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膝关节僵硬手术松解失败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膝关节僵硬手术松解失败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62例膝关节僵硬手术松解患者中效果不佳的3例典型病例进行回顾复习,分析其疗效不佳的原因。[结果]关节内感染、皮肤坏死、关节骨折(包括髌骨骨折)及关节软骨病损、骨化性肌炎,缺乏有效的早期功能锻炼等因素是影响膝关节僵硬手术松解失败的主要因素。[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缜密的手术操作,术中及术后必要的预防处理可减少术后再次黏连发生。  相似文献   

2.
髋关节置换术后不稳定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不稳定的原因与处理办法,方法:观察44例全髋置换病人手术入路,方式,头与臼的比例,软组织的平衡等与术后不稳定的关系。结果:根据患者术后疼痛,行走,髋关节功能,生活工作能力进行评分。优26例,良11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84.1%,结论:手术入路,方式,头与臼的比例,软组织的平衡等是术后关节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及时,恰当的处理是保证术后关节稳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腕背腱鞘囊肿的病因及治疗唐玲丽1摘译李涛2审校有症状的腕背腱鞘囊肿需行手术治疗,复发率为1%~50%。病因尚有争论。本文认为:舟月关节不稳是其发生原因,若不纠正不稳定,复发难免。7例在手术治疗后复发的腱鞘囊肿患者,症状体征明确,再行手术治疗。术...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僵直松解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膝关节僵直松解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65例膝关节僵直手术松解患者中效果不佳的3例进行回顾复习,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 伤口感染、皮肤坏死、术后再次粘连为膝关节僵直松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关节内骨折、关节软骨病损、骨化性肌炎以及缺乏有效的早期功能锻炼,是导致膝关节僵直手术松解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缜密操作,术中及术后预防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前十字韧带重建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十字韧带ACL重建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虽然其优良率达到75%~90%1,但仍有部分患者的疗效不佳,主要为膝持续疼痛、关节活动度减小及残留或复发前向不稳定。导致ACL重建失败的原因包括:1术前因素:如关节不稳定的程度,是否伴有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2术中因素:移植物的选择,髁间切迹成形不当,股骨和胫骨骨隧道位置不良,移植物张力不佳和固定不妥等;3术后因素:移植物在骨隧道处愈合不佳,康复训练不良和再次创伤。本文着重阐述ACL重建失败的术中因素。一、移植物的选择ACL损伤可用不同的材料进行重建,如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30 d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翻修手术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进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假体均为固定平台假体,采用骨水泥固定,排除翻修病例及血友病关节炎患者.共有1 920例患者(2 779例次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纳入研究,男性323例,女性1 607例;年龄25~86岁,平均(66±9)岁.骨关节炎1 720例(89.58%),类风湿关节炎168例(8.75%),强直性脊柱炎12例(0.63%),继发骨关节炎20例(1.04%).随访患者术后30 d内发生的主要系统并发症、局部并发症及发生的翻修手术及相关因素.结果 随访截至2013年12月,共有1 854例患者(2 693个关节)获得随访,失访率为3.44%.术后平均随访67个月,死亡3例.41例(2.21%)患者出现系统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为呼吸系统并发症(0.49%,9/1 854)及心血管并发症(0.38%,7/1 854).术后经超声证实的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02% (56/1 854),其中7例发生肺栓塞.术后发生局部并发症24例(1.29%),包括伤口愈合不良、伤口感染、神经损伤.59个关节接受翻修手术治疗,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后松动(1.19%,32/2 693)和术后关节僵硬(0.37%,10/2693).结论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30 d内最常见系统并发症为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感染后松动是术后翻修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002—2006年15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发生关节僵硬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5例病例中,切开手术、石膏固定引起的10例(66.67%),手术操作失误引起的3例(20%),康复因素引起的2例(13.33%)。[结论]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与手术技术、治疗措施、康复训练密切相关;良好的手术技术、避免术后再固定、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是预防术后僵硬的关键。关节镜下松解是较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骨阻滞联合关节囊紧缩成形术治疗肩关节后不稳定,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对5例创伤性肩关节后不稳定患者采用气碘双重造影检查,明确导致肩关节后不稳定的病理因素,针对其骨和软组织结构异常,采用骨阻滞联合关节囊紧缩成形术治疗。结果气碘双重造影检查显示患肩有关节盂后缘骨性破坏、关节囊松弛和盂唇撕裂表现。