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郑州市二七区1999年麻疹哨点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麻疹流行趋势,建立完善麻疹疫情专报系统。方法 对郑州市二七区1999年麻疹哨点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 发病地区分布广泛,但主要流行区为城乡结合部,发病季节高峰期延长,5~6月病例数占67.52%,发病年龄以8个月-7岁儿童为主,占60.5l%,麻疹流行的原因主要是因常规免疫工作不扎实,麻疹疫苗(MV)接种率偏低,免疫空白点较多引起易感人群的快速积累。结论 我区麻疹的预防工作仍处于控制阶段,必须狠抓MV免疫接种工作,确保MV的高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才能使麻疹发病率快速下降。保证我区实现控制消灭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朱青  杜雯 《贵州医药》2004,28(6):569-571
目的 了解贵州省麻疹流行状况,探讨加速麻疹控制策略。方法 对全省2002~2003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年全省共报告麻疹病例22613例,病例分布广泛,但大部分病例相对集中在少数地区。全年各月均有病例,但以3~6月高发。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6.4%。46.1%的病例有接种史,28.9%无接种史。结论 麻疹发病主要与基础免疫和7岁组加强免疫实际接种率低以及接种质量不高有关。为迅速控制我省麻疹流行,拟开展一次8月龄至12岁麻疹疫苗普种,以迅速提高免疫覆盖率,同时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实际接种率。  相似文献   

3.
尼木县地处拉萨西南147公里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峪里,系前后藏结合部,全县总人口约为28765人,主要以农业为主,流动人口约为2000多人。平均海拔4000m,平均气温7℃左右,年降雨量250~316mm。每年在本县区域内有散在的麻疹病流行,2003年5月17日以县中学为疫点发生了一次麻疹暴发流行,现将具体流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以医院麻疹流行期间日报及县防疫站麻疹爆发专题调查结果为依据,对此次麻疹病爆发流行进行了统计、汇总、分析、上报。2003年麻疹总发病为163例,发病率为555·31/10万,无传染病引起死亡病例。2流行病学2·1流行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菏泽市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0年麻疹监测与控制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0年全市采取的策略与措施主要包括贯彻、落实山东省卫生厅、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精神,部署麻疹防控工作,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并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开展暴发控制和督导检查。2010年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26例。麻疹疑似病例报告后48h内调查率为76.52%,血标本结果7d内报告率56.78%,散发病例血标本采集率65.72%。麻疹确诊病例415例,麻疹发病呈散发,部分高发县影响全市麻疹发病水平。全年麻疹发病表现为高峰期延长,主要集中于4~8月份,麻疹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结论切实扎实开展常规免疫工作、适时开展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是控制麻疹疫情上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麻疹是继人类消灭天花和即将消灭脊髓灰质炎之后又一候选消灭的传染病,控制麻疹已成为计划免疫工作的一个重点。为掌握阳泉市麻疹流行特征、麻疹监测系统运状况,有效控制麻疹发病,将2003年-2004年麻疹监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2020年消除麻疹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目标,但全球麻疹发病率自2010年后不再呈现平稳的下降趋势。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麻疹的发病特点,制定有效的麻疹预防措施,为早日消灭麻疹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方法对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整理,进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结果 2014年麻疹发病明显高于往年,病例以散发为主伴局部暴发。年龄7个月~49岁,呈现春季多发。多数病例有典型的监床症状。95%采血,麻疹IgM抗体均为阳性。结论加强基层疫情监测工作,强化麻疹疫苗的接种,及时有效处理暴发疫情,加强健康教育在麻疹防控中的作用,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防制有效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扶沟县麻疹流行状况,为麻疹控制乃至消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扶沟县2004—2009年麻疹报告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 2004—2009年扶沟县麻疹报告病例21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20/10万。麻疹病例呈高度散发,3、4和5月份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8岁以下儿童,占全部病例的81.22%,14岁以下儿童发病占总病例数的97.65%;全部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48.36%,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祥的占51.64%。结论扶沟县麻疹发病呈散发状态。今后应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定期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建立敏感的麻疹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实施计划免疫工作后麻疹流行特征,为控制 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1988-2008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88-2008年容桂街道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618例,年均发病率8.95/10万,不同年份间 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75,P〈0.001) . 1988-1998年81.97%集中在人口集中 的城区,83.61%病例为本地人口.1999-2008年55.83%发病在外来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部和 工业区,76.12%病例为流动人口.春末夏初为高发季节,2005年出现了反常的秋冬季节高发 状况.发病人群以8月-7岁龄儿童为主,1999-2008年发病人群开始出现两极发展趋势,8月 龄以下婴幼儿和20岁以上成年人病例开始增多,分别占7.91%和13.46%.麻疹疫苗免疫史空 白的人群占52.4%.结论 容桂地区麻疹发病率出现大幅上升趋势,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人群 免疫水平,完善计划免疫网络建设,特别是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减少免疫空白, 是有效控制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孙浩 《淮海医药》2003,21(5):357-359
