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铬在电镀作业中接触广泛,如防护不当,作业工人可发生铬鼻病。调查发现,在低浓度铬环境中的作业工人,仍有可能发生鼻黏膜红肿、糜烂、萎缩的健康损害。因此,探讨工作场所空气中铬的现场采样及实验室检测方法,以便为低浓度铬环境中的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加充分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电镀企业铬污染现状及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现状,为制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张家港市6家小型电镀企业,对作业点空气中Cr6+浓度进行检测,对69名铬作业工人和22名非接触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现状调查,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况进行调查。结果铬作业点Cr6+浓度均小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接触组呼吸系统异常率高于非接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不同工龄、饮酒史工人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铬作业工人个人职业卫生习惯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存在一定欠缺。结论本次调查电镀企业铬作业点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铬作业工人职业健康存在一定损害,应积极采取综合防控策略与措施,以确保铬作业工人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3.
时全市13家电镀企业作业现场及172名铬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在低浓度(〈0.05mg/m^3)铬环境中的作业工人,仍有可能发生鼻黏膜红肿、糜烂、萎缩等健康损害。  相似文献   

4.
铬酸雾是当前电镀行业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害因素,电镀行业铬酸雾刺激引起的铬损伤早有报道。近年来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铬化合物对镀铬工人的健康危害愈来愈突出,为此,我们对我县赵家园  相似文献   

5.
对本市38家电镀工厂的472名铬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不同浓度铬酸雾对工人健康产生损害。认为对铬的现有卫生学标准、铬损害的早期指标有进一步探讨及验证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电镀铬过程中,可逸散出大量铬酸雾直接危害工人健康,又损失了铬酸酐(C_rO_3)。本文对某厂电镀车间采用槽边吸风、铬酸雾净化回收和槽内加用F_(53)铬酸抑雾剂等综合防护措施以来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如下。内容和方法某厂电镀车间是1974年建成投产,使用铬酸酐为原料,电镀大,中型机器部件。为减少和消除职业危害,先后在槽旁安装机械吸风,塑料网格式铬酸雾净化回收器,以及在槽内加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实验厂生产的F 53B型铬酸雾抑制剂,使车间空气铬酸雾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以下,从而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保护了身体健康,电镀车间有工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电镀企业铬污染现状和工人铬接触情况,寻找有效的铬接触生物标记物,为铬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杭州市25家使用6价铬的电镀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空气中铬浓度检测,并对157名铬接触工人和93名非接触工人进行健康调查和体内红细胞中铬含量检测.结果 车间空气中6价铬短时间接触浓度中位数为0.06 mg/m3,范围0.01(检出限)~0.53 mg/m3,合格率89.4%;其中超标岗位均为电镀岗位,中位数0.10 mg/m3,范围0.01(检出限)~0.53 mg/m3,合格率76.3%.铬接触工人红细胞内铬含量的中位数为4.41( 2.50~5.29) μg/L,显著高于对照人群[1.54 (0.61~2.98) μg/L,P<0.01).按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分层后,除了小于30岁的人群(P=0.11),其余各层内两组间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触工人中,吸烟者红细胞内铬含量[4.98(2.90~6.37) μg/L]明显高于不吸烟的人群[3.58( 2.25~4.4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杭州市电镀作业环境中存在6价铬污染,电镀作业工人体内铬负荷显著高于对照人群.应降低作业环境中铬浓度,加强工人个体防护,降低6价铬对工人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罗洁 《中国职业医学》2012,39(5):430-431
目的 了解电镀行业作业工人红细胞(RBC)铬的实际水平.方法 选择职业铬接触工人99人为接触组,同地区无铬接触的56人为对照组.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鼻腔灌洗液和RBC的铬水平.结果 该市电镀行业接铬工人RBC铬水平(0.086±0.024)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0.013±0.004)μmol,P<0.01],且RBC铬水平随工龄的增加呈增高趋势(P<0.01).结论 电镀行业接铬工人RBC铬水平较高,应密切关注其是否引起职业健康效应.  相似文献   

9.
彭文彬  陈丹  李全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572-1573
目的掌握乡镇工业电镀行业铬作业人员鼻部损害的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7家电镀行业基本情况,对作业场所空气中铬浓度进行采样和检测。对铬作业工人的鼻部进行检查。结果镀铬岗位85.61%有槽边吸风装置,但使用率不高。F-53泡沫吸附剂用量不足,机械自动化镀铬线占36.0%,作业场所空气中铬浓度超标12.93%,最高为0.56mg/m3,超标10倍。对248名工人鼻部进行检查,鼻中隔黏膜糜烂6例,鼻中隔软骨部穿孔6例,检出率4.84%。结论乡镇电镀行业铬作业职业病危害较严重,已直接损害工人健康,应引起地方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控制铬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常州市武进区乡镇企业电镀业铬职业危害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乡镇企业电镀业铬对作业工人皮肤、鼻咽部职业危害的现状 ,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常州市武进区乡镇企业电镀业车间空气中铬浓度 ,并对铬作业工人进行皮肤、鼻咽部等方面的健康检查。结果 电镀业从事6价铬的作业工人 3 5 7名 ,职业性铬鼻病的患病率为 3 7 82 % ,铬作业皮肤损害发生率为 2 1 0 1%。结论 乡镇电镀业铬职业危害严重 ,厂方应加强铬缸内槽边吸风装置的管理 ,合理使用F -5 3泡沫吸附剂 ,并督促工人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及时治疗职业疾患  相似文献   