采用骨阻滞联合关节囊紧缩成形术治疗后,在随访5—38个月(平均19个月)期间无一例患者诉肩关节不稳定症状。结论包括骨和软组织异常在内的多种病理因素可导致肩关节后不稳定。正确的手术治疗需纠正患者存在的病理变化,而不是对所有患者实施一种“标准”的术式。对于存在多种病理因素的肩关节后不稳定患者宜采用联合手术的方法,以纠正其各种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的腰椎术后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6月手术治疗的17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依据FBSS发生情况,设为FBSS组与非FBSS组。收集两组患者病历资料,组间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术后发生FBS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76例患者发生FBSS 40例,发生率为22.73%;两组瘢痕体质、术后关节突关节间隙增大、合并骨质疏松、手术术式、首次锻炼时间、合并糖尿病、性别、年龄、术中出血量、病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瘢痕体质(OR=3.213)、术后关节突关节间隙增大(OR=3.032)、合并骨质疏松(OR=2.764)、开放性手术(OR=2.486)、首次锻炼时间3 d(OR=3.331)、合并糖尿病(OR=2.343),均是术后并发FBS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FBSS的发生率较高,瘢痕体质、术后关节突关节间隙增大、合并骨质疏松、开放性手术、首次锻炼时间3 d、合并糖尿病均会增加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1月至2014年9月间采用钢板固定治疗的168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其中109例获得随访,男69例,女40例;年龄23~72岁,平均46.3岁。骨折按Tile分型:Bl型15例,B2型37例,B3型14例,c1型19例,c2型16例,c3型8例。根据随访期间Majeed功能评定标准评价关节功能,并将患者分为优良组(86例,78.9%)和可差组(23例,21.1%)。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体重指数、手术时机、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情况、骨密度、术后负重时间等。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关节功能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53个月,平均18.7个月。术前ISS(P=0.000)、骨折类型(P=0.008)、骨折复位质量(P=0.009)、术后并发症(P=0.000)是影响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前瞻性使用ISS评估患者病情,明确骨盆骨折类型,尽量对骨折解剖复位,降低骨盆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不同术式术后疗效不良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不同术式术后疗效不良的原因及特点,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应用尿动力学检测其他检查手段对84例BPH术后症状改善不良的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组进行检查分析。结果: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组术后改善不良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膀胱出口再梗阻(84.9%)、逼尿肌收缩无力(30.4%)和逼尿肌不稳定(DI)(18.2%)。开放组主要原因依次为逼尿肌收缩无力(52.9%)、逼尿肌不稳定(35.2%)和膀胱出口再梗阻(33.3%)。2组数据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结论:不同手术方式,其术后疗效不良原因差异有显著性。TURP组再梗阻率远高于开放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目前TURP手术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术前存在逼尿肌收缩无力和DI,是导致术后疗效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骶骨肿瘤术后伤口相关并发症类型及相应危险因素,探讨骶骨肿瘤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为降低骶骨肿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8月~2008年6月进行手术切除的302例骶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骶骨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类型、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骶骨肿瘤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不愈合、切口感染、脑脊液漏及内脏损伤及术后大出血.切口局部发生延迟愈合的46例,占15.2%.深部感染31例,占10.3%,内脏损伤12例,占0.4%.术后伤口不愈合、术后伤口感染及内脏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直径大于10 cm、二次手术及放疗.术后11例患者出现大出血,其中7例患者经介入治疗病情稳定,2例患者伤口加压包扎,加快输血,病情稳定,2例患者术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患者术后出现多发内脏转移及骨转移死亡.术后大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直径大于10 cm、进行肿瘤切刮术及肿瘤累及S_2及以上.脑脊液漏患者18例,占0.6%,放疗及二次手术是出现脑脊液漏的主要原因.[结论]充分了解骶骨肿瘤患者的手术风险因素有助于判断术后的情况,术前积极的防范及术后有效的预防及处理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意外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脑血管意外患者12例, 分析其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平均随访2年3个月, 近期无痛或轻微痛关节10个,关节功能明显改善9个, 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关节脱位4例(后发生异位骨化1例、髋痛2例),假体松动1例. 