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晶状体囊袋内旋转切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heng M  Zheng Y  Lin A  Chen Y  Li P  Li Y  Qu C  Zhu Y  Guan Y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5):334-336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中囊袋内旋转切削晶状体核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不同硬度晶状体核白内障患者169例(215只眼)行连续环形撕囊、充分水分离,以晶状体核囊袋内旋转切削方法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要超声乳化旋转转切削平均周数:2~4周;平均超声能量及时间:Ⅱ级晶状体核6.2%,9s;Ⅲ级晶状体核20.9%,73s;Ⅳ级晶状体核30.7%,134s。术后第7天角膜内眼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扭动模式联合旋转切削法用于撕囊失败眼的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对白内障手术术中连续环行撕囊失败17例(17眼)改开罐式截囊,采用扭动模式联合旋转切削法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月,观察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7例白内障均顺利完成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裸眼视力0.5~0.8者8眼,1.0及以上9眼;矫正视力1.0及以上13眼.并发症存注吸皮质时后囊破裂1眼,角膜中度水肿2眼,虹膜误吸损伤1眼.结论 对于连续环行撕囊失败者行扭动模式联合旋转切削法晶状体超声乳化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吲哚青绿前囊膜染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吲哚青绿对晶状体前囊染色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白色白内障50例(50只眼)随机分成二组,各25只眼。其中染色组采用吲哚青绿辅助撕囊技术,观察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染色组25只眼全部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对照组25只眼有7只眼撕囊没有成功,改为开罐式截囊,其中2只眼在以后的操作中出现后囊破裂。结论 吲哚青绿辅助撕囊技术,对于没有眼底红光反射的白内障降低了撕囊难度,提高了连续环行撕囊的成功率,减少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这类患者的超声乳化手术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4.
旋转切削法超声乳化摘出成熟期白内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旋转切削法超声乳化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的旋转切削法对54眼成熟期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论 旋转切削法超声乳化手术安全,易掌握,更适合成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旋转碎核”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对46例(51只眼)眼轴≥26.5 mm的高度近视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33只眼(64.71%)裸眼视力≥0.5,41只眼( 80.39%)矫正视力≥0.5,超声过程中后囊破裂率3.92%.结论 “旋转碎核”法超声乳化技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对眼内组织损伤小,破后囊率低,并发症少,使眼部条件较差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获得较为理想的手术效果,是一项具有应用价值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晶状体前囊膜染色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8例(90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分成染色剂辅助撕囊组A组40例(40只眼),和常规手法撕囊组B组40例(40只眼),观察撕囊成功率、在超声乳化手术中囊膜保护完整率以及眼压和房水炎症反应等。结果 连续环形撕囊成功者,A组为95%(38/40),B组为62.50%(25/40);A、B两组中,分别有2只眼及10只眼出现前囊膜向赤道部撕裂,并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结论 染色剂辅助撕囊技术,对于一些缺乏眼底红光反射的白内障患者,可以明显提高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率,使这类患者的超声乳化术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硬核白内障小切口摘除术中应用双手法旋转挤切晶状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7例(30只眼)Ⅳ级核以上老年性白内障病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中应用双手法旋转晶状体核进入前房,双手器鼢械分别置于晶状体核上下,对冲挤切晶状体核为两半或多半,自闭巩膜隧道小切口拖出晶状体核,吸除皮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并与同期行超声乳化术的30例(35只眼)硬核白内障病例观察对比.结果 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小切口组0.3~0.5者28只眼(93.33%),0.5~1.0者27只眼(90.00%);超声乳化组0.3~0.5者33只眼(94.29%),0.5~1.0者32只眼(91.43%),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中无后囊破裂及悬韧带离断发生,随访半年至1年,无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应用双手法旋转挤切晶状体核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掌握,针对性及目的 性强,手术效率高,临床效果佳,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特别适宜基层医院开展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复明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内障旋转切削超声乳化技术是否可作为初学者的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名初学者采用白内障旋转切削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学习初期连续74例100只眼的病例。结果 术中后囊膜破裂8眼(8%),玻璃体脱出4眼(4%),术后角膜水肿11眼(11%);术后1天和1周视力≥0.5者分别为61眼(61%)和77眼(77%),术后1周和1月视力≥1.0者分别为54眼(54%)和90眼(9  相似文献   

9.
