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现代西藏世居藏族正常青年人颅型特征。方法 以拉萨市籍自愿参加的世居藏族青年人为研究对象。利用西门子 MAGNETOM ESSENZA 1.5T 磁共振扫描仪,使用3D-fSPGR序列扫描,有效调查对象93例,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28.52±8.76)岁,其中男性37例,女性56 例。利用工作站自带的图像处理软件测量,按照国际学术界通用的方法测量颅骨最大长、颅骨最大宽和颅高,并计算颅长宽指数、颅长高指数Ⅰ、颅宽高指数。结果 男性与女性颅骨最大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4,P<0.01),颅骨最大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0,P<0.01),颅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7,P<0.01)。经 Spearman 相关分析,女性颅骨最大长与年龄成正相关(r=0.264,P<0.05),颅长高指数Ⅰ与年龄成负相关(r=-0.303,P<0.05)。结论 现代西藏世居藏族正常青年人颅长宽指数分型以圆颅型为主,颅长高指数分型以高颅型为主,颅宽高指数分型男性以阔颅型为主,女性以中颅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头面部测量特征在汉族、黎族、维吾尔族和藏族人群间的关系。 方法 2008年~2011年,在江苏、海南、新疆和西藏地区共测量1034例(汉族348例、黎族165例、维吾尔族305例、藏族216例)青年个体的16项头面部测量特征,进行性别间差异分析、人群间共性及差异分析及人群间主成分分析。 结果 16项头面部测量特征大多数都存在性别差异,且男性测量均值多大于女性;4个人群均以圆头型和超圆头型为主,汉族、黎族和维族以阔面型为主,汉族、黎族和藏族以中鼻型为主,显示了4个人群在头面部上具有的同质特点。但是4个人群的头面部又存在一些异质特点,比如汉族的面最阔,黎族的鼻最阔,维族的鼻最狭,藏族的面最狭。群体关系上,汉族和黎族相对更接近,而维族和藏族相对接近。 结论 4个人群的头面部测量特征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汉族和黎族之间的群体关系相对更接近,维族和藏族人群之间的群体关系相对接近,这种人群间的同质及异质特点可为后期遗传学、法医学等领域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汉族头面部形态学特征。方法:2009年至2012年测量了11 732例(男性5 840例,女性5 892例)北方汉族的头面部人体测量学指标,分析了北方汉族头面部形态特征。结果:按照指数均数,北方汉族男性、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狭头型、狭面型、中鼻型。在北方汉族中,东北方言族群头圆,头阔,头最宽,面最宽,两个下颌角间距离最大,两眼间距离最近,面高值大,鼻翼较宽,鼻狭,耳大,耳圆。华北方言族群头较狭长,额头窄,面阔,两眼间距离较宽,鼻背较低。西北方言族群头狭长,头短而高,面窄,两个下颌角间距离较窄,鼻短。结论:北方汉族的3个族群头面部特征有明显的共性,也存在彼此的差异,遗传、环境是影响头面部形态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收集拉萨藏族儿童青少年骨强度指数数据,探讨其随年龄变化规律并分析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去脂体质量、脂肪质量、肌肉质量、基础代谢对该人群骨强度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拉萨藏族儿童青少年共1 227例(男592例,女635例),定量骨超声测量跟骨骨强度指数,生物电阻抗法检测体成分,所获数据录人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拉萨藏族儿童青少年随着年龄增加,骨强度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均呈上升趋势;同年龄组间比较,骨强度指数仅在8岁组出现性别差异;其他指标多在12岁以后出现显著性别差异。女性10~15岁,骨强度指数增长较快;而男性12岁以后开始快速增长。骨强度指数与年龄、身高、体质量、BMI、去脂体质量、脂肪质量、肌肉质量及基础代谢均呈正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年龄和去脂体质量是跟骨骨强度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拉萨藏族儿童青少年男女跟骨骨强度指数变化规律不一致,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体质量、年龄及去脂体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川木雅人手长、手宽、足长、足宽与身高的关系,为人类学、法医学及临床医学提供参考,同时为中国人体质调查积累资料。方法按人类学规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年龄在20~70岁四川省木雅人157人(男77名,女80名)的手长、手宽、足长、足宽和身高进行测量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出手长、手宽、足长、足宽、身高的均数及相关系数,各组相关系数r在0.279~0.623之间,手长与身高、手宽与身高、足长与身高、足宽与身高呈现相关性,其r分别为:男性0.285,女性0.345;男性0.500,女性0.379;男性0.623,女性0.620;男性0.359,女性0.279。结论由此推算出的8个回归方程可推算出四川木雅人身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拉萨藏族儿童青少年膝部骨发育规律。方法:随机选取世居拉萨、父母为藏族的7~21岁儿童青少年1 496名为研究对象,拍摄膝部X线片,以RWT法评价膝部骨龄。结果:骨龄与日历年龄高度相关;各年龄组骨龄显著小于日历年龄;骨龄存在性别差异。结论:RWT法可以预测骨龄;托萨藏族儿童青少年膝部骨龄小于日历年龄,提示该地区骨发育存在延缓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成年高原藏羊睾丸小叶内微血管分布和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英  袁莉刚  赵海涛 《解剖学报》2011,42(1):114-118
