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红  鲁凯伍 《护理学杂志》2001,16(10):601-602
脊柱侧凸是脊柱的一段或几个节段向侧方弯曲产生脊柱畸形 ,常引起继发性胸廓、肋骨、骨盆畸形 ,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及心脏功能 ,甚至发生截瘫。青少年脊柱侧凸常规手术治疗方法是行脊柱后路器械矫形融合术 ,该手术难度大 ,术中操作时间长 ,出血量多 ,风险高。 1 996年 8月至 1 999年 8月 ,我科对 36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行后路器械矫形融合术 ,围手术期护理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中 ,男 1 0例、女 2 6例 ,平均年龄 1 4.2岁。平均体重 43.0 kg,术前平均侧凸 Cobb s角 5 8.5°,均行后路器械矫形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采用鲁克棒 ( Luque) 1 0例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矫形加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凸的护理要点.方法:30例脊柱侧凸患者行该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加强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功能指导、出院康复护理.结果:30例患者行脊柱后路矫形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保证获得和维持良好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严重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预防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目的:对严重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自1997年7月~2002年12月,矫治90。以上严重脊柱侧凸患者184例。手术分为4类:(1)先行Halo牵引、呼吸功能锻练1~3个月后,再行单纯后路矫形(4例)或前路松解2周后二期后路矫形(38例);(2)前路松解,牵引2周后行后路矫形(112例);(3)自体胫骨行前路支撑融合,2周后施行后路矫形(18例);(4)一期前路骨骺阻滞加后路矫形(12例)。结果:牵引中并发短暂性神经损害9例;后路矫形术中心跳骤停1例(复苏成功),术后下肢不全性瘫痪1例,肺部并发症10例。结论:严重脊柱侧凸患者的畸形僵硬、躯干倾斜明显,常伴有心肺功能减退或脊髓神经损害.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椎弓根螺钉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脊柱侧凸后路矫正术中采用脊柱椎弓根螺钉技术的护理。方法2002年6月至2005年10月,采用脊柱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56例,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所有病人均安全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00min,平均出血600mL,手术切口除2例浅表感染外,均一期愈合。所有病人均在4~8个月内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状态。结论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疗效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疗效.[方法]对62例随访2年以上资料完整的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前及术后疼痛分布及疼痛缓解率,对侧凸术前及术后Cobb's角、后凸角、前倾角、矫正率进行影像学评估,分析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疗效.[结果]需要持续治疗的严重或中度疼痛的患者从术前的16%下降到4%,在年龄较大(大于40岁)组患者中,疼痛的改善是明显的;胸椎、腰椎Cobb's角平均矫正率为56%,胸椎侧凸、胸腰段或腰段侧凸度数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而矫正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矢状面平衡的改善是明显的,胸椎后凸角及腰椎前凸角均恢复到正常生理角度范围之内,但各年龄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40岁以上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疼痛是患者要求手术的重要原因,术后疼痛的改善是明显的;另一方面,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冠状面Cobb's角矫正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而矢状面后凸角、前倾角矫正率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方案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形围手术期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6年8月在我院骨科接受矫形手术的AIS患者(未进行三柱截骨)91例,其中应用常规围手术期方案(对照组)51例;围手术期应用ERAS方案(ERAS组)4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血红蛋白、麻醉风险分级、侧凸分型(Lenke)、术前冠状位Cobb角、手术时间、融合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数量、冠状面矫形率、出血量、输同种异体血比例、术后血红蛋白、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引流量、引流管移除时间、术后住院日、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组间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连续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比较分类变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术前血红蛋白、麻醉风险分级、侧凸分型与术前冠状位Cobb角无统计学差...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脊柱侧凸是青少年常见的畸形之一,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几十年来,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技术已经从单一平面和单一节段的矫正发展到多平面和多节段的矫正,矫正效果也有明显提高.本文从手术人路及手术方法人手,综述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的发展历程及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脊柱侧凸是一种严量威胁青少年正常生长发育,损害了身心健康的脊柱畸形,发病率较高。是脊柱的几个或多个节段偏离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弧度,胸廓、肋骨、骨盆、甚至下肢的长度随之发生变化。严重的病例,出现心肺功能障碍、甚至脊髓畸形,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手术矫正。它可矫正或抑制脊柱侧弯的发展,恢复患者的各种能力。本科2011年12月~2013年5月共收治脊柱侧凸患者37例,经过脊柱后路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术加植骨融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ai Y  Zou DW  Ma HS  Chen XM  Peng J  Chen ZM  Zhou XF  Shao SL  Bai KW  Tan R  Zhou LY  Gao Y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1):1289-1292
