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腔隙性脑梗死认知缺损证候学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认知缺损(Lacunar Infarction Cognitive Impairment,LICI)的证候学特点及证类分布特征,为确定本病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作为一个研究队列进行量表评分,分为LICI组44例,LI组36例,制定并采用统一的中医证候学观察表,对两组患者证候因素进行观察。结果①LICI组65.90%病人是多病灶、多部位损害,病灶部位以优势半球分布为多。②LICI组63.63%病人记不清楚认知缺损起病时间,70.45%病人病情是不断加重。③LICI组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部分病人伴有抑郁症状出现。④LICI主要的证候要素和证候类型为风、火、痰、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结论LICI起病隐匿,呈渐进加重,以多灶多位损害为主;肾虚是LICI发生的根本因素,风火痰瘀,兼夹蕴化是发展加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逐瘀化痰汤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逐瘀化痰汤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82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口服逐瘀化痰汤同时服阿司匹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4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麻木及气短乏力症状,下肢肌力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逐瘀化痰汤可明显改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灶的部位、大小、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等DWI/MRA影像表现及GCS/NIHSS评分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33例,评估、统计分析患者DWI/MRA影像表现(病灶部位、大小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GCS/NIHSS评分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以中经络为主,证型以风痰入络型最为常见。大面积脑梗死病灶以脑叶最多。局灶性脑梗死以基底节、脑叶、放射冠及脑干病灶较多。腔隙性脑梗死以脑干、脑叶与基底节为多发部位。急性缺血病灶位于脑叶、基底节最多见,脑叶病灶中经络的三种证型均较多见;基底节、脑干与放射冠病灶以风痰入络及阴虚风动证型多见;丘脑以风痰入络证型多见。脑叶病灶以中脏腑痰热腑实证型多见。急性缺血性梗死灶以腔隙性脑梗死最多,其次是局灶性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相对较少。中经络中大面积脑梗死以风阳上扰证型多见,局灶性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以风痰入络与阴虚风动证型多见,中脏腑中大面积脑梗死以痰热腑实证型多见。在血管异常方面,大面积脑梗死以动脉闭塞多见,局灶性脑梗死以动脉狭窄或动脉硬化多见。中经络风痰入络、风阳上扰、阴虚风动三个证型的GC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脏腑闭证三个证型的GC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脏腑脱证GCS评分明显低于中脏腑闭证(P<0.01);中经络与中脏腑证型间GC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经络风痰入络、风阳上扰、阴虚风动三个证型的NIHS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脏腑不同证型的NIHSS评分两两比较,其中痰热腑实与痰火瘀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证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经络与中脏腑证型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不同病灶部位及梗死病灶大小具有一定的联系,DWI结合MRA可综合评价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并判定预后,GCS评分的高低可作为中风中脏腑证的参考指标,NIHSS评分的高低可作为中风各中医证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中医学气血理论探析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而引发脑梗死的原因,其一为痰瘀阻滞,二为气血亏虚。基于此,推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为痰瘀阻滞所致,腔隙性脑梗死为气血亏虚所致。对以高血压为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致病环境或因素的理论提出质疑。探讨高血压是机体出现血运不畅时,作为相伴症状出现的机体的自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中医学气血理论探析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而引发脑梗死的原因,其一为痰瘀阻滞,二为气血亏虚。基于此,推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为痰瘀阻滞所致,腔隙性脑梗死为气血亏虚所致。对以高血压为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致病环境或因素的理论提出质疑。探讨高血压是机体出现血运不畅时,作为相伴症状出现的机体的自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期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中医证型与MR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期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12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MR检查,分析各中医证型脑梗死病变部位、面积大小分布情况,并对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与脑梗死病变部位和面积的相关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120例患者中风痰阻络证52例,气虚血瘀证50例,阴虚风动证8例,肝阳暴亢证4例和痰热腑实证6例。②120例患者MR影像学显示的脑梗死病变部位分别为脑叶60例,内囊基底节30例,丘脑16例,脑干10例,小脑4例,其中气虚血瘀证病变部位多位于脑叶,风痰阻络证多位于内囊基底节、脑叶、丘脑。③120例患者MR影像学显示的病灶面积以直径<1.5 cm的腔隙性脑梗死最多,共70例;其次是直径在1.5~5 cm的中小面积脑梗死,共34例;直径>5 cm的大面积脑梗死最少,共16例。