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调控Telocytes(TCs)对下颌下腺唾液分泌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TCs免疫标记物(C-kit/CD117、CD34)进行双标记染色,进而对小鼠下颌下腺内TCs进行定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小鼠下颌下腺内TCs的超微结构及其与周围细胞之间的关系。建立甲磺酸伊马替尼干预模型,实验小鼠分5组:正常组(共24只),用药1周、2周、3周、4周组(共24只),药物以80 mg/(kg·d)每日灌胃,免疫荧光显示,用药前后下颌下腺内TCs的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用药前后CD117、CD34及下颌下腺内α唾液淀粉酶(α-Amy)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TCs广泛分布于下颌下腺结缔组织内,胞体较小有突起(Tps),Tps相互连接成网络样结构,包绕着腺泡及导管,随甲磺酸伊马替尼干预时间延长,用药组Tps构成的网络样结构变稀疏。超微结构显示,Tps呈念珠状,与邻近组织紧密相连,周围可见胞外囊泡。 随用药时间的增加Tps减少,TCs胞内囊泡增多,胞内细胞器减少。免疫印迹法显示,用药后CD117、CD34、α-Amy 蛋白表达水平相应减少且互为正相关。 结论 小鼠下颌下腺内存在TCs, 甲磺酸伊马替尼对TCs的干预可能会通过影响TCs的结构、免疫表型和细胞间通讯降低下颌下腺唾液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
小肠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伴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伴淋巴结转移的小肠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c-kit基因突变情况,以及对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Glivec)的治疗反应.方法 对2例发生在小肠伴发淋巴结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标志及基因突变分析并随访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治疗效果.结果 2例均为小肠浆膜面肿块,镜下观察肿瘤均以梭形细胞为主,伴有少量上皮样细胞,呈多结节状,并出现大片凝固性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标志肿瘤细胞CD117阳性,基因突变检测发现均存在c-kit基因第11号外显子的突变.例1显示第11号外显子559~569位点杂合性缺失,伴570、571位点TACATA杂合性突变为GACAGA;例2显示第11号外显子559~565杂合性缺失.结论 小肠胃肠道间质瘤伴淋巴结转移是一种少见病变,需要同发生在此处的其他恶性软组织肿瘤鉴别;该肿瘤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治疗效果取决于c-kit基因的具体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3.
小肠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伴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伴淋巴结转移的小肠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c-kit基因突变情况,以及对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Glivec)的治疗反应.方法 对2例发生在小肠伴发淋巴结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标志及基因突变分析并随访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治疗效果.结果 2例均为小肠浆膜面肿块,镜下观察肿瘤均以梭形细胞为主,伴有少量上皮样细胞,呈多结节状,并出现大片凝固性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标志肿瘤细胞CD117阳性,基因突变检测发现均存在c-kit基因第11号外显子的突变.例1显示第11号外显子559~569位点杂合性缺失,伴570、571位点TACATA杂合性突变为GACAGA;例2显示第11号外显子559~565杂合性缺失.结论 小肠胃肠道间质瘤伴淋巴结转移是一种少见病变,需要同发生在此处的其他恶性软组织肿瘤鉴别;该肿瘤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治疗效果取决于c-kit基因的具体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4.
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大多数呈CD117阳性.传统放疗和化疗对GIST几乎无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的临床应用使GIST的治疗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为部分晚期GIST患者带来了延长生存期的疗效.同时由于对GIST基因突变认识的进一步提高,使GIST的诊断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胃肠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多发生于胃部,其免疫组化CD117及DOG-1常表达阳性,介导Kit基因突变是导致该病的主要机制。伊马替尼是一种酪氨酸酶抑制剂,可以很好的抑制c-Kit的活性,作为复发、不可切除或者晚期的GIGT患者一线用药甲磺酸伊马替尼,它已被证实是治疗中晚期GIST患者最有效的药物,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在常规的治疗过程中,伊马替尼的血药浓度在不同的GIST患者中存在很大差异,既有血药浓度不足导致疗效较差,也有血药浓度过高导致不良反应太大,血药浓度的监测对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马替尼血药浓度的检测去探究疾病的原因,然而对于甲磺酸伊马替尼血药浓度的监测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相关研究甚少。本文从伊马替尼的药代动力学、伊马替尼血药浓度的现状及问题、监测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伊马替尼血药浓度的监测对GIST患者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PTEN信号转导的调控,以及对细胞侵袭功能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甲磺酸伊马替尼作用K562细胞不同时间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BCR/ABL、PTEN、FAK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FAK蛋白水平,Transwell小室检测K562细胞侵袭功能.