目的 探讨影响麻疹监测系统 ( MSS)质量的因素 ,以进一步加强麻疹监测与控制工作。方法 依据蚌埠市 1998年~ 2 0 0 2年 MSS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 NNDRS)的资料 ,对资料进行指标化分析。结果  1998年~ 2 0 0 2年 MSS的质量呈提高趋势。MSS的灵敏度、合格标本采集率、病例调查的完整性处在中等水平。疑似病例的调查率、MSS和 NNDRS报告病例的一致性较高 ;麻疹监测专业人员对爆发疫情的重视程度高于散发病例。结论 多因素影响 MSS质量 :主要是专业人员的责任心、患者的配合程度、爆发疫情的数量和规模大小等 ;提出目前麻疹监测的重点是增强责任疫情报告人的法定快速报病意识 ,提高麻疹疑似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格标本采集率 ,并及时开展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市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人群麻疹免疫状况,确定易感人群;研究麻疹发病率近几年的变化趋势;进而为控制麻疹疫情的发生,调整加速麻疹控制有关策略与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古交市2000至2005年度麻疹疫情报告确诊的278例麻疹病例进行年发病率、季节分布、年龄别分布、年龄别发病率、职业分布等描述性研究,并进行麻疹发病与免疫接种关系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结果对我市278例麻疹确诊病例进行研究分析,麻疹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病例的构成只是年龄别有差异,从成人不同职业构成来看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控制乃至消灭麻疹,必须加强儿童常规免疲;加强小学及托幼机构的查证补漏工作和强化免疫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及流动人口密集区的免疫管理;加强麻疹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在流动人口聚集区和爆发区内可以考虑对6月龄以上的幼儿实行提前接种.对策提高MV免疲覆盖率;调整免疫策略;加强小学及托幼机构的查证补漏工作和强化免疫工作;切实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对成人易感人群进行MV复种;加强麻疹监测工作;加强对基层防保人员的培训;加强"冷链"建设、确保疫苗安全有效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麻疹发病。  相似文献   

11.
卢玉容  刘雅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23-1924
目的:探讨近年来麻疹的流行病学变化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法对我院收治的342例麻疹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麻疹的发病年龄趋向低龄化,3岁以下的婴幼儿为高发人群。不典型麻疹明显增多,农村发病人数高于城市,未预防接种者发病率高于已做预防接种者。结论:儿童麻疹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应加强麻疹监测力度,实施强化计划免疫策略是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实施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09年3月在启东市汇龙镇、吕四镇调查600名7。14岁儿童,于2009年5月在启东市汇龙镇、吕四镇、近海镇、惠萍镇、海复镇南阳镇6个乡镇抽取7~14岁儿童540名进行调查,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血清标志物IgG抗体,分别统计阳性率和保护率。结果:2009年5月540名儿童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后IgG阳性率为95.5%,保护率为90.2%,2009年3月600名儿童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前IgG抗体的阳性率为92.2%,保护率为70.1%,分别比较阳性率和保护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麻疹强化接种后取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宜春市2006年1月~2012年12月麻疹强化免疫前后麻疹流行病学的特征,为更好地制订消除麻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宜春市疾控中心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报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宜春市麻疹强化免疫前后的发病状况.结果 宜春市2006~2012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107例,男女性别比为2.2∶1,以散发为主,年平均发病率为2.88/10万;以散居儿童居多;发病年龄以<15岁为主,其中,<2岁发病例数最多(x2=52.64,P<0.05);麻疹强化接种前年平均发病率与强化接种后相比下降率为95.49%(x2=709.48,P<0.05);麻疹强化接种前后均以4~8月份为发病高发季节,且4月份为高峰期.年平均发病率排在前5位分别是万载县、丰城市、高安市、靖安县、袁州区;麻疹强化接种前后各县市区麻疹年平均发病率的下降率均>75%,其中铜鼓县2010~2012年连续3年发病率为0%.结论 宜春市麻疹以散发为主,麻疹强化接种后,各年龄段、各地区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部分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仍有发病,0~2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建议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间隔2~3年对全市范围大规模实施麻疹强化免疫,保护易感人群,形成较牢固的免疫屏障,使麻疹发病率保持低态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1959~2008年东河区麻疹的流行趋势,全面掌握麻疹的流行动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搜集了麻疹疫情报告资料并用Excel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东河区麻疹的发病率、发病构成总体呈下降趋势,春季是发病的高峰期,发病年龄介于3个月~50岁之间,儿童发病数最多。结论加强对流动人口麻疹疫苗的常规接种,在特定人群中开展麻疹抗体检测,及时进行麻疹疫苗补种,防止出现麻疹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15.
