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于2010年4月收治足舟骨脱位并骰骨骨折脱位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23岁,因车祸致右足被刹车踏板挤伤后疼痛、畸形、活动障碍5h人院.查体:右足短缩、内翻畸形,肿胀明显,右足内侧皮肤可及骨性突起,局部压痛明显,右足背第5跖骨基底处压痛,右足各趾感觉、血运尚好.右足三维CT示:右足舟骨向内侧完全脱出,距舟、楔舟、骰舟关节脱位;骰骨粉碎性骨折并脱位.患者急诊行手法复位失败,于伤后6d行足舟骨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骰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自内侧楔骨向舟骨、舟骨向距骨各行1枚直径3.5 mm空心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2.
一、临床表现及 X线征象患者 :高× ,男 :14岁 ,发现双足畸形 2 2个月 ,进行性加重 ,伴有轻度疼痛入院 ,无外伤史。查体 :双足呈扁平足 ,足弓塌陷 ,轻度外翻畸形。足内侧有一硬性肿物 ,无压痛 ,不能活动。足背伸、跖屈正常 ,负重时畸形无明显变化。X线片显示 :双足舟骨向内跖侧脱位 ,足弓塌陷。二、临床诊断 :先天性足舟骨脱位。三、手术方法及疗效 :入院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畸形矫正术 [1 ] ,取内踝下2 cm至第一楔骨弧形切口进入 ,显露距骨、距下关节、舟骨、第一楔骨。松解背侧挛缩组织及关节囊 ,舟骨不能复位 ,做关节融合术。 1、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经矫形后距、舟骨畸形的病理成因与生物力学基础。[方法]在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和采用CT图像重建足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的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正常足与马蹄足内侧纵弓(第2序列)的生物力学模型。[结果]距骨在胚胎阶段即出现发育不良,距骨、跟骨间重叠不良和跟骨内翻;正常足与异常足第2序列的应力主要集中于第2跖骨与足底腱膜。足弓结构异常、跖筋膜切断都将加剧应力集中程度、增加足弓背屈变形,应力传导导致舟骨、距骨变形。[结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在胚胎发育期即有足的马蹄内翻且畸形程度随生长发育而逐步加重,距骨在胚胎阶段即出现发育不良。距、舟骨继发畸形与经矫形后应力集中、足弓背屈变形有关。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3岁,从6米高处跌下,右足外翻位落地受伤,伤后1小时急诊入院。查体:右足呈外展25°、外翻30°畸形,内踝下方皮肤裂伤8cm,距骨前下及内侧部分关节面外露,足趾可活动,趾端血运、感觉正常。X线示右足距骨周围关节向后外侧脱位。伤后2小时在腰麻下手术治疗。术中见跟距、距舟内侧及跟距骨间韧带断裂,距骨周围关节向后外侧脱位,胫后肌腱套嵌在距骨头颈的上升侧面。常规清创,直视手法及手拨均不能使胫后肌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严重后足损伤后,通过后足重建恢复后足外形及功能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严重后足损伤,进行后足重建术。其中,男4例,女2例。受伤原因为高处坠落伤5例,车祸伤1例。6例均有距骨及跟骨粉碎性骨折,距下、距舟、跟骰关节不同程度的脱位,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均为Ⅳ型;4例伴有后足前、内侧或足底跖侧皮肤挫裂伤,2例为后足前、内侧皮肤挫裂伤,另2例为足底跖侧皮肤挫裂伤,其中1例为后足前、内侧皮肤撕脱伤伴皮肤坏死缺损,1例为足底跖侧皮肤挫裂伤伴皮肤坏死缺损骨外露,按Gustilo分型:Ⅱ型2例,Ⅲ型A度1例,Ⅲ型B度1例。[结果]2例无皮肤挫裂伤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4例伴有皮肤挫裂伤中1例手术切口渗出、裂开,经换药于术后4周愈合,余3例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4例伴有后足前、内侧或足底跖侧皮肤挫裂伤者清创后2例伤口Ⅰ期愈合,1例后足前、内侧皮肤撕脱伤伴皮肤坏死缺损、1例后足足底跖侧皮肤挫裂伤伴皮肤坏死缺损骨外露,经换药形成肉芽创面新鲜后游离植皮分别于术后6、10周逐渐愈合。依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的足部评分标准(AOFAS)评分评价术后功能6例中:评分最低68分,最高91分。优1例,良3例,可2例。[结论]严重后足损伤后,通过后足重建术,可以恢复后足的外形,最大限度的保留后足功能,是治疗严重后足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足部第2楔骨脱位,其基本病变是由直接暴力所致,多见于跖侧脱位,背侧脱位比较少见,常合并有足部其他部位的损伤[1].笔者收治1例双足挤压伤,其中左足皮肤软组织挫裂伤、右足骨筋膜室综合征、第2楔骨脱位、跟骨粉碎性骨折经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垂直距骨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X线征象。我院曾收治一例。一、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患者,武×,女,3岁,右足畸形3年,畸形进行性加重,伴有跛行,不伴有疼痛入院。查体:右足外翻畸形,足底突出,呈摇椅状,足背外侧近踝关节处可见一深的凹陷。足底突出处可摸到一硬性肿物,无压痛,右足僵硬,足内翻跖屈严重受限,负重时畸形无变化。X线片显示:距骨垂直与胫骨纵轴平行一致,舟骨完全脱位到距骨颈背面,前脚背伸,足底软组织轮廓凸出。图1 侧位片图2 背伸应力侧位片图3 跖屈应力侧位片图4 术后X光侧位片二、临床诊断:先天…  相似文献   

