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E)技术评价酒精性心肌病(A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ACM男性患者31例(ACM组),选取健康男性志愿者30名(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及2D-STI检查,观测指标包括: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主动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及左心房收缩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s)、舒张早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e)及舒张晚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a)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M组LAVmax、LAVp、LAVmin、LAAEF、GLSRa增加,LA-PEF、GLSRs、GLSRe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2D-STE技术可有效评价A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可导致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评估左心房的结构和功能对监测房颤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成像等超声新技术可为临床评价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提供详细、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可在三维空间内追踪心肌运动轨迹,方便、无创、可重复地获得心脏各种应变和旋转参数,对评价心功能有重要价值。本文就3D-STI的概念及其优势、临床应用、局限性和发展前景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左心房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房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左心房容积追踪(LAVT)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房功能。方法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60例PH患者(PH组)分为轻度PH亚组(Ⅰ组)、中度PH亚组(Ⅱ组)、重度PH亚组(Ⅲ组),以3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LAVT技术构建单平面右心房容积-时间曲线,获取右心房最大容积(RAVmax)、收缩期前容积(RAVpre)及最小容积(RAVmin),计算右心房被动排空容积(RAVp)、右心房被动排空分数(RAVIpEF)、右心房主动排空容积(RAVa)、右心房主动排空分数(RAVaEF)、右心房总排空容积(RAVt)和右心房总排空分数(RAVtEF)。用体表面积对各容积值进行标化,计算得出RAVmax、RAVmin、RAVpre、RAVt、RAVa及RAVp;采用双多普勒实时成像技术计算Tei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H组RAVmax、RAVmin、RAVpre、RAVt、RAVa、dv/dtS、dv/dtA增高、RAVp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Ⅰ组、Ⅱ组、Ⅲ组中,RAVmax、RAVmin、RAVpre、RAVt、RAVa逐渐增大,RAVp逐渐减小(P0.05);Tei指数在PHⅠ组、Ⅱ组、Ⅲ组中依次增高(P0.05),Ⅲ组明显高于Ⅰ组、Ⅱ组(P0.05)。结论PH患者右心房助力泵功能、储存器功能增强、管道功能减低;LAVT可无创评价PH患者右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5.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扭转运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方法收集非梗阻性HCM患者28例(HCM组)及正常志愿者25名(对照组),应用3D-STI获取并定量比较其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质量和室壁基底水平及心尖水平收缩期旋转角峰值、局部扭矩峰值,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期扭转角峰值、左心室整体收缩期扭矩峰值等参数。结果 HCM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减小,左心室质量增加,左心室壁基底水平收缩期旋转角峰值和局部扭矩峰值、左心室整体收缩期扭转角峰值和扭矩峰值以及室间隔基底水平和心尖水平局部扭转角峰值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尖水平收缩期旋转角峰值和局部扭矩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CM患者左心室整体及部分节段(室间隔基底水平和心尖水平)收缩期扭转运动能力较正常人增强。左心室整体收缩期扭转角峰值能更好地反映HCM的异常心肌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6.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0例SLE患者(SLE组)及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STI检测心尖四腔心左心室长轴平均应变(LS)、平均应变率(LSR)及平均应变达峰时间(TPLS)和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平均圆周应变(CS)、平均应变率(CSR)及平均应变达峰时间(TPCS)。结果 SLE组LS、CSR及C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间LSR、LSTP及CST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TI技术能够检测出SLE患者亚临床型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并为探讨其心肌受累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7.