小儿麻疹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0):1163-1165
目的 通过对近 5年在我院住院麻疹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探讨控制与消除小儿麻疹的对策。方法 对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在我院住院的 10 8例麻疹病儿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 麻疹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 ,2 0 0 3年病例数为 71例 ,是 2 0 0 2年的 2 7倍。低龄婴儿 (<8个月 )占 2 2 2 % ,流动人口占 11 11% ,有预防接种史占 4 5 37% ,无预防接种史者占 4 4 4 % ,接种史不详者占 10 19% ,无明确麻疹接触史者高达 87 0 4 % ,部分临床表现不典型。结论 要关注低龄婴儿麻疹的发病情况 ,有关部门应尽快研制出适合 <8月龄婴儿的麻疹疫苗 ,对于 >8月龄的患儿和儿童仍须扩大麻疹疫苗的覆盖面。可能存在麻疹病毒变异。要注意亚临床型麻疹的问题。从根本上控制乃至消除麻疹应从儿童开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罗定市适龄儿童麻疹免疫效果检测结果分析。方法筛选2008~2013年罗定市自愿接种麻疹疫苗的适龄儿童99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手指末梢血样本应用麻疹病毒Ig G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定性检测分析,比较各年龄组Ig G抗体检测结果。结果 9958例研究对象中,麻疹Ig G抗体阳性检出9061例,各年龄组的Ig G抗体阳性率均在85%以上,低年龄组儿童麻疹Ig G阳性率高于高年龄组儿童(P〈0.05),本组研究中存在41例儿童患麻疹,另存在4例麻疹患者年龄〉15周岁。结论本市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免疫效果较好,同时儿童麻疹发病率较低,为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控制麻疹传播,今后免疫的工作应以广泛宣教、社会动员及强化免疫人员技能培训为主。  相似文献   

17.
颜卫丰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413-2415
目的:分析镇江市流动儿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NNT)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NNT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镇江市2003~2008年流动儿童NNT监测资料.结果:镇江市2003~2008年NNT平均发病率0.19‰,其中流动儿童中NNT发病率1.50‰,病死率36.36%;NNT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相隔4年有一个相对高峰期;病例散在分布,无明显地区聚集性,其患儿主要来自于四川,云南,贵州;男女性别比为1.44:l;在家分娩占86.36%;母亲均无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接种史.结论:非住院分娩与未进行TT免疫是流动儿童发生NNT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大对流动儿童传染病监测、干预的力度,才能彻底消除非高危地区NNT疫情.  相似文献   

18.
麻疹发病原因与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前我国麻疹发病原因,为控制、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近年发表的有关麻疹发病的论文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出现了麻疹疫情回升,发病主要与免疫空白、免疫接种失败、初免月龄内发病、接种不及时、复种率低和流动人口增加等因素有关。结论提高2剂次MV免疫接种率、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活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完善麻疹监测网络、防控麻疹暴发等是当前麻疹主要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2000-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0-2006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0-2006年间,马鞍山市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5.50/10万,最高10.90/10万,最低2.94/10万,麻疹发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麻疹病例最小1个多月,≤8月龄、9~24月龄、3~6岁、7~19岁和20~39岁组发病人数分别占2.73%、13.66%,5.67%、52.10%和25.21%,发病率分别为30.53/10万、51.60/10万、6.18/10万、18.19/10万和3.32/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1∶0.64.病例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3-6月份.地区分布以金家庄区最高(9.60/10万),城区高于农村.本市儿童主要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60.92%,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39.08%.2004年以后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和麻疹疫情专报系统的报告结果渐趋一致.   结论 本市人群中,≤8月龄、9~24月龄和7~19岁人群麻疹发病增多,因此,要提高麻疹常规免疫接种工作质量,并适时开展对入学儿童或在校学生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麻疹病例监测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