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混合型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施行混合型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2例(45髋),全部得到随访,临床资料完整,平均随访(34.1±1.2)个月,对假体生存率、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步态、大腿痛等方面进行评估。放射学资料完整者39例(42髋),平均随访(31.5±1.6)个月,对假体放射学松动率、骨水泥鞘分级、异位骨化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假体生存率为97.7%,以髋臼或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为观察终点,则假体生存率为100%。Harris髋关节评分比术前平均(48±20)分(10~85分)改善为平均(90±8)分(56~100分),仅1髋股骨头坏死为轻度疼痛,其余44髋均为轻微疼痛或无疼痛。2例为中度跛行,10例为轻度跛行,30例无跛行。无一例出现大腿痛,无一例出现髋臼或股骨假体的放射学松动。2例(2髋)发生异位骨化,均为BrookerⅠ级。结论混合型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髋关节疾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22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行踝关节及足趾屈伸等功能锻练。结果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屈曲畸形基本矫正。11例均获随访,时间2-6年。未出现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Harris评分由术前9-58(36±9.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64-94(81.2±10.6)分,优13髋,良6髋,中3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能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矫正髋关节畸形,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1999年8月~2004年3月,对15例(30髋)患者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11例(22髋),女4例(8髋);年龄35~70岁;病程1~50年(平均4.8年)。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12~45分,平均27分。其中5例采用Smith—Peterso切口,10例采用后路Morre切口。结果手术时间3h25min~5h,平均4h10min。术中输血400~2400ml,平均1160ml。15例均获随访3~35个月,平均18个月,髋关节术后Harris评分70~100分,平均86分,较术前平均提高59分(27~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因“心肌梗死”死亡外,其余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肺栓塞、深静脉栓塞、假体松动、下沉及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能独立行走,自理生活。结论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但在选择病例时应慎重,并须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1年10月在本组采用THA治疗成人DDH患者33例(36髋)的患者进行手术疗效分析,术前术后肢体长度测量、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随访。结果截至随访终点,共30例(32髋)获得随访,随访0.5-4.0年,平均22个月。术前双侧肢体长度差别为0.5-4.0cm(平均2.8cm),术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别为0.0-1.0cm(平均0.25cm)。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2(36-78分),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9分(78-95分)。结论通过松解延长、采用合适的人工关节假体使用THA治疗成人DDH患者的手术效果稳定,手术技术具有可重复性,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成人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24髋成人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5例,女14例,年龄39~72岁,平均48.2岁。术前进行详细影像学分析,患肢短缩平均(4.68±0.95)cm,术中通过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均采用生物型假体,以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和放射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 19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1个月(11个月~6年)。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4.20±19.51)分,术后(88.70±9.34)分(P0.05),下肢延长平均(4.46±0.94)cm。1例患者术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对症治疗6个月后完全恢复,另有一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后脱位,予以牵引固定3周后功能恢复。结论通过对成人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随访结果的分析,证实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成人高位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成人高位DDH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以改良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17例患者得到平均5年随访。患肢缩短畸形基本得到矫正,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8.00±6.47)分,术后平均(89.60±7.61)分,P<0.05。结论 THA治疗成人高位DDH,能够有效解除患者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Delta陶瓷界面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初步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Delta陶瓷界面行陶对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不同髋关节疾病患者应用Delta大直径陶瓷股骨头及Delta陶瓷内衬全髋关节假体系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有效镇痛及早期下床功能锻炼。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髋关节功能,并了解有无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5例均获随访,时间3~13(10.8±6.8)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为7.0~55.8(43.6±23.2)分,术后8个月时为81.3~97.6(91.2±8.5)分。2例患者术后患髋轻微疼痛,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Delta陶瓷界面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系统治疗髋关节疾患早期疗效满意,鉴于Delta陶对陶假体的物理性能及设计理念,预计患者将得到长期的优良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62髋)行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皮牵引固定,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51例均获随访,时间20~63(35.1±6.2)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2例术后出现股神经麻痹症状,3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轻度跛行。未出现脱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患侧肢体较术前延长2~5 cm。术后5个月,患者均可下床活动且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根据Harris评分标准:疼痛评分术前为15~25(18.5±3.5)分,术后为33~42(38.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的9~18(15.4±2.3)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37~45(40.3±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髋活动度术前为65°~120°(81.5°±10.1°),术后为92°~135°(118.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活动期髋关节结核治疗中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本组12例患者自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年龄24~61岁,平均(42.5±1.0)岁。其中临床上均有疼痛,血沉偏高。其中3例有髋部皮肤窦道,手术时候皮肤完好。均采用髋关节前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8例获得随访,随访观察6~24个月,平均(8.0±0.5)月,Harris评分进行术后临床评定,x线检查观察假体周围有无松动,结核有无复发,评价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假体脱位、松动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结核复发髋关节。术前Harris评分20—38分,平均(25.0±2.0)分;术后Harris评分59~90分,平均(76.4±0.4)分,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系统治疗结核基础上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活动期髋关节结核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是可以肯定的,可明显改善髋关节的活动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同期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自2008-05—2011-05对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男5例,女1例;年龄31~42岁,平均37岁;术前双髋关节骨性强直,活动度0度,5例髋关节屈曲挛缩。结果术后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 a,平均27个月,无关节脱位、感染、松动、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3.3%。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双侧髋关节完全强直,行同期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性融合的临床疗效及异位骨化处理与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8月~2013年10月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部复杂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骨性融合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均为男性;年龄(23~49)岁,平均35.8岁。采用股骨颈楔形截骨解除髋关节骨性融合状态,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髋臼旋转中心,髋臼锉进行髋臼研磨后采用合适的髋臼前倾角置入髋臼假体。以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5~48个月,平均28.5个月。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22.7±3.7)分,术后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93.8±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2,P=0.00)。术中未发生骨折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骨性融合可获满意近期疗效。采用股骨颈楔形截骨可安全、有效地解除髋关节骨性融合状态。选择适配的生物型人工髋关节假体并以合理的角度安装,最终获得一个稳定的、具有正常解剖位置的人工全髋关节。  相似文献   