8.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2型糖尿病伴腹型肥胖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估2型糖尿病(T2DM)伴腹型肥胖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56例T2DM患者,其中腹型肥胖组26例、无腹型肥胖组30例,以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常规超声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二维射血分数(2D-EF)、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三维射血分数(3D-EF)以及应变参数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LVGCS)、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LVGAS)、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LVGRS)。结果常规超声参数及应变参数比较,腹型肥胖组LVDd、RWT、LVEDV、LVESV均较对照组、无腹型肥胖组升高(P均0.05),2D-EF、3D-EF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腹型肥胖组、无腹型肥胖组LVGLS、LVGCS、LVGAS、LVGRS均较对照组减低(P均0.05),且腹型肥胖组均低于无腹型肥胖组(P均0.05)。结论 3D-STI可用于评估T2DM伴腹型肥胖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兔早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通过测量应变、应变率及纵向旋转角度等指标判断兔早期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8只,常规测量其左心室壁各节段的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径向峰值应变率,左心室壁各节段及整体的峰值旋转角度.常规麻醉,开胸后结扎左前降支,关胸10 min后测量术前相同指标,比较二者间差异.结果 心率(HR)、左心房内径(LA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术后指标明显低于术前.各室壁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在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舒张期峰值应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指标稍低于术前.对手术前、后各室壁节段性旋转及整体旋转角度的比较,显示术前左心室侧壁基底段的旋转角度与术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2±4.99)°对(1.17 ±5.07)°,P<0.05],而其余室壁的旋转角度及左心室整体的旋转角度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指标均低于术前.结论 兔早期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肌收缩功能发生改变,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可以较为敏感的反映,左心室侧壁基底段旋转角度的改变也可能是反映心肌早期急性缺血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期周向峰值应变(SC)及应变率(SrC)与年龄、心率的关系。方法收集164名正常儿童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水平二维动态图像,采用GE EchoPAC工作站分析,并获得左心室18节段SC及SrC值,将其与年龄和心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儿童18个节段的周向应变及应变率曲线形态基本一致。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前间隔、后间隔、下壁SC较高,侧壁与后壁较低。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不同部位Sr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基底段和中间段的前间隔、前壁、后间隔和心尖段的后间隔以外,其余节段与年龄存在相关性;除前间隔所有节段、前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后间隔心尖段外,其余节段SC与心率有相关性;而中间段下壁SC与心率和年龄均有相关性(R~2=0.169,P=0.032)。基底段和中间段的后壁及下壁、中间段的侧壁、心尖段的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和后间隔SrC与年龄无相关性,其余节段与年龄存在相关性。基底段的后壁、心尖段的前壁、侧壁、后壁SrC与心率无相关性,其余节段SrC均与心率有相关性(P均0.05)。心尖段的前间隔SrC与心率和年龄均有相关性(R~2=0.053,P=0.044)。结论正常儿童局部心肌SC及SrC存在节段间的差异,且与心率和(或)年龄存在相关性。采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儿童左心室局部心肌SC及SrC时需考虑年龄、心率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定量评估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LAA)形态和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6例拟接受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AF患者(阵发组)、26例持续性AF患者(持续组)及同期11名健康人(对照组),采用RT-3D-TEE测量3组LAA各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阵发组LAA舒张末期容积(LAA-EDV)、收缩末期容积(LAA-ESV)、开口最大面积(A_(max))及最小面积(A_(min))均增大,射血分数(LAA-EF)、最大排空速度(Vep)、面积变化率(A%)及直径变化率(D%)均减小(P均0.05);持续组LAA-EDV、LAA-ESV、A_(max)、A_(min)增大,LAA-EF、Vep、A%、D%减小(P均0.05);阵发组与持续组间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AA-EF与ESV (r=-0.73,P0.01)、EDV(r=-0.64,P0.01)、A_(max)(r=-0.36,P0.01)及年龄(r=-0.27,P=0.02)呈负相关,与A%、D%、Vep呈正相关(r=0.86、0.74、0.55,P均0.01),与D_(max)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RT-3D-TEE能定量分析AF患者LAA形态及功能变化,对于评估AF患者病情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造影超声心动图(C3DE)评估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对27例心肌梗死患者、17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19名健康志愿者行SPECT、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及C3DE检查,对比3种方法测得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心肌梗死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DE所测LVEDV和LVESV均小于C3DE、SPECT测值(P均0.05),C3DE与SPECT间LVEDV和LVESV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梗死患者3DE所测LVEF高于C3DE和SPECT测值(P均0.05),C3DE与SPECT间LVEF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志愿者中,3种方法所测LVEDV、LVESV、SV及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3DE所测LVEDV、LVESV及LVEF与SPECT测值均呈正相关(r_s=0.95、0.97、0.95,P均0.01)。