结果:2μg/mL甲磺酸伊马替尼作用K562细胞在36 h内,随着BCR/ABL融合基因表达减低,PTEN mRNA表达上调,FAK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K562细胞侵袭功能明显减弱.作用48 h后,随着BCR/ABL融合基因的抑制减弱,PrEN表达进而减低,而FAK表达升高.BCR/ABL mRNA与PTEN mRNA呈负相关趋势,与FAK mRNA呈正相关趋势.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通过抑制BCR/ABL融合基因调控PTEN/FA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侵袭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心telocytes(TCs)的形态学特征并验证其是否表达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记。方法酶消化法培养新生大鼠原代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扫描电子显微镜鉴定TCs,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Cs的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蛋白表达。新生大鼠大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阳性,免疫荧光检测vimentin和CD34共表达,但TCs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GFAP、OX42、2’3’-环腺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表达阴性。扫描电子显微镜下TCs形态清晰典型,特征形态明显。结论大鼠心TCs虽然具有与神经细胞类似的形态,但其并不具有神经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小鼠下颌下腺内ncNOS进行定性和定位研究。方法取8只昆明种小鼠下颌下腺,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小鼠下颌下腺纹状管及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呈ncNOS免疫反应阳性,而腺泡细胞则为阳性。结论小鼠下颌下腺导管上皮中有ncNOS的表达,提示下颌下腺具有复杂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9.
<正>目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骨髓中同时存在良性造血祖细胞和恶性造血祖细胞。恶性红细胞克隆可以在体外无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存在的情况下,形成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本实验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对PV患者自发性红细胞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15例PV患者(PV组),其中14例采集外周血2ml,1例采集骨髓2ml,另选10例无血液病的健康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2ml,所有样本均以EDTA-K2抗凝。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对照组和PV组外周血和骨髓的单个核细胞(PBMCs),将PBMCs浓度调整为1×105个/ml,分别在有甲磺酸伊马替尼(10μM)的半固体培养基和无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半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和分子病理学特点,分析影响GIST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1年8月南方医院收治的212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应用生存分析比较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对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53例患者,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检测KIT和PDGFRa基因相关位点的突变情况。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核分裂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危险度分级、转移、手术及甲磺酸伊马替尼影响GIST患者的生存率。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NIH危险度分级和甲磺酸伊马替尼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53例GIST患者中,KIT基因突变39例(73.6%),其中外显子11突变21例(53.8%),外显子9突变13例(33.3%)。KIT外显子11突变形式主要为5’端第557-558密码子缺失最常见;外显子9突变均为插入串联重复。未检测到PDGFRa基因突变的病例。结论 NIH危险度分级和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与GIST患者的生存密切相关,基因突变检测对指导生物靶向治疗和预测其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肿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 ,显示出类似Cajal间质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 ,特征性表达KIT蛋白(CD117)。多数GIST具有KIT癌基因突变 ,从而导致细胞增殖。KIT抑制剂伊马替尼 (商品名格列卫 )治疗GIST显效证实了KIT在GIST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然而 ,某些肿瘤具有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 ,但KIT阴性。这类肿瘤是否真是GIST以及伊马替尼治疗是否有效尚存争议。作者研究了 2 5例具有GIST临床病理特征但KIT免疫组化阴性的肿瘤。此组患者发病年龄 (2 9~ 79岁 )和肿瘤…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内的一种间叶性肿瘤,近年来才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胃肠道间质瘤特征性表达CD117。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肿瘤细胞的c-k it基因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基因存在突变。外科手术是惟一有治愈可能的治疗方法,但药物伊马替尼可以治疗有些不能手术的肿瘤或已经发生转移的肿瘤。但此药物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13.
