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蜱是一种重要的媒介节肢动物,能够传播多种病原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威胁公共健康。蜱类的危害与其释放的信息素以及相关的化学感应行为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蜱类对寄主的气味感知、信息素的种类、化学感觉机制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同时展望了其对蜱综合防治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蜱的防治提供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2.
银盾革蜱神经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分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银盾革蜱(Dermacentorniveus)雌虫神经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神经分泌细胞位于合神经节中,具有较小的核/质比。其细胞质中含有的高尔基体、粗糙内质网以及分泌颗粒是分泌活性的标志。正常雌虫饱食后2d达到分泌活性的最高峰,随后即下降,到产卵时达到最低水平。滞育雌虫饱食后亦达到分泌的高峰,并可持续至少85d,此时细胞质中出现大量的平滑内质网。  相似文献   

3.
脊髓下丘脑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进展张喜京(ZhangXijing)(DepartmentofCellBiologyandNeuroanatomy,UniversityofMinnesota,Minneapolis,MN55455,U.S.A.)脊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听觉生理学的角度对以往的选择性注意理论模型进行宏观分析,提出了选择性注意的“多重选择理论”模型,并提供了相关的神经生理学理论依据。该模型进一步确认了人类选择性注意过程既存在着初期的过滤过程.也存在着其后的选择过程。认为在信息进入感觉器官之后.衰减的过程并不明显。同时通过丘脑的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所具有只容许的单信息通过的门控功能,排除了能量分配理论中的关于大脑的能量分配限制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飞速发展,对神经电生理实验手段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神经电生理的研究手段是记录麻醉动物的单神经元放电活动.当今,现代先进技术能用长期植入的细胞外电极同时记录清醒、活动动物大量神经元,从而对神经电生理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近阶段神经电生理学研究技术进展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神经营养素及其受体在调节神经元和其他几种神经外胚层起源的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存活等过程发挥重要作用,是神经元变性疾病,癌症及疼痛等疾病治疗的潜在的靶,因此,人们对作用于神经营养素及其受体的药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医学节肢动物中蜱作为主要的媒介生物不仅叮咬人和动物,吸食其血液,也是许多严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内蒙古有关蜱类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姚文炳等为代表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内蒙古蜱类的研究论文,这些文献资料散布在各种期刊和书籍中,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在研究与蜱类有关的疾病中也收集了内蒙古东部、中部和西部的蜱类标本1000余份,通过检索文献资料和检视标本发现内蒙古蜱类共有2科7属27种,本文记述了内蒙古部分蜱类标本的鉴定结果,并列出了内蒙古蜱类的分布和宿主。另外,对内蒙古蜱传疾病的研究做了回顾。  相似文献   

8.
平山病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平山病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学特点,以提高对平山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1例确诊为平山病的患者进行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肌电图(EMG)、F波及交感皮肤反应(SSR)等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结果:对126条神经进行检测,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总异常率为16.7%(21/126),主要表现为远端运动潜伏期(DML)延长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下降,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正常。F波平均最小潜伏期为(28.70±3.10)ms,平均出现率为47.70%,总异常率为76.2%。患者患侧上肢及对侧上肢远端肌(不包括肱桡肌)EMG呈神经原性改变者分别为1000及90.5%,主要异常表现为出现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MUP)时限延长、波幅增宽、多相波增多及募集相等异常。上肢远端肌EMG异常率为91.5%,明显高于上肢近端肌的8.0%及下肢肌的3.5%。结论:平山病可出现神经电生理上的亚临床改变,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蜱类唾液腺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唾液腺是蜱类的重要器官 ,在其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它不仅能维持机体离子、水分平衡 ,使蜱成功地吸血 ,而且是各类疾病传播的窗口。蜱类唾液腺的研究 ,对于揭示唾液腺结构与功能、功能与适应以及开展有效的防治均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对蜱类唾液腺结构、分泌物成分和在蜱类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做了较详细分析 ,供有关研究者参考。1 唾液腺结构关于蜱类唾液腺结构 ,在早期光学显微镜阶段 ,已对具肢扇头蜱Rhipicephalusappen diculatus (Till,1 96 1 )和微小牛蜱Boophilusmic…  相似文献   

