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学生被动吸烟现状,分析环境因素与被动吸烟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29所高中、初中和职业学校(职校),使用自制问卷对13723名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吸烟和戒烟情况、知识和态度、二手烟暴露情况、媒体烟草暴露信息及学校控烟教育情况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3208份.受调查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1.1%和2.5%,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14.7%和7.4%,P<0.001;3.7%和1.3%,P<0.001);被动吸烟率为67.0%,女生显著高于男生(68.6%和65.4%,P<0.001),职校生和初中生显著高于高中生(75.6%和63.2%,P<0.001;67.0%和63.2%,P<0.001);34.5%的被动吸烟者每天都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初中或职校学生、父母和同伴吸烟、学校缺少控烟教育课程、反吸烟信息接触少及经常看到媒体上演员吸烟的学生更倾向于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结论 上海市中学生被动吸烟现状严峻,社会、学校、家庭需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被动吸烟对中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吸烟现状以及学校的控烟管理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4个区的38所中学(28所初中,7所高中,3所职校)的2 696名教职员工作为调研对象,使用问卷进行现场匿名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吸烟情况、认知态度、控烟培训和学校控烟环境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总吸烟率为13.2%,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35.9%和1.6%)(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吸烟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与40岁以下者比较,40岁以上男性的吸烟率明显升高(P0.001)。男性调研对象中,教师的吸烟率(30.2%)明显低于行政管理(45.6%)和其他人员(50.0%)(P0.001)。调研对象对于吸烟会上瘾、会导致肺癌和心脏病的认识正确率仅为64.1%,且吸烟者显著低于不吸烟者(43.1%和67.3%)(P0.001)。认为学校严格执行禁止教职员工吸烟相关规定的调研对象仅占54.5%;严格执行规定学校的吸烟率显著低于未严格执行规定学校(9.8%和14.0%)(P0.05)。41.7%吸烟者报告在过去的1年内在学校内吸过烟。结论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吸烟率低于中国成人吸烟率的平均水平,但对于吸烟危害认识不足,学校对于教职员工的控烟管理,尤其对于40岁以上男性及非教学岗位的教职员工的控烟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吸烟现状以及学校的控烟管理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4个区的38所中学(28所初中,7所高中,3所职校)的2696名教职员工作为调研对象,使用问卷进行现场匿名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吸烟情况、认知态度、控烟培训和学校控烟环境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总吸烟率为13.2%,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35.9%和1.6%)(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吸烟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与40岁以下者比较,40岁以上男性的吸烟率明显升高(P<0.001).男性调研对象中,教师的吸烟率(30.2%)明显低于行政管理(45.6%)和其他人员(50.0%)(P<0.001).调研对象对于吸烟会上瘾、会导致肺癌和心脏病的认识正确率仅为64.1%,且吸烟者显著低于不吸烟者(43.1%和67.3%)(P <0.001).认为学校严格执行禁止教职员工吸烟相关规定的调研对象仅占54.5%;严格执行规定学校的吸烟率显著低于未严格执行规定学校(9.8%和14.0%)(P<0.05).41.7%吸烟者报告在过去的1年内在学校内吸过烟.结论 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吸烟率低于中国成人吸烟率的平均水平,但对于吸烟危害认识不足,学校对于教职员工的控烟管理,尤其对于40岁以上男性及非教学岗位的教职员工的控烟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曲阜市中学生的吸烟状况和对吸烟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曲阜市城区和农村共抽取中学4所,调查采取问卷方式进行.结果:曲阜市中学生2总吸烟率9.57%,现在吸烟率8.43%,常吸烟率7.98%,重型吸烟率1.32%,城市中学生的总吸烟率低于农村,男中学生高于女中学生;开始吸烟年龄15.01±2.69岁;因好奇尝试而吸烟65.44%;不吸烟中50.54%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农村高于城市.中学生对吸烟与被动吸烟是否有害健康的认识不同;对吸烟的态度上,均不太赞同吸烟,对控烟态度比较积极.结论:曲阜市的中学生吸烟率较高,控烟工作应引起重视;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尤其要注重加强对低年级和农村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苏省靖江市初中学生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现况与分析,为当地青少年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靖江市10所中学,随机抽取2000名在校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尝试吸烟、正在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获得完整有效的资料1977份,靖江市初中生尝试吸烟率为22.22%,正在吸烟率为8.83%;男生的吸烟率14.61%高于女生的1.92%,学生在家、室内、室外及公共交通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比例为33.24%:51.65%:59.94%:45.40%.结论:初中学生控烟工作重点在于减少二手烟暴露、媒体烟草广告及烟草相关促销,深入强化传播烟草危害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6.
