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340例出生体重儿(LBW)的临床资料分析,孕妇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LBW儿发生的主要因素。LBW儿原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硬肿症、神经系统疾病等。胎龄越小,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因此应减少和预防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围产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经纬厂1992年5日1日——10月1日共分娩133名婴儿,其中低出生体重儿9例,患病率为6.77%。低体重儿中,足月分娩4例,占低体重儿的44.4%。早产儿5例,占低体重儿的55.6%。早产儿中2名合并妊高征,占早产儿的40%。 对低出生体重儿采取营养指导、母乳喂养、补充多种营养素如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干预措施,体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与护理特点,及如何提高其成活率,降低死亡率,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做了远期随防观察,40例院内死亡11例,院外死亡5例,存活24例,其中19例智商正常,但体格发育在中低水平,智能落后者3例,脑性瘫痪2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院1985年1月-1991年1月分娩的活产婴15564人中低出生体重儿684例,发生率为4.4%,其中52例为早产儿,死亡率为8.33%。分析结论是孕周越小死亡率越高,体重越小死亡率越高。本组随访率为47.88%,智能检查DDST可疑20例,均以大的动作能及言语发育迟缓,平均身高,体重,头围接近9市城区男女儿童,略低于北京市儿童保健所1986年制定的正常发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低出生体重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肠管运动弱,常出现喂养困难,而致热卡不足而造成营养不良及多种并发症,故适时、适量补充营养物质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预防并发症十分重要。我院NICU病房对2005年1月~2005年9月患各种原发病的25例早产儿采用静脉营养(PN),取得满意结果,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均为我科NICU住院患儿,胎龄28w~32w,出生体重≤1500g,均为生后3d内入院。其中合并坏死性小肠炎6例,频发呼吸暂停5例,新生儿肺炎5例,硬肿症3例,颅内出血3例,缺氧缺…  相似文献   

6.
293例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降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分析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把我市2003年~2007年出生的293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产科技术和新生儿重症救护技术的提高,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有统计资料表明,这些儿童一般到9个月左右身高体重能达到标准,但大运动发育、精细运动发育、语言发育等会有一定的影响。日后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患各种疾病。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危险因素,是减少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十年间我院共分娩33190例,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为70.08‰。,死亡率互83.76‰,占围产儿死亡总数的61.4%,低体重儿死亡率是正常足月儿死亡率的M.5倍,2623例低出生体重)种,早产低体重)儿占43.53%,A亡率为309.11%,是足月死亡率(87.10‰)的3.5倍,以上各组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死因顺位:早产及小村儿;畸形;母亲合并症;硬肿症;窒息移胎;胎盘因素;脐带因素。笔者认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率及加强生后监护是降低日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低出生体重是新生儿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衡量一个地区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低体重儿发生因素的调查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探讨,针对原因采取防治措施,以达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患病率,提高民族体质与智力发育,本文分析1995-1996年我院的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产期低体重儿的死亡原因及其与孕妇一般社会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围产期低体重儿110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与孕妇孕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围产期保健,积极治疗孕妇并发症、合并症,大力宣传优生优育、避孕知识,避免过早或过晚生育,能够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病例,根据其呼吸系统、体温调节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特点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比较入院、出院时体重.结果 有1例患儿死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3例患儿因经济原因中途放弃治疗,其余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体重较入院时均有明显增长.结论 细致入微的护理是提高早产低体重新生儿成活率、治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黄碧珍 《医学信息》2010,23(13):2152-2153
目的探讨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病例,根据其呼吸系统、体温调节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特点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比较入院、出院时体重。结果有1例患儿死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3例患儿因经济原因中途放弃治疗,其余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体重较入院时均有明显增长。结论细致入微的护理是提高早产低体重新生儿成活率、治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适于胎龄低出生体重儿(LBWI)的脑容积是否落后于正常足月儿。方法采用颅脑超声对LB-WI的大脑半球横径,小脑冠状位横径,矢状位横径及纵径进行测量,并与足月儿进行比较。结果出生时LBWI组的大脑半径和小脑冠状位横径、矢状位横径、矢状位纵径与足月儿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BWI的大脑和小脑发育均落后于足月儿,故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同时对LBWI提倡早期干预治疗,促进脑发育。  相似文献   

13.
低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及适应行为远期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50例低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及适应行为远期随访结果分析 ,患儿组总智商平均值及智能等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社会适应能力均值亦低于对照组 ,说明宫内发育迟缓因素不仅影响宫内胎儿生长 ,而且影响到生后智能及适应行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1h内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其中体重不足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在1000g以下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代表着一个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与当地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朝阳地区地处辽西贫困山区,我科新生儿病房于2000年1月~2004年5月,共收治低出生体重儿192例(本组病例未统计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代谢及需求的分析,对其的喂养时间、喂养方法以及喂养不耐受的预防进行总结,寻求一种适合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肠道喂养方法,使其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养及护理,满足营养方面的特殊需求,在体格和智力发育上不落后于足月儿.  相似文献   

16.
极低出生体重儿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主要并发症的治疗及其转归。结果表明,对于VLBWI,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其治疗的关键,是注意保暖,生命体征监护,预防并及时发现、治疗各种早产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消除一切不利于体重增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161例低出生体重儿输血后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探讨低出生体重儿血液制品输注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161例输血(巨细胞病毒血清检测阴性)的低出生体重儿的尿液,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其巨细胞病毒的滴度,同时结合临床症状来评估低出生体重儿输血后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 25例输注悬浮红细胞的患儿输血后,2例中患儿尿液中巨细胞病毒检测阳性;101例少白悬浮红细胞输注的患儿输血后,尿液中巨细胞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5例输注洗涤红细胞的患儿输血后,尿液中巨细胞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0%).结论 输注巨细胞病毒血清检测阴性的少白悬浮红细胞与洗涤红细胞感染巨细胞病毒的几率与输注悬浮红细胞的感染几率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低出生体重儿与孕母高危因素探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妇产科(830000)邢玲玲低出生体重儿(下称LBWI)的发生率各地报道不同,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高,众所周知,LBWI的疾病发生率、病死率、后遗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健康足月新生儿,故临床工作中,预...  相似文献   

19.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管理(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林强  唐瑾 《医学信息》2005,18(10):1378-1379
目的 总结临床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管理治疗经验,提高管理治疗水平,提高早产儿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方法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24例,通过①体温管理,②呼吸管理,③营养管理,④治疗管理,⑤预防感染,⑥严密监护等措施,观察患儿临床经过,并随访其预后。结果 通过良好的临床管理,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经过良好,生存率较高,病程缩短,预后较好。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应加强环境温度管理、生命体征检测、预防感染、支持营养,用药简单勿滥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管理,以减少其并发症,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方法80例VLBWL平均胎龄32±4周,出生体重(1000—1460)g,均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给予保暖、监谢生命体征、维持液体及酸碱平衡,合理的喂养,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并早期干预。结果80例全部成活,随访2年,发育正常。结论正确合理的临床管理,可提高VLBWL的生存率,而早期干预,则可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