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有效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51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按癌原发灶部位的不同慎重选择胃切除范围并清扫相应第1站及第2站淋巴结。结果51例病例中术后5~10年死亡8例,另3例于术后4,5,7年复发,其中2例死于第2次手术后第2年和第3年。现仍生存43例,生存时间为5~10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均为100%。结论早期胃癌的切除范围应足够,淋巴结清扫至第1站及第2站,并辅以术后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院内不同时间段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标本来源,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2012年第4季度)分离的157株鲍曼不动杆菌、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2013年第1季度)分离的184株鲍曼不动杆菌、2013年4月至2013年6月(2013年第2季度)分离的127株鲍曼不动杆菌、2013年7月至2013年9月(2013年第3季度)分离的154株鲍曼不动杆菌,用Walk Away 96 PLUS NC50药敏板检测菌株对亚胺培南等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检测结果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第4季度和2013年第1季度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3.8%(53/157)和39.1%(72/184),对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3.9%(69/157)和46.7%(86/184),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50.3%~93.5%,2013年第2季度和2013年第3季度对亚胺培南等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44.8%~66.1%。不同阶段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90.91%~95.54%的标本来源于痰液。结论连续4个季度监测本院院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很高,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以累积每日约定剂量(DDD)为单位统计1994年以来我院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各类抗感染药物年度累积DDD总量,各类药物的构成比以及各年度累积DDD与1994年累积DDD定比值.结果:1 994年后抗感染药物总的用量呈大幅度下降,而后虽有所回升,但至2002年仍远低于1994年的水平;9年来临床使用量最大的前5类抗生素,为青霉素类、第1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喏酮类、第3代头孢菌素,其中1 994年排序第5的3代头孢菌素2002年升至第1位,而原排序第2的1代头孢菌素则降至第5位.与1 994年相比,使用量升高幅度最大的药物为碳青霉烯类和多肽类.结论:抗感染药物使用量没有逐年增多提示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的控制措施积极有效;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量的逐渐增加和青霉素类药物使用量长期保持高水平,提示我院临床在这两类药物的使用中不合理应用的比例可能较大;同时应努力避免碳青霉烯类和多肽类两类药物使用量的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需要多少生理盐水的脉冲冲洗能有效去除骨和骨水泥(PMMA)碎屑。方法: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18例骨性关节炎患者行骨水泥型TKA,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54~77岁,平均65.1岁;病程3~9年,平均6.7年。术中用脉冲灌洗枪冲洗8次,每次1L生理盐水。在冲洗过程中,每升冲洗完的液体分别过滤收集起来,测量其中的骨和PMMA碎屑颗粒的重量。结果:碎屑颗粒的重量从第1L到第8L逐步递减,明显的差异出现在第1L与第2L、第2L与第3L、第3L与第4L之间,从第4L起碎屑的重量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试验表明骨水泥型TKA术中脉冲灌洗4L生理盐水能有效去除骨和PMMA的碎屑颗粒。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进程,创伤的发生以几何倍数增长,其中腹部创伤作为常见的创伤也愈来愈被人们重视。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人群的死亡原因中,创伤及其它意外事故排第4位。而在我国,创伤和中毒在1957年以前的死亡原因中居第9位,1975年升至第7位,1995年后升至第4位[1]。肝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陈旧性颈椎过伸伤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陈旧性颈椎过伸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损伤到就诊时间为3个月~8年,根据就诊时间分为三组,第1组:3~6个月,17例;第2组:6~12个月,8例;第3组:12个月~8年,5例.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进行JOA评分,观察神经功能的改善率,比较各组的恢复情况.2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4例行颈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三组之间的患者例数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3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9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1年,第1组平均改善率为23.8%,第2组平均改善率为53.9%,第3组平均改善率为54.3%.术后3个月、术后1年,第1组和第2组、第1组和第3组的JOA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第2组和第3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陈旧性颈椎过伸伤伴迟发性脊髓损伤的发生在时间上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迟发性脊髓损伤发生越早的患者损伤越严重,手术后的恢复越差.  相似文献   

7.
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云龙  王新华 《腹部外科》1998,11(3):115-116
探讨阑尾手术预防切口感染的方法。1975-199年手术治疗阑尾炎1300例,分为3组:1975-1983年511例为第1组;1984-1993年的789例随机选550例第2组;余一的为第3组。第1组切口一期缝合,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7-9天;第2组切口一期缝合,术前,术中,术后大量抗生素静滴4-7天;第3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腹膜切口中心缝合1针;或腹膜二期缝合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胰腺癌总的5年生存率仍≤5%,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估计2018年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数,在男性中位列肿瘤新发病例数的第11位,在女性中位列第8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4位~([1])。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结果表明,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的第9位和第6位~([2])。虽然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有很大提高,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也明显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在上海市某三级医院被确诊乳腺癌并需要接受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274例患者,通过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分析2006~2012年所有内分泌医嘱记录,计算药物占有比(MPR).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第1年服药依从性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27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第1~5年的总体MPR平均值分别为91%、84%、85%、83%和71%;在治疗第1年,未化疗患者以及服用他莫昔芬的患者发生服药依从性不良的风险更高.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治疗第5年总体服药依从性不良.在内分泌治疗的第1年,需要重点关注服用他莫昔芬以及未化疗的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2014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美国)胰腺癌新发估计病例数,男性列第10位,女性列第9位,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4位。据《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胰腺癌位列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7位,全球范围内均呈快速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实用骨科杂志》2011,(5):480-480
刊登于我刊2011年第17卷第4期第375页的《挤压伤残留屈册屈趾畸形的综合康复治疗》一文,第一作者为姚晓克,通讯作者应为王跃,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2.
研究腹腔镜手术对于胃癌合并COP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治疗的156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指标、术中的血气参数、疼痛评分及生存率。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和切口长度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aCO2和PETCO2的血气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第1天,第5天,第7天和第9天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为20.4%(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年,第3年和第5年的生存率没有差异性。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研究1953~1983年 Durham VH 医院收治的255例病理确诊为胃癌病例的记录,全部进行了随访,并用计算机处理其表现模式、诊断方法、肿瘤部位、病理分期、手术方式和生存之间的关系。按年代将病例分成第1组(1953~1959年)、第2组(1960~1969年)、第3组(1970~1979年)和第4组(1980~1983年),检查其中各年代的变化。全部病例为男性,确诊时平均年龄为60±11岁。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呈逐年增长,已超过62.6万/年,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接近60万/年,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3位。其中约  相似文献   

