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蝶窦入路手术损伤小,术后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目前已成为垂体腺瘤及鞍区其它肿瘤的首选手术入路。但经蝶入路对于由鞍内向鞍旁、鞍上发展及侵袭海绵窦、斜坡的肿瘤显露、切除困难。近年来,随着经蝶手术经验的积累和临床应用解剖学的发展,不少作者采用扩大的经蝶入路术式,如经鞍结节-扩大经蝶入路、经上颌窦经蝶入路切除传统经蝶入路切除困难的肿瘤。本文介绍扩大经蝶入路在切除侵及鞍上、海绵窦、斜坡肿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鞍结节脑膜瘤5例。脊索瘤4例,鞍上颅咽管瘤2例。均在神经导航定位下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以内镜和显微镜结合切除鞍区病变。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其中5例鞍结节脑膜瘤均达SimpsonI级切除:次全切除2例,均为脊索瘤。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漏需二次手术修补。2例脊索瘤次全切除病人行常规放疗。随访6。58个月.3例脑脊液漏病人经再次手术修补均治愈;M对复查均未见肿瘤复发;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鞍内置管引流预防垂体腺瘤经蝶术后瘤床渗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经蝶入路已是大多数垂体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不仅可以切除鞍内的肿瘤,而且也可以切除鞍上的肿瘤,尤其当肿瘤质地稀软时,更容易切除,但当遇到肿瘤质地较韧,血运丰富时,由于经蝶窦手术主要采用刮匙刮除肿瘤,所以有时很难避免瘤床的渗血。为避免经蝶窦垂体腺瘤术后瘤床渗血形成血肿,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和下丘脑,  相似文献   

4.
垂体腺瘤经蝶窦术后鞍区出血的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体瘤是常见的鞍区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10%左右[1].近年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垂体瘤的发现率明显增加,有报道约15%~20%[2].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在临床上渐趋成熟.垂体腺瘤经蝶窦手术最致命的并发症是术后出血,本文总结9例经蝶窦行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鞍区出血,探讨其出血的原因、治疗措施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胚胎残余性良性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治疗难点之一。经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是最早被采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但由于手术视野小,脑脊液漏发生率高,对鞍上肿瘤部分切除困难等原因,经蝶窦入路一直被视为一种颅咽管瘤手术切除的补充入路。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进步,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扩大经蝶手术方式的发展,经蝶窦手术入路逐渐成为治疗颅咽管瘤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本文就目前采用经蝶窦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巨大或侵袭性生长的垂体腺瘤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目的探讨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巨大或侵袭性生长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病人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平均46.7岁;平均病程6.2年;肿瘤直径为3.0~5.5cm;向前方及额叶底部生长2例,向侧方生长包绕海绵窦6例,向后方斜坡方向生长5例。13例患者均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垂体腺瘤。结果全部切除肿瘤12例,次全切除1例。随诊2个月至4年,肿瘤无复发。结论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巨大或不规则鞍外生长垂体腺瘤时,肿瘤显露满意,肿瘤全切除率高,无明显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报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59例鞍区肿瘤的方法和效果,探讨其优缺点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全部病人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内-蝶窦标准入路和改良入路切除肿瘤。其中常规的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内-蝶窦入路36例,简化的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入路16例,扩大的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入路7例。4例手术中利用了神经导航技术。结果全切除肿瘤42例,次全切(>80%)7例,大部切除5例,引流3例,活检2例;本组病例术后1例死亡,7例有一过性脑脊液鼻漏;19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多尿,术后3d-1周恢复正常,5例术后出现较长时间的多尿,4例经治疗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1例目前维持用药。随访3个月-3.5年,视力不同程度改善20例,异常增高的激素水平降至正常22例;4例手术后再接受了伽玛刀治疗,21例手术后3个月行普通放疗,1例垂体瘤1年后复发,再次接受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包括标准入路和改良入路)适用于大多数鞍区肿瘤的切除,如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等,可以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附117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11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病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向前方及额叶底部生长14例,向侧方生长包绕海绵窦103例,向后方生长破坏斜坡27例,突破鞍底向蝶窦生长45例,向两个方向以上的呈侵袭性生长者57例.手术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73例,次全切除40例,大部切除4例.手术并发症包括短暂性脑脊液鼻漏7例;脑神经不全麻痹5例;垂体功能低下5例;颈内动脉损伤2例;单眼失明2例;水久性尿崩症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8年,2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而予γ-刀治疗,无再手术病例.结论 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肿瘤显露满意,全切除率高,手术并发症少;但对于肿瘤未能完全切除或激素分泌型侵袭性腺瘤患者,仍需密切随访,必要时联合放射、药物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内窥镜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及优缺点。方法 自2000年6月~2001年2月对12例垂体腺瘤患者施行内窥镜辅助经蝶窦腺瘤切除手术。经单侧鼻腔鼻中隔入路,在0°角内窥镜下分离鼻粘膜,暴露蝶窦前壁,以中鼻甲下缘和蝶窦开口为界切开蝶窦前壁,打开鞍底,切开硬膜,在内窥镜下探查肿瘤和正常腺体的分界,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结果 术后所肩异常升高的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窥镜辅助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和手术视野,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单鼻孔直接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0月-2008年6月施行单鼻孔直接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结果 220例患者中无功能性腺瘤143例,功能性腺瘤77例;微腺瘤41例,大腺瘤147例,巨大腺瘤32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约为44.55%(98/220),其中鼻内并发症34例(15.45%),蝶窦并发症4例(1.82%),鞍内并发症25例(11.36%),鞍上及鞍旁并发症8例(3.64%),内分泌系统并发症27例(12.27%).共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为1.82%,死亡原因为鞍卜继发性出血.结论 大多数死亡病例和并发症均发生于单鼻孔直接经蝶窦人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开展早期,提示直接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安全有效.手术并发症与术者手术技巧、临床经验和治疗策略正确与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45例大型垂体腺瘤。方法 经翼点入路开颅,采用显微手术解剖鞍区各脑池,充分利用鞍区4个间隙切除肿瘤。结果 45例中达全切除或次全切除40例,占89%,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复发2例,占4.4%。结论 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30例大型垂体腺瘤。方法 经翼点入路开颅,采用显微手术解剖鞍区各脑池,充分利用鞍区4个间隙切除肿瘤。结果 30例中达全切除或次全切除26例,占87%,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复发1例,占3.3%。结论 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蝶入路治疗颅底脊索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颅底脊索瘤病人的病例资料。肿瘤位于鞍区和中上斜坡13例,其中累及鞍内、鞍旁、蝶窦3例;呈侵袭性生长,累及中上斜坡和多组鼻窦2例。均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11例,无明显缓解4例;无术后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部分切除病例中,术后12个月复发2例,术后2年复发伴远隔部位转移1例。结论对于局限于鞍区或中上斜坡及向鼻旁窦方向侵袭生长的颅底脊索瘤,经蝶窦入路可以很好地显露病变。该入路切除病变操作安全、省时,术后并发症少,病人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4.
