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管载入式~(125)I粒子(SEMS-CL-~(125)I)腔内照射联合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头癌(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head carcinoma,LA-PH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科~(125)I粒子照射治疗55例LA-PHC的临床资料,其中SEMS-CL-~(125)I腔内照射法治疗31例(腔内组),SEMS-CL-~(125)I腔内照射联合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24例(联合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主要生化指标、疼痛缓解、影像学、中位生存期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与腔内组相比,联合组术后3个月疼痛缓解更佳(Z=-2. 170,P=0. 030),肿瘤影像学缓解更佳(Z=-2. 362,P=0. 018)。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且均未出现术后出血、胰漏、粒子移位等严重并发症。与腔内组比较,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延长(9个月vs. 12个月,χ~2=13. 302,P=0. 000)。结论与单纯~(125)I粒子腔内照射相比,~(125)I粒子腔内照射联合实体瘤~(125)I粒子植入对LA-PHC疗效更佳,可改善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提高支架通畅率,同时表现出更佳的肿瘤进展控制,生存质量提高及生存期延长,且并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结合术中~(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结合术中~(125)I粒子植入(研究组,n=20)或术后常规放疗(对照组,n=40)的MESCC病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神经功能预后、生存期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KP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相近。研究组术后1周和1个月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KPS评分相近。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分别有90.0%(18/20)和75.0%(30/40)的患者具备行走能力,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0个月(95%可信区间:4.3~13.7个月)和6.6个月(95%可信区间:3.8~9.0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2/20)和15.0%(6/4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结合术中125I粒子植入治疗MESCC在短期疼痛缓解和一般体力状态改善方面,疗效优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联合术后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5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支架+125I粒子条组)28例,对照组(单纯支架组)27例。均采用DSA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途经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组同时将125I粒子条植入至支架与胆道壁间。观察两组患者介入术前及术后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支架通畅率及生存时间。结果 55例患者支架释放位置良好,手术过程成功,未出现支架移位现象。术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均未出现胆道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6个月时,两组患者间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汁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12个月,治疗组未发现放射粒子脱落。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95%可信区间6.1~9.9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95%可信区间3.3~6.7个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9,P0.05)。结论采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能够明显提高支架通畅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放射介入、姑息手术以及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3种方法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1994年3月~2005年10月,我院对103例无法切除的胰腺癌分别行放射介入(经肝穿刺置管内引流组,15例),胆肠、胃肠吻合术(姑息手术组,60例)及姑息手术同时行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组,28例)。结果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组术前的疼痛的21例术后疼痛部分缓解率及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4.3%(3/21)及76.2%(16/21),显著高于其他2组(2χ=6.305,P=0.012;2χ=4.525,P=0.033)。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组的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显著长于姑息手术组(7个月)及经肝穿刺置管内引流组(2个月)(P=0.0005)。结论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晚期胰腺癌可行经肝穿刺置管内引流治疗,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在延长生存期的同时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注射液瘤内注射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肝细胞癌(HCC)残余灶的治疗效果。方法 38例经过TACE及物理消融治疗后HCC患者,共发现肝癌残余灶69个。对17例30个病灶进行rAd-p53瘤内注射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联合治疗组);对21例39个病灶进行单纯125I粒子植入术(单纯125I粒子植入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大小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2和6个月,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d-p53瘤内注射联合125I粒子植入对HCC残余灶的短期治疗效果优于单纯125I粒子植入术。  相似文献   

6.
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肝恶性肿瘤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目的评价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中晚期肝恶性肿瘤及预防肝癌局部复发的作用。方法根据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采用^125I粒子术中植入不可切除的肝肿瘤或肿瘤切除后的切缘组织,对肿瘤及癌旁组织持续、精确、适形的放射治疗。结果本组15例中14例为肿瘤切除后切缘肝组织预防性粒子植入,1例为肿瘤未切除行瘤体内粒子植入。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12个月,全部存活,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瘤体内粒子植入者,术后随访2月,瘤体缩小。结论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具有创伤小,安全,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点,对无法切除或行姑息行切除者,可降低术后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胰体尾癌切除联合瘤床~(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体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胰体尾癌病人34例,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A组19例,采取R0切除,B组15例,采取R0切除联合瘤床~(125)I粒子植入。术后均辅助化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生存期;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期、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结果 A、B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3%(5/19)、26.6%(4/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化疗期间A、B两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腹泻、疲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6.6%,21.1%、26.6%,10.5%、6.6%,15.7%、20.0%,26.3%、2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2%、36.8%和10.5%,B组分别为93.3%、73.3%和40.0%,组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切除术辅助~(125)I粒子瘤床植入治疗胰体尾癌有效、安全,能提高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后要求行胆管支架植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联合组(n=53)和单纯组(n=45),联合组患者采取~(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单纯组患者仅接受胆管支架植入。所有患者随访4~28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前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7 d、30 d和90 d总胆红素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再次发生胆道梗阻情况;分别于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前、胆道支架植入术后7 d,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胆道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100%,联合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30 d和90 d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联合组患者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较术前升高,而单纯组患者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术后7 d时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升高(P0.05);联合组中2例(3.8%)再次发生胆道梗阻,显著低于单纯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10.6个月,显著长于单纯组(7.