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和分析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冠状动脉顺行灌注联合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和冠状动脉桥灌注技术进行心肌保护.方法 30例患者分为2组:A组(顺灌联合逆灌技术)20例和B组(顺逆灌结合桥灌技术)10例,疾病种类有: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冠心病合并室壁瘤、升主动脉病变合并主动脉瓣病变和单纯瓣膜病变.结果 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无手术死亡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 采用冠状动脉顺行灌注联合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或结合冠状动脉桥灌注心肌停搏液进行心肌保护,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1993~1996年12月施行421例重症心脏瓣膜替换术的体外循环经验.病人年龄26~66岁,体重39~88 kg.其中作二尖瓣替换术208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148例;主动脉瓣替换术59例;其余6例行双瓣伴作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体外循环转流时间90~357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0~170 min,心脏停跳时间54~175 min.术中灌注压8~12 kPa,中心静脉压0~0.98 kPa.自动复跳245例,占60%.全组421例中,手术死亡数16例,病死率为3.8%.为了提高重症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质量,增加手术成功率,作者强调:①选用优质膜式肺,以保证长时间转流,②长时间转流必须采用高流量灌注,维持良好动脉压,③选用顺灌伴逆灌的心肌保护方法,④适当延长辅助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3.
背景: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选择已成为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发展趋势。目的:回顾性总结51例心脏瓣膜替换或成形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51例临床资料,共移植旁路血管109支,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10 例,二尖瓣置换14例,二尖瓣置换联合三尖瓣成形8例,主动脉瓣联合二尖瓣双瓣置换4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联合三尖瓣成形3例,二尖瓣成形7例,二尖瓣成形联合三尖瓣成形5例。结果与结论:置换生物瓣膜者9例,机械瓣膜者31例,二尖瓣成形11例,三尖瓣成形16例;共移植旁路血管109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平均搭桥(1.92±0.73)支;术后30 d内死亡4例。47例顺利出院,其中2例失访,45例随访3-48个月,1例半年后脑梗死,1例于术后1年多死于心脏功能不全,存活的43例心功能改善明显,均可进行一般的生活与活动。综合分析得出彻底解除瓣膜病变,充分保障心肌再血管化,保护心肌,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
背景: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远期效果优于常温冠状动脉搭桥。对于严重冠脉狭窄患者,单纯经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心肌保护效果欠佳,如何取得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成为影响搭桥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应用不同停跳液灌注方法对冠状动脉移植搭桥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23例冠状动脉移植搭桥患者,根据停跳液灌注方法的不同分为主动脉根部灌注组;主动脉根部灌注+冠状动脉桥灌注组;主动脉根部灌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组。分别于搭桥前、体外循环30 min、升主动脉开放后5 min、2 h、6 h、24 h取血标本测量血清肌钙蛋白Ⅰ、磷酸肌酸激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记录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跳情况、搭桥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等临床监测指标。结果与结论:肌钙蛋白Ⅰ复灌后2-24 h;CK复灌后5 min到24 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复灌后6,24 h,主动脉根部灌注+冠脉桥灌注组与主动脉根部灌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组明显低于主动脉根部灌注组(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及多巴胺应用等临床监测指标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应用心脏停跳液进行冠状动脉顺行性灌注的同时结合冠状动脉桥灌注或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对心脏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搭桥可取得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和分析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中应用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技术进行心肌保护.方法 3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顺灌联合逆灌技术)20例和B组(逆灌技术)10例.结果 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无手术死亡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 采用冠状动脉顺行灌注联合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或单纯采用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肌停搏液进行心肌保护,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分析心内直视手术中七十岁以上患者的体外循环特点和管理方法.方法 2005年3月至2008年7月间7000余例手术中70岁以上患者共有194例,分类进行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时全部应用进口膜肺,勃脉力A和胶体预充,常规加入白蛋白、激素和乌司他丁;心肌保护采用间断灌注4:1冷含血停搏液,顺灌逆灌和桥灌相结合;常规监测混合静脉氧饱和度和血细胞压积,积极应用超滤技术.结果 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平均体外循环时问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111.5±40.4min和63.6±21.0min.自动复跳率52.6%,平均搭桥数目3.4±0.8支,术后平均气管拔管时间24.0±12.7h,平均ICU时间4.7±3.5d.结论 70岁以上患者以瓣膜和冠状动脉病变为主、病变复杂,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各脏器保护要求高,针对高龄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重症瓣膜病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探讨提高重症瓣膜病手术生存率的措施.方法 对121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痛人施行瓣膜置换术,占同期瓣膜置换手术31.5%.男58例,女63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2±11)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117例,二尖瓣病变者108例(合并主动脉瓣病变47例),合并中度以上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83例,7例曾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27例合并左房血栓,主动脉瓣病变9例,退行性病变4例,11例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术前心功能Ⅲ级者72例,Ⅳ级者49例,术前X线胸片心胸比例>0.70者64例,心电图示115例合并心房颤动.心脏彩超多普勒示:左房内径(LAD)62~95mm,平均(68.0±10.2)mm,其中≥70mm者52例,左室舒张未径>65者76例,EF<0.40者44例,MVR65例,AVR9例,DVR47例.术中对合并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例行三尖瓣成形术83例,对巨大左心房折叠/成形术43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1例.结果 本组术后并发低心输出量综合症15例,严重心律失常8例,肺功能不全16例,肾功能衰竭2例,无死亡率.结论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例,充分的术前心功能调整、选择恰当手术时机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术后严密监护、注意围手术期各环节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技巧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4例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经验,探讨儿童瓣膜置换的手术指征、瓣膜选择、手术技术和术后抗凝治疗等问题。方法全组14例中10例为先天性心脏瓣膜病变,3例风湿性病变,1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致心内膜炎、主动脉瓣膜菌栓。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二尖瓣置换7例,主动脉瓣置换6例,二尖瓣置换 主动脉瓣置换1例。均采用机械瓣。若合并其它先天性心脏畸形或三尖瓣关闭不全,同期矫治。术后常规应用华法林抗凝。结果本组手术死亡1例,12例心功能恢复至I级,1例心功能II级。发生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均坚持采用华法林抗凝,无血栓栓塞及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瓣膜功能良好。结论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采用机械瓣效果较好;应用低强度的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150例各类心血管手术临床资料,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期提高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122例先天性心脏病中,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行左进胸PDA结扎术,其余114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纠治术;20例心脏瓣膜病,行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单瓣置换术1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置换术3例;8例冠心病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桥血管取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搭桥支数2-4支。结果:先天性心脏病组死亡3例,心脏瓣膜病组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一般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安全、效果好;对法乐氏四联症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瓣膜病人术前应常规药物对症治疗,以改善心功能,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效果显。对冠心病人采用OPCAB,手术创伤小,心功能恢复快,但应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冠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中不停跳冠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的应用。方法以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心胸外科进行冠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不停跳冠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观察手术前后患者心功能评级、彩超结果对比以及出院情况,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前后对比,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末前后径和左房舒张末前后径术后7 d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发现,Ⅰ级和Ⅱ级心功能显著增加29例,3个月后的心脏功能分级(NYHA)显著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1例纵隔感染和1例切口愈合不佳,经过积极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不停跳心肌保护技术能够在冠脉搭桥合并瓣膜手术中对整体手术过程起到重要的支持,能够保证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