15.
1 .阿拉伯数字的用法 :(1)表示公历世纪、年代 ,年 (年号 )、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 ,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年份要写全称 ,1997年不能写成 97年。 (2 )序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如 :第 5个月 ,第 4天 ,第 2届。专有名词中的序数词除外 ,如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军医大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8月,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女性患者。年龄56~71岁,平均62岁。病程5~30年,平均16年。患者均表现为双足外翻,第2~5趾合并锤状趾或槌状趾畸形,其中5足合并第2跖趾关节半脱位。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改良标准评分为(36.9±6.4)分。术前负重位X线片测量,第1跖趾关节外翻角度(46±5)°,第1、2跖骨间夹角(12±2)°。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4个月X线片复查示第1跖趾关节达骨性融合。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年,平均2.9年。患者跛行步态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行走时足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后3个月X线片测量第1跖趾关节外翻角度为(17±4)°,第1、2跖骨间夹角为(11±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根据AOFAS改良标准评分为(85.3±5.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1,P=0.001)。1例于术后4年前足转移性跖骨痛复发,继续随访中未作特殊处理。结论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可获得较好外翻矫形,重塑前足负重面,有效缓解行走时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第7版与第6版胃癌TNM分期方案.方法 对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并可随访的76例胃癌术后病例分别用第7版和第6版胃癌分期方法重新进行TNM分期,对两种分期结果分别进行成组卡方检验、配对卡方检验和Kappa检验,并比较二者对预后判断的效果.结果 第7版胃癌分期法与第6版比较,在T分期、N分期和TNM组合分期的结果一致性中等,Kappa值<0.75;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版分期的生存曲线在Ⅲ、Ⅳ期生存曲线有多处交叉,而第7版各期生存曲线没有交叉.结论 第7版AJCC胃癌分期法优于第6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本院内不同时间段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2012年第4季度)分离的142株铜绿假单胞菌、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2013年第1季度)分离的129株铜绿假单胞菌、2013年4月至2013年6月(2013年第2季度)分离的74株铜绿假单胞菌、2013年7月至2013年9月(2013年第3季度)分离的140株铜绿假单胞菌,用WalkAway 96 PLUS NC50药敏板检测菌株对亚胺培南等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检测结果分别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第4季度分离的14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2%(50/140)、31.0%(44/142)和30.3%(43/142),对哌拉西林、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9.2%~26.8%。2013年第1季度分离的12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为33.3%~44.4%,对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9.3%~27.9%。2013年第2季度分离的7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32.8%~47.3%,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7.6%~27.0%。2013年第三季度分离的140株铜绿假单胞菌以上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2.9%~26.4%。不同阶段分离的菌株80%以上都来自痰液。结论院内不同季度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存在一定的差异,2013年第1季度和第2季度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显著高于2013年第3季度和2012年第4季度分离的铜?  相似文献   

19.
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回顾我院1994年1月至2003年5月间608例胃癌术后病理资料,分析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并用二值Logistic回归似然比法分析与第7~9组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因素。结果本组608例中,第3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为444%,其次为第15组的432%。第7、8、9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72%、248%和207%,3组综合转移率为375%。与第7~9组淋巴结综合转移密切相关的因素有第1~6组淋巴结综合转移情况和肿瘤的浸润程度(P<005)。第7~9组淋巴结有转移时,预测第1~6组淋巴结有转移的准确率为822%,假阳性率为15%;第7~9组淋巴结无转移时,预测第10~16组淋巴结无转移的准确率为593%,假阳性率为127%。结论第7~9组淋巴结有类似前哨淋巴结的作用,术中病理活检有利于指导胃癌术式的选择。胃下部癌第7~9淋巴结有转移时宜常规清扫第15组淋巴结。  相似文献   

20.
第1期(2月):中国腹腔镜直肠癌手术20年回顾与展望及临床治疗,第2期(4月):中国腹腔镜胃癌手术20年回顾与展望及临床治疗,第3期(6月):中国腹腔镜胰腺癌手术20年回顾与展望及临床治疗,第4期(8月):中国腹腔镜肝癌手术20年回顾与展望及临床治疗,第5期(10月):中国腹腔镜减重代谢手术20年回顾与展望及临床治疗,第6期(12月):中国腹腔镜结肠手术20年回顾与展望及临床治疗,中国腹腔镜疝手术20年回顾与展望及临床治疗,中国腔镜甲状腺手术20年回顾与展望及临床治疗,中国腔镜乳腺癌手术20年回顾与展望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