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粒子支架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可缓解胆道梗阻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减少胆道梗阻的再次发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热灌注(hyperthermic perfusion)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al carcinoma,PH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PHC患者15例,共25个肿瘤灶,病灶大小1~8cm,所有患者均先进行热灌注TACE,然后在CT引导下RFA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本组内放疗处方剂量规定为60Gy,随访观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26.8个月),全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96%,除1例粒子游走外,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热灌注TACE、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PHC,近期疗效明显,可望成为PHC更有效的治疗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无法切除的晚期胰腺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98例,其中支持治疗53例(Ⅰ组);姑息手术(胆肠吻合术和或胃空肠吻合术)24例(Ⅱ组);姑息手术联合术中125I粒子植入治疗21例(Ⅲ组)。结果Ⅲ组患者疗后疼痛部分缓解率及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4.21%(16/19)及15.79%(3/19),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01);Ⅲ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8.6个月,长于Ⅱ组患者的5.7个月及Ⅰ组患者的4.5个月(P0.05)。结论对不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部分病例还可长期生存),且能缓解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无法手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7例,20例患者接受胆道支架植入治疗,另外27例给予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1~20个月,记录患者的生存时间,并进行生存分析,于术后1、2周检测肝功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患者2例、胆道感染1例、胆汁性腹膜炎2例,未发生放射性泄漏、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1个月后复查粒子条移位2例。单纯支架植入和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58天(95%CI 135.96~180.04),279天(95%CI 189.59~368.41);平均生存时间分别是172天(95%CI 115.29~228.47)和284天(95%CI 224.53~342.8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安全可靠、疗效肯定,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其中22例接受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实验组),28例仅接受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Kaplan-Meier法评价两组患者远期疗效;观察门静脉再通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7个月和6.0个月;两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门静脉再通、腹腔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手足麻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宜消融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82例不宜消融的肝癌患者分为2组:联合组40例,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42例,予单纯TACE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肝功能、血常规、血清甲胎蛋白(AFP)、并发症、客观有效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 联合组125I粒子植入术前、术后剂量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术后3、6个月客观有效率[85.00%(34/40)、67.50%(27/40)]明显高于对照组[61.90%(26/42)、45.24%(19/42);P均<0.05]。联合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5.7个月,对照组为10.7个月;联合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50%、54.30%、23.30%,对照组为45.20%、32.60%、13.60%。联合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AF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肝功能及血常规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ACE联合125I治疗不宜消融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短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SVCS,其中23例接受上腔静脉支架植入术(支架组)、17例接受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联合组);比较组间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率,以及患者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差异。结果 2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联合组与支架组临床成功率(94.12% vs. 91.30%)、并发症发生率(17.65% vs. 8.70%),术后1个月支架通畅率(100% vs. 91.30%)、2个月支架通畅率(100% vs. 82.61%),以及患者中位PFS(4.12个月vs. 3.83个月)和中位OS(22.44个月vs. 20.3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个月联合组支架通畅率高于支架组(100% vs. 78.26%,P<0.05)。结论 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治疗SVCS短期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癌痛的有效性。方法收集33例肿瘤患者,采用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对引起患者疼痛的责任病灶进行治疗。术前利用放射性粒子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术中实时调整手术方案,术后即刻利用TPS进行植入后验证。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采用CT扫描评价肿瘤局部控制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术前及术后3天、1个月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比较VAS评分的变化。分析术中及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对3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患者第2、4、6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27.27%(9/33)、72.72%(24/33)、84.85%(28/33)。33例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天VAS评分3.80±1.25,术后1个月为2.25±1.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P0.05)。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为疼痛、发热、软组织肿胀、气胸、局部出血。结论对肿瘤患者癌痛责任病灶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可有效缓解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125I粒子植入或射频消融(RFA)对TACE术后甲胎蛋白(AFP)阳性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TACE术后AFP阳性的中晚期原发性HCC患者,其中41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A组),38例接受RFA(B组)。分别于治疗后1、3、6个月评价治疗效果,并检测血清AFP。结果术后1个月,2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术后3、6个月A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B组(P均<0.05)。A、B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AF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个月A组AFP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125 I粒子植入治疗TACE术后AFP阳性中晚期HCC临床效果优于RFA,且降低AFP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治疗纵隔型肺癌和/或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BACE治疗的纵隔型肺癌和/或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观察术后肿瘤疗效反应、患者生存情况及生活质量等,评价联合治疗疗效。 结果 粒子植入术后患者均出现轻度不良反应,1例发生中度不良反应,未见重度不良反应。术后随访8~49个月,术后1个月卡诺夫斯基绩效状态量表(KPS)评分显著提高(P=0.019);术后6个月5例肿瘤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2例疾病进展,客观反应率为70.00%,局部控制率为90.00%;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0.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0.5个月,总生存率45.00%。结论 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BACE用于纵隔型肺癌和/或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7例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瘤(60个病灶)患者的肝转移瘤病灶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行二线化疗,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 60个病灶均顺利植入粒子,剂量分布均匀,共植入粒子1 995枚,平均每个病灶植入粒子(33.41±24.79)枚。术后不良反应轻,予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术后1周肝功能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以奥沙利铂联合方案化疗6例,伊立替康联合方案21例。化疗3、6个周期后肝转移瘤病灶直径及癌胚抗原(CEA)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均<0.00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4.6个月。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安全性好,近期疗效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