12.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疾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同期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9例,其中男32例,女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切口.结果 36例获得1年3个月~9年的随访,手术效果满意.Harris评分术前11~43分,平均25分,术后75~99分,平均88分,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40.36,P<0.05).结论 只要患者全身情况允许,同期进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10—2021-03诊治的1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一期采用生物型加长股骨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随访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情况根据骨折临床愈合标准进行评定;临床疗效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定。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36个月,平均32.0个月。术后切口按时换药,均一期愈合并拆线,围手术期未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5.0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感染、假体松动脱位、假体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可独立无辅助行走。本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6.89±4.64)分,较术前(53.11±3.45)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评价:优1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一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收集终末期肾病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6例,并行12~43个月的随访。结果6例在全身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且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从术前47.2分提高到88.0分。术后随访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能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但围手术期需要慎密的准备和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晚期引起的髋关节骨性强直双侧髋关节同时置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18例(36髋)强直性脊柱炎并双侧髋关节强直施行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获平均3.5年随访,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21.5分,术后平均95分.未见髋臼假体松动、脱落,无感染、脱位等并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38例45髋,男18例22髋,女20例23髋;年龄24~74岁,平均42.5岁。股骨头坏死28例31髋(Ficat分期均为Ⅱ-Ⅲ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7例11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2例2髋,创伤性髋关节炎1例1髋。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均无严重心血管疾病,术前均存在严重髋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且1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术前VAS评分6—10分,平均(8.21±1.25)分;术前Harris评分30~45分,平均(36±7.85)分。采用金属对金属表面髋假体(metal on metal suvface arthroplasty,MMSA)进行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VAS评分改善至0~4分,平均(1.52±1.16)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2,P〈0.01)。术后Harris评分增至84—98分,平均(93±5.25)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9,P〈0.01)。其中优39髋,良6髋,优良率100%。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年轻患者和对运动要求较高的老年患者的近期疗效满意,术后髋关节疼痛和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对30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摄片评估假体位置,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及VAS评分,采用欧洲生活质量评分体系(EQ-5D)评定患者的健康生活量。结果 30例均获随访,时间8~86(32±4.3)个月。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感染、脱位及坐骨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末次随访X线片:5例骨水泥假体按Harris标准1例可能有松动(为髋臼骨折病例),其余均无松动;25例生物型假体按Engh标准均为骨长入稳定,1例发生异位骨化(根据Brooker分级为Ⅰ级)。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82~99(92.00±4.26)分,VAS评分改善到0~4(0.98±1.21)分,EQ-5D评分为0.76~0.97(0.82±0.12)分,3项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经过术前周密的安排、术中精细的操作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关节畸形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1例(22髋)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关节畸形行THA治疗。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随访观察假体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45(24-58)个月随访。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坐骨神经损伤或感染复发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未出现〉2 mm的透亮带,无假体松动。临床症状及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9.5(73-97)分,较术前平均45.3(25-62)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42,P〈0.001)。结论 THA治疗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关节畸形的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中老年Pipkin Ⅳ型股骨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2例无坐骨神经损伤中老年Pipkin Ⅳ型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髋臼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22±3.8)个月。无假体松动、关节脱位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7例(94分±2.8分),良5例(86分±2.3分)。结论采用髋臼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Pipkin Ⅳ型股骨头骨折手术简单,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2000年8月至2005年3月,对10例(20髋)患者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8例16髋,女2例4髋;年龄25~65岁,病程1~30年(平均4.8年)。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12~45分,平均27分。其中7例采用Smith-Peterson切口,3例采用后路M oore切口。手术时间为3.4~5.5 h,平均4.5 h,术中输血600~1600 mL,平均1000 mL。结果10例均获6个月~5年3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髋关节术后Harris评分70~100分,平均86分,较术前平均提高59分(27~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因心脏病死亡外,其余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肺栓塞、深静脉栓塞、假体松动、假体下沉及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能独立行走,自理生活。结论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充分的术前准备,慎重选择病例,严格的假体安装标准,有效地风险防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