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选取85个结节),其中男性29例,女性56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2.5岁。采用声诺维(SonoVue)行超声造影检查,造影过程中观察结节的增强特点,比较增强模式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85个结节中良性52个,恶性33个。结节超声造影表现为5种增强模式(弥漫性),即无增强、斑点样增强、均匀低增强、均匀高增强、均匀等增强。37个结节性甲状腺肿中,16个为均匀低增强,11个为均匀等增强,3个为均匀高增强,5个为环状增强,2个为斑点样增强中不均匀增强。9个腺瘤中6个为均匀高增强,2个为均匀低增强,1个为均匀等增强。26个甲状腺乳头状癌中15个不均匀增强,8个均匀低增强,1个均匀等增强,2个均匀高增强。6个滤泡性腺癌,4个为不均匀增强,均匀低增强和等增强各1个。不均匀增强特征对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57.5%、94.0%和79.5%。环状增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而均匀高增强对甲状腺腺瘤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特征存在差异,不均匀增强对甲状腺恶性结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学诊断与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262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缘、包膜、内部回声、微钙化、纵横比、腋窝淋巴结及乳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共检出314个肿块,超声影像学诊断乳腺良性肿块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7.3%,误诊率为2.7%;超声影像学诊断乳腺恶性肿块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2.9%,误诊率为7.1%。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良恶性肿块在肿块形态、边缘、回声、微钙化、纵横比、腋窝淋巴结等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超声影像学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并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的各种声像学特征,评价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重要价值.方法 观察120例乳腺肿块,对比分析了乳腺癌与良性结节的声像图差异.结果 120例乳腺肿块均行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结果为,恶性23例,良性97例;其中无明显肿块以片状低回声区伴微钙化为主要表现者1例.乳腺癌与良性结节在肿块的形态、边界、纵横比值是否>1、微钙化点、恶性环、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7、峰值流速PSV>20cm/s,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准确性为89.2%.结论 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符合率高,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0例总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增高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超声(TRUS),采用SonoVue造影剂行超声造影(CEUS),观察病灶造影增强方式,对其中57个良、恶性结节患者用ACQ软件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造影参数,比较良、恶性病变间的差异。造影结束同时对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结果9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中,良性病变55例,其中结节性病变22例共29个结节,前列腺增生33例;恶性病变35例,结节病灶28例28个,弥漫性病变7例。良性结节超声造影以均匀增强为主,结节边界清晰;恶性结节早于正常外腺组织增强为主。恶性结节达峰时间短于良性结节(<0.05),峰值强度低于良性结节(<0.05),到达时间良、恶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对前列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符合率高于TRUS(<0.05)。CEUS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均高于TRUS(<0.05)。结论经直肠灰阶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及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对乳腺肿块大小的诊断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不同大小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105例乳腺肿块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78岁。共112个病灶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经粗针穿刺组织活检和/或手术切除病灶获取组织病理学诊断:按肿块平均直径≥2cm和〈2cm分为两组.分别比较单纯常规超声检查与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肿块平均直径≥2cm组.常规超声检查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92%。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6%,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平均直径〈2cm组,常规超声检查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65%,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87%.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直径〈2cm的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率高于单纯常规超声检查.具有更实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目前国内外在应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附件区肿块良恶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PubMed、CNKI数据库中关于超声造影鉴别诊断附件区肿块良恶性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超声造影能够显示肿瘤的异常血管和血供模式,附件区良恶性肿瘤间血供丰富程度、充盈方式及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等具显著差异,较早期的恶性肿瘤即可显示恶性造影特征。