背景: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以治愈Ph+白血病有效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种高度特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活性,在Ph+白血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h+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2例Ph+白血病的疗效并文献复习。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5 d和18 d;发生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7例,Ⅲ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局限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7例,广泛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3例;无白血病存活率为67%,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5%。行HLA匹配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者的总体存活率为75.0%。平均无病生存8.5个月(7-17个月),BCR/ABL转阴时间2-5个月。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白血病,具有降低移植前白血病细胞负荷,抑制残留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供者完全嵌合状态的转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吡西达替尼(pexidartinib)对单核细胞向肿瘤微环境的聚集与M2型肿瘤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皮下接种结肠癌MC38细胞建立结肠癌细胞小鼠体内成瘤模型,观察吡西达替尼对小鼠体内的成瘤速度、荷瘤小鼠存活,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F4/80阳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数量;分离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经尾静脉过继转移给荷瘤小鼠后,用吡西达替尼处理,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单核细胞聚集及F4/80和CD206阳性细胞的比例。结果吡西达替尼减缓MC38结肠癌细胞在体内的成瘤速度并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率,还可减少肿瘤微环境中TAM的数量和M2型TAM的形成,并抑制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向肿瘤微环境的聚集。结论吡西达替尼抑制单核细胞向肿瘤微环境的聚集并减少M2型TAM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
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分别获得白血病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剂、胶囊的首仿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成为该品种的国内首仿企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CD34+细胞移植于非肥胖性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后的免疫重建作用。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人脐血CD34+细胞,经外侧尾静脉移植于亚致死量照射的NOD/SCID小鼠。移植后4、6、8、10周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小鼠外周血人源CD45+、CD3+、CD56+细胞的数量;10周后PCR检测小鼠骨髓人ALU基因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脾脏人源CD3+、CD56+细胞的表达。结果 NOD/SCID小鼠经照射后骨髓腔内有核细胞及巨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或消失,达到理想的清髓预处理效果;移植后4、6、8、10周,移植组所有存活小鼠外周血均可检测到人源性CD45+、CD3+、CD56+细胞的表达,人源淋巴细胞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8周时达到高峰,10周仍有较高的比例。10周时移植组所有存活小鼠骨髓细胞均检测到人ALU基因的表达,脾脏均检测到人CD3+、CD56+细胞;未移植组小鼠照射后2周内全部死亡。结论经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通过移植人脐血CD34+细胞成功地建立了hu-SRC-NOD/SCID模型,并有效地重建了小鼠细胞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正>目的:探索远细胞(telocytes,TCs)是否参与血管损伤后的修复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颈总动脉球囊损伤(carotid artery balloon injury,CABI)大鼠模型,超声和HE染色观察颈总动脉(CA)内径变化及新生内膜的形成;透射电镜(TEM)观察血管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双染检测CA中TCs的标志物CD34和vimentin并观察其表达变化。结果:(1)CABI术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在大鼠下颌下腺中的表达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对下颌下腺是否有功能意义提供依据。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结果:大鼠下颌下腺颗粒曲管、纹状管及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呈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免疫反应阳性。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胞质,胞核为免疫反应阴性。下颌下腺的腺泡上皮细胞均呈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免疫反应阴性。结论:正常大鼠下颌下腺仅导管上皮有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的分布,提示下颌下腺产生的自分泌运动因子对下颌下腺及机体可能有重要调节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背景:小鼠的下颌下腺是研究唾液腺的发育的良好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是器官发育和疾病中重要的生长因子,但是在下颌下腺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的表达以及作用机制至今并不明确。 目的:观察胚胎小鼠下颌下腺发育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和Ⅱ型受体以及p-ERK1/2的表达,揭示转化生长因子β在小鼠涎腺发育中的作用。 方法:取C57BL/6J小鼠胚胎期第14.5天的标本,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和Ⅱ型受体以及p-ERK1/2抗体,对小鼠的下颌下腺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取新生小鼠标本,大体观察下颌下腺,并且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形态。 结果与结论:①小鼠出生时,下颌下腺位于下颌骨下方;苏木精-伊红染色发现小鼠下颌下腺的腺泡、导管和闰管细胞也已经分化完成。②在胚胎期第14.5天,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和Ⅱ型受体在腺泡上皮和导管上皮内高表达,而腺体上皮细胞外的间充质没有表达。③p-ERK1/2主要也是表达在下颌下腺的上皮细胞中,与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和Ⅱ型受体在下颌下腺中的表达基本一致。说明在小鼠下颌下腺的发育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蛋白可能通过与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ERK信号通路来调节涎腺腺泡和导管的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抑制NLRP3炎症小体、减少细胞焦亡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损伤组、TBI模型组、MCC950(CP-456773)治疗组。采用自由落体法构建小鼠TBI模型,造模后按时腹腔注射MCC950或生理盐水适量。通过HE染色、尼氏染色评价各组小鼠脑组织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脑组织中NLRP3、Caspase1及GSDMD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与假损伤组比较,TBI组小鼠脑损伤区域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元胞核固缩、深染,胞核周围出现大量空泡;MCC950治疗组神经元状态明显优于TBI组。尼氏染色,MCC950治疗组脑组织神经元缺失及损伤情况较TBI组均明显改善。免疫荧光显示,与TBI组比较,MCC950治疗组的脑组织冰冻切片NLRP3、Caspase1及GSDMD表达量均较TBI组明显降低。结论 MCC950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减轻TBI小鼠脑组织的创伤及细胞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