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遣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对"苦寒"方药的药性本质研究、性效相关研究已成为中药药性研究的热点之一。从中枢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外周神经3方面论述"苦寒"方药的神经保护作用,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β淀粉样蛋白和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作用、改善神经退行性变、促进神经细胞增殖、改善胆碱能神经功能、抗氧化、抗炎等多方面系统总结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为"苦寒"方药药性实质研究和从"苦寒"中药中筛选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中药成分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2.
荣杰 《中医杂志》2012,53(8):706-707
引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引经方药、引经结合辨病、引经结合辨证3个方面对张金荣治疗肿瘤的经验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刍议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方面阐述了活血化瘀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认为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是把"双刃剑",应针对疾病病因病机与病理生理特点及病程阶段状况和西药抗凝治疗情况,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分型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药传统药性与中药现代药理相结合,采用中西医序贯疗法,科学合理地应用活血化瘀类方药,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医活血化瘀类方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苦寒类中药善于清热燥湿以改善机体内环境稳态,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肥胖、炎症、菌群失调等慢性或代谢性疾病,而这些疾病往往都伴随着机体生物钟系统的失衡。改善生物钟失衡可能是苦寒药治疗这些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同时,在生物钟的调控下,机体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等行为的节律性波动也可能影响苦寒药的药效。既往对苦寒药在临床应用上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胃肠动力及激素等基础研究上,从生物钟基因的角度鲜有见到深入的研究与阐述。因此,本文从临床常用苦寒药对生物钟基因的影响及生物钟基因对苦寒药作用的影响两个方面探讨苦寒药的应用,同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归纳苦寒药影响生物钟基因共同的物质基础,以期为苦寒药作用多靶点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药“宏观药性”假说与组分药性数字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宏观药性假说"认为:寒热药性是中药物质的宏观属性,中药的部位、单元、组分或成分皆有药性。中药寒热药性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药性是中药整体的寒热属性;而微观药性是中药部位、单元、组分或成分的寒热之性,且同一中药普遍存在寒热药性相反的物质成分。中药的宏观药性是其各物质成分之间微观药性交互作用而综合"呈现"的结果,宏观药性值取决于所含各种药性成分的微观药性贡献力。基于中药宏观药性假说,将中药"系统分离"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物质单元,以各"物质单元"的"微观药性贡献力"作为矩阵元素,构建寒热药性判别矩阵,可以实现对中药"物质单元"药性的预先理论判别,进而探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与中药组分配伍新药发现相偶联的研发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药性理论、生药、炮制、化学、药理及制剂研究诸方面,对曰本汉方药研究进展与中药对比研究进行概要介绍与述评。  相似文献   

7.
认为"辛以润之"理论实际上是对辛味中药的功效总结.从药性角度探讨辛味中药应用规律,展望辛味中药药性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性可分"学说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药性理论不仅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而且还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当今科学技术的融人使中药药性理论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章从中药的物质可分性和功能可分性两个方面提出了"中药药性可分"的观点,旨在丰富中药药性理论内涵,拓展其发展空间,更好地指导中医药实践.  相似文献   