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因髋部疾病致功能障碍而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者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较高;术后不宜过早负重下地活动;加强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目前许多研究报道TKA术后10~15年的患者满意度及假体生存率均高于90%。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术后早期效果不令人满意,术后2~5年内即出现失败,需要进行翻修手术。TKA术后早期失败原因中,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手术的并发症及其意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总结近 20年来关节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 方法 自 1980年 5月~ 1999年 5月共施行关节镜手术 1 540例,病变部位分别为膝关节 (1 426例 )、踝关节 (59例 )、腕关节 (17例 )、第一跖趾关节 (21例 )、髋关节 (8例 )、肘关节 (6例 )、肩关节 (3例 )。结果 在施行关节镜检查或术中、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及意外者 79例 (5.1% ),其中发生关节内各种器械断裂 8例,关节内正常组织损伤 40例,关节镜入孔周围组织结构损伤 11例,冲洗液外渗 13例,关节血肿、感染 5例,术中髌骨再骨折 1例,术后突发心肌梗死 1例。结论 关节镜检查或镜下手术时发生并发症及意外的原因主要由于术者对关节镜操作技术不熟练、医护配合不好、术中关节内结构显露不清,以及磨损老化的器械没有及时更换所致。只要注意改进上述环节,即可减少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关节周围骨折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少见但较难处理的并发症.研究发现术后是否发生关节周围骨折与选取的手术方式和骨隧道的位置及大小等因素有关.由于术后关节周围骨折的发生率较低,目前临床上较少有大宗病例报道,多为散在临床个案报道,临床医师对该并发症的关注度不高,导致对其认识存在诸多不足.同时,术后关节周围骨折常常影响膝关节稳定...  相似文献   

17.
60例四肢长管骨骨不连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目的]探讨骨不连发生的原因。[方法]对60例骨不连病人的骨折类型、手术方式、内固定材料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导致骨不连的原因。[结果]因为患者自身因素导致骨不连的占8.3%;由于选用内固定器械不当或操作失误占81.6%;术后功能锻炼不当占10%。[结论]作者认为正确的使用内固定器械,熟练的运用手术技巧和术后科学的功能锻炼是防止骨不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疼痛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最常见的症状,多数与手术失误有关,且常预示手术失败。了解疼痛发生机制有助于在术中加以预防,提高手术质量。除感染及关节外原因外,引起TKA后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是膝关节屈曲不稳定、假体对线不良和髌骨关节问题。只有准确判断疼痛原因,才能正确处理。在分析致痛原因时应按照询问病史、物理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的顺序逐步进行,科学条理、思路清晰的诊断程序是正确诊断、防止遗漏和偏差的保证。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详细阐述了TKA后膝关节疼痛的关节内、关节外常见原因及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手术意外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本组1 582例(男771例,女811例)。其中半月板成形440例,骨性关节炎关节清理398例,交叉韧带重建380例,关节粘连松解30例,髁间嵴撕脱骨折55例,髌骨脱位手术26例,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清理30例,游离体取出术46例,各种滑膜炎行滑膜活检或切除38例,其他139例。[结果]平均随访60个月(24~117个月),术中、术后发生的各种意外及并发症共36例,其中关节内器械断裂2例,关节内正常组织损伤10例,关节镜周围血管神经损伤6例,冲洗液外渗3例,术后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关节内血肿3例,切口感染2例,小腿广泛皮下气肿1例。总结2005年前及2005年后的病例术中术后发生的意外及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膝关节镜术中意外的原因主要为关节镜操作技术生疏、解剖不熟悉及显露不清所致,多发生于开展手术的早期。如避免上述因素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而及时的发现并处理则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芬兰关节置换登记系统的资料分析,探讨全膝关节翻修术的治疗结果,并以再次翻修为终点评估翻修假体生存的预测指标。方法1990年至2002年芬兰国家关节置换登记系统共录入全膝关节翻修术2637例,以再次翻修为统计止点,对上述完整材料进行各种统计学分析,主要包括单因素分析中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Cox回归分析及模型诊断。结果全膝关节翻修术后假体2年生存率为95%(1874膝)(95%置信区间,94%~96%),5年为89%(944膝)(95%置信区间,88%~90%),10年为79%(141膝)(95%置信区间,78%~81%)。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假体生存最显著的预测指标是患者的年龄及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使用时间(即初次与翻修手术间隔的时间)。预测生存率的其他重要指标有第1次翻修的年份及翻修原因。结论预测全膝关节翻修术后假体生存率较好的因素有: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初次关节置换术后5年或以上施行翻修以及无髌骨半脱位。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加重(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及其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均可以减少关节活动量,加上医师不主张对老年患者施行手术,使得老年患者的再翻修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