亢瑜莉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112-113
目的了解榆林市中职学校学生和普通中学学生吸烟情况,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榆林市中职生和中学生1 35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尝试吸烟率为34.59%,其中男生为48.82%,女生为20.15%,轻度吸烟率3种类型学校学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学生对吸烟危害健康认识充分,开始吸烟以好奇为主。结论应加强对青少年控烟的健康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降低吸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青少年吸烟的干预措施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从东部江苏省和中部湖北省、重庆市抽取城市和农村共12所中学6 564名学生,使用统一制作的调查表进行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采用SPSS 17.0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共发放问卷6 564份,收回合格问卷6 058份,有效应答率为92.30%.统计显示:中、东部地区的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1.30%,吸烟率为5.50%;男生尝试吸烟率和吸烟率显著高于女生(P<0.001),农村中学男生尝试吸烟率、吸烟率高于城市中学生(P<0.01),尝试吸烟及吸烟的同学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差于不吸烟的同学.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14 ~16岁组和>16岁组、同学吸烟、近1个月见到老师吸烟、成绩中等、成绩差、农村中学的同学吸烟危险度高(P<0.01),其中周围同学吸烟及看到老师吸烟的学生吸烟的可能增加7.265和2.525倍.结论:同学和老师吸烟是影响中学生尝试吸烟、吸烟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家长吸烟,积极创建无烟学校及无烟家庭,加强烟草危害的教育是让中学生远离烟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现状,分析中学生尝试吸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以WHO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问卷"为基础修改优化的问卷调查表,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对浦东新区7所初中、4所高中和1所职校的6 04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吸烟情况、对烟草使用的认同度、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和吸烟情况、朋友的吸烟情况以及对烟草媒体暴露的认同度。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学生尝试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 909份,有效率为97.7%。其中尝试吸烟者393人,尝试吸烟率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的性别、年龄、每月零用钱数量、班级成绩排名、父母亲吸烟情况、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对同龄人使用烟草的态度以及好朋友吸烟情况9个因素均对尝试吸烟率有显著影响(P0.001或P0.05);有尝试吸烟行为的中学生的烟草媒体暴露和烟草使用认同度总得分均显著高于无尝试吸烟行为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16岁、父母亲吸烟、好朋友大部分吸烟、每月零用钱800元、支持同龄学生吸烟以及烟草使用认同度得分高的中学生的尝试吸烟危险度高(P0.001或P0.05);父亲文化程度高和课堂吸烟危害教育经历多的中学生的尝试吸烟危险度低(P0.001和P0.05)。结论中学生尝试吸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好朋友吸烟、对烟草认同度高以及父母亲吸烟等;保护因素有父亲文化程度高和课堂吸烟危害教育经历。  相似文献   

9.