10.
11.
环境感应型可生物降解药物控释系统具有智能化、效率高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在药物控制释放研究领域越来越受瞩目。本文基于国内外大量研究文献,对环境感应型可生物降解药物控释系统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温度和pH敏感型可生物降解智能化高分子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肌电图仪对1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四肢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的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了解患者的周围神经损伤情况,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化疗药物致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早期了解并干预化疗药物对周围神经产生的毒性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学特点,以期提高对ALS的诊断水平。方法:对38例确诊为ALS的患者进行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肌电图、F波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结果:大多数肌肉出现插入电位延长和(或)出现少量至大量纤颤电位、正锐波,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及波幅增高。重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募集密度减小,小部分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运动未梢潜伏时延迟。感觉神经传导基本正常。结论:神经电生理在诊断和鉴别诊断ALS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涎腺产生的涎液是关联媒介蜱、病原体和宿主动物,承载三方相互作用的主要介质,其功能并不局限于吸血和繁殖等蜱类基本生理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病原体修饰和宿主动物免疫调节等手段介导蜱媒病原体的传播.本文从探讨蜱类涎腺的生理功能入手,结合蜱媒病原体的传播动力学特征和宿主动物寄生环境调节,简要回顾蜱类涎腺介导病原体传播和调节宿主寄生环境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探讨新型的蜱媒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帕金森病脑部形态学及神经化学改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敏  劳明 《解剖学研究》2006,28(4):301-304
目前对帕金森病患者及动物模型脑部的形态学和神经生化改变的研究集中在黑质和纹状体等部位,主要涉及黑质神经元超微结构和胶质细胞的增生等形态学变化以及多巴胺、谷胱甘肽、铁离子等多种神经递质和因子的改变。本文就这些方面相关内容作一简要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冲经电生理检测对外伤性臂从神经损伤的诊断作用。方法:对40例外伤性臂扶冲经损伤患者进行神经传导检测和对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进行针极肌电图检查并结合分析。结果:全臂丛伸经损伤13例(其中10例完全损伤);臂丛上干损伤21(其中完全损伤6例);臂丛下干损伤3例(其中完全损伤1例);束支平面损伤3例;合并神经根撕脱伤15例。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臂丛神经损伤有指导治疗和评价预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阿比多尔(arbidol)是前苏联药物化学研究中心研制的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于1993年在俄罗斯首次上市,在俄罗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流感)已有多年。目前,阿比多尔的疗效已经得到国际专家的认可和青睐,俄罗斯联邦健康保健会及发展部已将此药列为医生无偿医疗救助的处方药和急救机关必备的药物品种,并且已经在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上市,在中国亦已获准上市。  相似文献   

18.
192 1年 ,人们开始通过实验手段研究神经冲动的效应 ,并认识到神经冲动的传递是通过突触部位释放化学递质来实现的。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集中在 Henry Hallett Dale和 Otto L oewi的实验室。在随后的工作中 ,Henry HallettDale的主要发现是 ,在自主神经节、运动神经以及随意肌中的突触上存在着兴奋性冲动的化学传递机制。这种学说甫被提出即引起了神经科学界一度轰动。这些实验工作可以追溯到 1914年 Henry Hallett Dale实验组发表的系列工作。那时Dale首先发现麦角碱的提取物具有某种生物学活性 ,随后Dale在化学方面的合作者 ,Ewi…  相似文献   

19.
为了总结近年来我国电生理学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和推进我国电生理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拟定于2019年7月上旬召开全国神经电生理学、心脏电生理学及肌电诱发电位学新进展暨《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编委和河北省电生理学会理事学术研讨会,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及迷走神经切断术,探讨猪食管一氧化氮类及肽类神经支配的神经化学特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肌间神经丛及粘膜下神经丛中有部分神经元呈nNOS、VIP、GAL、NPY、PACAP、L-ENK、SP、5-HT及CB免疫阳性,但未见CGRP及SOM阳性神经元。nNOS及CB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不同的神经元胞体内。将PGP9.5作为神经元胞体的标记物,并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分别观察了PGP9.5与nNOS、VIP、SP的双标情况。结果如下:(1)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PGP9.5标记神经元总数的63%,而VIP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36%,SP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28%;(2)神经节内神经元的平均数量呈现吻尾方向的递增趋势,且食管腹段神经丛内神经节数量明显高于食管其他部位;(3)食管肌层内VIP/GAL/NPY免疫阳性纤维分布最广,其中部分阳性纤维同时呈nNOS或PACAP免疫阳性;SP和/或L-ENK免疫阳性纤维在粘膜肌层的分布明显多于平滑肌层。CGRP阳性纤维非常少见,这一点不同于对其他动物的观察结果;(4)经一侧迷走神经切断后,肌间神经丛内PACAP及5-HT免疫阳性纤维明显减少,提示这些纤维可能来源于迷走神经;而平滑肌中VIP/GAL/NPY和/或nNOS免疫阳性纤维数量未发现明显变化,可能为内源性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