9.
药性热力学观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药药性理论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但至今尚未取得重要突破。寒热辨证为中医首要辨证,寒热药性是中药的首要药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首要治则,但是究竟寒热药性是否客观存在?能否/如何建立一套客观可行的寒热药性评价方法体系?如何以寒热药性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指导中医药实践?近年来课题组独辟蹊径,主要从热力学角度对中药寒热药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首次提出了"中医药(药性)热力学观"(thermodynam ic outlook of Ch inesem ed ic ine),建立了"源于临床,证于实验,回归临床"的中药药性研究模式,研制开发一套可用于中药寒热药性差异表征与评价的方法体系(包括冷热板差示法,微量量热法,药性循证医学分析),从体外到体内、从实验到临床,较系统地考察了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能量转移和热变化及其不同寒热药性中药的干预效果,揭示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科学性,为审视和研究中药药性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其内涵,从"中药的药性与药性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药药性多维性的研究"、"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系研究"、"中药药性的基因组学研究"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对中药药性理论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药药性的概念和形成,对开展中药药性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古代文献和现代认识的梳理,进而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中药药性的概念、形成及其意义,指出中药药性,即为中药的属性,是中药秉承自然环境因素之变化,用于调整机体状态,便于临床辨证使用,运用中国哲学方法高度概括而形成的药物属性,包括其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两个方面。这一认识对明确和拓展中药药性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药性形成过程和现代药性认识方式的思考,本课题组提出"以效识性"观点,以此观点为核心,文章从四气、五味、归经3个方面,以"有其效而无其气""有其效而无其味"及"有其效而不归其经"为纲对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所载中药中存在"有其效而无其性"现象的中药的药性进行了再认识,并提出了基于"以效识性"观点的中药药性再认识的研究思路。"以效识性"观点为中药药性的再研究奠定基础,为新发现中药的药性认识提出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五味理论又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中药五味药性的客观表征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钥匙,是阐释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科学内涵的重要路径。基于五味药性的基本定义以及药物分子-味觉、嗅觉受体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中药五味药性表征的技术方法和研究路径,并结合本课题组实验研究,从味觉、嗅觉感知的生物学机制、分子对接技术原理、同源模建过程以及受体选择与五味药性表达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从中药"五味"的滋味、气味属性角度,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提供可参照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动一定序贯八法”理论对茵陈药性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茵陈药性源流的梳理并结合临床实践,发现目前对茵陈性味归经功效等方面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不足.认为茵陈非苦寒之品,其气微寒,味苦、平,归太阳、太阴、少阳经,功能除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尚可宣湿开郁,淡渗利水,畅通上下,是通畅三焦,助水湿运化的要药.并提出目前对中药药性认识的思维相对僵化固定,应用“动-定”的观点对中药药性进行重新的认识,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去伪存真,在“证”基础上探讨“药性”本质,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去发现药物的新功效,重新认识药物药性.  相似文献   

15.
<正> 用辅料炮制中药的一些传统理论,是多少代人对药性作用认识及对临床用药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总结而来的,如今已广泛应用,增加了中药在临床上的实际作用,现简述如下: 1 酒制 临床常用的一些苦寒药如大黄、黄连等,性本沉降,易伤脾胃。经酒炙后,不仅缓和其苦寒之性,还保持了其清热解毒、燥湿的疗效。还可借助酒之升提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如大黄泻  相似文献   

16.
刘军 《陕西中医》2000,21(4):180-181
用辅料炮制中药的一些传统理论,是多少代人对药性作用认识及对临床用药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总结而来的,如今已广泛应用,增加了中药在临床上的实际作用,现简述如下: 1 酒制 临床常用的一些苦寒药如大黄、黄连等,性本沉降,易伤脾胃。经酒炙后,不仅缓和其苦寒之性,还保持了其清热解毒、燥湿的疗效。还可借助酒之升提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如大黄泻  相似文献   

17.
药物之所以对疾病有效,必有其用药之理,药理的理念自古已有之。历代医药学家一直坚持不懈探求用药之理,并形成了独特的药性理论,同时也进行着独特的实验药理研究。中药药理体系从药性理论入说,针对有生命的整体,从宏观上阐释临床疗效与所用方药之药理的关系。通过病理模型(包括病态的人或动物)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其临床意义,并释以中医用药之理。医药学家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地进行科学探索,加深了对各种药物药理作用的认识,为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药理体系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栾奕博  张伟  董彦君 《新中医》2019,51(10):31-36
辛开苦降法属中医八法之"和法""消法",指以脾胃升降理论和中药药性药味学说为基础,将辛味与苦味药物同组一方的中医治疗法则。中医治法与中医基础理论、临证实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辛开苦降法立法源于理,理法方药相结合,起到调和寒热、调畅气机和调理虚实的作用。笔者从历史渊源、立法之理、配伍特点、临床运用和现代应用等方面讨论辛开苦降法,进一步为医者了解并在临床上运用此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以"补肾助阳"中药功效术语为例,探索基于药性理论的中药功效术语个性化翻译。通过查阅词典、古代文献和相关教材,对"补肾助阳"相关功效术语的中文内涵进行挖掘,分析具有类似功效药物的药性特点。从国内外较为认可的英译标准、辞典辞书和中药学英文教材中遴选能够表达中药药性特点的英文翻译,以期在中英翻译转换中介入最具核心的药性特点,使之能够更加正确地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性包括中药的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或无毒等多个方面,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药物作用的性质和特点,药物的这种"性—效相关性"也正是中药所具有的独特属性。明代诸多医家对药物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传统药性理论进一步阐释与发挥,并将药性理论广泛应用于释方和制方。明代医家在前代医家经验基础之上总结提出的药性组方理论是对传统药性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扩充,对不断完善组方配伍理论以及指导后世临证组方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