章传红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2):130-131
目的 了解卫校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和制订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卫生部提供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中国问卷》为基础,结合卫校学生实际制订调查问卷.对某卫校2004级、2005级学生进行随机整群匿名抽样调查.结果 卫校男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吸烟率显著高于女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004级学生的吸烟率显著高于2005级学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尝试吸烟平均年龄为12.6岁,尝试吸烟主要原因为好奇、模仿(44.5%)和朋友劝吸(32.6%),主要吸烟场所为网吧(36.2%)和游戏厅(27.9%),烟草主要来源是朋友给的(54.5%)和自己买的(37.3%),97.4%的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显现出知、信、行的背离.结论 切实加强卫校学生的控烟意识,使他们远离烟草,成为未来控烟工作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现状,分析中学生尝试吸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以WHO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问卷”为基础修改优化的问卷调查表,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对浦东新区7所初中、4所高中和1所职校的604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吸烟情况、对烟草使用的认同度、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和吸烟情况、朋友的吸烟情况以及对烟草媒体暴露的认同度.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学生尝试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909份,有效率为97.7%.其中尝试吸烟者393人,尝试吸烟率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的性别、年龄、每月零用钱数量、班级成绩排名、父母亲吸烟情况、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对同龄人使用烟草的态度以及好朋友吸烟情况9个因素均对尝试吸烟率有显著影响(P<0.001或P<0.05);有尝试吸烟行为的中学生的烟草媒体暴露和烟草使用认同度总得分均显著高于无尝试吸烟行为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16岁、父母亲吸烟、好朋友大部分吸烟、每月零用钱> 800元、支持同龄学生吸烟以及烟草使用认同度得分高的中学生的尝试吸烟危险度高(P<0.001或P<0.05);父亲文化程度高和课堂吸烟危害教育经历多的中学生的尝试吸烟危险度低(P<0.001和P<0.05).结论 中学生尝试吸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好朋友吸烟、对烟草认同度高以及父母亲吸烟等;保护因素有父亲文化程度高和课堂吸烟危害教育经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职生吸烟现状.为中职学校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我校2004、2005级1560名学生,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560名学生中,总吸烟率为16.54%,其中男生吸烟率为60.43%.女生吸烟率为2.70%.2005级男生吸烟率为67.33%,女生为3.03%;2004级男生吸烟率为55.80%,女生为2.40%.2005级与2004级比较,学生吸烟率有所增高,特别是男生增高明显.不同年级男生吸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P<0.05);不同年级女生吸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05).结论 为促进弛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必须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健康教育及控烟干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平罗县中学生吸烟状况,为控烟措施提供依据,于2008年4月对平罗县5所中学1020名学生进行了吸烟行为调查,采用格式化问卷方法调查学生吸烟情况.结果 ,尝试吸烟率初中生为25.37%,高中生为44.54%,男生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少年开始吸烟年龄集中在10~15岁;中学生尝试吸烟的主要原因是好奇、心情不好和朋友影响.分别占第一次尝试吸烟者的44.00%、28.80%和18.40%.87.10%吸烟者买烟没有遇到困难.吸烟率及吸烟量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初中至高中阶段是一个快速上升期,要把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这个年龄段上.  相似文献   

13.
王彤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4):116-117
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吸烟现状,为学校制订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尝试吸烟率、近期吸烟率、经常吸烟率3项指标对某学院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7092名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尝试吸烟率为71.9%和18.6%;男、女生近期吸烟率为41.1%和3.3%;男、女生经常吸烟率分别为1.0%和0.2%。各项吸烟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0.01);大一至大三学生吸烟率变化不大,大四男生尝试吸烟率、近期吸烟率、经常吸烟率较高。结论控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应在全校各年级实施,应将大四、大一年级学生及所有男生作为控烟干预重点教育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校园控烟教育和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所学校的9 3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对待烟草使用态度和行为、学校控烟教育状况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对学校控烟教育负责人逐个进行访谈,分别评估校园制度建设、控烟宣传教育、校园控烟标识和环境管理等12项内容(无烟学校制度建设6项,控烟教育措施和环境评估6项),赋值后分别定义为校园控烟效果好、一般和较差。分析校园控烟效果与学生吸烟行为和烟草信息敏感度的关系,以及中学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父母和同伴的吸烟情况对校园控烟教育认同的影响。