硬核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6  
Zhu S  Wu X  Xu B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2):90-92
目的探讨白内障硬核的超声乳化碎核技术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利用改良的分割碎核法、保留皮质的旋转雕刻法及裸核旋转雕刻法对不同类型的硬核白内障进行乳化。结果硬核白内障62只眼中,26只眼成功的用改良的分割碎核法乳化,23只眼用保留皮质的旋转雕刻法乳化,13只眼用裸核旋转雕刻法乳化。均顺利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或5.5mm一体式PMMA人工晶体于囊袋内。术后3、5、30天视力≥0.5者分别为46只眼(74.2%)、60只眼(96.8%)、61只眼(98.4%)。手术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和后囊破裂。结论采用的三种乳化硬核方法适应于不同类型的各种硬核白内障,因安全易掌握,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向线性能量和负压控制及不旋转核技术在晶状体悬韧带脆弱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0例(233只眼)悬韧带脆弱的白内障患者,应用双向线性能量和负压控制系统的高负压低能量技术结合不旋转核超声乳化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记录术中能量和相对能量复合参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同时观察术后早期(1周内)和晚期(9~26个月)的矫正视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有明显提高。术前即存在轻度晶状体脱位(悬韧带断离范围小于1/4圆周)的15只眼中3只眼术中发生悬韧带断离范围轻度扩大(扩大范围小于1/8圆周);其它手术前未发现晶状体脱位的218只眼中2只眼术中发生局限性(小于1/8圆周)悬韧带断离。术后早期角膜一过性轻度水肿35只眼,15.2%;前房少量出血5只眼,2.1%;轻微虹膜炎45只眼,19.3%;瞳孔欠圆16只眼,6.9%。术后晚期前囊膜混浊122只眼,52.4%;前囊口收缩综合症5只眼,2.1%;后囊膜混浊76只眼,32.6%;人工晶体移位13只眼,5.6%;视网膜脱离3只眼,1.3%。结论利用双向线性能量和负压控制系统的高负压低能量技术结合不旋转核超声乳化法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晶状体悬韧带的旋转力和牵拉力,同时还降低了超声能量对悬韧带的冲击力,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悬韧带的离断。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的手术技巧。方法 采用旋转切削超声乳化技术对22例(22眼)进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其中10例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3~36月,平均15.1月,最佳球镜矫正视力:≥1.0者5眼;0.4~0.8者14眼;0.1~0.3者3眼。继发青光眼2例。结论 运用旋转切削超声乳化技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安全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PURPOSE: To study the safety and usefulness of trypan blue application and conventional endoillumination for enhancing visualization during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foldable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cases of cataract with vitreous hemorrhage. METHODS: Ten eyes of 10 patients with cataract and coexisting vitreous hemorrhage underwent combined trypan-blue- and endoillumination-assisted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foldable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with vitrectomy. In a two-step surgery, after staining the anterior capsule with trypan blue, continuous circular capsulorhexis was performed; then, phacoemulsific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conventional endoillumination. Specular microscopy was performed before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on eyes that underwent trypan-blue- and endoillumination-assisted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on control eyes that underwent standard phacoemulsification to evaluate the toxic effect of trypan blue o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RESULTS: Trypan blue application improved visualization of the anterior capsule, and a complete capsulorhexis could be performed in all eyes. In all 10 eyes, endoillumination was required to visualize the lens structure, and phacoemulsification could be accomplished. Specular microscopy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loss between the trypan-blue- and endoillumination-assisted phacoemulsific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described double visualization technique may assist phacoemulsification in selected cases of cataract with vitreous hemorrhage.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极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的技术与方法。方法:后极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中引入软壳技术者27例33眼,保护角膜及后囊膜,防止并发症发生,并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的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软壳技术在术中的作用与价值。结果:后囊膜完整者28眼,其中6眼后囊膜混浊,在5只后囊膜破裂眼中,无玻璃体脱出,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固定均良好者33眼,视力显著提高,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软壳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后极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并发症,明显提高视力,对控制手术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极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后极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15例(21眼)的临床资料。探讨对后囊下浑浊的处理方式和维持前房稳定的技巧,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15眼后囊完整,6眼后囊破裂;15眼中环形撕囊者5眼、剪除浑浊者6眼、二期行YAG激光后囊切开者4眼。术后随访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12眼,0.1~0.5者9眼。结论后极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中选择合理处理后囊、维持前房稳定,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获得较好的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5.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处理及一期后房人工晶状体(PC-IOL)植入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对66例67眼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用回压法处理玻璃体脱出并同期植入PC-IOL。结果:61眼术后视力≥.05,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方法在一定条件是一种处理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并同期植入PC-IOL的简便,易行,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范峰  潘绍新  王晓红  田静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1969-1970
目的:探讨后囊缺陷性白内障手术方式,比较超声乳化技术和囊外摘除技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后囊缺陷性白内障患者33例40眼的手术效果,囊外摘除手术组(ECCE组)10例12眼、超声乳化手术组(Phaco组)23例28眼。结果: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ECCE组为3眼(25%),Phaco组为3眼(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矫正视力提高≥2行者:ECCE组为10眼(83%),Phaco组为26眼(9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后囊缺陷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优于囊外手术。超声乳化手术中,始终保持前房的稳定,不行水分离、在低流量、低负压、低能量下进行,正确处理后极部皮质与后囊膜的关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玻璃体联合晶状体手术中晶状体囊膜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摘除手术中晶状体囊膜的处理方法,观察不同手术方式下晶状体囊膜的处理特点以及对玻璃体手术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的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摘除病例167例(196只眼),年龄4~75岁,平均35.3岁.其中眼球穿通伤94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3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7只眼,其他病例32只眼.根据对晶状体摘除的手术方式不同,患者分为晶状体切除组和超声乳化组.手术原则:保留前囊时要利用负压挠刮吸引法进行前囊膜抛光;保留后囊的眼,环形撕囊的大小要大于(无人工晶状体植入)等于6mm(有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62例(70只眼),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105例(126只眼).眼内充填长效气体86只眼,硅油53只眼.人工晶状体植入78只眼.术毕保留完整前囊膜35只眼,完整后囊膜67只眼,囊膜不完整94只眼,其中计划性囊膜中央切除32只眼,所有病例晶状体囊膜的手术均达到术前手术计划要求.术后出现角膜变性3只眼,人工晶状体夹持7只眼,硅油溢入前房11只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5只眼.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中,通过超声乳化或晶状体切除的方法保留晶状体囊膜是可行的.在拟行硅油充填的眼尽量保留完整的前囊膜或者后囊膜,以形成屏障阻挡硅油进入前房,不建议中央区小范围切除;长效气体充填的眼,可酌情行晶状体囊膜中央切除,以减少后发障的发生;在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眼,需要保留足够的囊膜以支撑晶状体襻;眼外伤手术中需要考虑术前囊膜的状态、眼内异物的取出方式等,决定囊膜的保留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