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相关因素和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46例行机械通气患者,将发生VAP的73例作为研究组,将未发生VAP的73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年龄、性别、行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对VAP的影响,并研究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在VAP的相关因素中,两组在年龄、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侵入性操作、气管切开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侵入性操作和APACHE-Ⅱ评分。结论:年龄、呼吸系统基础疾病、APACHE-Ⅱ评分等是影响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需对此类患者重点监测和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ICU的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65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采用体位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比较其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体位护理的干预组患者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行体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行机械通气的患者97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34例作为集束化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集束化组患者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VAP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可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延后VAP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我院住院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8例患儿发生VAP情况。结果:98例患儿中共有40例发生VAP,发生率为40.82%,病死率为20%。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其VAP发生率越高。结论:在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应重视VAP的发生,加强护理工作。严格消毒隔离是预防VAP发生,提高危重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率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为临床降低VAP发生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并发VAP 6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VAP发生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24)、APACHEⅡ评分(OR=1.915)、侵袭性操作(OR=1.942)、口腔清洁状况(OR=2.178)、机械通气时间(OR=2.652)、意识障碍(OR=2.154)为影响ICU机械通气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多且复杂,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尽量缩短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加强防护,降低VAP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发生VAP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VAP中治愈12例,死亡10例。结论:ICU中VAP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防治VAP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12月在ICU行机械通气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ICU机械通气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1~6月在ICU行机械通气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VAP的发生情况、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VAP患者痰培养病原菌结果。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ICU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VAP的发生风险,并减少患者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实施机械通气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本组70例实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发生VAP的主要因素有口咽部定植菌误吸、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侵袭性操作、机械通气时间、药物因素等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加强气管导管、气道湿化的管理,做好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降低VAP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雪鸽  李晓培  刘阳 《临床医学》2012,32(4):126-126,F0003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通气患者发生相关性肺炎(VAP)的因素、临床防护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ICU收治的需用呼吸机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92例,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0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炎62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发生VAP 30例(32.6%),共培养出细菌55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9.1%)。VAP的发生与患者APACHEⅡ评分偏高、机械通气时间偏长及ICU停留时间长有关(P<0.05)。结论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是影响VAP发生发展的因素,有效地临床护理及防护可以减少VAP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及降低患者病死率,对于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101例机械通气VAP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分析101例使用呼吸机ICU患者引起VAP的因素。结果年龄、营养状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侵袭性操作、机械通气时间等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加强手卫生、消毒隔离、呼吸道及气道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护理干预是降低VAP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ICU收治的40例经口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了解VAP的发生情况.结果 40例机械通气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VAP7例,发生率17.5%.结论 做好相关性肺炎的护理预防是降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监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流行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V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64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4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发病率为16.0%;138例VAP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2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9.7%,革兰阳性菌占35.2%,真菌占5.1%,同时感染2种以上病原菌的患者占60.1%。APACHEⅡ评分高于16分、意识障碍、留置胃管、机械通气超过5d和神经损伤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口腔护理、患者抬高30°、每日唤醒排痰是VAP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具有较高的VAP发病率,且混合感染现象严重,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合理的护理策略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8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程序,检索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及患者的需求选择最佳护理证据,制订护理方案,加强环节管理,重视细节护理。结果本组28例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12.1±5.2)d,6例(21.4%)发生VAP,死亡1例。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地控制VAP的发生;运用循证护理程序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49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实施常规护理外,改进了护理举措。比较两组治疗效果、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通气前、后,组内、组间比较,各项血气监测指标均有改善(P<0.05)。干预组发生VAP 16例(21%),对照组发生VAP 27例(36%),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干预组为(116.98±83.85)h,对照组为(145.23±89.20)h,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常规人工气道护理及加强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人工气道护理增氧、吸痰。结果:实验组发生VAP 6例,发生率20%;对照组发生VAP 16例,发生率53.3%。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常规气道护理及加强护理,可以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12月收治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预防VAP颅脑损伤机械通气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取本院2015年1—6月收治采用常规护理的颅脑损伤机械通气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排痰情况、口腔情况、VAP的发生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排痰量,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以及VAP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GCS预后情况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的排痰效果,降低VAP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62例,将发生VAP的患者设为VAP组(32例),未发生VAP的患者为非VAP组(30例),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研究VAP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深静脉穿刺置管、通气时间超过10 d、患者意识障碍、留置胃管是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监护室VAP患者死亡率高,临床应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内科ICU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效果及VAP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本院收治的内科ICU机械通气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干预组进行综合性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发生通气不良、胃肠胀气、损伤压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循环障碍等并发症情况;比较2组的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干预前后的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发生通气不良、胃肠胀气、损伤压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循环障碍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干预后的APACHEⅡ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综合性干预护理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订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ICU机械通气患者最为常见的感染,占医院机械通气并发症的90%。机械通气患者一旦发生VAP,病死率可达20%~70%。VAP增加了患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延长了住院时间,加大了住院花费,预防VAP亦成为当前ICU感染控制的首要任务。集束化护理指当患者在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实施机械通气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64例实施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15例,占23.4%;机械通气时间3~47d,平均19d;发生VAP的主要原因包括121鼻咽部定植菌误吸、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等。结论人工气道吸痰方法的改进、呼吸环路管理及做好口腔和消化道护理,对减少和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