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是对中药三七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进而对中药三七在血液系统方面所具有的药理以及药效的作用进行相关的综述,以作为三七以及相关类属药材开发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中药药效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近些年来国内外中药药效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综述 ,并与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相比较。方法查阅近些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有关研究论文 ,按中药药效研究方法分类汇总。结果与结论提出对中药药效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中药药效的实验研究应该重视药物对机体的整体协调作用 ;应集中兵力 ,尽最大可能复制出符合中医“证”的临床辨证标准的动物模型 ;中药药效的研究方法应该在阐明复方配伍的化学与生物学内涵上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将中药或中药复方经口服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半体内实验方法。1988年日本国立京都医院的田代真一提出"血清药理学"这一概念,1990年,姜廷良在全国中医方剂研究讨论会上,介绍了日本有关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的动态和情况后,国内陆续开展了中药复方及西药的药效评价及药理学研究,现将中药血清药理学药效研究应用作一综述。1中药血清药理学药效研究1.1在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研究中的应用赵晓山[1]等通过研究定心方药物血清对H2O2致乳鼠心肌 相似文献
6.
7.
《中国药房》2015,(28):4000-4003
目的:为中药以及中药复方制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方法参考。方法:以"中药""中药发展""药效物质基础""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terial basis of efficacy"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6-2014年中国生物医学、中国知网、Pub Me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后,简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并探讨建立多元化中药指纹图谱库的重要意义。结果与结论:检索到相关文献94条,其中有效文献41条。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经历了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的细化过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等现代化检测体系,结合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物技术,是筛选活性化合物群的重要手段。多种现代化检测体系结合交叉应用于中药药效基础研究,有利于筛选活性化合物群;建立多元化中药指纹图谱库,有利于实现中药标准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马孝川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2)
目的:探讨中药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其真伪鉴别的方法。方法对医院自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采用三七治疗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分析中药三七的药理作用及中药三七的真伪鉴别。结果中药三七具有止血作用、抗血栓功能、补血、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保肝利胆、抗炎镇痛等作用,对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有显著而独特的效果。性状观察和理化方法可以对真假三七进行有效鉴别。结论中药三七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在临床治疗上广泛推广。由于三七应用广泛,但价格昂贵,常出现假冒药物,真假三七的鉴别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方法 从消减方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调整方剂的部分适应证、提高临床用药药方疗效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 中药的炮制可极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行不同的炮制药效也不相同。结论 炮制中药时应从不同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趋利避害,以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药炮制对药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对药方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中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辅料炮制,对药效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炮制,消除方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利于治疗,提高药方疗效,调整方剂部分适应证,扩大应用范围,满足药方的剂型要求,保证临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江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3):201-202
为了使中药能够充分的发挥其药效,就中药来源、炮制、性能、配伍禁忌、煎服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深入分析影响中药药效的原因,为中药能够有效、安全的合理使用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9)
目的作为一个复杂成分体系,中药药效物质的精准辨识和筛选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瓶颈问题,探索新的实验技术十分重要。方法斑马鱼是新兴的模式生物,具有体外受精、胚胎透明,不需要解剖可方便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器官的发育等生物学优势,可在细胞板中完成实验,需要样品量少,已被欧洲替代法验证中心推荐为新的替代动物。斑马鱼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斑马鱼与人的基因组相似性达87%,大量的研究表明斑马鱼对药物反应与临床反应也高度相似,为斑马鱼应用于研究人类疾病与药物筛选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本实验室利用斑马鱼模型构建了较为齐全的中药药效物质筛选的技术体系,并对甘草、阿胶、栀子、乳香等传统中药进行药效或毒性成分的筛选辨识研究。结果本实验室利用斑马鱼模型建立了可涵盖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骨骼、皮肤、重要器官等的活性/毒性筛选技术平台。从前期大规模的筛选中,发现甘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进一步利用斑马鱼活性跟踪技术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发现了2个未报道的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成分。新阿胶是山东福胶集团的独家品种,是以猪皮为来源,作为阿胶的替代品,但是现代药理学数据缺乏导致市场认可度低,因此我们利用斑马鱼模型系统开展了新阿胶的化疗损伤后的"扶正"与"生血"的作用机制。中药栀子临床发现具有防治血栓的功效,但是抗血栓的药效标志物并不清楚,作者采用斑马鱼模型整合代谢组学技术,发现3个代表性的抗血栓成分。乳香在历代典籍中具有"孕妇慎服"记载,但是原因不明,我们利用斑马鱼模型构建发育毒性模型,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证明乳香具有一定的发育毒性,并发现了潜在的毒性靶器官,并发现了主要的毒性效应成分。结论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生物,在中药药效物质筛选、活性评价、毒性预警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究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采用中药治疗患者160例资料,按照中药炮制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修制组、火制组、水制组和水火共制组,每组40例,分析其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结果:各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对比后发现,修制组为45.00%,水制组与火制组分别为80.00%,水火共制组为95.00%,水火共制组高于其他3组,经组间数据之间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炮制过程中,不同炮制方式对中药药效所产生的影响不同,应根据诊疗需求合理选用中药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为中医药研究领域的重点及难点,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实践。本文回顾分析了近十年来有关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相关文献,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你知道三七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三七有哪些作用吗?你知道如何使用三七吗?"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为中药之最珍贵者"这是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对人参和三七的评价。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与人参相似,其治疗外伤和心血管病的功能则是人参无法比拟的。因为人们对三七的药用功能的了解此人参晚了1000多年,所以,三七的名气没有人参那么大,但它却是名符其实的"参中之王"。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三七,正确、合理地选用三七,使之更好地发挥保健养生和防病治病的功能,我们特请国内药学和临床专家来谈-- 相似文献
20.
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要求——应重视中药适应症和中药药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有关部委和许多地方政府也出台各种措施,积极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开创了良好的发展局面,为中医药宝库的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