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距下关节脱位俗称距骨下关节脱位,是距骨与跟骨、舟骨之间的脱位,临床较少见,且易与踝关节脱位相混淆。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7年12月诊治距下关节脱位6例,其中内翻脱位4例,外翻脱位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距下关节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距下关节的稳定、脱位机制及脱位后复住失败的原因和对策作一综述,以便能为临床正确诊断和处理该类损伤,减少并发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距下关节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下关节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重要功能的关节 ,它在足的内、外翻运动中起重要作用[1 ] 。对距下关节病变以往的诊断方法很多 ,包括X线片、关节造影、CT扫描、MRI等 ,但结果均不十分理想 ,治疗方法较少 ,且创伤较大 ,外科医生们努力在寻找一种无创或微创的技术来诊断、治疗距下关节内的各种病变。Parisien[2 ] 首先于 1985年开始将关节镜技术应用于距下关节。此后该技术逐渐得到发展 ,但单独报告距下关节镜的文献很少 ,有关的临床报告更少。现就距下关节镜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一、解剖 :距下关节 (见图 1)解剖复杂 ,其放射成像及关…  相似文献   

4.
距下关节脱位由高能量创伤所致,发生率低,仅占全身关节脱位的1%,国内外报道较少[1].笔者于2010年1月收治2例,其治疗过程及结果差别较大,经过对比,认为早期手法复位是治疗的关键.1病例报告例1,男,42岁.于2010年1月5日驾驶小轿车时发生车祸致右足踝受伤,右足踝呈极度内翻状,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即送某医院住院治疗,摄片检查显示右跟距关节完全性脱位,跟骨向内侧完全错位,距舟关节半脱位,右距骨内后缘撕脱性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距下关节炎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7年2月,对8例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行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交替使用三个入路。结果8例术后随访20~55个月,平均30个月。未见皮肤坏死、麻木、感染等手术并发症。8例X线片均示骨性融合,平均愈合时间10.8周(9~12周)。改良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从术前的(51.0±11.7)分提高到(82.0±10.9)分,差异具有显著性(配对t检验,t=19.69,P〈0.01)。结论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创伤小,理论上不损伤跟骨距骨的血供,患者痛苦小,操作简单,避免切开,早期适当活动及负重,有助于恢复本体感觉,有利于骨性愈合,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跟骨骨折合并距下关节外侧脱位较少见,通常为闭合性损伤,由高能量损伤比如高处坠落伤或车祸伤引起。我们成功救治了1例距下关节完全脱位合并跟骨骨折、舟状骨骨折、踝关节脱位、距下关节向外侧脱位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距下关节脱位(Subtalar joint diislocation,STJD)于1811年,首先由Judcy和Dufaurets报告,主要由高能量的创伤所致,国内外文献报告其发生率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1%,手法复位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文献报告手法复位失败率高达20%。自1985~2000年我院收治距下关节脱位53例。其中11例手法复位失败或存在开放复位困难,现就其原因和  相似文献   