11.
乡镇电镀行业铬污染状况及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镇电镀厅业发达的文安县进行了铬污染状况及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结果表明:电镀厂所在村大气中六价铬日平均浓度0.0042mg/m~3,一农田灌溉浅井六价铬0.7mg/L,工人及居民发铬,IgA显著高于对照区居民,微核细胞率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度常熟市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珂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581-2583
目的对电镀作业工人进行健康监护,保护电镀作业工人身体健康。方法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镀作业工人802人(接触性)进行症状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以同时期健康检查756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802中铬作业工人中出现自觉症状、鼻部损害、血液系统改变等职业病损害相关症状者为70例,占有8.7%,其中鼻损伤发生率为3.99%(32/802),对照组为1.19%(9/75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0,P〈0.001)。  相似文献   

13.
铬铬对健康的损害决定干铬的氧化态以及某些特殊铬化物的溶解度。在从事铬酸盐生产、铬电镀及铬合金生产的工人中不仅肺癌发生率升高,而且其它部位癌的发生率也高。各种燃料的燃烧与铬有关的生产过程(合金生产、精炼矿石等)以及刹车垫(含有石棉)的磨损都可向空气中排放铬。电镀工业及精炼工业的废水也放出颇为大量的铬。  相似文献   

14.
长期接触铬盐可引起皮肤和粘膜损害,典型的皮肤溃疡称铬疮,鼻部的损害称铬鼻病,均已列入我国法定职业病。电镀业铬作业工人可职业性接触铬酸雾,为了解嵊州市电镀业职业病危害状况,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本研究对嵊州市电镀业铬作业工人作了现状调查,重点调查铬作业工人的暴露水平和鼻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电镀工人六价铬低水平接触情况及其接触途径。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法,以某电镀企业95名电镀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采集工作场所空气样品测定铬和六价铬水平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_(TWA)),检测研究对象六价铬个人接触水平和血铬水平,测定其工作场所桌面、工作服等表面六价铬污染量。结果该电镀企业非镀铬组工作场所空气中铬的C_(TWA)均0.010,六价铬C_(TWA)的M为0.001 mg/m~3;镀铬组工作场所空气中铬、六价铬C_(TWA)的M分别为0.013和0.019 mg/m~3。7名镀铬工人六价铬个体接触C_(TWA)的M为0.017 mg/m~3。工作场所工作面六价铬污染量为1.6~7 860.2μg/m~2。电镀工人血铬水平M为1.29μg/L。镀铬组工人血铬水平高于非镀铬组(M:3.73 vs 0.87 g/L,P0.01)。非镀铬组工人中,工龄10年组工人血铬水平分别高于其他3个工龄组(P0.05)。结论电镀作业存在六价铬的低水平污染。直接镀铬作业和工龄是影响电镀工人血铬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电镀行业由市区逐步向农村扩散,铬酸雾引起铬鼻病在乡镇企业中逐渐增多,为了保障工人健康,控制铬酸雾对车间污染,该厂从浏河环保设备厂购进一套铬酸雾排毒净化装置,本站于1994年5月对该套装置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卫生学调查、测试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低浓度铬对作业工人鼻部损害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纺织机械厂特种工艺分厂电镀车间89名作业工人为接触组,以该分厂不接触铬的抛光工、热处理工58名为对照组,分析作业环境空气中三氧化铬浓度和职业性健康体检资料.接触组鼻部异常症状如鼻塞、鼻衄、鼻干燥、鼻灼痛、嗅觉减退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鼻部异常体征如鼻黏膜充血、肿胀、干燥、萎缩以及鼻黏膜糜烂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鼻黏膜充血、干燥以及鼻黏膜糜烂以鼻中隔黏膜多见.长期接触低浓度铬对作业工人鼻部损害也较明显.为保护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应加强作业环境治理,减低生产环境铬的浓度,另外,要加强个人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职工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518名建筑、电镀、造船、橡胶和其它等工人作如下检查。分析湿疹病人、健康人和不同工业部门工人中对铬的敏感率,皮肤表面的涂铬试验,并讨论铬合物职业性过敏的临床表现,其结果对电镀工人的慢性湿疹的免疫发病是初步的。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本地区电镀企业铬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保护电镀企业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方法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镀企业作业工人400例进行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以同时期健康监护的364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400人,神经系统症状7例,呼吸系统症状6例,鼻粘膜充血、糜烂45例,鼻中隔肥厚、弯曲23例,血常规10例,尿常规9例,肝功能11例,B超2例,心电图5例,对照组364例,神经系统症状4例,呼吸系统症状5例,鼻粘膜充血、糜烂8例,鼻中隔肥厚、弯曲5例,血常规6例,尿常规6例,肝功能10例,B超2例,心电图3例。观察组工人健康受到影响的占总人数的29.5%,对照组工人健康受到影响的占总人数的13.46%。观察组400人中铬作业工人出现一般症状、鼻部损害等职业损害相关症状,其中鼻部损害68例(发生率17.00%),对照组为13例(发生率3.57%),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1,P〈0.05)。结论电镀作业对工人鼻损害会造成影响,应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20.
微核试验是一种快速检测体内细胞遗传效应的方法,我们对25名电镀车间接触铬作业工人进行了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微核的检测,以30名食品厂健康工人做为对照,结果发现接铬组检出微核人数25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