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比较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动力髋(DH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高龄(≥75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PFNA组25例,DHS组38例,PFLP组26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内固定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末次随访按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89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14.0±2.8)个月。PFNA组较DHS组、PFLP组骨折愈合时间短(P0.05),DHS组及PFLP组并发症较PFNA组高(P0.05)。DHS组与PFNA组、PFL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术后肺部感染,均经治疗后治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PFNA组:优19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23/25(92.0%);DHS组:优22例,良8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30/38(78.9%);PFLP组:优10例,良8例,可4例,差4例,优良率18/26(69.2%)。结论 3种内固定方法比较,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发生内固定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地负重,髋关节功能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亚洲型股骨髓内钉(APFN)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PFN组(30例)和PFNA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负重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18(12.5±1.2)个月。两组均无螺旋刀片退出、断裂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负重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APFN组均高于PFNA组(P <0.05)。结论 采用APFN和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都可取得良好的疗效,APFN可加压,设计更合理,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生物型加长柄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80例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侧为初次手术.排除标准:患肢伤前存在功能障碍;严重骨质疏松症导致股骨皮质骨异常菲薄;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4例肱骨髁间骨折采用后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4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6.11±4.21)个月,根据Jupiter法评分:优11例,良10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通过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稳固性及牢固程度比较高,患者术后康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8.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4年-2008年12月,我院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2例,笔者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比较4种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4年12月,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并获随访1年以上患者88例,男52例,女36例。年龄19~8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9d。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2例,交通事故伤36例,摔伤20例,跌伤10例。分别采用动力髋(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42例(A组);解剖钢板固定23例(B组);股骨近端交锁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固定8例(c组);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DCS)固定15例(D组)。按照改良Evan’s分类均为不稳定性骨折;其中A组Ⅲ、Ⅳ、Ⅴ型分别为15、8、19例,B组分别为12、5、6例,C组分别为3、2、3例,D组分别为10、3、2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及术后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平均18个月。各组骨折术后3~5个月均获临床愈合。住院期间无死亡,随访6个月死亡5例,均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术后A组3例,C组1例,D组3例并发髋内翻。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最多,B组最少,与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X线暴露次数最少、临床愈合时间较长、无术后并发症,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功能评分最低,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钢板对于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较好方法,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FP)和InterTAN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F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内固定方法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37例IF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PFP患者83例(LPFP组)和InterTAN患者54例(InterTAN组),记录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功能训练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败比率及术后关节Harris评分,比较2组患者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 InterTAN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功能训练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失败率显著低于LP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费用、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关节Harris评分及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LP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内固定方法是一种理想治疗老年IFF的方法,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态髋螺钉联合转子稳定钢板(DHS+TSP)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0例初次接受手术的不稳定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组(30例)和DHS+TSP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去拐行走时间PFNA组均明显少于DHS+T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术后1个月时DHS+TSP组明显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低于DHS+T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FNA组比DHS+TSP组减少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去拐行走时间,且短期疗效优于DHS+TSP组。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8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手术内固定方法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对照组内固定方法选择转子稳定钢板(TSP)联合动态髋螺钉(DHS)。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住院时间、负重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2个月,在Harris评分方面,术后3个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方式短期疗效优于转子稳定钢板(TSP)联合动态髋螺钉(DHS)治疗,可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35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人作了“鹅颈型”钉内固定治疗,早期选用麦氏(Mclanghlin)钉,后期根据骨折不稳定类型选用了雷契氏钉(Richards)和130°成角槽形钢板(130°Angle—Plate)治疗。现将使用、随访情况作一初步分析。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新一代髓内钉(InterTA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组和InterTAN组,各4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扶拐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患者均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40例采用PFNA手术治疗,32例采用DHS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各项指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负重时间、去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均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12个月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较简单、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骨折复位满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和对照组(采用DHS治疗),每组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60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 0. 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 0. 05),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 与DHS相比,采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更安全、可靠,更有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