结论:超声造影能够较好的鉴别诊断附件区肿块的良恶性,并可诊断早期的恶性肿瘤,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彭茵 《医学信息》2010,23(14):2446-244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70例乳腺肿块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结果 70例乳腺肿块经高频超声检出65例,检出率为92.9%,检出良性肿块36例,恶性肿块29例。结论高频超声在乳腺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对肿块数目、大小的测定有独到之处。且无放射性、操作简单、无痛、可复性强等,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频超声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及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70例乳腺肿块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结果 70例乳腺肿块经高频超声检出65例,检出率为92.9%,检出良性肿块36例,恶性肿块29例.结论 高频超声在乳腺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对肿块数目、大小的测定有独到之处.且无放射性、操作简单、无痛、可复性强等,时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造影结合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127例女性患者156个乳腺肿块,肿块均经病理证实,患者术前均经超声造影、实时弹性成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分析良恶性肿瘤患者超声造影、实时弹性成像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差异。结果:超声造影显示良性肿块121个,恶性肿块35个。实时弹性成像显示良性肿块120个,恶性肿块36个。恶性肿块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高于良性肿块组(P<0.05)。超声造影、实时弹性成像联合血流动力学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超声造影、实时弹性成像和血流动力学单项诊断。结论:超声造影、实时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血流动力学诊断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672个乳腺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图依据旧评分标准及改良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弹性成像评分4分以上为恶性,3分以下为良性.结果 采用旧评分标准超声弹性成像(UE)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2.6%、94.9%和89.0%;采用新评分标准UE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2%、94.1%和92.7%.经McNemarx2检验,两者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使用更为简便、准确,有助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11.
杜鑫荣 《医学信息》2019,(19):176-17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实质性肿块诊断及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我院检查的疑似肝实质性肿块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方法在肝实质性肿块中的检出率,诊断肝实质性肿块中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及良性病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90例患者中,共检出110个肝实质性肿块,恶性肿瘤71个,其中为肝转移癌16个、原发性肝癌55个;良性肿瘤为肝血管瘤25个;良性病变14个,其中为肝孤立性坏死结节4个、肝局灶性结节增生10个。超声造影在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及良性病变检出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在诊断肝实质性肿块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可诊断及鉴别肝实质性肿块,但超声造影在诊断及鉴别中优势更加明显,肿块检出率及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乳腺肿瘤分级诊断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超声信号用于乳腺肿瘤分级诊断的图像增强算法。通过分析良性和不同恶性程度肿瘤的超声图像的特征差异,提出了一种将灰度的动态变换方法和利用局部标准差及熵特征相结合的办法,对图像对比度进行增强处理,增强了乳腺超声图像的细节,提高了图像质量。该算法可对良性、恶性肿瘤等不同超声图像进行增强处理,使得图像之间差异更加明显,为临床医生分级诊断提供更加清晰的图像,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学分型的乳腺叶状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江阴市中医院及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2008年1月—2018年9月49例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为乳腺叶状肿瘤的患者。49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7~74(45.78±10.50)岁;术后病理分型诊断为良性乳腺叶状肿瘤20例(40.81%)、交界性21例(42.86%)、恶性8例(16.33%)。采用美国放射学会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进行评估,并比较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三种病理亚型的肿瘤病灶最大径线、超声BI-RADS分类、血供差异,以及不同大小肿瘤超声声像图表现差异。结果 三种病理亚型肿瘤病灶最大径线分别为(3.57±2.17)cm、(5.00±3.71)cm及(2.88±1.52)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83, P>0.05);49例患者超声BI-RADS分类,0类6例、3类24例、4类12例、5类7例,三种病理亚型的超声BI-RADS分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22.732, P<0.05);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的富血供率分别为35.00%(7/20)、52.45%(11/21)及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82, P<0.01)。超声灰阶声像图显示,病灶最大径≥5 cm的肿瘤内部液化发生率为6/10,高于最大径<5 cm肿瘤液化发生率17.9%(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4, P<0.05)。