结论 C3DE可用于评估左心室功能,尤其适用于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等存在心室重塑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估紫杉醇联合卡铂对卵巢癌患者左心室功能影响的价值。方法对30例卵巢癌术后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患者(卵巢癌组)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3、6周期后行3D-STI检查,以同期30名正常女性为对照组,获取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左心室扭转角度(LVtw)、扭矩(Tor)及纵向与圆周应变显像舒张指数(L-SI-DI、C-SI-DI),计算心肌综合指数(MC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3D-STI参数对化疗致左心室收缩功能损害的诊断效能。结果卵巢癌组化疗前LVEF、GLS、GCS、LVtw、Tor、MCI、L-SI-DI及C-SI-DI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3、6周期后上述参数均较对照组及化疗前降低,且化疗6周期后下降更显著(P均<0.05)。GLS、LVtw、Tor及MCI诊断化疗致左心室收缩功能损伤的AUC均>0.800(P均<0.05),其敏感度、特异度均>60.00%,约登指数均>0.50;其中MCI的AUC最大(0.907),Tor的敏感度最高(86.67%),GLS特异度最高(90.00%)。结论3D-STI可早期发现并量化评价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所致卵巢癌患者左心室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4.
左心室功能是心脏整体功能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对单个像素进行追踪并获取其运动轨迹,从而对左心室功能有全方位的认识。目前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肯定了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左心室功能评价的意义,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心肌致密化不全患儿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依据常规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34例LVNC患儿分为LVEF正常组(A组,LVEF≥50%,25例)及LVEF减低组(B组,LVEF50%,9例),选取同期20名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行RT-3DE检查,测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LVEF,计算收缩末期左心室最厚处非致密心肌/致密心肌比值(NC/C)并观察左心室17节段心肌受累情况,通过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分析获得节段舒张末期容积(rEDV)、节段收缩末期容积(rESV)及节段射血分数(rEF),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C组比较,A组LVEDV(t=-0.17,P=0.87)、LVESV(t=0.79,P=0.44)及LVEF(t=-1.72,P=0.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LVEDV(t=1.62,P=0.1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LVESV明显增大(t=2.85,P=0.03),且LVEF明显减低(t=-6.15,P0.01)。A组NC/C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P=0.27),但左心室心肌受累节段数更少(t=-4.59,P=0.03)。A组与C组间左心室17节段rEDV及rE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心室中部后间隔、后壁及后侧壁、心尖部间隔、下壁及侧壁r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均与C组间左心室17节段r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底部后侧壁及前侧壁、中部前壁、前间隔、后壁、后侧壁及前侧壁、心尖部前壁、间隔及侧壁rESV、左心室17节段r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RT-3DE技术评估LVNC患儿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病(CKD)患者的首位死因。在心功能评价中,左心室功能占重要地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可实现左心室节段性心肌评价和左心室心肌分层评价等。本文对2D-STI在CKD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以R波及P波为起始测量评价正常人左心房功能的差异。方法对8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超声检查,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射血分数(LATEF)、左心房扩张指数(LAEI)。分别采用STI以R波及P波为起始测量左心房收缩期应变(Rres、Pres)、舒张早期应变(Rcon、Pcon)、舒张晚期应变(Rpump、Ppump)。结果 Pres、Pcon、Ppump均小于Rres、Rcon、Rpump(P均0.05)。传统超声心动图指标与Pres、Pcon、Ppump的相关性好于与Rres、Rcon、Rpump的相关性。结论测量左心房功能时以P波为起始更准确,STI可准确评价左心房功能,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儿童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正常儿童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6名0~16岁体检正常儿童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GLS,并分析其在性别间的差异,探讨GLS随体表面积、年龄变化的规律。结果男、女儿童GLS[(-24.90±2.06)%vs(-24.93±2.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P=0.934)。不同体表面积组间GL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4,P=0.003),体表面积1.0组与其他5组G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年龄组间GL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1,P=0.001),9岁组与其他4组G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左心室GLS随儿童生长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