目的 探讨成年高原藏羊睾丸小叶微血管构筑特征.方法 采用ABS树脂血管铸型技术、扫描电镜观察法、墨汁明胶石蜡切片及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观察30只成年高原藏羊睾丸小叶微血管的构筑特征.结果 睾丸小叶内由向心或离心动脉发出的管间微动脉及管间毛细血管穿行于相邻生精小管形成的结缔组织间隙内;管间毛细血管相互交通形成管周毛细血管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量影像学正常人群腰椎各个节段椎间高度指数(IHI)、椎间角度(IVA)及腰椎前凸角(LL),分析其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因腰腿痛就诊于西京医院骨科门诊患者。其检查结果提示腰椎无明显异常且各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分级(P-c)为Ⅰ级和Ⅱ级,共纳入303人。将其按年龄分为五组:青年组(20~29岁),青中年组(30~39岁),中年组(40~49岁),中老年组(50~59岁),和老年组(60岁以上),测量腰椎各个节段IHI、IVA及LL,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 IHI从L_(1-2)向下逐渐增加,L_5-S_1节段达到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及P-c分级Ⅰ级和Ⅱ级之间,在相同节段I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A从L_(1-2)向下逐渐增加,L_5-S_1节段达到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IVA在L_(2-3)、L_(3-4)、L_(4-5)节段及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_(1-2)、L_5-S_1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获得了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影像学正常人群腰椎各个节段IHI、IVA及LL的正常值范围。在椎间盘尚未发生退变的情况下,腰椎椎间高度指数保持相对稳定,不随年龄、性别的变化发生变化。腰椎各节段IVA及LL随年龄改变发生改变,自进入青中年组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角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陕西省陕北地区12~15岁青少年脊柱正常与脊柱侧凸患者胸椎的解剖结构特点,为椎弓根螺钉置入提供详细资料,并为科学设计螺钉尺寸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 根据延安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提供的影像CT资料,将12~15岁青少年分为两组:青少年脊柱正常组(ASN 组,n=120)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组(Lenke 1型,AIS 组,n=30),将连续扫描的胸椎断层影像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21.0软件进行分析与测量。测量指标包括椎弓根宽(PW)、椎弓根高(PH)、模拟钉道长(VSL)、椎管橫径(TD)与纵径(LD)、椎弓根外偏角(α角)、椎弓根最大外偏角(β角)、椎弓根头倾角(θ角)和椎弓根面积(PA)。 结果 青少年脊柱正常组胸椎椎弓根的形态学指标: PW:12~13岁,T4~T9相对狭窄,T5、T6最小[男(3.71±0.72) mm,女(3.53±0.60)mm],14~15岁,T4~T6相对狭窄,T4、T5最小[男(4.29±0.93) mm,女(4.27±1.20)mm];PH:12~13岁,T1~T12逐渐增大,T1最小[男(6.19±1.06) mm,女(7.21±2.76)mm],14~15岁,T1~T11逐渐增大,T11~T12减小,T1最小[男(7.51±1.55) mm,女(7.48±2.09)mm];VSL:12~13岁,T1最小[男(29.56±3.24) mm,女(28.25±2.12)mm];T12最大[男(34.80±4.76) mm,女(35.98±3.40)mm],14~15岁,T1最小[男(31.81±3.43) mm,女(29.60±4.78)mm],T12最大[男(41.54±3.35) mm,女(40.52±5.58)mm];TD与LD:ASN组和AIS 组的TD与LD规律相似,T1~T3 横径大于纵径,T4~T7 横径与纵径相似,T7~T12TD小于LD;α角:ASN 组和AIS组的α角变化规律相似,先递减后递增,T5~T12 α角均5°以下,几乎与矢状轴平行,β角:ASN 组和AIS 组的β角变化规律相似,T1~T3快速减小,T4~T7缓慢减小,T7~T12缓慢增大;θ角:ASN 组和AIS 组的θ角变化规律相似,先递增后递减,T5~T8 θ角最大;PA:ASN 组和AIS 组的PA变化规律相似,先递减后递增,T4~T8相对狭窄。与脊柱正常组相比,脊柱侧凸组腰椎的凸侧PW比凹侧更窄,VSL更长,α角更大。 结论 脊柱正常组胸椎各节段置入螺钉的适合尺寸及脊柱侧凸组椎弓根参数特点,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掌握胸椎解剖结构,提高置钉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在高原地区藏绵羊与小尾寒羊睾丸的分布及组织化学特征。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方法、Image-Pro Plus(IPP)图像分析技术及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藏绵羊(4只)与小尾寒羊(5只)睾丸组织化学特点及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Ⅳ)和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SPG)的分布特征。结果与小尾寒羊睾丸相比,藏绵羊生精小管基膜及间质组织内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丰富;过碘酸-雪夫(PAS)及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显示,藏绵羊睾丸间质血管及生精小管固有膜阳性反应更为丰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olⅣ在藏绵羊及小尾寒羊生精小管上皮均呈阳性表达,LN在藏绵羊Sertoli细胞及管周肌样细胞呈弱阳性表达,而在小尾寒羊Sertoli细胞、Leydig细胞及管周肌样细胞为中等阳性表达;HSPG在藏绵羊及小尾寒羊肌样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而在Sertoli细胞及Leydig细胞均为弱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藏绵羊睾丸组织中ColⅣ和LN的分布显著低于小尾寒羊睾丸组织(P0.01),HSPG检测结果则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睾丸组织(P0.01)。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藏绵羊及小尾寒羊生精小管固有膜可见发育良好的生殖上皮基膜以及1层明显的Ⅰ型胶原纤维,藏绵羊固有膜胶原纤维层丰富且Leydig细胞内脂滴明显。结论高原环境下藏绵羊睾丸固有膜及间质结缔组织较为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精上皮发育;藏绵羊睾丸间质血管壁及生精小管固有膜AB-PAS阳性反应增强与Leydig细胞分泌功能相关,小尾寒羊睾丸组织LN表达显著增加及HSPG显著降低与生精上皮发育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