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小板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进展和急性恶性及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血小板在血管内膜损伤部位粘附和凝集,形成局部血栓,这是动脉粥样硬化出现的信号。当粥样斑块破裂脱落时,局部血小板血栓可能引起血管腔的闭塞,导致严重的冠状动脉疾病。出现不稳定心绞痛、Q波或非Q波心肌塞,还能引起缺血猝死。血栓组成成分的构成比例在临床治疗上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例如含红血球和纤维较多的血栓和含较多血小板的血栓相比,前者对溶解血栓  相似文献   

2.
姜攀 《中国药学杂志》2013,48(3):230-233
 目的 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在心血管疾病形成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大量临床试验表明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有效性、患者耐受性及药物不良反应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作用将以上诸方面内容及国内外对于新型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方法 参阅相关文献,对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试验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归纳和综述。结果与结论 一些新型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已经批准上市,另一些药物也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新型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有许多潜在优势,有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变化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5 月到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 43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0 例甲状腺瘤患者、39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设为结节组、腺瘤组、甲亢组,另选同期 40 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均进行甲状腺功能、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检 测,比较各组之间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各甲状腺疾病组的凝血指标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结节组、 腺瘤组和甲亢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血小板计数(PLT)、大 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节组、甲亢组和腺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结果与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甲 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甲状腺功能亢 进患者均存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紊乱,临床需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避免血栓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体外试验中,茶多酚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人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但无明显剂量效应关系。TXB2水平明显降低,而6酮PGF1α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其疗效与肠溶阿斯匹林75mg/d相似,表明茶多酚有明确的抗血小板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任丽  王阶  冯玲  王淑丽 《中医药研究》2012,(9):1108-1110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一个病理现象,然而其发生的本质怎样?只有通过对病变患者蛋白组学研究才能更深入、更贴近生命本质层次去发现和理解其发病机制。近年来现代医学和中医药学均用蛋白组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对中医药临床研究冠脉疾病蛋白组学的思路做相关阐述,希望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类型之一,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该病发病率高、诊断率低,因而倍受临床关注。CMVD病因复杂,症状各异,中西医对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各有分说,西医认为CMVD与冠脉微血管的结构异常(如微血管重塑、血管壁浸润、管腔阻塞、血管稀疏和血管周围纤维化等)、功能异常(如内皮功能障碍、平滑肌细胞功能障碍、微血管缩窄、微血管痉挛、炎症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及血管外因素诱导(心率、血压等)有关,临床通常采用常规西药进行经验性的治疗,但效果欠佳;中医认为CMVD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络病”的范畴,常见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阴两虚、寒凝心脉、心脾两虚、瘀血阻络、痰瘀互结、肝肾亏虚等证,治疗方法丰富多样,中成药、自拟方、传统经方加减治疗、中医特色疗法均取得一定的疗效。文章从CMVD的危险因素、病理机制、中医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等方面予以综述,以期为CMVD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于乐  陈韦  齐静  周鑫 《河北中医》2020,42(11):1637-1640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颗粒对痰浊血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IC)术后患者血小板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40例痰浊血瘀型ACS行PCI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22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瘀祛痰颗粒治疗,对照组22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安慰剂治疗。2组均治疗3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包括花生四烯酸途径(AA)及二磷酸腺苷途径(ADP),比较2组治疗期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及严重出血。结果 2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AA及ADP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AA及AD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1.4%(3/220),总不良事件总发生率3.6%(8/220),对照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4.5%(10/220),总不良事件总发生率7.7%(17/220),治疗组心肌梗死及总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化瘀祛痰颗粒防治ACS患者PCI术后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血小板功能,进一步降低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采用激素等常规治疗,可根据病情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首选)、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促血小板生成药等药物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治疗,具体方药如下:生地黄15 g,玄参15 g,赤芍12 g,牡丹皮12 g,白花蛇舌草30 g,半枝莲15 g,山慈菇15 g,焦三仙各15 g,甘草6 g。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小板数量比较。结果: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4例,无效17例,有效率37.1%;治疗组痊愈15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小板的数量均明显增多。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根据血小板聚集功能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31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并根据是否调整抗血小板药物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复查血小板聚集功能。比较2组基本临床资料、药物使用情况及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2组基本临床资料、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随访期间(12个月内)再发胸痛、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1个月时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高反应性(HPR)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根据血小板聚集功能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具有良好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黄国荣  吴焕林 《新中医》2005,37(6):28-29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化痰法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及血脂的影响。方法:101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痰浊证组35例,血瘀证组32例,其他证型组34例,均服用益气健脾化痰为主的二陈汤加减治疗,疗程为30天。另选择35例非冠心病的体检人群为正常对照组。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性及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痰浊证组、血瘀证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痰浊证组、血瘀证组MA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治疗前痰浊证组血脂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组、正常对照组(P<0.01)和血瘀证组(P<0.05);治疗后痰浊证组TC、TG、LDL-C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MAR及TC、TG、LDL-C的增高可能是冠心病痰浊证的客观指标,而益气健脾化痰法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潘托拉唑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激素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胃镜检查证实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ITP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2 4例 ,采用潘托拉唑和达喜片治疗 ;对照组 2 0例采用法莫替丁和达喜片治疗。 2组疗程均为 6周 ,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 ,复查血常规并记录腹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溃疡愈合率 83% ,总有效率 96 % ;对照组愈合率 6 5 % ,总有效率 85 % ,2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期间 2组均有较好耐受性。结论 潘托拉唑对需口服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的ITP伴激素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有较好疗效 ,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质子泵抑制剂。  相似文献   

