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增殖以及Ⅰ型胶原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AF;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吡格列酮对AF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吡格列酮对Ⅰ型胶原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①吡格列酮可抑制AngⅡ诱导的AF增殖,呈剂量依赖性,浓度为10×10-6mol/L时作用最明显(P<0.01);②与AngⅡ组比较,吡格列酮可增加AFG0/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并同时降低细胞增殖指数(P<0.01);③吡格列酮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Ⅰ型胶原表达(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AF的增殖和Ⅰ型胶原表达发挥其抗血管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能否负性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TEMT),以及抑制TGF-β下游介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以阐明吡格列酮抗肾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3 ng/mL诱导组、TGF-β3 ng/mL+DMSO组、不同剂量吡格列酮阻断组.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RT-PCR方法 定性及定量检测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RT-PCR方法 定量检测CTGF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Ⅲ型胶原的含量.结果 ①TGF-β诱导组细胞从原来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大量α-SMA阳性细胞,与对照组相比,α-SMAmRNA表达量增加(P<0.05);CTGF mRNA表达量增加(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Ⅲ型胶原的含量增加(P<0.05).②吡格列酮阻断组明显抑制TGF-β诱导的NRK52E细胞形态学改变;各剂量组均能抑制TGF-β诱导的α-SMA mRNA、CTGF mRNA表达及Ⅲ型胶原分泌(P<0.05),且呈剂量依赖(P<0.05);③相关分析显示,CTGF mRNA与α-SMA mRNA、Ⅲ型胶原的分泌呈正相关(r=0.975,0.988,P均<0.01).α-SMA mRNA与Ⅲ型胶原的分泌呈正相关(r=0.952,P<0.01).结论 吡格列酮能够抑制TGF-β诱导的TEMT及Ⅲ型胶原的分泌,对肾间质纤维化具有负性调节作用;吡格列酮抑制TGF-β诱导的CTGF表达可能是其负性调节TEMT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环格列酮对大鼠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AF)增殖的影响,并比较电流排除(ECE)、四甲基偶氮唑盐(MTT)2种方法检测增殖的差异。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AF并传代。取第5代纯化细胞血清饥饿24h,然后用不同浓度(0、1、5、10、50μmol/L)的罗格列酮、环格列酮加或不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24h,用ECE、MTT2种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与未加AngⅡ组比较,加AngⅡ组的细胞活力升高(P〈0.05),10、50μmol/L罗格列酮、环格列酮能够抑制AF增殖(P〈0.05),5、10、50μmol/L罗格列酮、环格列酮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AF增殖(P〈0.05)。ECE与MTT结果相关性好(r=0.667,P〈0.001)。结论:罗格列酮、环格列酮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AF增殖,ECE法可准确检测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396-400
目的:探讨异丙酚(Propofol)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b)增殖的机制。方法:用AngⅡ建立诱导新生大鼠CFb纤维化模型。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和异丙酚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的周期分布;用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中Ⅰ、Ⅲ型胶原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表达量;用免疫细胞化学化法测定各组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经典型蛋白激酶Cα亚型(cPKCα)的表达。结果:100μmol/L的异丙酚对AngⅡ诱导的大鼠CFb的增殖抑制效果最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细胞G_0/G_1期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S期和G_2/M期细胞百分率升高(P<0.01);异丙酚组细胞的G_0/G_1期细胞百分率高于AngⅡ组(P<0.01),S期和G_2/M期细胞百分率低于AngⅡ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大鼠的CFbⅠ、Ⅲ型胶原含量增加(P<0.01);异丙酚组大鼠的CFbⅠ、Ⅲ型胶原含量低于AngⅡ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大鼠CFb中TGF-β1的蛋表达升高(P<0.01),异丙酚组大鼠CFb中TGF-β1的表达低于AngⅡ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大鼠CFb中ERK1/2和cPKCα的表达增加(P<0.01);异丙酚组大鼠CFb中ERK1/2和cPKCα的表达低于AngⅡ组。结论:异丙酚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CFb的增殖和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增加,其机制与降低细胞中TGF-β1的蛋白表达和抑制ERK1/2、cPKCα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越橘中原花青素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 AngⅡ) 诱导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cardiac fibroblast, CFb) 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 AngⅡ诱导新生大鼠 CFb 增殖,采用 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 法测定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的量,硝酸还原酶法、分光光度法检测 NO、一氧化氮合酶 (iNOS) 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 p27 蛋白的量。结果 原花青素 (25、50、100 mg/L) 可抑制 AngⅡ 诱导的 CFb 增殖、胶原合成增加及TGF-β1蛋白量增多,并明显提高 CFb NO 的量、iNOS 的活性,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 <0.05、0.01),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 G0/G1 期细胞比例随原花青素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S期细胞比例随原花青素质量浓度增加而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 <005、0.