目的探讨和评价不同部位和程度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17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了矫正融合手术。按照畸形的程度和部位分为4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各组患者的失血量、手术时间、矫正率、随访矫正丢失率及并发症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没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侧凸矫正率分别为:第1组:81%;第2组:86%;第3组:68%;第4组:72%。所有患者随访时间2年以上,平均为38个月(24~52个月)。结论根据脊柱侧凸畸形的程度和部位,正确选择适当的矫正方式,特发性脊柱侧凸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脊柱侧凸是一种脊柱三维畸形,随病情进展可明显影响患者心肺功能、活动能力,出现脊髓受压甚至瘫痪。严重脊柱侧凸常需手术矫正,而脊柱侧凸矫正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出血多,甚至需分期手术。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系统先天性疾病。故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管理难度较大。文章结合新近研究进展,剖析脊柱侧凸患者低体重、困难气道、肺功能受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对28例严重脊柱侧凸患者行矫形手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松解术后1周行后路矫形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术后Cobb角平均为40.8°,侧弯矫正率平均为52.0%。术后随访6~30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提出在做好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患者心理、体位、呼吸、镇痛、排便等方面的舒适护理,可增强患者舒适感,为手术获得成功和患者顺利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中,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最为常见,近40年来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的改进、分型方法的完善、麻醉技术的提高和术中诱发电位的监测及三维概念的引进等,使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现就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和外科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失败的器械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失败的器械外因素马雄君,张光铂自从19世纪早期第一例脊柱后融合术实施以来,陆续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脊柱矫形固定器械[1]。这些器械的出现减少了假关节的发生率,同时也使骨科医生过多地依赖内固定,而忽视了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初次术后再手术常见原因,并探讨治疗策略及预防措施。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再手术病例10例,收集其初次矫形术前、术后随访及再手术术后的相关影像资料、初次手术和再手术策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中5例因侧凸进展而采用延长融合范围治疗;1例因近端交界后凸加剧而需向近端延长融合范围;3例感染患者接受了清创及抗生素治疗,其中2例保留了内固定,1例为控制感染而取出内固定;1例假关节形成患者采用更换断裂内固定及局部植骨治疗。所有患者经随访12~33个月(平均21.5个月),脊柱平衡保持良好,无侧凸进展、失代偿、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常见再手术原因包括侧凸进展、感染、假关节形成、近端异常交界后凸等,选择合适的再手术策略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脊柱侧凸存在多种解剖畸形,对心肺生理功能影响已有较多研究报告。为探讨脊柱侧凸对脊髓生理功能的影响,作者观察了Cobb角60°以上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临床资料脊柱侧凸患者68例,男36例,女32例,平均年龄186岁(12~36...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自然病程的进一步认识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新的治疗方法、治疗技术不断出现,总体上可分为支具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目前AIS的治疗原则仍然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适时手术矫正,防止侧凸继续进展。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就目前AIS的治疗现状作一简要的回顾和展望。1支具治疗AIS的支具治疗起源于20世纪30~40年代,至今仍然是AIS标准的保守治疗方法。鉴于80年代有人怀疑支具治疗的效果,SRS进行了多中心的随机观测,比较了支具治疗、电刺激及对照组对侧凸矫正和控制的疗效,Nach…  相似文献   

17.
胸腔镜下治疗脊柱侧凸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胸腔镜下治疗脊柱侧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92年,德国Daniel Rosenthal及其同事[1]和美国Mcichael Mack、John Regan[2]等人分别单独地开始了胸腔镜用于脊柱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男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及1~3年随访的矫形效果,探讨性别对AIS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1999年~2004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LenkeⅠ型AIS患者56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15.4岁,平均Cobb角58.0°,术后平均随访22个月;男性21例,平均年龄16.0岁,平均Cobb角63.2°,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后路矫形内固定融合术,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固定节段数及并发症,分别测量术前、术后早期及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男女性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66min和258min,术中平均失血量分别为1689ml和1343ml,输血量分别为1148ml和919ml,固定节段数分别为10.9个和10.7个,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6%和19.0%,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后平均Cobb角分别为26.4°和27.5°,平均矫正率分别为54%和56%,末次随访时平均Cobb角为27.3°和29.5°,平均矫正率分别为46%和45%,矫正丢失分别为4.3°和6.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男女性AIS患者在术后及1~3年随访的矫形效果、手术相关参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性别对AIS患者手术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背景:脊柱畸形患者可合并有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phy,UCG)结果异常,但文献中缺乏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与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患者UCG异常的比较.目的:比较青少年IS患者与CS患者UCG结果异常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