蝶鞍区位于颅底中央,位置深在,其周围和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毗邻,手术显露较为困难。原发于蝶鞍和邻近部位侵犯鞍区的病变比较常见,主要包括: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其中垂体腺瘤最为常见。目前鞍区的手术入路大体可以分为经颅和经蝶入路两大类,经颅入路中包括传统的经筋膜间翼点入路和经额下入路,由此衍生的各种改良经颅入路包括经眶上锁孔入路、经翼点锁孔入路、扩大额下入路等。经蝶窦入路包括经唇下-蝶窦入路、经鼻中隔-蝶窦入路、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扩大经鼻入路等多种。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几种鞍区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和评估大型鞍区肿瘤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 方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神经外科和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鞍区大型肿瘤患者82例,其中双额底内侧入路32例,单鼻孔经蝶入路32例,扩大的翼点入路12例、单侧额下外侧入路6例,评估不同入路的结果和预后. 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除66例,次全切除16例,其中经双额底内侧入路肿瘤全切除28例(87.5%),次全切4例;单鼻孔经蝶经入路肿瘤全切除26例(81.2%),次全切6例;扩大的翼点入路肿瘤全切除9例(75%),次全切3例;单侧额下外侧入路肿瘤全切除3例(50%),次全切3例.无手术死亡患者. 结论 鞍区大型肿瘤的切除可根据肿瘤类型选用经扩大的翼点入路或双额底内侧入路,单鼻孔经蝶入路主要适用于垂体腺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额底纵裂入路切除鞍区中线巨大肿瘤的手术策略技巧、优势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采用额底纵裂入路切除鞍区中线巨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直视下切除肿瘤25例,神经内镜辅助下直视切除3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近全切除5例;完整保留垂体柄19例,切除垂体柄5例,未见垂体柄4例。术后病理:垂体腺瘤8例,颅咽管瘤9例,脑膜瘤6例,视神经胶质瘤4例,颗粒细胞瘤1例。术后暂时性尿崩及电解质紊乱15例,下丘脑功能轻度低下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MRI复查发现肿瘤复发1例。结论额底纵裂入路对胼胝体膝部至鞍结节范围内的鞍区重要解剖结构均可良好暴露,可为术者提供安全广阔的手术视野,在直视下切除鞍区中线肿瘤,易于保护邻近重要结构,术后并发症少,效果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额外侧入路手术切除前颅窝底及鞍区肿瘤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经额外侧入路手术切除的48例前颅窝底及鞍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嗅沟脑膜瘤5例,鞍结节脑膜瘤19例,垂体腺瘤10例,颅咽管瘤14例。结果 肿瘤全部切除36例,次全切除 1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经额外侧入路可较好暴露并切除前颅窝底及鞍区肿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斜坡肿瘤的优缺点。方法:经鼻蝶显微手术。结果:对118例鞍区斜坡肿瘤采用鼻蝶入路手术切除,效果满意,107例垂体腺瘤行全切或次全切除。3例囊性颅咽管瘤行永久性引流,6例脊索瘤行次全切除。结论:合理应用本手术入路,对某些颅底肿瘤的切除是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鞍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垂体腺瘤26例(其中无功能垂体腺瘤6例、泌乳素瘤16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4例),拉克囊肿1例,胆脂瘤1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27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持续引流后痊愈。无死亡病例。随访3~6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较单纯的显微镜手术治疗创伤更小,肿瘤全切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功能垂体大腺瘤经蝶窦入路手术后MRI随访的最佳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内(早期)、术后3月(中期)、术后1年(后期)的MRI资料。观察术后不同时期MRIT1增强前后鞍内容物的变化及判断肿瘤切除的程度。结果术后早期MRI检查显示多数患者鞍区内容物明显减少,其中28例无法判别残余肿瘤,术后3月后鞍区内容物体积减少,MRI冠状位上鞍区内容物体积减少50%以上的11例,减少30-50%的9例,小于30%的8例。有23例于术后3个月后MRI检查确诊鞍区有残余肿瘤。结论无功能垂体大腺瘤经蝶窦入路术后中期复查MRI容易判断肿瘤残余或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