8.
1跖内收(内翻)的手术治疗 跖内收是前足相对于中足和后足所产生的内收。本文所述跖内收限定为前足(跖骨)在横断面上异常的内收变化,而后足正常或轻度外翻的前足畸形。跖内翻是指前足在相对后足向内侧偏移的情况下又有旋后为特征的足部畸形;后足正常或伴有轻度内翻。这两种情况下,足的外侧边界凸起并向第五跖骨基底部突出(图1)。  相似文献   

9.
距下关节脱位由高能量创伤所致,发生率低,仅占全身关节脱位的1%,国内外报道较少[1].笔者于2010年1月收治2例,其治疗过程及结果差别较大,经过对比,认为早期手法复位是治疗的关键.1病例报告例1,男,42岁.于2010年1月5日驾驶小轿车时发生车祸致右足踝受伤,右足踝呈极度内翻状,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即送某医院住院治疗,摄片检查显示右跟距关节完全性脱位,跟骨向内侧完全错位,距舟关节半脱位,右距骨内后缘撕脱性骨折.  相似文献   

10.
赵震颖 《中国骨伤》1998,11(2):68-68
胫后肌肌腱前脱位是踝关节外伤时,该肌腱突破内踝后屈肌腱支持带,滑过内踝尖至内踝前,造成踝关节内侧疼痛,行走不稳症状的一种肌腱脱位症。该症国外自Matinus于1874年首例报导至今不超过15例,国内迄今未见报导。陈×,女,16岁,汉族,体操运动员,1995年4月22日入院。2周前在训练过程中扭伤右内踝后,觉内踝肿痛,行走不稳。检查:右内踝软组织轻度肿胀,压痛存在,右足内翻跖屈位时,扪及内踝后一条索状物滑过内踝尖至踝前。右踝关节X线片未见异常。于1995年4月27日在右跟骨阻滞麻醉下手术。切口为右…  相似文献   

11.
距下关节、踝关节对后足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踝关节与距下关节的运动范围及其对后足运动的影响。方法选用青壮年新鲜小腿-足标本8足,分别固定于特制的夹具中,用横穿跟骨体部的骨圆针标记跟骨,测量跟骨在坐标系内的三维位移,分别固定距下关节、踝关节,测量各自在固定情况下跟骨在坐标系内的三维位移。通过矩阵转换和函数方程,利用位移计算跟骨的三维旋转角度。分析后足在距下关节固定、踝关节固定或不固定任何关节时各平面活动范围及对后足活动度的影响。结果后足在不同的关节固定情况下均表现出三维运动。固定踝关节时,后足内翻15.99°±2.81°,外翻8.62°±1.90°,背屈3.70°±1.00°,跖屈5.87°±1.39°,内收7.64°±2.04°,外展3.99°±1.78°;固定距下关节时,后足内翻7.13°±1.07°,外翻5.52°±0.85°,背屈17.09°±2.87°,跖屈30.75°±5.04°,内收10.77°±1.56°,外展6.54°±1.88°;不固定任何关节时,后足内翻18.87°±3.89°,外翻9.12°±2.05°,背屈22.62°±3.21°,跖屈40.88°±5.77°,内收17.48°±2.26°,外展11.47°±2.29°。距下关节或踝关节固定后,后足在三个平面上的运动均受到影响。结论在后足运动中,内、外翻主要是距下关节的活动,背屈、跖屈主要是踝关节的活动。后足在冠状面上的运动,踝关节与距下关节能相互代偿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7岁,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未治。近一年自觉内翻加重伴行走疼痛难忍,要求手术。查体:左足内翻、内旋,前足内收、内翻、高弓,左足躅趾过伸,主、被动跖屈活动均受限,余四趾跖屈,主、被动背伸活动均受限。x片示跟骨下垂,纵轴与距骨纵轴平行,跗骨排列紊乱。  相似文献   