12.
<正>因冠状动脉微血管不能被冠脉造影等检查直接观察到,因此一般是通过冠状动脉血流量来间接评估冠状动脉微血管的功能状态。任何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微血管结构和/或功能异常都可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对血管扩张刺激的反应受损,其特征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受损。研究证实,中医药对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有改善作用,而中医药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尚未有系统的总结与回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体外纽61例和体内组8例的实验观察,我们发现穿心莲提取物对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01)。在体外,这种作用的程度稍强于川芎嗪、潘生丁注射液。穿心莲还可增强纤溶系统活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国内近10年针刺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的临床研究进行整理,针刺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目前相关临床研究存在针刺操作流程缺乏规范、对照组设置欠合理、临床研究质量偏低等问题,今后应规范顶层设计,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为针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提供更强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科的常见疾病,现代西医治疗甲状腺疾病,从激素调节的角度以及外科手术的角度出发,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大多数患者的长期疗效以及因此改变的生活方式仍然有待提高,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中医药对于甲状腺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中医对甲状腺各个疾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各家的辩证论治要点以及用药经验,以及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发掘中医药理论为治疗甲状腺疾病做出疗效满意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汤志奇  宋慧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6):1806-1808,1812
<正>肾脏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之一。体内各种代谢产物、剩余的水和电解质以及某些有害物质大部分都由肾脏排出。它对调节和维持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人体的内环境稳定起了主要作用。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占人口的1%以上,且患者大都是儿童及青壮年,是危害人类健康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传统中药丰富,随着药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利用现代理论和技术研究中药治疗肾脏疾病的作用机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几味中药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孕检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50例,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25例定期孕检,给予生活干预及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次...  相似文献   

18.
患者张××,女性,63岁,家庭妇女,门诊号:19173。主诉:自觉半身及口唇麻木,有时神志不清,曾经中医养阴柔肝,缓急解痉之法治疗6天,未见效,因病情加重于1982年4月16日急诊入某院。患者右侧肢体不能行动,站立不住,不能持物,神清,不能言语。经该院检查:BP160/100mmHg,瞳孔等大,眼底无水肿,伸舌居中,血小板115.5万,骨髓涂片:见巨核细胞增多。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脑血栓形成。出院后继续服用马利兰、维生素 E、潘生丁、当归龙荟丸、丹参片。治疗3个月后,患者仍感  相似文献   

19.
《素问·经脉别论》载: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行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两者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以及精微的生化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云:百病皆由脾胃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汤辅助治疗IgA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IgA肾病蛋白尿患者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苯那普利和潘生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化瘀汤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监测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4h蛋白尿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未发现与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化瘀汤治疗IgA肾病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独的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