8.
患者李某,男,34岁,农民。2001年8月20日上午11时许,被石块砸伤右踝部,伤后右髁部肿胀疼痛学期工作总结活动受限,0.5h内来院就诊。检查:右小腿下段前侧至踝前皮肤擦伤,右踝部肿胀压痛、畸形,活动受限。足背动脉博动良好,足趾血运及感觉良好。X线侧位片显示距下关节前脱位,足趾颈骨折。正位片显示距舟关节脱位。诊断:距下关节前脱位全并距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9.
距下关节脱位的急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强  王众  申屠刚  苏加向  于凤宾 《中国骨伤》2004,17(12):739-740
距下关节脱位(subtak joint dislocation,STJD)主要由高能量的创伤所致,发生率低,仅占全身关节脱位的1%,国内外报告较少。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STJD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自1986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距下关节脱位36例,急诊处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下肢骨骼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用此模型分析佩戴不同角度足底外侧垫后距下关节接触特征的变化。方法:利用逆向建模技术,将正常成人志愿者下肢三维CT数据,在Mimics 10.0、Geomagic Studio 6.0软件中对相关组织进行重建,并和ProE 5.0中设计出足底外侧垫的计算机模型导入Hyperwork 10.0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赋予材料属性,在ABAQUS 6.9中添加受力状况,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建立下肢骨骼及足部软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共95 365个节点、246 238个单元。站立时距下关节的接触特征为后关节面的接触面积大于前中关节面,峰值应力集中在后关节面的前外侧部分,平均应力值(3.85±1.03)MPa。与0°模型比较4°、8°、12°和16°模型的前、中、后距下关节的接触面积都相应减小,前者|r|=0.964,P=0.008;后者|r|=0.978,P=0.002,均存在显著相关性。0°模型距下关节等效应力均值(3.07±1.14)MPa至(3.85±1.03)MPa,各区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0°模型相比,8°模型中前、中关节面等效应力均值显著减小(P0.05),同时后距下关节面的峰值应力显著增大(P0.05)。在12°模型中峰值应力会在此基础上急剧增大至(10.51±3.53)MPa,与8°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模型中虽然峰值应力略有增大,但与12°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佩戴足底外侧垫后获得的距下关节外翻是以距下后关节面应力集中为代价,选择8°倾斜角在提供适当外翻力矩同时不会造成载荷过度集中,临床上不应盲目增加倾斜角度,以免继发足踝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开放性距下关节脱位合并胫后血管神经断裂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缘于入院前2 h不慎从约4 m高处坠落,右足着地,当即感局部疼痛剧烈,不能站立及行走.查体:神志清楚,心率88次/分,血压120/70 mm Hg.伤足外翻背伸畸形,弹性固定.足弓消失,呈平底足样外观.内踝尖有斜向前下方的8 cm长皮肤裂口,距骨头裸露,创口有活动性出血.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跖管处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足趾血运正常.足底皮肤感觉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粗钻头法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9年1月采用粗钻头法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11例严重距下关节炎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2~63岁,平均42.5岁。右足6例,左足5例。其中陈旧性跟骨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9例,骨关节炎1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采用跟骨外侧切口,以4.5 mm粗钻头于距下关节处开出骨道,取髂骨植入。结果所有患者随访9~42个月,平均22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按视觉模拟法对疼痛评分,术前和末次随访分别为5.9~7.5分(平均6.7分)及1.1~2.0(平均1.5分)。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足-踝评分系统评分,从术前41~67分(平均55.6分)至末次随访72~94分(平均83.7分)。优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1.8%。结论应用粗钻头行距下关节融合术,创伤小、临床操作简便、易行、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陈旧性骨折导致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手术疗效。方法C型臂透视引导下定位距下关节,采用跟腱后外侧切口,透视引导下于距下关节内打人导针,并以阶梯钻沿导针方向扩开通道,破坏距下关节两侧关节面,后取自体髂骨移植或以同种异体骨填充关节间隙,并自足跟打人空心拉力螺钉1~2枚给予固定。结果本组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3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Ⅲ,优10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4.12%。结论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陈旧骨折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尺桡骨下关节Ⅱ型脱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例资料例1,女,50岁。因右腕部急性扭伤急诊。体检:右前臂强迫旋后位畸形,感觉、血循正常,右尺桡骨下关节处有压痛,尺骨远端背侧凹陷,主动或被动旋前不能。X线正位片示:尺桡骨腕关节面不平齐,尺桡骨远端关节处重叠,侧位片示尺骨向掌侧移位(Ⅱ型脱位,图1...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正常成人新鲜足标本距下关节在正常情况下足三维运动中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新鲜足标本12例,通过加载使足产生某种形式的运动,用三维数字化坐标仪测量距下关节组成骨在某种运动状态下的相对三维坐标位移,通过矩阵转换和求解非线性函数方程计算其三维旋转角度,确定距下关节的运动范围、规律和在足整体运动中的作用。[结果]距下关节在足整体运动中背屈-跖屈、内翻-外翻、内收-外展轴运动范围分别为(4.13±0.86)°、(8.43±0.52)°、(12.77±1.29)°。在足单纯跖屈背屈、内翻外翻、内收外展过程中,对距下关节三维运动度作相关性分析,并对相关系数进行t检验,相关系数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随足跖屈背屈、内外翻和内收外展运动度的增加,距下关节三维运动范围呈线性增加,在各轴上的增加幅度有所不同,三轴方向上的运动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距骨体骨折并踝关节、距下关节脱位的损伤发生机制与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2—2017-06采用内踝或外踝截骨手术治疗的23例距骨体骨折并踝关节、距下关节脱位。术前予以跟骨牵引,进行冷敷、消肿对症治疗,待肿胀消退后选择内外侧双切口手术治疗。12例合并内踝骨折术中无需内踝截骨,8例术中进行内踝截骨,3例术中进行外踝截骨。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3(8~51)个月。3例术后4个月时出现距骨体密度轻度增高,行CT三维重建检查未见明确骨坏死。1例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1.3(9~15)周。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平均0.6(0~3)分,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88.2(76~100)分。结论距骨体骨折并踝关节、距下关节脱位需早期手术治疗,术前应进行CT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特征,制定合理的截骨方案;术中解剖复位骨折脱位,加压坚强内固定,保护距骨体部血运,尽可能降低术后距骨缺血性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距下关节镜     
距下关节是复杂的后足结构,可作内翻及外翻运动,具有重要的生物力学作用。距下关节由两个独立的关节腔共同组成,包括距跟舟关节(前距下关节)及距跟关节(后距下关节),两个关节腔被跗骨窦及跗骨管所分隔。后距下关节镜的经典入路包括外侧入路或后侧入路,然而,这两种经典入路下仍无法完全暴露后距下关节的内侧部分及跗骨管。为此,后距下关节镜的内侧入路及跗骨管入路应运而生,补充了经典入路的不足,使关节镜下完全暴露后距下关节成为可能。同样,前距下关节镜配合内侧距下关节和距舟关节镜可完全暴露前距下关节。随着手术器械及操作技术的进步,距下关节的不同部位的病变均能镜下观察及操作。  相似文献   

18.
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2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9.
距骨骨折脱位79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探讨距骨骨折脱位的部位、移位程度与距骨无菌性坏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距骨骨折脱79例,其中HowkinⅠ型19例,Ⅱ型32例,Ⅲ型22例,Ⅳ例6例。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79例中,共发生距骨无菌性坏死27全,根据Howkin评分标准, 5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外,踝关节功能恢复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距下关节的解剖学测量和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根据足和40副跟距骨的距下关节解剖学测量,表明该关节对足的重要枢轴作用。从前、后距下关节的外形、朝向、骨间韧带及其制约,发现距下关节的运动轴为距足中线内旋25°~30°,跖屈5°~8°,主要运动方式是内翻、外翻、内外滑移和前后滑移。通过对跟距骨的矢状切面和横切面观察,骨小梁的排列具有应力迹线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