其中风痰阻络证和阴虚风动证多为腔隙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多为中小面积脑梗死。④MR影像学表现中脑梗死病变部位为脑叶、内囊基底节及腔隙性脑梗死、中小面积脑梗死与风痰阻络证关系密切(P<0.05);脑梗死病变部位为脑干、脑叶、内囊基底节及腔隙性脑梗死、中小面积脑梗死与气虚血瘀证关系密切(P<0.05)。结论 MR影像学检查可为急性期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提供客观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痰火亢型、风火上扰型、痰热腑实型、风痰瘀阻型、痰湿蒙神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分别对不同证型的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有73例,占总数的81.3%;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风火上扰型、痰湿蒙神型、痰热腑实型及风痰火亢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较其他型显著升高(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急性期有很强的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脑梗死急性期不同证型的内在因素之一,可能与中医的火邪、痰邪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羚角钩藤汤加味治疗痰火瘀闭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痰火瘀闭型急性脑梗死提供治疗方法与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是否给予羚角钩藤汤加味治疗将96例急性脑梗死痰火瘀闭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羚角钩藤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的NHI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 0. 05);两组的hs-CRP、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 0. 05)。结论加用羚角钩藤汤加味可以提高痰火瘀闭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腔隙性脑梗死的脑血流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定腔隙性脑梗死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参数。方法 :采用经颅多谱勒 (TCD)对 30 0例经CT或MRI确诊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各主要动脉进行测定。结果 :30 0例腔隙性脑梗死TCD表现 :血流速度缓慢、供血不足 6 5 % ,血流速度异常增高 2 2 % ,血流速度正常 13%。结论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以双侧血流速度峰值对称性下降为主 (P <0 0 5 ) ,单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由于侧支循环建立 ,血流速度峰值多正常 (P <0 0 5 ) ,腔隙性脑梗死引起的血流速度异常增高的病因多为高血压 ,TCD可作为腔隙性脑梗死的必要检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变化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患者的认知变化特点。方法64例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于腔隙性脑梗死发病1周内〔(4.70±1.70)d〕、发病后1月〔(32.71±4.54)d〕、3月〔(94.53±6.65)d〕、6月〔(177.30±9.21)d〕和12月〔(364.29±7.94)d〕进行了5次神经心理学测验,与78例正常人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时期认知的变化特点。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汉化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数字广度、图片排列、数字符号和积木测验)、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简化的Rey复杂图形测验、Stroop测验、语义分类流畅性测验、加利福尼亚卡片分类测验和画钟测验,涵盖了注意力、记忆力、执行能力、信息处理速度、视空间结构能力等认知域。结果腔隙性脑梗死不同时期的认知评分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急性期(发病1周内)在记忆力、执行能力和视空间结构能力等认知域均差于对照组(P<0.05)。随时间变化,记忆力和大部分执行能力于发病后1~3月内好转并恢复至正常水平;执行能力中的数字广度倒背分测验和视空间结构能力中的大部分测验(图形临摹和画钟测验)在发病后12月内认知评分始终无好转;个别执行能力(语义分类流畅性测验和加利福尼亚卡片分类测验)于发病后12月时再次加重;注意力和信息处理速度于发病后12月内始终处于正常水平。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急性期认知损害广泛而严重;腔隙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大部分恢复较快,于1~3月内恢复至正常,执行能力和视空间结构能力出现了不可逆的损害或好转后再次加重。腔隙性脑梗死后的认知障碍值得重视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疲劳的基本证候及证候类型分布特点,并探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医临床证候信息采集表收集信息,对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FSS评分以分析中医证候分型。结果脑卒中后疲劳基本证候以气虚证、血瘀证占绝大多数,均超过总数73%;中医证候类型以气虚血瘀、气虚痰瘀、气阴两虚挟瘀三证最常见,且患者FSS评分明显高于风痰火亢、风痰瘀血、阴虚风动三证的FSS评分(P〈0.05)。结论脑卒中后疲劳中医证候类型以本虚标实证多见,以气虚血瘀、气虚痰瘀、气阴两虚挟瘀三证最常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及相关病情程度。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53例,非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中医证型诊断分为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和阴虚风动等7个证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记录,进行两组比较。结果:两组气虚血瘀、阴虚风动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组气虚血瘀、阴虚风动证型较非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组多见,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13.