结论 当乳腺肿瘤在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为分叶状、囊性变时要考虑叶状肿瘤的可能,应用超声BI-RADS分类可能有助于鉴别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当乳腺内病灶呈现富血供时要考虑恶性可能,但该病确诊仍需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0 T超导型MRI灌注加权成像(P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在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鉴定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良恶性的乳腺早期病变女性患者61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0.12岁。所有患者均经3.0 T超导型MRI PWI常规T2加权成像(T2WI)和T1加权成像(T1WI)平扫后行三维(3D)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对比病变形态学变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分析PWI联合DCE对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结果为恶性病变27例,良性病变34例;DCE-MRI扫描结果为恶性病变患者20例,良性病变患者26例,病变检出率75.41%;PWI扫描结果为恶性病变患者21例,良性病变患者27例,病变检出率78.69%。乳腺早期良性病变形态以类圆形(76.5%)、边缘以光滑(70.6%)为主,乳腺早期恶性病变形态以分叶形(63.0%)、边缘以毛刺征(59.3%)为主;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DCE-MRI扫描形态学特征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3.557、37.459,P=0.000、0.000)。乳腺早期良性病变TIC形态以Ⅰ型(61.8%)为主,乳腺早期恶性病变TIC形态以Ⅲ型(77.8%)为主,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21.852,P=0.000);22例(81.5%)恶性病变患者ADC值≤1.195×10-3 mm2/s,28例(82.4%)良性病变患者ADC值>1.195×10-3 mm2/s,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6.148,P=0.000)。二者联合鉴别诊断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与DCE-MRI、PWI单一诊断更高(P<0.05)。结论 3.0 T超导型MRI PWI联合DCE在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鉴定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压迫式弹性成像(CE)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技术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门诊或住院行超声检查发现的有乳腺肿块患者71例共89个病灶,经病理组织学确认良性病灶57个,恶性病灶32个。对各病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采取CE及ARFI技术,分别计算病灶弹性应变率比值(SR)及声触诊组织定量(VTQ)值,采用ROC曲线分析SR、VTQ对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病灶VTQ值与SR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VTQ、SR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效能,VTQ诊断曲线下面积(AUC)为0.918,95% CI为0.871~0.980(P<0.05),最佳截断值为3.97,在此最佳截断值下,VTQ诊断敏感性94.64%、诊断特异性90.63%;SR诊断AUC为0.899,95% CI为0.854~0.956(P<0.05),最佳截断值为4.12,在此最佳截断值下,SR诊断敏感性92.86%、诊断特异性84.38%。VTQ和SR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超声诊断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诊断效能相似,临床上可联合使用,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对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杜丽 《医学信息》2018,(5):162-16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在此之前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血流分布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性度。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良性肿瘤37例(61.67%)、恶性肿瘤17例(28.33%)、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5.00%),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血流分布高于良性肿瘤血流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度96.6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诊断效果显著,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乳腺良恶性肿瘤区域血流灌注的变化特点。方法乳腺良恶性肿瘤共60例,均为女性,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0岁。应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技术,检测其中乳腺恶性肿瘤30例(33个病灶)、乳腺纤维腺瘤30例(34个病灶)瘤灶边缘及中心部区域灌注参数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TP)、廓清时间(WOT),用光学、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瘤内新生血管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34、VEGF、Flk-1/KDR在两组肿瘤中的表达特性。结果恶性组病灶边缘各灌注参数与中心区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病灶边缘各灌注参数与中心区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下恶性组90.91%(30/33)见坏死灶,血管异常丰富区位于癌巢边缘。良性组未见坏死灶,血管管径和分布均一。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恶性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具有不同于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旺盛的瘤性特征,癌巢边缘可见扩张、迂曲的大血管,癌巢中心常见狭窄、闭塞的幼稚新生血管。恶性组瘤内微血管密度(MVD)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尤其富集于癌巢边缘。VEGF及Flk-1/KDR在恶性组血管内皮细胞尤其是癌巢边缘呈强阳性表达,在良性组血管内皮细胞几乎不表达(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区域灌注参数的差异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针对VEGF或Flk-1/KDR为靶点进行新生血管特异性分子显像可能为乳腺癌的准确诊断提供新的思路,癌巢边缘可能是下一步进行乳腺癌分子影像观察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