13.
各种原因导致的足内翻畸形常伴有胫距关节倾斜、胫骨旋转等复合畸形。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一些既往施行过三关节融合术、踝关节融合术或足的其它骨性和肌性手术,术后畸形矫正不全或畸形轻度复发者,如再行足截骨手术矫正内翻畸形,则手术创伤大,且不能改变距骨在踝穴内的倾斜犤1犦,亦不能同期矫正小腿下端的内翻、内旋或外旋畸形。1994年5月~1999年12月,我们采用踝上截骨术矫正足内翻及复合畸形14例,效果良好。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6~47岁,平均31.6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10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组织牵伸结合有限截骨矫治成年人下肢外伤后严重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问题。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2月共治疗17例成人足外伤后严重的马蹄内翻足畸形。Dimeglio分型:Ⅲ型,严重畸形13足;Ⅳ型,畸形非常严重4足。牵伸矫形器由胫骨外固定器和特殊形状的足部外固定器构成,在畸形状态能适应牵伸器顺利安装情况下,仅选择距下关节融合。如果畸形超出牵伸支架的可调空间,选择有限截骨三关节融合术,部分矫正足的内翻、内收畸形,至能顺利安装牵伸支架,残留的畸形通过牵伸逐渐矫正。结果治疗结束时所有病例的马蹄内翻足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14例随访半年至3年,平均11个月;5足轻度复发,马蹄畸形均未大于20°,仍能跖行;踝关节活动度部分有一定改善。根据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组(ICFSG)的评分系统:优3足,良9足,可2足,差0足。结论组织牵伸结合有限截骨矫治成年人下肢外伤后严重马蹄内翻足畸形,便于外固定器的安装,更好地预防畸形复发、减少牵伸的时间,发挥Ilizarov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距骨骨折脱位合并血管神经束嵌压少见,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性,19岁。从5米高处坠落左足先着地摔伤4小时入院。检查:全身一般情况良好,左足前移4cm,内移2.5cm,内外踝后移,外踝突出呈内翻足畸形,踝足稍肿涨,皮肤颜色紫暗,未起水泡,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博动消失,皮肤感觉迟顿。X线指片:示左距骨体横形骨折,颈体分离约4cm,体部向后旋转80°脱位,滑车关节面向前旋转45°与周围诸骨分离脱位,胫骨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治疗及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 2月~ 2 0 0 0年 2月收治 40 5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其中手术治疗 3 5 2例 ,有 3 0 2例 3 2 6足经 2~ 8年随访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3 0 2例 3 2 6足 ,男 2 2 8例 ,女 74例。年龄 6个月~ 2 0岁。左 1 85足 ,右 1 41足。依畸形程度自定标准 ,轻度 :跖屈 <2 0°,内翻 <2 0°,前足内收 <1 0°,无骨性畸形 ,可手法矫正者。中度 :跖屈 2 0~ 40°,内翻 2 0~ 40°,前足内收 1 0~ 2 5°,有轻度骨性畸形 ,手法不能完全矫正者。重度 :跖屈 >40°,内翻 >40°,前足内收 >2 5°,有严重骨性畸形及异常胼胝出现…  相似文献   

17.
笔者于2011年9月收治1例髋关节后脱位并关节腔内游离骨片及坐骨神经损伤。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0岁,因车祸伤致右髋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1 h入院。查体:见右髋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右膝部有骨擦音,右下肢缩短。右小腿、右足麻木,肌力4~5级。行X线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手术方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方法18例33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采用联合手术方法包括跟腱冠状位延长、胫前肌移位、足内侧短缩软组织切开、跖筋膜切断和骰骨内“V”形截骨。结果14例25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月,平均7月。优良13例24足,1例1足手术效果差。结论联合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具有减少手术次数、短期无复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5岁,因右下肢外伤后畸形2h入院。入院查体:右小腿皮肤浅筋膜撕脱从膝内侧纵延至足跗部内侧;内踝以上肌膜完整,内踝至足跗部内侧肌肉撕裂;距舟、跟骨向外面开放;足外翻畸形;足背动脉触诊(±),胫后动脉未能触及。诊断:右小腿皮肤大面积撕脱伤;右楔舟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右跟骰关节脱位;右骰骨粉碎性骨折;第二跖骨基底部骨折。急诊清创,行楔舟关节、跟骰关节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缝合踝、跗部深筋膜,对撕脱的皮肤浅筋膜行减张缝合(减张口兼起引流作用)。术后予激素、扩容、抗感染,加热疗后足背动脉搏动已可触及。次晨皮肤色泽较暗,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长伸肌腱移位动力矫正外翻畸形的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4月~2006年12月,采用长伸肌腱移位矫治外翻畸形25例38足。其中男2例3足,女23例35足;年龄22~60岁,平均46.3岁。术前外翻角21~45°,平均31.30°;跖间角7~21°,平均12.52°。手术将第1跖骨骨赘凿除,内侧关节囊修复,收肌横头切断,长伸肌腱向内侧移位、止点再造。结果术后外翻角7.30±2.62°,跖间角6.50±2.46°,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功能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系统进行临床评估,优25足,良7足,差6足,优良率84.2%。获随访6~24个月。2足于术后2个月出现内翻,2足术后3个月出现第1跖趾关节活动受限。无外翻畸形复发。结论通过口止母长伸肌腱内移等软组织平衡恢复了第1跖趾关节内、外侧应力,手术操作简便,畸形矫正效果好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