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对40例老年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选择L_(2-3)或L_(3-4)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一般注入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2.5ml(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1ml),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术中根据情况追加1.6%利多卡因,建立完善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腰麻用药后1~5min起效,10~15min平面固定,起效迅速,麻药用量小,循环波动小,作用时间较长,麻醉阻滞完善,效果满意。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安全可靠,效果确切,肌肉松弛满意,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林阿梅 《中国卫生产业》2013,(33):148-148,150
目的 比较分析全麻(GA)与腰硬联合麻醉(CESA)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选择64例在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ESA组),其中腰硬联合麻醉组(CESA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术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并与采用全麻的全麻组(GA组)进行麻醉效果对比研究.结果 在术后1、2、5h,GA组患者的心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NPS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57,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在髋关节置换术前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农君 《药物与人》2014,(9):74-74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骨科手术的数量也日趋增多,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其临床工作中正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国产左旋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等方面应用也越来越多且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我院自2009年将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效果满意,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效果.方法:抽取在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采用硬膜外麻醉,研究组41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处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麻醉并发症,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起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为有效,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轻比重罗哌卡因进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高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麻醉过程中血氧饱和度(sp02)、平均动脉压㈣及心率的变化情况,总结轻比重罗哌卡因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50例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后T1、T2、T3、T4、T5各时间点MAP、心率、SpO2监测结果与麻醉前(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轻比重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有明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麻醉方法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与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每组各有患者36例。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率为86.11%(31/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21/36),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起效迅速,麻醉效果理想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实用性、可推行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主要对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进行临床比较.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选出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配为小组1和小组2,对小组1使用全麻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对小组2使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然后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小组2中患者的血压更加的平稳,后期出现的手术并发症也更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上具有更好地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分为2组,对照组全麻,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95.56%/80.00%对比差异明显,手术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明显,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相比全身麻醉更适合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9.
宁玉红 《现代保健》2013,(6):132-133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中麻醉方法选择.方法:本文选择2009年8月-2012年6月期间笔者所在科对46例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选择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方法,穿刺点选L2~3或L3~4椎间隙进行穿刺,到达硬膜外腔,然后利用26 G的腰穿针经过硬膜外腔直接进入到蛛网膜下腔,随后推注1.6~2 ml的0.5%布比卡因,退出腰穿针.同时硬膜外腔置入3.5 cm的硬膜外导管后平卧,并将麻醉阻滞平控制在T9以下.在手术过程中根据需要适量追加的1.5%利多卡因.结果:观察麻醉效果满意、药物毒副作用和并发症减少、生命体征平稳.结论: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局麻药用量小,麻醉效果满意,安全适用,是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因此临床工作中应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0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分别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术中患者心率和平均脉动压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术前及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具有麻醉药物用量小、麻醉作用完全、对循环系统影响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术采用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16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并对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芬太尼使用剂量以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与芬太尼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发生率14.63%,高于观察组的4.88%,(P<0.05);术后3天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显著的并发症,没有产生肺部感染性疾病.结论: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苏醒时间较短,芬太尼使用量较少,本中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抽取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88例,将这88例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44例。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分别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处理。结果:在对这两组患者的麻醉下进行比较后发现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麻醉的效果非常可靠。值得临床对其予以有效地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6例参与本次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腰硬联合麻醉)和对照组(33例,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97.0%)较对照组(81.8%)更高,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更短,麻醉药用量较对照组更少,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更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较全身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更佳,且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取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认知功能、炎症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本院9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麻醉方式分成右美托咪定组45例与咪达唑仑组45例,两组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实施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1 d(T0)、手术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全麻联合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全麻,实验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5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实验组疼痛发生率为2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且两组间各数据相差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麻醉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分析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面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11-2013年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对比2组患者在麻醉前后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等出现概率情况.结果 2组在进行麻醉前后的各项指标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P>0.05);观察组的麻醉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优异性,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也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麻醉效果突出且并发症出现概率小,对于患者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HR)中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78例HR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39例。A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B组给予全麻,对比麻醉效果。结果: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4.87%,B组为71.79%,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HR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更佳,其安全性更好,应用价值更高,可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9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麻醉药用量、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和术后清醒时间均显著缩短;对照组麻醉诱导后、插管后即刻、切皮时和拔管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药物用量少,麻醉效果好,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术后并发症少,适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  相似文献   

19.
陈述梅 《时尚育儿》2016,(12):286-287
目的:比较小剂量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腰麻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腰硬联合组和单纯腰麻组,每组各50例,腰硬联合组患者给予小剂量腰麻(0.5%布比卡因1.6ml)复合低浓度硬膜外麻醉,单纯腰麻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腰麻药(0.5%布比卡因2ml),观察对比两种麻醉方式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效果和辅助药剂量、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阻滞起效时间和辅助药剂量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腰硬联合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腰麻组(94%VS.88%),且术中低血压(16%VS.64%)和恶心呕吐并发症更少(12%VS.30%),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更短(160±57min VS.180±49min和210±34min VS.245±56min),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单纯腰麻相比,小剂量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0.
《rrjk》2017,(14)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总共50例作观察对象,经掷硬币法分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有25例。另一组为研究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有25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分级优于对照组,麻醉有效率较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麻醉中应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