结果与校园控烟效果较差的学校比较,校园控烟效果好的学校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下降3.1%,实际吸烟率下降1.2%;校园控烟效果对中学生对烟草信息敏感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趋于下降,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吸烟持反对态度者比例分别为86.6%和58.2%,持支持态度者比例则分别为0.9%和1.5%;中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与校园控烟教育水平有关,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程度与父母和同伴是否吸烟有关。结论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降低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实际吸烟率有一定的作用。青少年吸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上海市初中生尝试吸烟的环境感知系统进行分析,为初中生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对上海市23所初中的12 413名初中生的尝试吸烟情况及环境感知系统进行调查;并对感知系统中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对尝试吸烟的影响。结果初中生尝试吸烟率为6.8%,男生的尝试吸烟率为9.3%,明显高于女生的4.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感知系统中的7项因素对初中生尝试吸烟行为均有影响,主要因素包括同伴吸烟压力(OR=4.12,95%CI:3.50~4.84)、家庭烟草暴露多(OR=1.46,95%CI:1.38~1.96)、媒体烟草暴露多(OR=1.40,95%CI:1.19~1.65)以及吸烟认同度高(OR=1.37,95%CI:1.17~1.60)。结论环境感知系统中各项因素均与初中生尝试吸烟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应作为初中生控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师范院校大学生吸烟状况及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法整群抽样,SPSS 13.0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780份,收回率为97.38%。总吸烟率9.36%,男生吸烟率29.05%显著高于女生3.49%(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吸烟率接近(P0.05)。烟草中有害成分知晓率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同(P0.05);男女生无差异(P0.05)。吸烟危害健康的知晓率与吸不吸烟无关(P0.05),与男女无关(P0.05)。结论师范学院大学生虽然知晓烟草中的有害成分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性,但吸烟率水平仍较高,应加强对师范学院大学生的控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师范院校大学生吸烟状况及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法整群抽样,SPSS 13.0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780份,收回率为97.38%。总吸烟率9.36%,男生吸烟率29.05%显著高于女生3.49%(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吸烟率接近(P0.05)。烟草中有害成分知晓率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同(P0.05);男女生无差异(P0.05)。吸烟危害健康的知晓率与吸不吸烟无关(P0.05),与男女无关(P0.05)。结论师范学院大学生虽然知晓烟草中的有害成分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性,但吸烟率水平仍较高,应加强对师范学院大学生的控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包头市中学生吸烟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两所市政中学和两所厂矿中学的2890名学生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平均吸烟率38.80%,男生吸烟率为59.52%,女生吸烟率为8.13%,初中生吸烟率为26.73%,高中生吸烟率为44.36%,厂矿中学学生吸烟率为45.62%,市政中学学生吸烟率为33.64%,男生吸烟率明显高于女生,高中生吸烟率高中初中,厂矿中学学生吸烟率明显高于市政中学,男女生开始吸烟年龄高峰均在10-14岁,结论:中学生吸烟行为非常严重,应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吉林省成年人吸烟、被动吸烟、戒烟状况和对烟草相关危害的认知与控烟态度,为吉林省制定控烟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收集吉林省18~79岁常住居民21 435人,采取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吉林省不同人群吸烟率、戒烟率、被动吸烟率、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控烟态度。结果:吉林省成年人吸烟率为31.8%,男性成年人吸烟率高于女性(52.9%vs 9.4%, P<0.001),农村高于城市(33.2% vs 30.7%,P<0.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家庭月收入的成年人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吉林省成年人戒
烟率为18.6%,不同年龄、婚姻、职业和家庭月收入人群间的戒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成人被动吸烟率为60.5%;被动吸烟场所以家里和工作场所居多,分别占33.4%和21.7%。调查对象中支持公共场所禁烟、餐馆禁烟和加大政府控烟力度百分比分别为93.4%、92.0%和93.9%。女性烟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于男性(P<0.001),农村低于城市(P<0.05);其中对于“低焦油含量香烟危害与一般香烟相当”知晓率较低,仅为15.3%。结论:吉
林省成年人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高于2002年全国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对控烟支持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吸烟状况,探讨控烟的有效措施.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湖北民族地区两所高校3 500名在校大学生的吸烟状况.结果在调查对象中,经常吸烟和吸烟成瘾人数高达25.48%,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土家、苗族学生高于其它民族学生,二、三年级学生高于一、二年级学生,三者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26.3,χ2=18.6,χ2=16.4,P均<0.01).上大学以后养成吸烟习惯的高达68.03%,学生吸烟主要以社交为目的(64.04%).结论大学生吸烟率增加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需要加大控烟宣传教育力度和强化干预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