王松龄教授认为缺血性烟雾病病因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饮食失度伤及后天脾土,或劳损过度伤及先天肾精,故该病多属本虚标实。本虚多以脾肾为主,病久伤及心、肝,标实多以风、火、痰、瘀等为主,王松龄教授临床将缺血性烟雾病辨证分为:肝风内动、瘀热阻络证;脾胃虚弱、痰浊瘀滞证。自拟防治灵Ⅰ号方治疗肝风内动、瘀热阻络证,防治灵Ⅱ号方治疗脾肾虚弱、痰浊瘀滞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发病不同时点证候特点的研究,探讨缺血性中风阴、阳类证中医证候组成特征。 方法: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124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发病后1~3d、4~10d、11~30d3个时点的中医证候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在3个时点的变化特点及阴、阳类证患者中6个基本证候分布的差异。 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风证的比率由1~3d的87.1%降到11~30d的79.3%(P〈0.01);火热证患者比率由1~3d的52.1%降到11~30d的38.7%(P〈0.01);患者痰证的比率由1~3d的67.1%降到11~30d的57.4%(P〈0.01);血瘀证、气虚证和阴虚阳亢证患者比率在3个调查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中风急性期3个时点阴、阳类证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类证患者中,风证、火证、痰证、阴虚阳亢证出现频率高于阴类证患者(P〈0.01),血瘀证、气虚证出现频率低于阴类证患者(P〈0.05,P〈0.01)。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组合在3个调查时点均以3个证候组合为主。阳类证患者中出现4、5个证候组合的频率高于阴类证患者,出现单证和两证组合的频率低于阴类证患者(P〈0.05,P〈0.01)。阴类证患者中证候组合出现频率最高的为风+痰+血瘀+气虚组合和风+痰+气虚组合。阳类证患者中证候组合出现频率最高的为风+火+痰+气虚组合和风+火+痰组合。 结论:阳类证和阴类证证候组合最主要的区别为阳类证具有火热证特征,痰证、气虚证、血瘀证与阴阳分类的证候诊断无关。  相似文献   

15.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瘀血证关系密切,多从气、热、痰几个方面治疗。因气致瘀者,治疗旨在求"和",即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因热致瘀者,当首辨虚实;阴亏血少、中焦阳虚发热致瘀者治以补泻兼施;五志化火致瘀,热瘀胶结,难解难清者以清热凉血法伍以活血散瘀法,邪祛而瘀散;痰瘀交阻者,以荡痰汤及抵当汤化裁治疗,祛邪扶正。  相似文献   

16.
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是以声音嘶哑为主要表现的喉科疾病,二者在中医学的认识中,可属于久瘖之范畴。前人认为久瘖多因为外邪久滞,脾肾不足,心火炽盛,风、痰、火作祟,而肺窍不利所致,教材则认为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属痰瘀互结型。谢慧副教授临证,认为声带小结、声带息肉与痰、瘀关系密切,然正虚亦是关键因素。在声带小结、息肉的治疗中,谢慧副教授根据病情,从痰、瘀、虚出发,根据邪实、正虚情况,变法制方,分阶段论治,消痰散结、化瘀补虚,重视条畅气机,善于运用血肉有情之品,重视调护,以纯中医药方法治疗声带小结及息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董其美阵发性心房颤动“肝风为使、心火为源、风火相煽”病机理论及临证辨治经验,认为肝肾亏虚、郁火和虚火内生是房颤起病之源,内风引动、风火相煽、挟痰挟瘀、戗犯心脑是房颤发作及其中风变证的病机关键,提出滋阴息风、泻火镇悸的关键治法,以此学术思想指导房颤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病证,病在血脉,根在脏腑,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主在肝肾亏虚,阴虚多见,而涉及心,脾,标实主在痰瘀痹阻,痰浊为重,且常见痰与风,火湿相兼,瘀常与气,热,寒杂呈,本虚基于乙癸同源,多以肾之阴精亏少为先导,标实与痰瘀相关,多由津凝为痰而致血涩成瘀,本虚与标实既有个体的主次差异,又有因果消长变化,治疗当以滋肾养肝,化痰消瘀为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9.
从病因病机、诊疗思路、治法方药、临证特点等方面探析夏亲华诊治绝经前后诸证的独特经验。夏老师认为绝经前后诸证的主要病机为阴虚火旺——肾阴虚,心火旺,涉及肝郁脾虚,兼夹痰瘀,治疗上注重标本兼顾,以滋补肾阴、清降心火为基本治疗原则,辅以疏肝解郁、化瘀祛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特发性疲劳的证候要素及常见证候。方法现况调查方法收集专病门诊268例特发性疲劳患者,分析其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结果证候要素共有8个,由高至低依次为气滞、气虚、火热、阴虚、血虚、阳虚、痰、血瘀。主要证候有气滞化火兼气虚162例,气机郁滞兼气虚84例、气阴两虚气滞化火83例,为主要证候组合类型,其他证候组合有气滞化火气虚痰阻、痰热郁滞兼气虚、气滞痰郁化火、气滞兼气(阳)虚、气滞化火气虚血瘀等。结论特发性疲劳临床以气滞、气虚与火热为主要证候要素,气滞化火兼气虚及气机郁滞兼气虚为主要证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