±5.6)°,第1、2跖骨间夹角(IMA)15.0°-21.4°(18.6±1.8)°,AOFAS评分41.7-67.1(55.9±6.0)分;末次随访时HVA 5.8°-21.4°(13.3±4.0)°,IMA 6.2°-12.9°(10.8±1.8)°,AOFAS评分80.5-96.2(87.3±4.6)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撑开器辅助下内侧单切口外侧软组织松解联合Scarf截骨能有效矫正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撑开器辅助下内侧单切口显露清楚、创伤小且外形更加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