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也表明原花青素可增加 p27 的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1)。结论 原花青素通过促进 p27 的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从而抑制 CFb 增殖和胶原分泌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gamma,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表型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AngⅡ诱导VSMCs的表型转化,给予罗格列酮预处理后用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微丝骨架,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PAR-γ、PKG Ⅰ α以及VSMCs收缩型标志因子(smooth muscle 22 alpha,SM22α)mRNA和蛋白水平.应用PPAR-y抑制剂预处理后再给予罗格列酮刺激,Western blot检测PKG Ⅰ α和SM22α蛋白水平.结果 ①罗格列酮(20 μmol/L)预处理可抑制AngⅡ诱导VSMCs的迁移(P<0.05).②罗格列酮(20 μmol/L)预处理后可抑制AngⅡ诱导VSMCs微丝骨架的形成.③RT-qPCR检测结果显示:罗格列酮(20 μmol/L)预处理后可抑制AngⅡ诱导PKG Ⅰα和SM22α mRNA的下调作用(P<0.05).④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罗格列酮(20 μmol/L)预处理后可抑制AngⅡ诱导PKG Ⅰ α和SM22α蛋白水平的下调作用(P< 0.05);PPAR-y抑制剂GW9662可减弱罗格列酮对PKG Ⅰα和SM22α的促表达作用(P<0.05).结论 罗格列酮通过激活PPAR-y来抑制AngⅡ诱导VSMCs的表型转化,激活PPAR-y可能通上调PKG Ⅰ α表达发挥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曲格列酮对甲状腺癌细胞IHH-4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甲状腺癌细胞IHH-4与不同浓度的曲格列酮共培养,4-甲基偶氮四唑蓝(MTT)法观察其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DNA定量法分析曲格列酮对甲状腺癌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半定量RT-PCR法测定曲格列酮对甲状腺癌细胞p27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曲格列酮可以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曲格列酮作用后,甲状腺癌细胞IHH-4的G0/G1细胞的比例增加(P<0.05);p27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曲格列酮可以抑制甲状腺癌细胞从G1期向S期的转化,从而抑制其增殖,曲格列酮可能成为治疗难治性甲状腺癌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Jiang M  Lü S  Wu L  Liu J  Cheng P  Ding GX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2):2282-2285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分为正常对照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诱导组(使用30μg/L的RANKL诱导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和吡格列酮刺激组(在使用30 μg/L的RANKL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的同时给予10μmol/L的吡格列酮刺激,持续至分化全程),待破骨细胞分化成熟以后进行破骨细胞染色、计数,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RANK)的mRNA表达量.结果 吡格列酮抑制单核细胞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吡格列酮组的破骨细胞数目(176±58)个/cm2明显低于RANKL诱导组(322±74)个/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吡格列酮抑制单核细胞RAW264.7分化过程中RANK的mRNA表达量,对照组(1.13±0.26);吡格列酮组(2.16±0.74)明显低于RANKL诱导组(4.94±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吡格列酮抑制了单核细胞RAW264.7向破骨细胞的分化,这可能与PPARγ激动剂下调了RANK的表达,进一步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 (ABCA1)、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1(ABCG1)及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 Ⅰ)表达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Real time PCR及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吡格列酮(1,10,20,30 μmol/L)作用24 h,THP-1源性巨噬细胞ABCA1,ABCG1及SR-B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使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2 μmol/L)阻断吡格列酮(10 μmol/L),24 h后检测THP-1源性巨噬细胞ABCA1,ABCG1及SR-B Ⅰ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吡格列酮可浓度依赖性增高24 h THP-1源性巨噬细胞ABCA1,ABCG1及SR-BⅠ mRNA和蛋白的表达,GW9662可显著抑制吡格列酮诱导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ABCA1,ABCG1及SR-BⅠ mRNA和蛋白表达的增高(P<0.05).结论:吡格列酮激动PPARγ上调THP-1源性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调节蛋白ABCA1,ABCG1及SR-BⅠ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 提取新生Wistar大乳鼠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采用2~4代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ngⅡ(0.01、0.1、1μmol/L)组,NAD(250 μmol/L)组,AngⅡ(1 μmol/L)+NAD (250 μmol/L)组,FAM组,Sirt1-siRNA+AngⅡ(1μmol/L)组,Sirt1-siRNA组,Sirt1-siRNA+NAD(250 μmol/L)组,Sirt1-siRNA十Ang Ⅱ(1 mol/L)+ NAD(250 μmol/L)组.刺激24h后,提取总RNA,Real time RT-PCR法分别检测SIRT1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随着AngⅡ浓度升高明显增加(P<0.05),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AD(250 μmol/L)组SIRT1 mRNA表达增高(P<0.05).与AngⅡ(1μmol/L)组比较,AngⅡ(1μmol/L)+NAD(250μmol/L)组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相对于FAM组,Sirt1-siRNA转染后各组SIRT1 mRNA的表达减少(P<0.05),而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增多(P<0.05).结论 NAD可以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SIRT1影响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它们对Ang 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吡格列酮对前列腺癌(Pca)PC-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Pca PC-3细胞,以不同浓度(0,0.1,1,10,100 μmol/L)的吡格列酮干预细胞,四氮唑蓝比色法(MTT)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nel)检验吡格列酮对Pca PC-3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10,100 μmol/L吡格列酮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有显著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干预组Caspase-3表达显著增高,0.1,1.0 μmol/L吡格列酮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无明显作用,其干预组Caspase-3表达表明显变化.结论 吡格列酮可诱导Pca PC-3细胞凋亡,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Caspase-3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同时激活PPARα、PPARs激活剂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肥大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非诺贝特(PPARα激活剂)和或吡格列酮(PPARγ激活剂)预处理24 h后,加用AngⅡ刺激诱导肥大心肌细胞模型.采用软件分析细胞表面积,以MTT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活力,用RT-PCR法检测α-MHC和胚胎基因β-MHC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吡格列酮显著逆转了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抑制AngⅡ引起细胞活力改变,增加α-MHC mRNA表达,降低β-MHC mRNA的表达,α/β-MHC mRNA比值明显增加;相对两药处理组,上述指标与两药合用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PARs信号通路激活能有效预防心肌细胞肥大,PPARαγ配体合用未见明显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骨骼肌细胞第10号染色体缺失及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PTEN)及其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传代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棕榈酸作用制备胰岛素抵抗模型.分以下3组:正常细胞组、胰岛素抵抗组、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组.3组细胞各经胰岛素刺激15 min.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PTEN、PTEN磷酸化及Akt磷酸化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胰岛素抵抗组大鼠骨骼肌细胞PTEN及PTEN磷酸化蛋白表达较正常细胞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组Akt磷酸化蛋白表达较正常细胞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组PTEN、PTEN磷酸化及Akt磷酸化蛋白表达较胰岛素抵抗组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组与正常细胞组比较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组与胰岛素抵抗组比较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岛素抵抗时PTEN及其磷酸化表达增加,影响细胞凋亡.吡格列酮通过增加PTEN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增加骨骼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苦参碱 (matrine)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诱导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cardialfibroblasts,C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探讨其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建立AngⅡ诱导新生大鼠CFb纤维化模型 ,采用MTT法检测Mat对CFb增殖的影响 ;羟脯氨酸测定检测CFB胶原合成量 ;RT PCR检测Mat作用下CFb的Ⅰ型胶原、间质胶原酶 (MMP 13)、组织金属白酶抑制因子 1(TIMP 1)、TGFβ 1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①在一定范围内 ,苦参碱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AngⅡ诱导CFb的增殖和胶原合成 (P <0 .0 1) ,②苦参碱可以降低Ⅰ型胶原和TGFβ 1基因mRNA表达 ,③苦参碱可以提高MMP 13基因mRNA表达。结论 :苦参碱通过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和胶原合成增加 ,从而发挥有效的抗心肌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脉通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促VSMC生长因子的影响,以期探讨温脉通防治早期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兔胸主动脉VSMC,以AngⅡ作为诱导因素,复制VSMC增殖模型,分别用温脉通全方及拆方药物血清进行干预.应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各组VSMC增殖活性,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方法观察各组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经AngⅡ作用后其增殖活性明显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分别加入各组药物血清后,细胞增殖活性降低,与Ang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大剂量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最为明显.血管平滑肌细胞PDGF-BB免疫组化显色,空白组,呈弱阳性表达( /-);AngⅡ组呈强阳性表达( ),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温脉通全方组PDGF-BB表达明显减弱( ),与空白组接近;温经益气拆方组和活血通脉拆方组PDGF-BB呈中度表达( ),其阳性反应强度高于全方组,低于AngⅡ组.结论温脉通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抑制PDGF-BB的蛋白表达,提示温脉通防治ASO可能与抑制VSMC异常增殖及PDGF-BB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人类肝门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的表达及经其配体吡格列酮(pioglitazone)激活后对QBC939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培养QBC939细胞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进行干预培养,通过RT—PCR检测QBC939中PPAR—γmRNA的表达;光镜下细胞计数了解吡格列酮干预后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技术了解吡格列酮对QBC93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QBC939中有PPAR—γmRNA表达;PPAR-γ经其配体激活后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出现G2/M期停滞,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PPAR-γ经其配体激活后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及促使细胞周期G2/M期停滞而抑制细胞的生长,且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因此PPAR-γ有可能成为胆管癌治疗的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7.
张杰  屈燧林  王剑勤 《四川医学》2002,23(11):1114-1117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人肾成纤维细胞(KFB)增殖、胶原表达等的抑制效应。方法:用^H-TdR掺入法,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化化学技术观察了AngⅡ1对KFB增殖,细胞周期及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以及大黄素对AngⅡ作用于KFB的保护效应。结果:①AngⅡ10^-10mol/L至10^-6mol/L增加KFB^3H-TdR掺入率,第1、3天呈计量依赖关系(r1=0.709,P<0.01;r3=0.806,P<0.01);不同浓度的大黄素(30-100μg/ml)第1、3和5抑制了AngⅡ10^-6mol/L诱导的KFB^3H-TdR掺入率,呈剂量依赖性特点。②AngⅡ在10^-6mol/L明显促进KFBG1向S期转化(P<0.01);大黄素在100μg/ml抑制了KFBG1向S期转化(P<0.01)。③AngⅡ在10^-6mol/L增加了KFBI型胶原表达(P<0.05),大黄素明显降低了AngⅡ诱导的I型胶原表达(P<0.05)。结论:大黄素可抑制AngⅡ诱导的KFB增殖,I型胶原表达,在预防肾间质纤维化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用胰腺炎相关性腹水(PAAF)刺激人单核细胞,探讨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PAAF收集自重症胰腺炎患者.将体外培养的人单核细胞THP-1分为4组:对照组(C组)、实验组(A组)、吡格列酮组(P组)、GW9662(G组).A组用PAAF刺激细胞;P组加入终浓度为20 μmol/L吡格列酮,2h后再用PAAF刺激细胞;G组先加入PPARγ拮抗剂GW9662,30 min后加入吡格列酮,2h后再用PAAF刺激细胞.12 h后收集4组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TNF-α、IL-6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 p65、p38MAPK的活化程度和Iκ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PAAF刺激后,A组细胞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mRNA表达增加,NF-κB、p38MAPK活化,IκB蛋白水平降低,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组经吡格列酮干预后,TNF-α、IL-6的mRNA表达降低,NF-κB、p38MAPK活性下调,IκB蛋白表达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应用GW9662后可拮抗吡格列酮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作用,TNF-α、IL-6的mRNA表达增加,NF-κB、p38MAPK活化,IκB蛋白水平降低,与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NF-κB、p38MAPK炎症信号通路活化,减少促炎细胞因子产生,控制炎症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Li X  Meng Y  Cai SX  Yang XS  Zhang YJ  Wu PS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6):1831-183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o)对肝星状细胞(HSC)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激活蛋白1(AP1)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HSCT6细胞株,分别予AngⅡ1μmol/L和Aldo1μmol/L处理,免疫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P42/44蛋白水平。另外,观察AngⅡ1型受体(AT1受体)阻断剂伊贝沙坦(irbesartan),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特异性抑制剂U0126,抗氧化剂乙酰半胱氨酸(NAC)、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磷酸化P42/44蛋白水平的影响。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EMSA)检测AP1DNA结合活性的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α1Ⅰ型前胶原基因的表达。结果AngⅡ和Aldo可诱导磷酸化P42/44蛋白水平的变化,与阴性对照组的比值达4.3±0.1、4.0±0.1,并呈时间依赖性,10min达到峰值后逐渐减低。U0126可抑制磷酸化P42/44蛋白水平。irbesartan可抑制AngⅡ诱导的磷酸化P42/44蛋白水平。AngⅡ和Aldo可增强HSC的AP1的DNA结合活性。irbesartan和ACEI可显著抑制AP1的活性;U0126和NAC可以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AP1的活化,部分抑制Aldo诱导的AP1的活化。AngⅡ和Aldo可诱导α1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irbesartan、U0126和NAC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α1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增强;U0126和NAC可显著抑制Aldo诱导的α1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增强。结论AngⅡ和Aldo可经ERK通路诱导HSCAP1结合活性增强。AngⅡ和Aldo可经AP1通路调控α1Ⅰ型前胶原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dominant negative N19RhoA重组腺病毒并感染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观察Rho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AF增殖的影响.方法 运用pAdEasy-1腺病毒载体系统,细菌同源重组法构建含目的基因N19RhoA的腺病毒重组质粒pAd-CMV-N19RhoA-eGFP,并感染体外培养的大鼠AF,然后用1×10-7 mol/L的AngⅡ处理24 h.Rho pull-down分析法测定RhoA活性;BrdU ELISA法检测AF的增殖情况.以同时构建的pAd-CMV-eGFP作为对照.结果 1×10-7 mol/L AngⅡ处理感染pAd-CMV-N19RhoA-eGFP的AF 30 min后,其GTP-RhoA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AngⅡ可激活RhoA信号分子;感染pAd-CMV-N19RhoA-eGFP的AF,AngⅡ诱导的BrdU掺入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RhoA信号分子对AngⅡ诱导的AF增殖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